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数字治理路径研究——以天津市某区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关伟祥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23期84-87,共4页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就没有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化和智能化蓬勃发展阶段,在推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过程中要发挥数字化的奇兵作用,搭建好乡村数字治理框架。该文以乡村...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就没有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化和智能化蓬勃发展阶段,在推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过程中要发挥数字化的奇兵作用,搭建好乡村数字治理框架。该文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的困境为突破点,强调乡村数字治理的作用,分析乡村数字治理建设现状,进而提出加快乡村数字治理建设的3条对策建议,即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健全各级保障机制,以此来推进乡村数字治理的建设进程,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 数字治理 农业农村现代化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社会框架的社会福利模式:理论与政策反思 被引量:20
2
作者 彭华民 宋祥秀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8-153,共16页
20世纪90年代,在福利国家危机重重的背景下,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的超越构想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首先解构了后传统社会,由此而提出了六个面向社会框架的超越构想;其次,吉登斯将社会福利模式的超越构想嵌入到社会框架中,界定了外部风险和... 20世纪90年代,在福利国家危机重重的背景下,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的超越构想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首先解构了后传统社会,由此而提出了六个面向社会框架的超越构想;其次,吉登斯将社会福利模式的超越构想嵌入到社会框架中,界定了外部风险和人为风险,由此而提出了消极福利转化到积极福利的超越构想。借鉴嵌入社会框架的社会福利模式的超越构想,本文反思中国社会政策,提出了中国社会政策的新社会框架,即责任提倡、多元部门发展、社会政策议题对话等,提出了中国社会福利模式转化与社会政策改革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政策 吉登斯 第三条道路 积极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经济发展的思想动力分析
3
作者 鲍伯丰 魏先法 《河北农业科学》 2007年第3期112-113,共2页
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发展的思想动力,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尊重农村利益;加强渗透性,为新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创新形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 思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理论的新贡献
4
作者 温建军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4年第3期42-44,1,共4页
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新观点。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 解放生产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发展 新观点 资本主义 生产力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