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与泌尿系统结石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杨雄 安能 +2 位作者 杨瑞 李杰 刘春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499-2503,共5页
糖尿病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之一,而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也显... 糖尿病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之一,而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也显著增高。泌尿系统结石也是代谢性疾病的一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糖尿病与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生存在着密切关系,并可能是泌尿系统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就糖尿病和泌尿系统结石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泌尿系统结石 机制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源性细胞外microRNAs在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爱香 畅继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05-408,共4页
microRNAs(miRNAs)是一种内源性单链非编码微小RNAs分子,可通过碱基互补方式与靶mRNA的3’非翻译区(3’UTR)特异性结合诱导其降解或抑制其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有效地沉默靶基因的蛋白表达。miRNAs因可以上述方式调节癌基因或抑癌基因... microRNAs(miRNAs)是一种内源性单链非编码微小RNAs分子,可通过碱基互补方式与靶mRNA的3’非翻译区(3’UTR)特异性结合诱导其降解或抑制其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有效地沉默靶基因的蛋白表达。miRNAs因可以上述方式调节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表达,故其广泛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概括了miRNAs的起源、功能及生物体液中外泌体(exosome)源性细胞外miRNAs的稳定性。同时对从尿液外泌体中寻找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潜在miRNA标记物的现实可行性以及尿液中外泌体源性miRNAs在前列腺癌、膀胱癌及肾癌中作为生物标记物的潜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肿瘤 细胞外miRNAs 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激光疗法治疗男性生殖与性功能障碍
3
作者 牛远杰 辛钟成 +4 位作者 林桂亭 丁攀 潘建成 封玉宏 郭应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632,共6页
低强度激光疗法(low-level laser therapy,LLLT)常用波长600~1000 nm,功率5~500 mW,为红光或近红外光(near-infrared,NIR)。LLL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式,作用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CO)等靶点,激活PI3K/Akt、MAPK/... 低强度激光疗法(low-level laser therapy,LLLT)常用波长600~1000 nm,功率5~500 mW,为红光或近红外光(near-infrared,NIR)。LLL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式,作用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CO)等靶点,激活PI3K/Akt、MAPK/ERK等信号通路,增强线粒体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合成并调节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具有抗氧化、抗炎及促细胞修复功能,在皮肤相关疾病、癌症和骨关节疾病等临床领域被广泛应用。近年来研究表明,LLLT可改善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模型动物阴茎海绵体病理变化,康复治疗ED的潜在效果与激活PI3K/Akt、MAPK/ERK等信号通路相关。LLLT处理新鲜及冻融精子的研究发现,LLLT显著提升精子运动能力和顶体完整性效果与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重编程(如CCO介导的电子传递链激活)、氧化应激动态平衡(ROS/GSH-Px/SOD轴)及表观遗传修饰(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等有关;在LLLT治疗阴囊热应激诱导的少精子症模型中,LLLT可显著促进生精上皮细胞分化,其提升血清睾酮水平与抑制脂质过氧化、降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有关。这些研究结果提示,LLLT的光生物调节作用在男性生殖与性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具有潜在效果。未来有待于开展融合生命科学、工程学与物理学的多学科研究,以优化LLLT设备的物理参数;同时,通过高质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促进其在相关疾病治疗中的转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激光疗法 光生物调节 男性不育 勃起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心包脱细胞支架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晏飞燕 刘欣 +2 位作者 万荣欣 魏屹晗 顾汉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7-613,共7页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是构建组织工程器官或组织的重要基础,天然脱细胞基质由于具有其优良特性而成为理想的支架材料。