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机在水运工程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柯敏 刘昔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79-181,194,共4页
针对水运工程测绘地区地物种类繁多、分布散乱、地形复杂等问题,利用无人机技术快速获取测区高分辨率航摄像片,通过影像匹配、纠正等技术获得正射影像图,与测绘成果图匹配叠加后,在室内完成测绘成果外业质量检查工作。通过实地验证,该... 针对水运工程测绘地区地物种类繁多、分布散乱、地形复杂等问题,利用无人机技术快速获取测区高分辨率航摄像片,通过影像匹配、纠正等技术获得正射影像图,与测绘成果图匹配叠加后,在室内完成测绘成果外业质量检查工作。通过实地验证,该技术效率高、成本低、应用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水运工程 测绘成果 质量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越号”沉船打捞中综合海洋测绘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崇明 杨鲲 隋海琛 《海洋测绘》 CSCD 2019年第4期79-82,共4页
韩国"世越号"沉船打捞于2015年8月开展,打捞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均需要海洋测绘技术的支持,尤其是水下穿钢梁施工,对水下定位精度要求极高。详细介绍了整个打捞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海洋测绘技术,主要包括沉船水下三维姿态探测、沉... 韩国"世越号"沉船打捞于2015年8月开展,打捞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均需要海洋测绘技术的支持,尤其是水下穿钢梁施工,对水下定位精度要求极高。详细介绍了整个打捞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海洋测绘技术,主要包括沉船水下三维姿态探测、沉船周边地形地貌地质调查、海洋环境监测、水上水下导航定位以及沉船起浮姿态监测等。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促进了打捞施工的顺利进行,为"世越号"打捞出水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证,开创了综合海洋测绘技术在重大救助打捞领域的系统作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绘 姿态探测 海洋环境监测 水上水下导航定位 姿态监测 BIM三维可视化 世越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勘测技术在“Kea Trader”沉船打捞中的应用
3
作者 孟范伟 田春和 +2 位作者 杨鲲 隋海琛 马深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56,61,共5页
“Kea Trader”沉船位于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亚附近的浅水礁盘海域。为适应该海域的特殊海况地形条件,研究采用多种海洋勘测技术进行沉船打捞。针对打捞前的勘测阶段、施工船礁盘座底姿态监测阶段和沉船正式打捞阶段不同的技术要求,通过... “Kea Trader”沉船位于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亚附近的浅水礁盘海域。为适应该海域的特殊海况地形条件,研究采用多种海洋勘测技术进行沉船打捞。针对打捞前的勘测阶段、施工船礁盘座底姿态监测阶段和沉船正式打捞阶段不同的技术要求,通过多种关键打捞技术的应用,完成了“Kea Trader”沉船的打捞。实际应用证明座底姿态监测、组合惯性导航和三维声纳实时监测等海洋勘测技术的组合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浅水礁盘海域沉船座底打捞面临的技术难题,提高沉船打捞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勘测 礁盘沉船打捞 座底姿态监测 北斗/DGNSS组合惯性导航 残骸坐标批量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港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化 被引量:5
4
作者 熊伟 黄婧 刘亮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30,共4页
基于天津港基础控制测量成果与EGM2008模型,采用多面函数拟合法,进行天津港三大港区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并结合已有成果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天津港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模型检核精度为±7 mm,港区内高程异常跨度为0.622 m,高程异... 基于天津港基础控制测量成果与EGM2008模型,采用多面函数拟合法,进行天津港三大港区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并结合已有成果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天津港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模型检核精度为±7 mm,港区内高程异常跨度为0.622 m,高程异常偏差由西向东逐渐减小,南北相差不大,高程异常等值线整体沿南北走向。经工程实践验证,基于天津港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港区内可用D级GNSS高程测量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可用网络RTK高程控制测量代替四等水准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程控制测量 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EGM2008模型 GNSS水准 高程异常 多面函数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景智能化对接技术的隧道沉管标定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彦昌 杨鲲 于桂菊 《海洋测绘》 CSCD 2019年第5期35-38,共4页
