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地区养殖鲤鱼(Cyprinus carpio)鲤浮肿病毒(CEV)PCR检测与人工感染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群 韩进刚 +5 位作者 王菁 张丹 霍文慧 陈浩楠 耿绪云 孙金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8-645,共8页
对2015—2016年天津地区鲤鱼养殖场采集的发生鲤浮肿病毒(CEV)/锦鲤睡眠病(KSD)的鲤鱼样品,进行套式PCR检测和人工浸泡感染试验,并测定养成期鲤鱼感染率。实验观察研究发现,所采集样品均表现为体色发黑,头部上方颅骨软组织周围皱缩,眼... 对2015—2016年天津地区鲤鱼养殖场采集的发生鲤浮肿病毒(CEV)/锦鲤睡眠病(KSD)的鲤鱼样品,进行套式PCR检测和人工浸泡感染试验,并测定养成期鲤鱼感染率。实验观察研究发现,所采集样品均表现为体色发黑,头部上方颅骨软组织周围皱缩,眼球凹陷,鳃粘脏,黏液较多,常滞游于浅水区水面。套式PCR检测结果显示全部10个样品均出现特异性目的条带,为CEV阳性。目的产物测序后经NCBI BLAST,与已报道的CEV相关序列相似性介于85%—99%;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样品编号JY1856与JY1650位于同一分支,与已知CEV病毒株亲缘关系较近,而其余8个样品位于同一分支,与已知CEV病毒株亲缘关系较远。通过人工浸泡感染健康鲤鱼,半数致死时间为55d,累计死亡率为71.1%±3.2%,并从试验感染鱼组织中检测到CEV病毒DNA。养成期鲤鱼CEV携带率为77.5%。以上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养殖鲤鱼中存在CEV感染,揭示了我国鲤鱼养殖产业可能面临新的疫情,需引起养殖业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浮肿病毒(CEV)/锦鲤睡眠病(KSD) 套式PCR 系统发育树 人工感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中多糖的非特异性免疫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丛方地 王庆奎 +1 位作者 周文礼 邢克智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65-69,共5页
文章调研了国内外水产养殖领域中免疫多糖的研究文献,阐述了免疫多糖研究的意义,分析了多糖非特异性免疫的特性、作用途径、影响因素、广谱性、相关性及构效关系研究等,并展望了多糖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多糖 非特异性免疫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近江牡蛎生理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杨苗苗 夏苏东 +5 位作者 刘志鸿 孙秀俊 周丽青 马培振 李转转 吴彪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3-191,共9页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是我国南北沿海河口区的重要贝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河口区盐度变化较大且频繁,近江牡蛎对盐度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其机体响应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设置不同盐度梯度对近江...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是我国南北沿海河口区的重要贝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河口区盐度变化较大且频繁,近江牡蛎对盐度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其机体响应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设置不同盐度梯度对近江牡蛎进行处理,检测并分析处理后耗氧率、排氨率、氧氮比、摄食率和滤水率的变化,以及对热休克蛋白70(Hsp70)、缺氧上调因子1(Hyou1)和DNAJ热休克蛋白家族成员C2(DNAJC2)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盐度5~45内,近江牡蛎耗氧率和排氨率先升高后下降,盐度35时达到峰值;盐度5~25时,摄食率逐渐上升,盐度25~45时下降,盐度25时达到峰值,盐度45时降到最低;滤水率在盐度5~45内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盐度15时达到最高,盐度45时最低。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3个基因在近江牡蛎鳃、外套膜、闭壳肌和唇瓣中均有表达,且在闭壳肌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盐度变化显著影响近江牡蛎Car Hsp70、CarHyou1和CarDANJC2基因在鳃组织中的表达。盐度增加10,Car Hsp70、CarHyou1和CarDANJC2表达量分别上调至对照组的4.36倍、3.58倍和2.08倍;盐度降低10,则分别上调至3.62倍、2.97倍和2.05倍。盐度增加20,3个基因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7.13倍、4.68倍和2.72倍;盐度降低20,则分别是对照组的5.92倍、6.04倍和2.54倍。本研究揭示了近江牡蛎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生理和分子响应,包括耗氧率、排氨率、摄食率、滤水率及Hsp家族基因在应对盐度胁迫中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了解牡蛎适应盐度环境变化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盐度 生理变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密度下革胡子鲶胃肠道的定量组织学研究
4
作者 季延滨 张明月 +4 位作者 王妍 王晓梅 戴伟 王存 孙学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2期5399-5401,共3页