本研究采用胰酶去污剂法、冻融去污剂24 h法、冻融去污剂48 h法、冻融核酸酶法和去污剂核酸酶法等5种方法对牛心包组织进...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是构建组织工程器官或组织的重要基础,天然脱细胞基质由于具有其优良特性而成为理想的支架材料。本研究采用胰酶去污剂法、冻融去污剂24 h法、冻融去污剂48 h法、冻融核酸酶法和去污剂核酸酶法等5种方法对牛心包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通过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含水量检测、力学检测、DNA含量检测和细胞毒性试验,判断不同脱细胞方法的脱细胞效果及其对牛心包基质的影响,从而筛选出对牛心包进行脱细胞的最佳方法。结果显示冻融后去污剂24 h法可以完全脱除牛心包的细胞成分,同时细胞外基质和力学特性保持完好,细胞毒性低,且经济实惠,是制备牛心包脱细胞支架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包 脱细胞 冻融法 支架 去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用胆红素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袁直 魏斌 +1 位作者 何炳林 顾汉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03-905,共3页
胆红素是一种内源性毒素.急性肝损伤时,体内胆红素的排泄受到阻碍.如何能有效地排除高浓度的胆红素,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1].文献[2,3]报道,在血液净化疗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中,当胆红素吸附剂上含有氨基阳离子时,... 胆红素是一种内源性毒素.急性肝损伤时,体内胆红素的排泄受到阻碍.如何能有效地排除高浓度的胆红素,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1].文献[2,3]报道,在血液净化疗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中,当胆红素吸附剂上含有氨基阳离子时,可以提高其对胆红素的吸附量.作者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血液灌流 胆红素吸附剂 吸附性能 血液净化疗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胶原/丝素复合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及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崔新爱 刘欣 +1 位作者 孔德领 顾汉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1-299,共9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胶原/丝素复合微纳米纤维,对其理化性能进行表征并观察其细胞相容性。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将胶原和丝素以100∶0、70∶30、50∶50、30∶70、0∶100的质量比共混进行电纺。制备的五种材料经戊二醛蒸汽交联12 ...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胶原/丝素复合微纳米纤维,对其理化性能进行表征并观察其细胞相容性。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将胶原和丝素以100∶0、70∶30、50∶50、30∶70、0∶100的质量比共混进行电纺。制备的五种材料经戊二醛蒸汽交联12 h。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其理化性能进行表征。材料种植成纤维细胞后,通过扫描电镜和噻唑兰(MTT)比色法观察其细胞相容性。结果显示制备的纤维平均直径在550~1 100 nm之间,随着丝素含量的增加纤维平均直径增加。交联后纤维的β化程度、结晶度和热稳定性均有一定提高,且随着丝素含量的增加提高越明显;交联后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交联前;当丝素含量为70%时,纤维膜的平均断裂强度为(8.70±1.05)MPa,高于其它配比的纤维膜。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状态良好;丝素含量为70%组的细胞粘附和增殖高于其它组,与细胞培养板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其细胞相容性良好,可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胶原 丝素 交联 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闭孔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孙峰 方平 +2 位作者 孙光 王岩 周煦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评估经闭孔中段尿道无张力吊带术(TO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中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2月至2011年3月226例接受TOT手术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行TOT术患者207例,TOT术联合子宫切除和(或)阴道修补、... 目的:评估经闭孔中段尿道无张力吊带术(TO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中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2月至2011年3月226例接受TOT手术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行TOT术患者207例,TOT术联合子宫切除和(或)阴道修补、盆底重建术患者19例。随访时间3~51个月,平均20.2个月。填写经过验证的短表ICI-Q-SF、PISQ-12、UDI-6/ⅡQ-7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膀胱残尿量(PVR)和最大尿流率(Qmax)评估手术效果及术后中远期并发症风险。结果:所有患者无膀胱损伤、尿道损伤、闭孔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3个月:治愈率94.7%,有效率97.3%;最终随访结果:治愈率90.3%,有效率92.9%。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症状及QOL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1)。