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压电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丹钰 王安玖 +3 位作者 王五松 李荔 张垚宾 翟继卫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6-388,共13页
高温压电陶瓷材料在新能源、油井钻探、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以及国防等领域具有十分迫切的应用需求,目前,对高温压电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受重视。本文介绍了引起压电陶瓷材料居里温度升高的物理机制,并从晶体结构特征、高温压电性能、研... 高温压电陶瓷材料在新能源、油井钻探、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以及国防等领域具有十分迫切的应用需求,目前,对高温压电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受重视。本文介绍了引起压电陶瓷材料居里温度升高的物理机制,并从晶体结构特征、高温压电性能、研究进展及应用方面对常见压电陶瓷进行介绍。此外,详细总结了各类钙钛矿型高温压电陶瓷的性能及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温压电陶瓷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压电陶瓷 居里温度 研究进展及应用 钙钛矿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东淀蓄滞洪区洪水演进复盘分析
2
作者 吴滨滨 马奉泉 +6 位作者 胡珊珊 张丽伟 赵英虎 宋文龙 何秉顺 刘宏洁 喻海军 《水资源保护》 2025年第5期96-105,共10页
针对极端降水引起的洪涝灾害频率和强度改变,进而导致蓄滞洪区启用概率与风险增大的问题,构建了东淀蓄滞洪区一、二维耦合水动力学模型,利用遥感及水文测站监测数据和洪痕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并全面复盘了海河“23·7”流域... 针对极端降水引起的洪涝灾害频率和强度改变,进而导致蓄滞洪区启用概率与风险增大的问题,构建了东淀蓄滞洪区一、二维耦合水动力学模型,利用遥感及水文测站监测数据和洪痕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并全面复盘了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过程中东淀蓄滞洪区洪水演进过程和淹没特征。结果表明:模拟淹没范围与遥感监测成果吻合良好,模拟结果中各水文、水位站最大水位误差均小于20 cm,洪峰流量误差均小于5%,峰现时间误差均在2 h之内;洪痕淹没水深误差均小于30 cm,其中86%的点位误差小于20 cm,模型模拟效果较好;新盖房分洪洪峰在分洪道、东淀蓄滞洪区中传播时间分别为11 h和7.3 d,洪峰衰减分别为12%和40%;淀区内洪水演进缓慢,淹没水深大,淹没历时长,约65%的区域流速小于0.2 m/s,淹没水深大于2 m,且淹没历时超过30 d,其中包括38%的村庄、67%的耕地和96%的温室大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蓄滞洪区 水动力学模型 灾害复盘 洪水演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