[目的]为革胡子鲶科学的高密度养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4种养殖密度(35、65、95、125 kg/m3)下革胡子鲶胃和肠道纹状缘厚度、柱状细胞高、壁厚、肌肉层厚以及肠道杯状细胞大小,分析不同养殖密度对革胡子鲶消化道的组... [目的]为革胡子鲶科学的高密度养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4种养殖密度(35、65、95、125 kg/m3)下革胡子鲶胃和肠道纹状缘厚度、柱状细胞高、壁厚、肌肉层厚以及肠道杯状细胞大小,分析不同养殖密度对革胡子鲶消化道的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养殖30 d时,养殖密度仅影响胃和肠道中段的纹状缘厚度。35 kg/m3密度组的胃纹状缘厚度显著低于65、95和125kg/m3密度组。肠中段的纹状缘高在35、65和95 kg/m3密度组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125 kg/m3密度组。养殖60 d时,35 kg/m3密度组的肠中段纹状缘显著厚于65、95和125 kg/m3密度组,但粘液细胞则显著小于65、95和125 kg/m3密度组,而65、95和125 kg/m3密度组间纹状缘高度和粘液细胞大小差异不显著。35 kg/m3密度组与65 kg/m3密度组、95 kg/m3密度组与125 kg/m3密度组肠中段和肠后段的肠壁厚和肌肉层厚无显著差异,但35和65 kg/m3密度组显著高于95和125 kg/m3密度组。[结论]养殖密度仅对革胡子鲶胃、肠道组织结构的少量测量指标有影响,与革胡子鲶的高耐受性和适宜高密度养殖的特点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胡子鲶 养殖密度 肠道 定量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革胡子鲶生长性能及补体C3·C4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徐敏 王晓梅 +3 位作者 季延滨 王存 戴伟 潘宝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272-12274,共3页
[目的]研究养殖密度对革胡子鲶生长性能及血清补体C3、C4的影响。[方法]以体重(30.71±0.89)g革胡子鲶为试验对象,测定4种养殖密度(35、65、95、125 kg/m3)下革胡子鲶生长性能及血清补体C3、C4的变化。[结果]养殖60 d后,随着养殖密... [目的]研究养殖密度对革胡子鲶生长性能及血清补体C3、C4的影响。[方法]以体重(30.71±0.89)g革胡子鲶为试验对象,测定4种养殖密度(35、65、95、125 kg/m3)下革胡子鲶生长性能及血清补体C3、C4的变化。[结果]养殖60 d后,随着养殖密度升高,革胡子鲶终末重、日增重均呈下降趋势,其中35 kg/m3与65 kg/m3密度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密度处理组间饵料系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密度处理组(35 kg/m3与65 kg/m3)与高密度处理组(95 kg/m3与125 kg/m3)间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养殖密度对补体C3、C4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65 kg/m3可推荐为革胡子鲶的最佳养殖生产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胡子鲶 养殖密度 生长性能 C3 C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鹦鹉的池塘养殖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胡玉花 季延滨 +2 位作者 郭永军 孙学亮 尤宏争 《河北渔业》 2014年第9期35-39,共5页
为研究池塘养殖鹦鹉鱼(Cichlasoma synspilum×C.citrine)的可行性及其经济效益,以1~2cm体长的鹦鹉鱼幼苗为试验对象,在天祥水产公司一0.53hm2池塘,投放10万尾鱼苗,进行为期3个月的池塘养殖试验。通过对血鹦鹉的日常管理包括饵... 为研究池塘养殖鹦鹉鱼(Cichlasoma synspilum×C.citrine)的可行性及其经济效益,以1~2cm体长的鹦鹉鱼幼苗为试验对象,在天祥水产公司一0.53hm2池塘,投放10万尾鱼苗,进行为期3个月的池塘养殖试验。通过对血鹦鹉的日常管理包括饵料投喂、水质调控,探究其池塘养殖过程中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为规模化池塘养殖血鹦鹉探寻一条可行的道路。结果表明,池塘养殖血鹦鹉鱼类不仅能实现天津地区有限土地资源的最大利用化,而且也能降低养殖成本,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鹦鹉 池塘养殖 效益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核泥龟的单元式养殖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曹鑫盛 路斌 +4 位作者 唐一然 罗升略 卢沛仑 陈成勋 黄凯 《水产科技情报》 2019年第3期135-141,共7页
通过对黄喉拟水龟等龟种小规模家庭养殖方法的参考和借鉴,探索出一种能满足多种养殖规模需求且简易可行的果核泥龟养殖技术——单元式养殖技术,并对果核泥龟亲龟的饲养、繁殖管理及龟卵孵化、稚龟培育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在单元式养... 通过对黄喉拟水龟等龟种小规模家庭养殖方法的参考和借鉴,探索出一种能满足多种养殖规模需求且简易可行的果核泥龟养殖技术——单元式养殖技术,并对果核泥龟亲龟的饲养、繁殖管理及龟卵孵化、稚龟培育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在单元式养殖模式下,4年养殖期内果核泥龟亲龟的存活率达100%,并且连续3年繁殖成功,共获得稚龟12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核泥龟 单元式养殖 繁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度下5种中草药对2种水产动物致病菌的抑菌效果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石洪玥 陆颖 +2 位作者 卢正义 王庆奎 孙学亮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162-165,共4页
