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病菌培养液离体筛选水稻抗稻瘟病植株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朴钟泽 牛景 +2 位作者 李艳萍 邹美智 韩龙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4-98,共5页
以稻瘟病菌粗毒素提取液作为抗性筛选的选择压 ,对水稻体细胞系和花药及其愈伤组织进行抗病筛选。结果表明 ,毒素对体细胞和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 ,抑制程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经过滤灭菌的粗毒素的毒性大... 以稻瘟病菌粗毒素提取液作为抗性筛选的选择压 ,对水稻体细胞系和花药及其愈伤组织进行抗病筛选。结果表明 ,毒素对体细胞和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 ,抑制程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经过滤灭菌的粗毒素的毒性大于高压灭菌的毒性 ,花药的抑制程度大于种子胚愈伤组织 ,花药筛选系统的适宜毒素浓度低于体细胞筛选系统的毒素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菌培养液 离体筛选 水稻 抗稻瘟病 植株 粗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效育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牛景 邹美智 +2 位作者 李艳萍 孙海波 周维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35-38,共4页
在水稻育种中,采用高新技术+常规技术+异地加代,使优质、丰产、早熟、抗病等优良基因经过重组,在育成品种中得到聚合,1998年配组合,1999年选出稳定品系,2002年通过品种审定。整个育种过程仅用了4年多时间,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快速高效。
关键词 水稻 育种 抗病性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粳型不育系中可育株鉴别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海波 李艳萍 +2 位作者 邹美智 周维 牛景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4期9-11,共3页
对3个粳型不育系中可育株的来源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可育株分别来自保持系及其他品种串粉而成的杂交一代或同质恢等;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提出了提高纯度的措施。
关键词 水稻 粳型不育系 可育株 鉴别 成因 纯度 种子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种质资源回交后代耐盐基因的鉴定与筛选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牛景 孙海波 +3 位作者 邹美智 王景余 李艳萍 周维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4期4-6,共3页
以超优一号为轮回亲本,以其与36个供体的不同回交后代(BC2F2、BC2F3)群体为材料,进行耐盐鉴定与筛选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这些亲本本身对盐碱不具备很好的耐性,但所有回交后代均出现耐盐的超亲分离,说明这些供体均带有耐盐基因,且这种有... 以超优一号为轮回亲本,以其与36个供体的不同回交后代(BC2F2、BC2F3)群体为材料,进行耐盐鉴定与筛选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这些亲本本身对盐碱不具备很好的耐性,但所有回交后代均出现耐盐的超亲分离,说明这些供体均带有耐盐基因,且这种有利"隐蔽基因"供体之间的差异很大。从总体上看,BC2F2耐盐性选择效率显著高于BC2F3,不同供体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耐盐基因 粳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叶龄法调节杂交水稻制种播差期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海波 邹美智 +2 位作者 李艳萍 牛景 周维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1期32-34,共3页
对4个杂交组合的5个亲本主茎叶片数及叶生长速度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参考各品种生育期,确定4个组合制种时亲本的播差期,为杂交稻制种父母本花期相遇提供技术理论依据。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叶龄 安全制种期 播差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花药培养与花培育种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艳萍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4期36-39,共4页
对水稻花药培养及花培育种的基本概念、研究意义、研究进展、研究内容、应用领域、技术要点做了综述。
关键词 水稻 花药培养 花培育种 研究进展 应用 人工诱导 后代遗传性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水稻高世代农艺性状的表现 被引量:8
7
作者 李艳萍 邹美智 +3 位作者 孙海波 梁永书 王景余 牛景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21,共7页
以转SCK基因和bar基因粳稻恢复系超优1号和转GNA基因和hyg基因粳稻保持系早花二号自交高代(恢复系T5,T6,保持系T4,T5)材料为试材,进行抗性筛选鉴定和农艺性状考察。结果表明:转基因恢复系表现高抗除草剂,对二化螟呈不同程度抗性;保持系... 以转SCK基因和bar基因粳稻恢复系超优1号和转GNA基因和hyg基因粳稻保持系早花二号自交高代(恢复系T5,T6,保持系T4,T5)材料为试材,进行抗性筛选鉴定和农艺性状考察。结果表明:转基因恢复系表现高抗除草剂,对二化螟呈不同程度抗性;保持系表现高抗潮霉素,大部分株系低抗稻飞虱,个别高抗褐飞虱、白背飞虱,田间表现高抗条纹叶枯病;转基因不育系表现高抗潮霉素;外源基因导入粳稻恢复系和保持系并在高代稳定表达。转基因恢复系生育期、株高、穗长、穗颈节等性状有不同程度变异;保持系株高、穗型变异较大。转基因恢复系与转基因不育系配制的多元转基因杂交组合F1表现高抗除草剂和潮霉素,其他农艺性状表现与对照(非转基因组合)基本一致。对转基因水稻的安全释放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转基因 SCK基因 BAR基因 GNA基因 hyg基因 抗性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条纹叶枯病及其防治技术 被引量:8