目前我国深水跨江海隧道沉管对接已经实现了全景智能化对接测量技术。其中RTK 天线及姿态仪设备的标定十分重要。设备标定的实质是测定设备在沉管坐标系中的安装初始位置和初始姿态。标定精度直接影响对接定位的精度。介绍了沉管对接技... 目前我国深水跨江海隧道沉管对接已经实现了全景智能化对接测量技术。其中RTK 天线及姿态仪设备的标定十分重要。设备标定的实质是测定设备在沉管坐标系中的安装初始位置和初始姿态。标定精度直接影响对接定位的精度。介绍了沉管对接技术中各种设备的标定原理和方法,对于弯曲沉管、静态、动态等各种情况下的标定方法给出了较详细的介绍,该方法将原来的静态、直管隧道标定方法拓展到弯管隧道和动态标定,适用于各种形状不规则的沉管标定。标定精度满足工程要求,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沉管 全景智能化对接测量 沉管坐标系 静态标定 动态标定 弯曲沉管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红谷隧道管节浮运监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崇明 张毅 +1 位作者 雷鹏 李志军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55-1160,共6页
南昌红谷隧道是我国目前内河最大的隧道工程,浮运过程要经过3座大桥,且航道宽度只有70 m,水流情况复杂,这些都对浮运作业增加了难度。本文在计算沉管浮运中所受水流力的基础上,针对出坞、顺河流浮运和回旋区调头3种不同情况,制定了2种... 南昌红谷隧道是我国目前内河最大的隧道工程,浮运过程要经过3座大桥,且航道宽度只有70 m,水流情况复杂,这些都对浮运作业增加了难度。本文在计算沉管浮运中所受水流力的基础上,针对出坞、顺河流浮运和回旋区调头3种不同情况,制定了2种编队方案。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设计了浮运监控系统软件结构,采用C#和WFP技术实现了系统。在管节和拖轮上配置了RTK GPS、DGPS和惯导等导航设备,将浮运编队的实时位置信息显示给指挥人员,对管节出坞、过桥和回旋区调头等监控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实现了远程终端同步实时显示。目前已经完成了南昌红谷隧道多节沉管的浮运,实践表明系统稳定可靠,形象直观,今后可以应用到同类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红谷隧道 管节浮运 水流力 拖轮编队 浮运监控系统 过桥监控 远程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通道碎石基础整平多波束测量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历昌 王兴 郝建录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0,共5页
为解决沉管隧道及相关水下大型结构物施工对测深精度远高于传统水深测量规范的相关要求问题,以深中通道碎石基础整平限差要求±40mm为例,分析了多波束测深系统的误差来源及理论测深精度,提出了削弱各误差项的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进... 为解决沉管隧道及相关水下大型结构物施工对测深精度远高于传统水深测量规范的相关要求问题,以深中通道碎石基础整平限差要求±40mm为例,分析了多波束测深系统的误差来源及理论测深精度,提出了削弱各误差项的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验证。通过对多次管节碎石基础的扫测结果表明,采用该套经优化处理的多波束测深系统能够满足该项目的高精度要求,提出的若干方法可为后续相关对测深精度要求较高的水下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水深测量 沉管隧道碎石基础整平 测量误差分析 内符合精度评估 外符合精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PPP离岸潮位遥测方法与试验
8
作者 刘亮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共4页
为降低离岸潮位实时遥测成本,提高适用性,提出了基于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离岸潮位数据获取与提取方法,利用小型浮标搭载具有实时PPP和远程通讯功能的GNSS接收机进行离岸潮位遥测,原始观测数据经粗差剔除、均值化处理、S-G滤波后,较好地... 为降低离岸潮位实时遥测成本,提高适用性,提出了基于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离岸潮位数据获取与提取方法,利用小型浮标搭载具有实时PPP和远程通讯功能的GNSS接收机进行离岸潮位遥测,原始观测数据经粗差剔除、均值化处理、S-G滤波后,较好地剔除了风、浪、流等引起浮标姿态变化所带来的测量误差。研发了相应软硬件,并在天津港外海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优于±8cm,整体中误差为±3.7cm,满足海洋观测规范要求。相较基于压力式传感器加声学通信的现行数据采集方式,该方法具有建设成本较低、观测方式简单、后期维护方便、产业化前景好等特点,可进一步在实际项目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绘 潮位遥测 实时精密单点定位 实时数据流 S-C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荷载作用下防波堤地基土动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治朋 李一良 张宇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6-190,共5页