采用牛津杯法比较不同盐度(0、1%、2%、3%、4%)下五倍子、石榴皮、诃子、黄芩、乌梅5种中草药对迟缓爱德华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5种中草药对迟缓爱德华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 采用牛津杯法比较不同盐度(0、1%、2%、3%、4%)下五倍子、石榴皮、诃子、黄芩、乌梅5种中草药对迟缓爱德华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5种中草药对迟缓爱德华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黄芩和五倍子抑菌作用较强,乌梅抑菌作用较差,而诃子和石榴皮的抑菌作用一般,但石榴皮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较为明显。不同盐度下,5种中草药对这2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有差异。高盐度时,5种中草药对迟缓爱德华氏菌的MIC较低,均≤25 mg/m L,抑菌效果较好;而低盐度时,各个中草药MIC均在25 mg/m L及以上,抑菌效果较差。在盐度为0时,5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MIC最低,抑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中草药 迟缓爱德华氏菌 嗜水气单胞菌抑菌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突触体相关蛋白29基因(SNAP29)克隆及其组织分布和时序表达分析
9
作者 吴茵茵 温思怡 +1 位作者 韩卓然 孙敬锋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38,共8页
为了分析半滑舌鳎突触体相关蛋白29基因(SNAP29)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组织分布特点以及感染海藻希瓦氏菌后的时序表达规律,通过RT-PCR、生物信息学网站、qRT-PCR技术对半滑舌鳎SNAP29基因进行了扩增、生信分析和表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分析半滑舌鳎突触体相关蛋白29基因(SNAP29)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组织分布特点以及感染海藻希瓦氏菌后的时序表达规律,通过RT-PCR、生物信息学网站、qRT-PCR技术对半滑舌鳎SNAP29基因进行了扩增、生信分析和表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半滑舌鳎SNAP29基因CDS区长度为789 bp,编码262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pI)为5.39,分子质量为29.71781 ku,有2个典型的SNARE结构域;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卷曲组成,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基本一致;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半滑舌鳎与欧洲鲈鱼SNAP29基因相似性最高;SNAP29基因在健康半滑舌鳎所测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鳃组织中表达最高,在脑组织中表达量最低;利用海藻希瓦氏菌人工感染半滑舌鳎后,SNAP29基因在肠道组织、心脏组织和脑组织中表达量主要呈现上调趋势,在肝脏、头肾、脾脏组织中主要呈现下调表达,SNAP29基因在健康半滑舌鳎组织中均有表达;海藻希瓦氏菌感染半滑舌鳎的肠道、脑、心脏、肝脏、头肾、脾脏组织中SNAP29基因呈现差异表达。综上,SNAP29可能参与机体免疫应答过程或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SNAP29 基因克隆 QRT-PCR 海藻希瓦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鲈幼鱼性腺分化的组织学观察
10
作者 高玉倩 夏苏东 +4 位作者 高燕 高丽 李茂哲 蒋泽昊 薛东秀 《海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32,共11页
为探究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性腺分化和发育的规律,以孵化后10~120日龄的松江鲈幼鱼为研究对象,对其性腺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和H-E组织染色法观察。结果表明:20日龄幼鱼原始性腺形成;40日龄幼鱼出现卵巢腔的雏形,标志着... 为探究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性腺分化和发育的规律,以孵化后10~120日龄的松江鲈幼鱼为研究对象,对其性腺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和H-E组织染色法观察。结果表明:20日龄幼鱼原始性腺形成;40日龄幼鱼出现卵巢腔的雏形,标志着卵巢解剖学分化的开始;45日龄幼鱼出现初级卵母细胞,表明卵巢开始进行细胞学分化;60日龄幼鱼卵巢开始进入Ⅱ期,卵母细胞基本进入第Ⅱ时相;65日龄幼鱼精巢处于Ⅰ期,输精小管的出现表明精巢开始进行解剖学分化;70日龄幼鱼形成囊状的精原细胞团,表明精巢开始细胞学上的分化;90日龄幼鱼精巢进入Ⅱ期,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细胞排列成束状。松江鲈鱼早期性腺分化属于分化型雌雄异体型,卵母细胞为部分同步型发育,且对脂质的积累能力相对较强,精巢的发育晚于卵巢,且其性腺分化方向受生殖细胞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明确了松江鲈早期性腺分化过程及性腺分化关键时间节点,为其性别决定和分化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也将为松江鲈人工繁育和人工性别控制诱导敏感期等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性腺分化 精巢 卵巢 组织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生红球藻虾青素调控下珍珠龙胆石斑鱼抗氧化能力及相关基因的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11
作者 高金伟 姜智飞 +2 位作者 张文慧 周文礼 卢文玉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598,共13页