有性生活患者术后PISQ-12评分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改善(P<0.05)。患者术后末次UDI-6及Ⅱ-Q7问卷总体评分较术前有统计学意义降低(P<0.05),但29例患者术后末次UDI-6问卷梗阻项目评分较术前增加;20例患者术后末次UDI-6问卷尿频和尿急项目评分较术前增加。患者手术前后Qmax及PVR无统计学意义变化(P>0.05)。结论:TOT术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微创、有效和安全的手术方法。抗尿失禁术后患者系统的随访对于潜在并发症的提示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压力性 经闭孔无张力吊带 疗效 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出口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肝素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袁佳琴 孙慧敏 +5 位作者 徐延山 郭红玉 王桂琴 顾汉卿 祁明信 黄秀榕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 研究氟 -肝素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 ( fluorine- heparin surface modified in-traocular lenses,F- HSM IOL s)的生物相容性 ,为开发新型 IOL 并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载能离子束联合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聚甲基... 目的 研究氟 -肝素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 ( fluorine- heparin surface modified in-traocular lenses,F- HSM IOL s)的生物相容性 ,为开发新型 IOL 并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载能离子束联合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 ( polym ethyl methacrylate intraocular lenses,PMMA IOL s)进行氟离子与肝素双重表面修饰。通过理化及光学方法检测其性能。体外通过细胞粘附 ,细胞生长实验。体内实验进行兔眼、猕猴眼内植入 ,进行相关的基础及体内研究。比较 F- HSM IOL s与普通 PMMAIOL s的生物相容性。结果  F- HSM IOL s呈淡棕色 ,可阻挡短波光线及紫外线。F- HSM I-OL s表面粘附细胞少、无细胞毒性 ,植入眼内引起的眼部炎症反应轻 ,血 -房水屏障破坏轻 ,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低后囊混浊。结论  F- HSM IOL s较目前常用的 PMMA IOL s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已通过国家指定的检测中心 ,按 IOL 国际标准检测 ,性能全部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肝素 表面修饰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输尿管口袖状电切联合后腹腔镜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 被引量:8
9
作者 胡力仁 吴长利 +4 位作者 牛远杰 刘晓强 刘鹏 李晨光 孙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307-130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输尿管口袖状电切联合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段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优势和技术要点。方法:13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行肾、输尿管全段切除联合膀胱输尿管口袖状电切,男4例,女9例,年龄52~78岁,平...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输尿管口袖状电切联合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段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优势和技术要点。方法:13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行肾、输尿管全段切除联合膀胱输尿管口袖状电切,男4例,女9例,年龄52~78岁,平均62.3岁,肾盂癌7例,左侧3例,右侧4例,输尿管癌6例,左侧5例,右侧1例。同时伴发膀胱癌2例。手术气管插管全麻下经尿道距输尿管口约1cm环形切透膀胱,电凝止血,不做膀胱冲洗。应用腹腔镜(0°或30°),建立后腹腔间隙,行根治性肾切除及完全游离输尿管。结果:13例手术均获一次成功,术后无并发症,手术总时间150~330min,平均216min,经尿道输尿管口袖状电切时间20~50min,平均30min,出血约:50~600ml,平均135ml。术后常规行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病理诊断均为上尿路移行细胞癌Ⅱ~Ⅲ级,病理分期为T1N0M0或T2N0M0;随访2~30个月,平均15个月。1例术后出现原发部位以外的膀胱癌复发,余患者无穿刺点、切口及后腹膜腔种植、复发。结论:经尿道膀胱输尿管口袖状电切联合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切除完整等优势,不增加肿瘤种植的风险,取得满意的无瘤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行细胞癌 腹腔镜 肾输尿管全段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甘油三酯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余艺华 孙君坦 +1 位作者 何炳林 顾汉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729-1733,共5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甘油三酯吸附剂-磺化羟乙基化交联壳聚糖,用其对血浆中甘油三酯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吸附剂最高可使血清中的甘油三酯降低76.9%(每克树脂吸附量为6.25mg),而对血清中总蛋白(TP)的吸附较少.