通过模拟波浪荷载,对防波堤地基土做了等压固结不排水动三轴剪切试验,分析得出,循环剪应力比与破坏振次可用幂函数拟合,但拟合参数不是常数,与土类和围压有关;土体在剪切过程中孔隙水压力会不断增加,但始终没有达到初始的围压数值,达到... 通过模拟波浪荷载,对防波堤地基土做了等压固结不排水动三轴剪切试验,分析得出,循环剪应力比与破坏振次可用幂函数拟合,但拟合参数不是常数,与土类和围压有关;土体在剪切过程中孔隙水压力会不断增加,但始终没有达到初始的围压数值,达到破坏标准时,约为初始围压的60%~80%;动孔压比与振次比关系可用幂函数很好地拟合,拟合参数不是常数,与土性有关;3种土的动应变发展模式不同,粉质黏土的压应变一直大于拉应变,粉土是压应变与拉应变基本同时发展,砂土则在开始一段时间,轴向应变很小,压应变小于拉应变,中后期,轴向应变迅速增长,压应变逐渐超过了拉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荷载 动三轴试验 动强度 振次 孔隙水压力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旋转双目立体相机的桩体倾斜度测量方法
10
作者 王效愚 闫利 +2 位作者 王崇明 隋海琛 谢洪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6,52,共6页
桩体倾斜度监测在沉桩作业中至关重要,现有方法普遍存在安置过程复杂、工作耗时长等典型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以双目立体设备研制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桩体倾斜度测量方法。首先,该方法通过旋转码盘与相机的高精度标定实... 桩体倾斜度监测在沉桩作业中至关重要,现有方法普遍存在安置过程复杂、工作耗时长等典型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以双目立体设备研制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桩体倾斜度测量方法。首先,该方法通过旋转码盘与相机的高精度标定实现利用码盘旋转角度读数来高效计算相机在任意旋转角度的位姿信息。其次,在双目影像同步采集以及高频倾斜角度测量条件下,设计了一种新的利用提取桩体边线几何的方法来拟合桩体中心轴线方向向量,从而快速计算柱体的倾斜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计算相机相对位姿以及柱体倾斜度,倾斜度测量精度可达到优于0.1°,且单次自动测量效率优于10 s,相较于常用的全站仪测量方法,其效率可提高6倍以上,能够满足连续高效且高精度的桩体倾斜度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测量 旋转双目立体相机 桩体倾斜度 相机位姿 拟合中心轴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H方法的波浪滑翔器动力学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鲲 卢倪斌 +2 位作者 隋海琛 王磊峰 李晔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5-152,共8页
为了研究波浪滑翔器多体结构的动力学特性,本文利用D-H方法表示了波浪滑翔器各部分速度和位置的关系,结合波浪滑翔器结构特性推导波浪滑翔器的动力学方程。通过水池试验验证模型正确性,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下进行运动仿真试验。... 为了研究波浪滑翔器多体结构的动力学特性,本文利用D-H方法表示了波浪滑翔器各部分速度和位置的关系,结合波浪滑翔器结构特性推导波浪滑翔器的动力学方程。通过水池试验验证模型正确性,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下进行运动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可有效表示浮体与滑翔器之间较强的耦合关系,相较于传统方法提供更多参数,更好地分析得出波浪滑翔器的运动特性和其影响因素,便于后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滑翔器 波浪能 动力学模型 多体动力学 运动仿真 D-H方法 数值模拟 水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涵洞式直立堤波浪透射预测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西增 徐天宇 +4 位作者 谢玉林 吕超凡 姚炎明 解静 常江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0-338,I0001,共10页
涵洞式直立堤是一种具有特殊用途的海岸工程结构物,对其透浪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工程意义.然而,目前众多学者对于涵洞式直立堤波浪透射问题的研究主要以理论分析、实验模拟及数值计算为主.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传统水动力学问题迎来... 涵洞式直立堤是一种具有特殊用途的海岸工程结构物,对其透浪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工程意义.然而,目前众多学者对于涵洞式直立堤波浪透射问题的研究主要以理论分析、实验模拟及数值计算为主.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传统水动力学问题迎来了新的求解理念.机器学习算法可根据训练数据集自主学习相应的规律,以数据映射的方式建立水动力学特征预测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无需对流体运动控制方程进行求解,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因此,本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对不同开孔条件下的涵洞式直立堤透浪特征进行预测.首先利用模型试验验证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基于CFD模型生成相应的训练数据集,通过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相应的波浪透射结果之间的数据映射关系,实现在新的工况下对波浪透射系数以及透射波波形等特征的快速预测.