为研究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虾青素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fuscoguttatus♀)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制备了虾青素分别为0 mg·kg^(-1)(对照组)、48.56 mg·kg^(-1)(低剂量组)和189... 为研究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虾青素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fuscoguttatus♀)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制备了虾青素分别为0 mg·kg^(-1)(对照组)、48.56 mg·kg^(-1)(低剂量组)和189.56 mg·kg^(-1)(高剂量组)的3种饲料,开展了为期60 d的饲养实验。分析了石斑鱼生长性能和血清抗氧化能力指标,并联合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分析,鉴定了抗氧化相关的共表达基因模块,根据模块内基因的连接度筛选核心基因。结果显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相比对照组,石斑鱼末体质量(FB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显著增加(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筛选出DEGs 3089个和3012个,DEGs主要富集到Jak-STAT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和AMPK信号通路。WGCNA分析共构建了17个共表达模块,筛选得到black、turquoise、magenta和lightgreen共4个具有生物学意义且与抗氧化显著相关(相关系数的绝对值>0.60)的特异性共表达模块,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均表明,特异性模块富集到的Jak-STAT信号通路和Autophagy信号通路在珍珠龙胆石斑鱼抗氧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选取连通性最高的前20个基因进行核心基因筛选,通过基因功能注释最终筛选到14个核心基因。以核心基因为节点构建的共表达网络中包括zf-C2H2、zf-BED和zf-MIZ等转录因子。结果表明,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可以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筛选得到的核心基因可能在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抗氧化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石斑鱼优质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分析 珍珠龙胆石斑鱼 抗氧化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对虹鳟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孙金辉 王庆奎 +2 位作者 陈成勋 白东清 乔秀亭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9,共6页
为研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灭活疫苗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250 g±12 g)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给试验鱼腹腔注射0.2 mL的灭活嗜水气单胞菌悬液(1.0×108cfu/mL)。分别在注射前(0 d)和注射后7、14、21、28... 为研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灭活疫苗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250 g±12 g)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给试验鱼腹腔注射0.2 mL的灭活嗜水气单胞菌悬液(1.0×108cfu/mL)。分别在注射前(0 d)和注射后7、14、21、28、35、42 d取样,测定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LZM)活力、补体C3含量以及头肾和脾脏中IgM、IgT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注射嗜水气单胞菌疫苗能显著提高白细胞吞噬率(PP)和吞噬指数(PI)、LZM活力和补体C3含量,注射后21 d达峰值,PI、LZM和补体C3在42 d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免疫后21 d头肾和脾脏中IgM基因上调表达,35 d达峰值(分别上升24倍和26倍),42 d下降但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头肾和脾脏中IgT的上调表达比IgM弱得多,头肾35 d达峰值(上升6.2倍),脾脏28 d达峰值(上升6.1倍)。免疫42 d后嗜水气单胞菌攻毒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对虹鳟有较高的免疫保护作用,免疫保护率达到7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灭活疫苗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点带石斑鱼免疫细胞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镇燕 李建 +4 位作者 雷五长 于宏 王庆奎 郭永军 乔秀亭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06-610,共5页