关键词 磺化羟乙基化 交联 壳聚糖 甘油三酯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盂癌根治术联合经尿道电切治疗肾盂癌(附22例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业刚 吴长利 +2 位作者 刘晓强 林英立 孙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060-1061,共2页
目的:探讨肾盂癌根治术联合经尿道电切治疗肾盂癌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实施肾盂癌根治术联合经尿道电切手术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46~80岁),随访5~56个月,平均31.3个月。首先结扎输尿管下段,插入输尿管导管,行肾癌根治术、... 目的:探讨肾盂癌根治术联合经尿道电切治疗肾盂癌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实施肾盂癌根治术联合经尿道电切手术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46~80岁),随访5~56个月,平均31.3个月。首先结扎输尿管下段,插入输尿管导管,行肾癌根治术、中上段输尿管切除,从输尿管断端向膀胱插入输尿管导管,并在输尿管断端缝一针丝线穿过输尿管导管并结扎固定,换截石位,经尿道将输尿管套入膀胱后,电切镜切除输尿管壁内段及袖口状切除周围1cm膀胱壁,止血后保留尿管。结果:22例手术均获一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05min,平均出血量110mL,无并发症,平均随访31.3个月,5例复发膀胱肿瘤(占22.7%),无肾窝及远处转移。结论:肾盂癌根治术联合经尿道电切治疗肾盂癌是一种安全、简单、根本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癌 肾输尿管切除术 经尿道电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交联牛心包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万荣欣 田聪 +1 位作者 刘欣 顾汉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1-446,共6页
本研究针对天然交联剂原花青素处理牛心包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采用原花青素交联牛心包组织,制备人工生物心脏瓣膜材料,并对其交联特性、力学特性、抗酶降解性能、亲疏水性能、细胞毒性试验以及溶血试验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原花青素... 本研究针对天然交联剂原花青素处理牛心包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采用原花青素交联牛心包组织,制备人工生物心脏瓣膜材料,并对其交联特性、力学特性、抗酶降解性能、亲疏水性能、细胞毒性试验以及溶血试验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原花青素或戊二醛处理的牛心包组织变性温度、力学特性、表面亲水性能和抗酶降解能力都明显提高;与传统交联剂戊二醛相比组织稳定性、亲水性能和抗酶降解能力未见显著性差异,但是最大断裂强度显著提高(原花青素交联组织最大断裂强度(13.863 0 MPa)明显高于戊二醛交联组织(10.784 2 MPa);溶血试验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处理固定组织的溶血率(2.61%)远低于戊二醛处理的组织(12.54%);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原花青素交联组织在1、3、5 d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76.19%、88.96%、100.12%,而戊二醛在相同的时间点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63.15%、57.28%、48.74%。原花青素交联的瓣膜材料组织结构稳定、亲水性好、毒性小且能维持较好的力学性能,作为人工生物瓣膜材料具有很好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包 心脏瓣膜 戊二醛 原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粘附分子-1抑制膀胱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莉 杨永姣 +3 位作者 陈业刚 张新 徐亚威 刘晓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1(cell adhesion molecule-1,CADM1)过表达和干扰前后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前期构建的Ad-CADM1-T24、Ad-GFP1-T24、Ad-sh1-T24、Ad-GFP2-T24稳转细胞株,以T24细胞作为对照,Western...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1(cell adhesion molecule-1,CADM1)过表达和干扰前后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前期构建的Ad-CADM1-T24、Ad-GFP1-T24、Ad-sh1-T24、Ad-GFP2-T24稳转细胞株,以T24细胞作为对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7、cyclin D1、cyclin E1、CDK2,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E-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bax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d-CADM1-T24细胞与其他细胞相比,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表达量升高,bcl-2表达量降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7表达量明显上调,cyclin