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条形码在水生动物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余海军 王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6期1-3,6,共4页
水生动物是一类主要生活于水中的动物类群,其具有种类多样、分布广泛、复杂难辨等特点,但是对于水产动物的物种鉴定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相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随着DNA条形码技术的提出,其已被成功地应用于水生动物的物种鉴定。整理总结... 水生动物是一类主要生活于水中的动物类群,其具有种类多样、分布广泛、复杂难辨等特点,但是对于水产动物的物种鉴定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相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随着DNA条形码技术的提出,其已被成功地应用于水生动物的物种鉴定。整理总结了国内外使用DNA条形码在水生动物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动物 DNA条形码 物种鉴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免疫因子作用机制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蓝一 陈成勋 +1 位作者 王庆奎 王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鱼类疾病的不断暴发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鱼病的免疫防治变得日趋重要。作为机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免疫因子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与人类和高等脊椎动物相比,鱼类免疫因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已发现... 鱼类疾病的不断暴发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鱼病的免疫防治变得日趋重要。作为机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免疫因子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与人类和高等脊椎动物相比,鱼类免疫因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已发现了多种鱼类免疫因子。本文对现目前已报道的鱼类免疫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抗体、补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Toll样受体、抗菌肽、溶菌酶及凝集素等结构与功能、作用机制及它们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对部分免疫因子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在鱼类免疫学研究中,一些现代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转录组技术在快速鉴定和筛选鱼类免疫相关基因、鱼类免疫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并对鱼类免疫因子的研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更深入研究鱼类免疫系统的发生、探讨免疫因子在鱼类免疫中的作用和应用提供文献依据和参考,促进鱼类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因子 鱼类 作用机制 转录组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胡子鲇生长激素基因表达定量PCR分析的引物设计与评估
3
作者 蓝一 何净慧 +1 位作者 王晓梅 王茜 《河北渔业》 2024年第5期6-10,36,共6页
以革胡子鲇(Clarias gariepinus)为试验对象,对其生长激素(GH)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qPCR)的引物设计与评估。将合成的5对引物通过常规PCR电泳结果选择出符合条件的GHF-GHR引物,并进行qPCR引物的评估。结果显示:扩增GH基因片段的引物GHF-... 以革胡子鲇(Clarias gariepinus)为试验对象,对其生长激素(GH)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qPCR)的引物设计与评估。将合成的5对引物通过常规PCR电泳结果选择出符合条件的GHF-GHR引物,并进行qPCR引物的评估。结果显示:扩增GH基因片段的引物GHF-GHR扩增时熔解曲线为单一峰,说明引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通过标准曲线得出GHF-GHR引物的扩增效率为93.3%,标准曲线的R2值为0.982,说明引物的扩增效率良好。上述结果说明GHF-GHR引物能用于待检样本的GH基因表达的qPCR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胡子鲇(Clarias gariepinus) 生长激素基因 引物设计 荧光定量PCR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系绒螯蟹群体外部形态的判别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茜 李晓东 +3 位作者 戴伟 靳婷婷 李丽 王晓梅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5-128,共4页
以长江、辽河、瓯江和海河四个水系及南流江和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两个地区的绒螯蟹为研究对象,测量了其头胸甲及附肢等37个形态特征,应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水系的绒螯蟹形态特征进行数理统计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长... 以长江、辽河、瓯江和海河四个水系及南流江和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两个地区的绒螯蟹为研究对象,测量了其头胸甲及附肢等37个形态特征,应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水系的绒螯蟹形态特征进行数理统计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瓯江、海河和辽河水系的样本分为一组,而南流江和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区的样本分为另一组。判别分析结果显示:选用4个特征值时,Ⅰ组和Ⅱ组判别分析的准确率分别为97.46%和87.10%,判对的概率为95.302%。