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电纺胶原/丝素复合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及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崔新爱 刘欣 +1 位作者 孔德领 顾汉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1-299,共9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胶原/丝素复合微纳米纤维,对其理化性能进行表征并观察其细胞相容性。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将胶原和丝素以100∶0、70∶30、50∶50、30∶70、0∶100的质量比共混进行电纺。制备的五种材料经戊二醛蒸汽交联12 ...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胶原/丝素复合微纳米纤维,对其理化性能进行表征并观察其细胞相容性。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将胶原和丝素以100∶0、70∶30、50∶50、30∶70、0∶100的质量比共混进行电纺。制备的五种材料经戊二醛蒸汽交联12 h。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其理化性能进行表征。材料种植成纤维细胞后,通过扫描电镜和噻唑兰(MTT)比色法观察其细胞相容性。结果显示制备的纤维平均直径在550~1 100 nm之间,随着丝素含量的增加纤维平均直径增加。交联后纤维的β化程度、结晶度和热稳定性均有一定提高,且随着丝素含量的增加提高越明显;交联后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交联前;当丝素含量为70%时,纤维膜的平均断裂强度为(8.70±1.05)MPa,高于其它配比的纤维膜。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状态良好;丝素含量为70%组的细胞粘附和增殖高于其它组,与细胞培养板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其细胞相容性良好,可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胶原 丝素 交联 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丝素电纺纳米纤维膜体外培养肝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胡玮 崔新爱 +1 位作者 刘欣 顾汉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2-587,共6页
本实验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胶原/丝素纳米纤维支架,对支架上培养的人肿瘤肝细胞HepG2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功能和代谢功能检测。胶原/丝素纳米纤维支架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5种支架材料胶原和丝素配比分别为1... 本实验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胶原/丝素纳米纤维支架,对支架上培养的人肿瘤肝细胞HepG2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功能和代谢功能检测。胶原/丝素纳米纤维支架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5种支架材料胶原和丝素配比分别为10∶0、7∶3、5∶5、3∶7、0∶10。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制备的纤维平均直径在550~1100 nm之间,随着丝素含量的增加纤维平均直径增加。细胞培养结果显示HepG2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状态良好并与支架材料紧密结合。随培养时间延长,常规培养组细胞在第5 d后逐渐死亡,失去细胞功能,胶原/丝素纳米纤维支架组细胞在4~9 d内能够维持稳定状态,其尿素合成、蛋白分泌与常规培养组有明显差别,其中丝素含量为50%组的细胞状态和细胞功能高于其它组。实验表明胶原/丝素纳米纤维支架材料细胞相容性良好,较之常规培养细胞增殖效果明显,维持功能表达时间延长,有望用于改善人工肝生物反应器中的细胞活性,维持细胞功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人工肝 静电纺丝 胶原 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脏滑膜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3
作者 邹雲 韩兴宝 +2 位作者 郭战军 王一 孙光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脏滑膜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报告1例原发性肾脏滑膜肉瘤诊治过程及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尿路上...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脏滑膜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报告1例原发性肾脏滑膜肉瘤诊治过程及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尿路上皮细胞癌,行患侧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术后常规病理诊断为后肾始基分化欠成熟的双向分化的癌肉瘤,经联合病理会诊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为肾脏原发性滑膜肉瘤(梭形细胞为主型)。术后生物治疗,随访1 a无复发。结论原发性肾脏滑膜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侵袭性强的肿瘤,易发生于年轻成人,预后较差;确诊主要依据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细胞遗传学,治疗需采取早期手术联合术后化疗、放疗或生物治疗的综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滑膜肉瘤 临床特点 病理特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肾单位手术与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T_(1b)期肾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4
作者 顾兴洲 刘利维 +4 位作者 汤洋 刘春雨 邢力永 刘学森 韩瑞发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6期52-53,共2页
目的比较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与根治性肾切除术(RN)治疗T1b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T1b期肾癌患者75例,其中36例行NSS(NSS组),39例行RN(RN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NSS组和R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P均>0... 目的比较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与根治性肾切除术(RN)治疗T1b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T1b期肾癌患者75例,其中36例行NSS(NSS组),39例行RN(RN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NSS组和R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P均>0.05。NSS组术前、术后24 h、术后1 a血清肌酐分别为(79.6±14.2)、(90.9±29.3)、(82.5±25.4)μmol/L,RN组分别为(83.0±16.8)、(101.7±42.6)、(132.1±38.4)μmol/L;NSS组术后24 h、1 a与术前比较,P均>0.05;RN组术后24 h、1 a与术前比较,P均<0.05。NSS组发生并发症1例、复发率0、生存率100%,RN组分别为0例、0、100%,P均>0.05。结论 NSS与RN治疗T1b期肾癌均安全、有效,具有相近的肿瘤控制效果;NSS较RN能更好地保留肾功能,并提高肾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T1b期 保留肾单位手术 根治性肾切除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