8
作者 孙海波 李艳萍 +3 位作者 邹美智 周维 牛景 殷邵松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1期28-30,共3页
介绍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症状、病毒特征、传毒途径、传毒介体特征及生活习性,总结出防治该病的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 粳稻 水稻条纹叶枯病 防治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牛景 张广云 +3 位作者 刑东 孙海波 邹美智 梁永书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3期35-37,共3页
采取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全盐含量3%以上的滨海盐土进行改良。结果表明,试验地的宽度对改良效果影响很大,地条宽10m明显优于20m的;不同土层脱盐率差别很大,其顺序是0~20cm>20~40cm>40~60cm,45d的脱盐率分别为93.... 采取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全盐含量3%以上的滨海盐土进行改良。结果表明,试验地的宽度对改良效果影响很大,地条宽10m明显优于20m的;不同土层脱盐率差别很大,其顺序是0~20cm>20~40cm>40~60cm,45d的脱盐率分别为93.09%,75.32%,46.15%;水稻产量第1年300kg,第2年500kg,达到丰产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土 水稻 全盐含量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在水稻保持系上的转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牛芝霞 朱祯 +5 位作者 李艳萍 吴茜 邹美智 牛景 孙海波 周维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2期1-4,共4页
通过把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GNA)与潮霉素抗性基因(Hyg)构建到同一表达载体上,利用基因枪转化方法,把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导入粳稻保持系中,通过PCR方法和潮霉素抗性筛选,检测该基因的导入情况,发现部分克隆植株只具有单一潮霉素抗性... 通过把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GNA)与潮霉素抗性基因(Hyg)构建到同一表达载体上,利用基因枪转化方法,把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导入粳稻保持系中,通过PCR方法和潮霉素抗性筛选,检测该基因的导入情况,发现部分克隆植株只具有单一潮霉素抗性,需要结合抗虫性测定来确定GNA基因的导入及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 水稻 保持系 遗传转化 潮霉素抗性基因 基因枪 PCR方法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转基因恢复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艳萍 牛芝霞 +5 位作者 邹美智 孙海波 周维 牛景 朱祯 徐鸿林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09-614,645,共7页
利用基因枪转化法将抗除草剂的bar基因和抗二化螟的SCK(修饰后的CpTI)基因导入到优质粳稻恢复系超优一号中。经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经田间除草剂抗性检测和二化螟接种鉴定,表明转基因稳定株系直... 利用基因枪转化法将抗除草剂的bar基因和抗二化螟的SCK(修饰后的CpTI)基因导入到优质粳稻恢复系超优一号中。经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经田间除草剂抗性检测和二化螟接种鉴定,表明转基因稳定株系直到T6仍表现高抗除草剂且没有分离,说明bar基因能稳定遗传并高效表达;转基因恢复系与非转基因恢复系相比,抗虫性有所提高,但提高程度在株系间有差异。经对转基因恢复系所配杂交组合进行除草剂检测和优势测定,表明转基因杂交稻也高抗除草剂,且F1全部正常结实,结实率达80%以上,并具很强的杂种优势,说明亲本抗性基因通过制种已转移到F1中并得到高效表达,同时说明外源基因的导入没有改变原受体的优良性状;经对部分转基因杂交稻进行纯度鉴定,表明秧田喷施除草剂后,本田的不育株率和杂株率明显降低,特别是两系杂交稻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转基因恢复系 基因枪转化 除草剂抗性 SCK基因 BAR基因 杂种优势 优质粳稻 两系杂交稻 抗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水稻品种“越光”的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8
12
作者 邹美智 牛景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3期28-29,共2页
根据以往试验及“越光”的特征、特性,采用适当晚播种、晚插秧,减少化肥用量,化控苗,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防止生产上“越光”栽培的过早倒伏,以确保丰产和优质。
关键词 水稻 优质米 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花育44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美智 牛景 +3 位作者 李艳萍 孙海波 周维 殷邵松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3期19-20,共2页
介绍了天津市水稻研究所采用生物技术方法育成的水稻新品种花育44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性强、综合性状好等特点,适宜在京、津、唐地区做一季春稻种植。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型光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及花粉败育类型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艳萍 邹美智 牛芝霞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2期8-11,共4页