四水系的判别准确率海河为76.47%,长江为100%,瓯江为87.50%,辽河为91.89%,判对的概率为92.3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螯蟹 形态特征 判别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线粒体DNA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胡鹏飞 王茜 +1 位作者 戴伟 王晓梅 《水产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对长江水系南京和江都地区中华绒螯蟹共61个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应用PCR技术扩增了中华绒螯蟹线粒体COI基因,选用8种能识别4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对该基因片段进行RFLP分析。在两个群体中共检... 本文对长江水系南京和江都地区中华绒螯蟹共61个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应用PCR技术扩增了中华绒螯蟹线粒体COI基因,选用8种能识别4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对该基因片段进行RFLP分析。在两个群体中共检测出8种复合单倍型,其中复合单倍型AAAAAAAA和BBBBBAAB为两个群体所共有,它的个体数所占的百分比在两个群体(南京和江都)中分别为87.9%、12.1%和50.0%、25.0%。在南京群体中,复合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为0.077,而在江都群体中,复合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4~0.077;南京和江都群体的线粒体COI基因多态度(或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值分别为0.008和0.019。结果说明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具有一定的群体内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线粒体COI基因 遗传多样性 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突摇蚊亚科部分属基于线粒体COⅡ基因部分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双翅目:摇蚊科)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茜 王新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1-716,共6页
利用线粒体COⅡ部分基因序列对直突摇蚊亚科代表性属级阶元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共测定24属30种基因序列,利用ClustalX软件对比并用MEGA4.1软件分析其碱基组成,以Chironomus samoensis Edwards作为外群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拟开氏... 利用线粒体COⅡ部分基因序列对直突摇蚊亚科代表性属级阶元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共测定24属30种基因序列,利用ClustalX软件对比并用MEGA4.1软件分析其碱基组成,以Chironomus samoensis Edwards作为外群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拟开氏摇蚊属Parakiefferiella和克莱施密摇蚊属Krenosmittia,伪直突摇蚊属Pseud-orthocladius,陆直突摇蚊属Georthocladius各自互为姐妹群,此结果与基于形态学的系统发育研究结果相一致。毛突摇蚊属Chaetocladius和直突摇蚊属Orthocladius、拟环足摇蚊属Paracricotopus和施密摇蚊属Smittia、真开氏摇蚊属Eukiefferiell和肛脊摇蚊属Mesosmittia在本实验结果中得到较高的支持率形成姐妹群关系,但因系统发育关系尚无前人研究而有待做进一步验证。本研究同时证明线粒体COⅡ基因片段在分析摇蚊科属间及属内种间关系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蚊科 直突摇蚊亚科 线粒体COⅡ基因片段 系统发育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清河流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佳林 余海军 王茜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2-78,共7页
研究浮游动物群落特征,评价水质状况,为大清河流域的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5月和8月,在大清河流域25个采样点采集浮游动物样品,分析种类组成、密度以及优势种,利用多样性等指数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其群落特征。大清河流域... 研究浮游动物群落特征,评价水质状况,为大清河流域的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5月和8月,在大清河流域25个采样点采集浮游动物样品,分析种类组成、密度以及优势种,利用多样性等指数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其群落特征。大清河流域水体中共调查到浮游动物18属28种,其中种数最多的为轮虫16种,占总种数的57.14%;最少的为桡足类4种,占14.29%;2次调查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分别为643.08个/L(5月)和715.20个/L(8月);优势种为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ta)、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 urceus)、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直额裸腹溞(Moina rectirostris)、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等。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Margalef指数和优势度指数计算大清河流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大清河流域浮游动物多样性较差,综合评价其水质为中重度污染。聚类分析将大清河流域2个月25个站点分别聚为9和7个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河流域 浮游动物 多样性分析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湿地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陈佳林 孔凡青 +5 位作者 余海军 黄艳凤 师文惠 黄鑫 李兵 王茜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9期59-64,74,共7页
2018年1、3、5、7、9和11月在白洋淀5个采样点采样,进行浮游植物种类区系组成、密度及丰度的调查,用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Margalef指数进行生物多样性分析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采样点有浮游植物7门74种,其中硅藻和绿藻占优... 2018年1、3、5、7、9和11月在白洋淀5个采样点采样,进行浮游植物种类区系组成、密度及丰度的调查,用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Margalef指数进行生物多样性分析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采样点有浮游植物7门74种,其中硅藻和绿藻占优势,浮游植物种类丰富,综合评价水质为中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分析 水质评价 白洋淀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尔王庄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新月 郑涛 +3 位作者 龙剑锋 郝凤鸣 江浩 乔之怡 《江西水产科技》 2020年第1期15-16,共2页