将从平均体质量400g的点带石斑鱼中肾分离出的白细胞培养在添加0、0.5、1、2mmol/L谷氨酰胺的培养基中2、6、12、24h后,测定白细胞的吞噬和呼吸爆发活力,结果发现,添加谷氨酰胺后白细胞的吞噬和呼吸爆发活力显著提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将从平均体质量400g的点带石斑鱼中肾分离出的白细胞培养在添加0、0.5、1、2mmol/L谷氨酰胺的培养基中2、6、12、24h后,测定白细胞的吞噬和呼吸爆发活力,结果发现,添加谷氨酰胺后白细胞的吞噬和呼吸爆发活力显著提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吞噬和呼吸爆发活力进一步提高,最高值均在培养12h后的1mmol/L组。在培养12、24h后测定了白细胞的增殖能力,发现培养12h后,添加谷氨酰胺的各组增殖效果明显优于未添加谷氨酰胺组(对照组)(P<0.05),但添加谷氨酰胺的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最高值在1mmol/L组;培养48h后,除2mmol/L组外,其他处理组的增殖效果均下降。白细胞对迟钝爱德华氏菌杀菌率变化趋势与吞噬活力相符,1、2mmol/L组杀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0.5mmol/L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谷氨酰胺是石斑鱼有效的免疫增强剂,在培养基中添加1mmol/L谷氨酰胺培养12h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石斑鱼 免疫细胞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铜绿微囊藻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毕相东 林月娇 +3 位作者 张波 郭永军 邢克智 张树林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29-230,231,共3页
研究了小檗碱对铜绿微囊藻藻细胞Ca2+、Mg2+渗出量及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藻细胞Ca2+、Mg2+渗出量随着小檗碱浓度及处理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加,当藻液中小檗碱的浓度为10 mg/L,处理时间超过12 h时即可显著增加铜绿微囊藻C... 研究了小檗碱对铜绿微囊藻藻细胞Ca2+、Mg2+渗出量及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藻细胞Ca2+、Mg2+渗出量随着小檗碱浓度及处理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加,当藻液中小檗碱的浓度为10 mg/L,处理时间超过12 h时即可显著增加铜绿微囊藻Ca2+和Mg2+离子渗出量(P<0.05);而Ca2+Mg2+-ATPase活性随小檗碱浓度及处理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10 mg/L小檗碱处理组3 h时Ca2+Mg2+-ATPase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推测小檗碱能够增加铜绿微囊藻细胞膜通透性,藻细胞内容物外流,进而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铜绿微囊藻 CA2+ Mg2+ Ca2+Mg2+-ATPase 抑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系绒螯蟹线粒体DNA的遗传差异和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鹏飞 李晓东 +2 位作者 戴伟 王茜 王晓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55,共6页
对中国大陆6水系10个地区中华绒鳌蟹和合浦绒螯蟹自然群体及1个俄罗斯地区日本绒鳌蟹群体中共289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进行了RFLP分析。选用8种能识别4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AluⅠ,DpnⅡ,HaeⅢ,MspⅠ,MseⅠ,RsaⅠ,Taq... 对中国大陆6水系10个地区中华绒鳌蟹和合浦绒螯蟹自然群体及1个俄罗斯地区日本绒鳌蟹群体中共289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进行了RFLP分析。选用8种能识别4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AluⅠ,DpnⅡ,HaeⅢ,MspⅠ,MseⅠ,RsaⅠ,TaqⅠ和TasⅠ及3种能识别6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ApaⅠ,NdeⅠ和VspⅠ对该基因片段酶切后,在11个群体中共检测到15种复合单倍型,其中复合单倍型1为除合浦绒鳌蟹以外的群体所共有,并均以该复合单倍型为主(46.4%~96.7%),复合单倍型4在合浦绒鳌蟹群体中占有很大比例(91.7%);合浦绒螯蟹与中华绒螯蟹北方水系(黄河、海河、辽河)的遗传差异最为明显(Pnet=0.060~0.061);不同水系中华绒螯蟹及合浦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具有一定的群体内遗传多态性(π=0.0002~0.0167),但并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鳌蟹 遗传差异 遗传多样性 线粒体CO Ⅰ基因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不同蛋能比对黄金鲫幼鱼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程镇燕 陈成勋 +1 位作者 孙学亮 邢克智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6-20,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能量比的饲料对黄金鲫幼鱼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7.50±0.02)g的黄金鲫幼鱼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由3种不同的蛋白水平(30%、35%、40%)和3种不同的脂肪水...