通过对 4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 96 - 19S、96 - 37S、96 - 4 5 S、96 - 5 1S在天津地区育性转换及花粉败育类型的研究认为 ,7月下旬至 8月中旬抽穗对制种较安全 ;8月底至
关键词 花粉败育类型育性转换 光敏核不育系 杂交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花药培养创造水稻新质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艳萍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3期32-34,共3页
介绍了水稻花药培养的基本涵义,重点讨论了花培在杂交稻、常规稻育种及水稻种质创新上的作用、意义,并揭示出21世纪水稻花药培养技术将结合传统育种、杂交稻育种及生物技术等对水稻质源创新发挥重大作用。
关键词 水稻 花药 组织培养 种质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水稻育种新理念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艳萍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3期52-53,共2页
简要介绍了未来水稻育种的三种新理念:从常规育种到品种设计;隐藏基因的发掘与提高非生物抗性;培育绿色水稻。三种构想都离不开水稻基因资源的收集、鉴定、分析和利用;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的交融;上、中、下游人才的配合与协作。
关键词 水稻 资源 分子育种 品种设计 隐藏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抗虫转基因保持系的研究
17
作者 李艳萍 牛芝霞 +5 位作者 邹美智 孙海波 周维 牛景 朱祯 徐鸿林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7-11,共5页
利用基因枪转化法,以优质粳稻保持系早花二B为受体,获得了含有GNA和Hyg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对T2产生的6个纯合株系进行多代潮霉素筛选、PCR分子检测及稻飞虱接种鉴定,表明标记基因在受体中稳定遗传,并高效表达,且一经纯合不再分离;而目... 利用基因枪转化法,以优质粳稻保持系早花二B为受体,获得了含有GNA和Hyg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对T2产生的6个纯合株系进行多代潮霉素筛选、PCR分子检测及稻飞虱接种鉴定,表明标记基因在受体中稳定遗传,并高效表达,且一经纯合不再分离;而目的基因表达效果不一样,只有T-10(克隆号A5-32)表达效果最好,其抗虫性达到中抗(MR)以上水平,比受体抗性(S)明显提高。将转基因保持系与不育系早花二A回交,获得的转基因不育系高抗潮霉素,且抗性也完全纯合,表明转基因保持系的抗性基因已转化到不育系中,并得到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转基因保持系 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 潮霉素抗性基因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KASP标记评价水稻品种多态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程萌杰 闫双勇 +5 位作者 施利利 孙宁 张欣 丁得亮 边嘉宾 王松文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13-16,23,共5页
采用600个KASP标记对51个品种进行多态性评价。结果表明:373个标记可以准确判定种质的单倍型,制定DNA指纹图谱,鉴定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其中有两个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分别携带NOG1基因和GS5基因。由51个品种构成一个自然群体,其多样性为568.... 采用600个KASP标记对51个品种进行多态性评价。结果表明:373个标记可以准确判定种质的单倍型,制定DNA指纹图谱,鉴定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其中有两个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分别携带NOG1基因和GS5基因。由51个品种构成一个自然群体,其多样性为568.50,粳型杂交稻保持系341B与HC-66(籼稻)的多态性为0.82,‘341B’与‘IPM’(籼稻)的多态性为0.80。373个标记可用于设计育种与模块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KASP标记 多态性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超高产品种津星1号的高产途径及栽培要点
19
作者 任淑芳 王玉玺 刘阁丽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2期31-32,共2页
为解决津星1号水稻在京津唐地区生育期过长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高产途径及栽培要点。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栽培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超高产品种津星4号的选育及栽培
20
作者 任淑芳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2期35-37,共3页
津星4号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1994年育成的超高产水稻新品种,组合为341-2×中花8号。该品种1995—1996年参加品比试验,1999—2001年参加天津市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0—2002年进行生产示范,平均单产600kg/667m2以上,最高749kg/667m2... 津星4号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1994年育成的超高产水稻新品种,组合为341-2×中花8号。该品种1995—1996年参加品比试验,1999—2001年参加天津市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0—2002年进行生产示范,平均单产600kg/667m2以上,最高749kg/667m2。生育期170d左右,属半散穗大穗型品种,稳产、抗逆性好,米质优。适宜在津、京、唐稻区作一季稻栽培,在河北省南部、河南、山东做麦茬稻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津星4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