D1、CDK2、cyclin E1表达量明显下调;EMT相关蛋白E-cadherin、β-catenin表达量明显上调,Vimentin表达量明显下调;MTT结果显示Ad-CADM1-T24细胞与其他细胞相比,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Ad-CADM1-T24细胞与其他细胞相比,24 h细胞穿膜数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DM1过表达可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和EMT及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粘附分子-1 膀胱癌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癌细胞中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田晶 王娟 牛远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47-550,共4页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雄激素剥夺疗法(androgen deprivationtherapy,ADT)早期可成功抑制肿瘤的生长,但最终导致肿瘤复发并进入激素抵抗阶段。AR对前列腺癌基质细胞起促进肿瘤增殖和转...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雄激素剥夺疗法(androgen deprivationtherapy,ADT)早期可成功抑制肿瘤的生长,但最终导致肿瘤复发并进入激素抵抗阶段。AR对前列腺癌基质细胞起促进肿瘤增殖和转移作用,是上皮腔样细胞的存活因子,而对肿瘤干细胞样细胞及上皮基底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AR在不同类型细胞中的不同作用向当前ADT传统的疗法提出挑战,为发展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目前以AR为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研发也取得一些进展。本文就AR在前列腺癌不同类型细胞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方面的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雄激素受体 细胞 雄激素剥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I-1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及与VEGF MCD P53蛋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田大伟 孙岩 +3 位作者 杨宇明 汤洋 雷鸣德 韩瑞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讨BAI-1在不同分期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以及BAI-1抑制肿瘤血管内皮增殖的机制。方法:取人肾细胞癌标本133例,正常肾组织标本133例(癌旁>4 cm处正常肾组织,病理学检测证实)。正常肾脏标本为对照组,肾细胞癌标本为研究组。采... 目的:探讨BAI-1在不同分期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以及BAI-1抑制肿瘤血管内皮增殖的机制。方法:取人肾细胞癌标本133例,正常肾组织标本133例(癌旁>4 cm处正常肾组织,病理学检测证实)。正常肾脏标本为对照组,肾细胞癌标本为研究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BAI-1、VEGF、MVD、P53,进行半定量统计学分析。取临床新鲜肾细胞癌组织标本27例,癌旁4cm以外肾组织15例。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BAI-1肾细胞癌组织及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免疫组化统计分析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正常肾组织中BAI-1表达明显高于肾细胞癌组织,并且与临床分期相关,T1~2局限期肾细胞癌中BAI-1表达远高于T3~4进展期肾细胞癌(P<0.05)。同时BAI-1表达与VEGF具有相关性(r=0.586,P<0.05),与MVD具有相关性(r=0.577,P<0.05),与P53表达具有相关性(r=0.513,P<0.001)。结论:在肾细胞癌组织中BAI-1含量较正常肾组织明显降低且与肾细胞癌临床分期相关,BAI-1表达与VEGF、MVD负相关,与P53正相关性。BAI-1可能参与了肿瘤微血管增殖的负调节,BAI-1的表达减少可能与P53的突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I-1 肾细胞癌P53 VEGF靶向治疗M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孟舒献 温晓娜 +1 位作者 冯亚青 顾汉卿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3-477,共5页