为了研究尔王庄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时空分布特征,于2018年3月~12月进行逐月采样。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77种,划分了21组浮游植物功能群,以D功能群占绝对优势,代表种属为针杆藻属(Synedra sp.)。常见功能群为C、D、F、J、L... 为了研究尔王庄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时空分布特征,于2018年3月~12月进行逐月采样。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77种,划分了21组浮游植物功能群,以D功能群占绝对优势,代表种属为针杆藻属(Synedra sp.)。常见功能群为C、D、F、J、LO、X1,主要适应中到富营养、洁净、混合水体。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季节演替变化明显,夏季和秋季的功能群生物量明显高于春季和冬季,变化特征为春季(C、D、E)-夏季(D、S1、WS)-秋季(D)-冬季(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尔王庄水库 浮游植物功能群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DNA条形码对摇蚊属物种界定的有效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海军 王茜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144-148,共5页
以摇蚊属的12种物种为研究对象,结合Barcode of Life Database(BOID)和Genbank数据库下载的条形码数据,采用Automatic Barcode Gap Discovery(ABGD)和邻接法(Neighbor joining,NJ)对所获取的749条DNA条形码进行分析,探究DNA条形码在摇... 以摇蚊属的12种物种为研究对象,结合Barcode of Life Database(BOID)和Genbank数据库下载的条形码数据,采用Automatic Barcode Gap Discovery(ABGD)和邻接法(Neighbor joining,NJ)对所获取的749条DNA条形码进行分析,探究DNA条形码在摇蚊属物种界定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ABGD的分析,显示物种遗传距离之间存在空白区;通过分析邻接树,得到60个分子分类操作单元,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并将数据库中Chironomus sp.TE11修正为Chironomus pseudothummi。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中国摇蚊科DNA条形码研究,也为摇蚊科DNA条形码数据库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蚊属 DNA条形码 物种界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DNA条形码对哈摇蚊类群部分属物种鉴定的有效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海军 黄鑫 +4 位作者 张钰莹 周晶晶 田召志 陈佳林 王茜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57-61,共5页
采集中国部分地区哈摇蚊类群,并对其进行了DNA条形码的鉴别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大约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的2.8倍,种内与种间存在明显的“DNA barcoding gap”。基于Automatic Barcode Gap Discovery(ABGD)法分析遗传距... 采集中国部分地区哈摇蚊类群,并对其进行了DNA条形码的鉴别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大约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的2.8倍,种内与种间存在明显的“DNA barcoding gap”。基于Automatic Barcode Gap Discovery(ABGD)法分析遗传距离与其分布频数的关系;邻接树(Neighbor joining tree,NJ tree)分析结果指出,87.5%的物种能区分开,并与形态学鉴定一致。本研究为探索DNA条形码在哈摇蚊类群中鉴别的有效性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为填补中国摇蚊昆虫的DNA条形码数据提供丰富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摇蚊类群 DNA条形码 物种鉴定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血清学检测对羊布鲁氏菌病诊断的有效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余海军 罗代兵 +1 位作者 杨祎祎 田新平 《现代畜牧兽医》 2021年第5期8-10,共3页
研究以奶山羊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学检测对所采集的438份羊血清进行分析,探究血清学检测对羊布鲁氏菌病诊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虎红平板试验(RBT)初筛出147份阳性,试管凝集(SAT)和竞争性ELISA抗体检测对初筛的147份阳性进行复核,得... 研究以奶山羊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学检测对所采集的438份羊血清进行分析,探究血清学检测对羊布鲁氏菌病诊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虎红平板试验(RBT)初筛出147份阳性,试管凝集(SAT)和竞争性ELISA抗体检测对初筛的147份阳性进行复核,得136份阳性,其中92.5%的样本诊断为阳性。研究表明,血清学检测对于羊布病诊断具有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血清学 奶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清河流域保定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弘阳 张子良 +2 位作者 杨志昭 王茜 孔凡青 《南方农业》 2022年第22期217-220,共4页