结果表明,经过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可在极短时间内计算得到相应的结果,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研究成果可为波浪与海岸结构物相互作用的问题提供新的求解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洞式直立堤 卷积神经网络 波浪透射 深度学习 CFD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站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林木胸径提取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柯敏 解静 刘昔 《浙江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87-91,共5页
2018年4月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大道临港工业区段西侧约1km绿化段为试验区域,通过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单站点云数据,基于最小二乘圆拟合算法,利用LISP语言编制程序对林木胸径值进行自动提取,再通过现场抽测39株‘107杨’Populus×... 2018年4月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大道临港工业区段西侧约1km绿化段为试验区域,通过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单站点云数据,基于最小二乘圆拟合算法,利用LISP语言编制程序对林木胸径值进行自动提取,再通过现场抽测39株‘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74/76’和65株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树对计算结果进行精度统计。结果表明,‘107杨’计算中误差为0.8cm,刺槐计算中误差为0.7cm,整体计算中误差为0.7cm,整体计算中误差<1cm。表明采用最小二乘圆拟合算法对单站点云数据进行胸径计算,效率更高、精度可靠,可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单站点云数据 胸径测量 最小二乘圆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少已知控制点时的平面控制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柯敏 刘杰 +2 位作者 杨鲲 王旭杰 杜宁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41,共5页
在目前海洋测绘中,平面控制测量主要采用静态同步观测方式,通过联测不少于2个已知控制点实施。为探究少于3个已知控制点时能否有效开展平面控制测量,结合工程试验,采用RTX后处理(RTX-PP)技术获得控制点ITRF2014框架当前历元坐标,然后根... 在目前海洋测绘中,平面控制测量主要采用静态同步观测方式,通过联测不少于2个已知控制点实施。为探究少于3个已知控制点时能否有效开展平面控制测量,结合工程试验,采用RTX后处理(RTX-PP)技术获得控制点ITRF2014框架当前历元坐标,然后根据已知控制点数量情况,分别采用四参数平面坐标转换、坐标平移转换、框架及历元转换将上述坐标转换至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 2000)坐标,并与控制点已知坐标对比。结果表明:点位精度介于0.01~0.03 m之间,满足海洋测绘中控制点点位精度要求。该测量方法可作为静态同步观测的有益补充,也可作为现行规范后续修订完善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绘 平面控制测量 RTX后处理 四参数平面坐标转换 坐标平移转换 框架及历元转换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mble RTX后处理在填海验收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柯敏 温华 +1 位作者 刘昔 刘亮 《海洋测绘》 CSCD 2020年第6期70-73,共4页
为探究Trimble RTX后处理(RTX-PP)用于海洋测绘领域填海验收测量的可行性,以港珠澳大桥项目东人工岛、西人工岛为例,利用RTX-PP技术在线解算控制点ITRF2014框架当前历元坐标,通过历元转换及框架变换得到控制点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 2... 为探究Trimble RTX后处理(RTX-PP)用于海洋测绘领域填海验收测量的可行性,以港珠澳大桥项目东人工岛、西人工岛为例,利用RTX-PP技术在线解算控制点ITRF2014框架当前历元坐标,通过历元转换及框架变换得到控制点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 2000)坐标,与静态解算成果对比,点位精度不超过±0.05 m,满足规范要求。表明RTX-PP可应用于填海验收平面控制点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绘 填海验收测量 RTX后处理 坐标转换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黑匣子声信标快速搜寻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隋海琛 《海洋测绘》 CSCD 2019年第1期79-82,共4页