甲醛和戊二醛与聚乙烯醇(PVA)形成缩醛化聚乙烯醇膜,再将肝素键合到聚乙烯醇上形成肝素化聚乙烯醇膜(H PVA).生物相容性测试表明,涂层具有显著的抗凝血性和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在血液凝固实验中导管凝血时间可达到3h,而空白组(医用聚氯乙... 甲醛和戊二醛与聚乙烯醇(PVA)形成缩醛化聚乙烯醇膜,再将肝素键合到聚乙烯醇上形成肝素化聚乙烯醇膜(H PVA).生物相容性测试表明,涂层具有显著的抗凝血性和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在血液凝固实验中导管凝血时间可达到3h,而空白组(医用聚氯乙烯)凝血时间在1h以内;活性部分凝血时间(APTT)试验表明接枝肝素后的缩醛化聚乙烯醇中没有肝素游离到血液中;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试验表明细胞生长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生物相容性 抗凝血性 组织相容性 生物医学材料 缩醛化聚乙烯醇膜 肝素化聚乙烯醇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肝素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的制备及物理光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红玉 袁佳琴 +2 位作者 孙慧敏 顾汉卿 陆茉珠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以氟-肝素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进行表面修饰,并测定其物理光学性能。方法利用载能离子束联合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PMMA人工晶状体进行氟-肝素表面修饰,通过物理光学方法对不同剂量表面修饰的人工晶状体... 目的以氟-肝素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进行表面修饰,并测定其物理光学性能。方法利用载能离子束联合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PMMA人工晶状体进行氟-肝素表面修饰,通过物理光学方法对不同剂量表面修饰的人工晶状体进行透光率、分辨率、屈光度及袢的抗拉强度的测定。结果氟-肝素修饰人工晶状体氟离子剂量为2×1014~5×1014ions/cm2,其机械、光学性能和未修饰人工晶状体比较无明显区别,在短波光线及紫外线区(360~490nm)修饰人工晶状体的透光率明显低于未修饰人工晶状体。结论氟-肝素修饰人工晶状体有效地阻挡了短波光线及紫外线,起到保护视网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表面修饰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丝素电纺纳米纤维膜体外培养肝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玮 崔新爱 +1 位作者 刘欣 顾汉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2-587,共6页
本实验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胶原/丝素纳米纤维支架,对支架上培养的人肿瘤肝细胞HepG2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功能和代谢功能检测。胶原/丝素纳米纤维支架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5种支架材料胶原和丝素配比分别为1... 本实验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胶原/丝素纳米纤维支架,对支架上培养的人肿瘤肝细胞HepG2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功能和代谢功能检测。胶原/丝素纳米纤维支架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5种支架材料胶原和丝素配比分别为10∶0、7∶3、5∶5、3∶7、0∶10。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制备的纤维平均直径在550~1100 nm之间,随着丝素含量的增加纤维平均直径增加。细胞培养结果显示HepG2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状态良好并与支架材料紧密结合。随培养时间延长,常规培养组细胞在第5 d后逐渐死亡,失去细胞功能,胶原/丝素纳米纤维支架组细胞在4~9 d内能够维持稳定状态,其尿素合成、蛋白分泌与常规培养组有明显差别,其中丝素含量为50%组的细胞状态和细胞功能高于其它组。实验表明胶原/丝素纳米纤维支架材料细胞相容性良好,较之常规培养细胞增殖效果明显,维持功能表达时间延长,有望用于改善人工肝生物反应器中的细胞活性,维持细胞功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人工肝 静电纺丝 胶原 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尿管腺癌(附11例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伯生 姚庆祥 +1 位作者 马腾骧 畅继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43-345,共3页
脐尿管癌临床少见,预后不良,发病机理一般认为是脐尿管的移行上皮化生所致。临床表现主要是无痛性肉眼血尿,伴尿频尿急,尿中含有粘液及耻骨上肿块。通过CT、B超和膀胱镜等多项检查再根据脐尿管癌的诊断标准,11例中有7例患者... 脐尿管癌临床少见,预后不良,发病机理一般认为是脐尿管的移行上皮化生所致。临床表现主要是无痛性肉眼血尿,伴尿频尿急,尿中含有粘液及耻骨上肿块。通过CT、B超和膀胱镜等多项检查再根据脐尿管癌的诊断标准,11例中有7例患者术前作出正确诊断。2例有盆腔淋巴结转移,其中1例合并腹腔广泛转移。治疗以手术为主,采用扩大的膀胱切除术,即包括膀胱顶部、腹横筋膜和部分腹膜连同肿瘤整块切除,病理报告均为脐尿管粘液性腺癌。术后生存3例,2例术后1年,1例术后6年。5年存活率为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尿管肿瘤 腺癌 腹壁肿瘤 外科手术 诊断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及其在肺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锐 金克炜 畅继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68-71,共4页
关键词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差异表达基因 病理学类型 肺癌 基因差异表达 SSH技术 相互作用 异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