为综合测评大清河流域水体污染状况,给相关部门保护、管理大清河流域提供数据支持,保证相应治理措施的顺利实施,于2020年4月和2021年5月对大清河流域进行了浮游植物多样性监测,通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 为综合测评大清河流域水体污染状况,给相关部门保护、管理大清河流域提供数据支持,保证相应治理措施的顺利实施,于2020年4月和2021年5月对大清河流域进行了浮游植物多样性监测,通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及浮游植物密度等指标计算,对大清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07种,2021年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23种;硅藻门和绿藻门种数量显著增加,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Margalef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大清河水系水质处于中度污染与清洁之间,物种丰富度较高;Shannon-Wiener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大清河水系水质介于重度污染与中度污染之间,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总体来看,大清河流域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程度为中度或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特征 生物多样性 大清河流域保定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滦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志昭 张子良 +2 位作者 朱弘阳 王茜 孔凡青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6期78-80,83,共4页
为探究滦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于2020年和2021年的9月分别对其进行样品采集及水质监测,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并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滦河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差异明显,优势物种以昆... 为探究滦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于2020年和2021年的9月分别对其进行样品采集及水质监测,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并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滦河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差异明显,优势物种以昆虫纲种类最多;2020年滦河水质评价以清洁和经度污染为主,2021年以一般和重度污染为主,水质污染主要集中在上游和下游河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河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特征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湿地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子良 朱弘阳 +2 位作者 杨志昭 王茜 孔凡青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5期65-67,共3页
为了解白洋淀湿地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21年在白洋淀湿地布设8个采样点位,并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白洋淀湿地共鉴定出浮游动物浮游动物114种,其中原生动物22种,轮虫61种,枝角类17种,桡足类14种。浮游... 为了解白洋淀湿地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21年在白洋淀湿地布设8个采样点位,并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白洋淀湿地共鉴定出浮游动物浮游动物114种,其中原生动物22种,轮虫61种,枝角类17种,桡足类14种。浮游动物密度为52.8~7542 ind/L,主要优势种为针簇多肢轮虫和陀螺侠盗虫。白洋淀湿地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2.15,J均值为0.49,评价结果显示白洋淀湿地水质清洁状况整体处于中污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湿地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摇蚊科的物种鉴定
16
作者 余海军 王乙婷 +3 位作者 黄鑫 邰春青 郑慧芳 王茜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0期83-87,共5页
基于DNA条形码和形态学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摇蚊类群进行物种鉴定。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内的摇蚊类群共计4亚科12属18种,并对其中的12属特征进行补充描述,附18种摇蚊成虫的整体标本图;通过DNA条形码分析得到18个mOTU(Molecular operati... 基于DNA条形码和形态学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摇蚊类群进行物种鉴定。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内的摇蚊类群共计4亚科12属18种,并对其中的12属特征进行补充描述,附18种摇蚊成虫的整体标本图;通过DNA条形码分析得到18个mOTU(Molecular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与形态学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蚊科 DNA条形码 物种鉴定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淀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17
作者 黄鑫 王菲 +2 位作者 吴丹 孔凡青 王茜 《河北渔业》 2023年第12期33-40,共8页
为探究白洋淀淀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0年10月在白洋淀淀区共设置10个采样点位,对其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调查及测定pH值、电导率、总磷、总氮等9个水质理化指标。结果表明:白洋淀淀区共采集到大型底栖... 为探究白洋淀淀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0年10月在白洋淀淀区共设置10个采样点位,对其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调查及测定pH值、电导率、总磷、总氮等9个水质理化指标。结果表明:白洋淀淀区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门,18科,28属,35种。其中,以节肢动物门为主,共11科,16属,17种;软体动物门次之,共5科,8属,14种;环节动物门最少,2科,4属,4种。基于PCA和RDA结果分析表明,COD、COD_(Mn)、TOC和pH值是影响白洋淀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PCA分析 RD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