为了在深水海域快速地搜索黑匣子声信标信号,采用拖曳式声信标探测仪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手段之一。分析了黑匣子声信标搜寻探测仪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了声信标搜寻定位的两种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多元圆型基阵的换能器,研制了拖曳... 为了在深水海域快速地搜索黑匣子声信标信号,采用拖曳式声信标探测仪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手段之一。分析了黑匣子声信标搜寻探测仪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了声信标搜寻定位的两种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多元圆型基阵的换能器,研制了拖曳式的搜寻声纳系统。提出了自远而近、逐步推进的快速搜寻三步走策略,使搜寻工作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对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匣子声信标 拖曳式探测仪 圆型基阵换能器 方位交会法位置估算 基于深度和方位的位置估算 快速搜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圆型基阵的水下声信标搜寻仪性能测试 被引量:2
17
作者 隋海琛 《海洋测绘》 CSCD 2020年第1期79-82,共4页
基于声信标信号特征的快速识别技术、远距离微弱信号的快速定位技术、空域时域组合的多目标分辨技术,研发了基于圆型基阵的水下声信标搜寻仪“天科寻海一号”。通过消声水池、海上现场等试验,对其各项指标和整体性能进行了测试。该设备... 基于声信标信号特征的快速识别技术、远距离微弱信号的快速定位技术、空域时域组合的多目标分辨技术,研发了基于圆型基阵的水下声信标搜寻仪“天科寻海一号”。通过消声水池、海上现场等试验,对其各项指标和整体性能进行了测试。该设备探测距离达3000 m、方向分辨力达0.5°,具备同时搜寻多个声信标的能力。通过实时交会定位方法,可对大面积海域进行快速搜索及准确定位,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声信标搜寻仪 性能测试 定向精度 探测距离 交会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平台LiDAR测量系统的潮间带快速测量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亮 黄婧 《海洋测绘》 CSCD 2020年第6期61-65,共5页
为提高潮间带地形地貌测量的精度和工作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引入多平台LiDAR测量系统。针对面状、带状和散点状等不同形态的潮间带,对比分析背载式、车载式、机载式和船载式等不同平台的LiDAR测量系统的适用性和技术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 为提高潮间带地形地貌测量的精度和工作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引入多平台LiDAR测量系统。针对面状、带状和散点状等不同形态的潮间带,对比分析背载式、车载式、机载式和船载式等不同平台的LiDAR测量系统的适用性和技术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平台LiDAR测量系统的潮间带快速测量方法。并结合实例分析,该方法安全高效且精度可靠,可作为潮间带快速测量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测量 移动测量系统 多平台LiDAR 激光点云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插桩定位系统在导管架吊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郝建录 秦建 +1 位作者 张彦昌 雷鹏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3,共4页
针对海上导管架吊装水下插桩到海底已有钢管桩内的作业难点,通过使用高精度定位设备、罗经、姿态仪和无线网桥,组建集测量导管架位置、高程、方位和姿态于一体的三维定位系统,接入定位软件中,实现实时显示导管架的位置、高程、方位、姿... 针对海上导管架吊装水下插桩到海底已有钢管桩内的作业难点,通过使用高精度定位设备、罗经、姿态仪和无线网桥,组建集测量导管架位置、高程、方位和姿态于一体的三维定位系统,接入定位软件中,实现实时显示导管架的位置、高程、方位、姿态和导管架桩腿插尖分别距每个海底钢管桩的平面距离和垂直距离,用于指导导管架吊装作业。在广东阳江某海上风电项目中,将该定位系统应用于风机导管架吊装作业中,实现了数字化和可视化作业指导,快捷地完成吊装作业,对后续类似项目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测量 坐标转换 导管架吊装 水下插桩 海上风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州半岛东部近岸海域潮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正清 刘振宇 +1 位作者 李双伟 卢佐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690-697,共8页
为进一步研究雷州半岛东部近岸海域的潮流分布规律,采用准调和分析的方法,对2012年8—9月雷州半岛东部海域海洋观测获取的潮流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该海域的潮流性质、实测潮流统计特征、潮流运动形式、最大可能潮流流速和余流的分布特征... 为进一步研究雷州半岛东部近岸海域的潮流分布规律,采用准调和分析的方法,对2012年8—9月雷州半岛东部海域海洋观测获取的潮流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该海域的潮流性质、实测潮流统计特征、潮流运动形式、最大可能潮流流速和余流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半岛东部海域为不规则全日潮流,涨潮段流速大于落潮段流速,最大流速基本都出现在表层。近岸浅水测站涨、落潮流平均流向基本沿海岸线方向,呈往复流,深水测站基本呈旋转流,区域性变化显著。潮流的可能最大流速出现在C9测站的表层,余流主要受风况、地形因素影响,强度较小,一般在10cm/s以下。本研究结果可为雷州半岛东部海域的数值模型验证和工程应用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州半岛 海洋观测 潮流 调和分析 余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