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能量比的饲料对黄金鲫幼鱼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7.50±0.02)g的黄金鲫幼鱼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由3种不同的蛋白水平(30%、35%、40%)和3种不同的脂肪水平(6%、8%、10%)组成的9种不同蛋能比(从21.6~30.9 mg/kJ)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显著影响黄金鲫的生长、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P<0.01),随着饲料蛋白含量的增加,黄金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最高值均发生在蛋白/脂肪为40/10(29.2 mg/kJ)组,显著高于饲料蛋白含量为30%的各组(P<0.05),与蛋白含量为35%的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同样的,饲料效率随着蛋白含量的增加也显著提高,蛋白/脂肪为35/8(26.5 mg/kJ)和40/10组的饲料效率最高。蛋白质效率最高值发生在蛋白/脂肪为35/8组,显著高于蛋白含量为40%的处理组,但与其它组没有显著差异。饲料不同蛋能比对鱼体水分没有显著影响,鱼体脂肪含量与饲料脂肪含量正相关。综合试验结果,黄金鲫适宜的蛋能比水平为25.5~26.5 mg/kJ,蛋白质为35%,脂肪为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鲫 蛋能比 生长 摄食与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功能性氨基酸营养免疫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程镇燕 陈韶阳 乔秀亭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3-57,共5页
研究表明,部分氨基酸除能合成蛋白质外,对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也是必需的,功能性氨基酸的概念由此提出。功能性氨基酸对动物的营养代谢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功能性氨基酸在鱼类的免疫系统调节中也发挥... 研究表明,部分氨基酸除能合成蛋白质外,对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也是必需的,功能性氨基酸的概念由此提出。功能性氨基酸对动物的营养代谢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功能性氨基酸在鱼类的免疫系统调节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功能性氨基酸对鱼类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功能性氨基酸 营养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胡子鲶体表粘液抗菌肽的分离与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成勋 王晓梅 +2 位作者 樊振中 戴伟 王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437-14439,14445,共4页
[目的]分离纯化革胡子鲶体表粘液抗菌肽,并分析其抑菌活性。[方法]通过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50凝胶层析,对高密度养殖的革胡子鲶体表粘液中的抗菌肽进行了初步的分离及纯化,并分析其抑菌活性。[结果]经Sephadex G-50凝胶层析分离得到... [目的]分离纯化革胡子鲶体表粘液抗菌肽,并分析其抑菌活性。[方法]通过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50凝胶层析,对高密度养殖的革胡子鲶体表粘液中的抗菌肽进行了初步的分离及纯化,并分析其抑菌活性。[结果]经Sephadex G-50凝胶层析分离得到2个洗脱峰,经检测这2个洗脱峰对迟缓爱德华氏菌抑制作用最强,对嗜水气单胞菌抑制作用次之,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弱;对同种菌而言,洗脱峰2的抑菌效果强于洗脱峰1。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洗脱峰1显示3条蛋白主带,并以9.5kD的蛋白含量最高,而洗脱峰2中所含蛋白的分子量应小于4.1kD。[结论]为探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革胡子鲶的抗病机理奠定了基础,同时有望为研制和开发新型的水产饲料添加剂和抑菌药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胡子鲶 体表粘液 抗菌肽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PC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毕相东 刘红玉 +2 位作者 杨雷 孙学亮 张树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8-41,80,共5页
试验设定了6个TTPC浓度梯度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研究十四烷基三丁基氯化鏻(TTPC)对铜绿微囊藻(FACHB469)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TPC浓度超过0.6 mg/L时能有效地抑杀铜绿微囊藻,当TTPC浓度为0.8 mg/L,藻细胞与药剂接触时间96 h,相... 试验设定了6个TTPC浓度梯度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研究十四烷基三丁基氯化鏻(TTPC)对铜绿微囊藻(FACHB469)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TPC浓度超过0.6 mg/L时能有效地抑杀铜绿微囊藻,当TTPC浓度为0.8 mg/L,藻细胞与药剂接触时间96 h,相对抑制率达84.68%,同时铜绿微囊藻的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叶绿素a含量及总糖质量分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我们结果推测TTPC杀藻机理可能是通过阻碍藻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蛋白合成,抑制叶绿素a的合成,导致藻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糖类等物质含量急剧降低,从而使藻细胞生命过程受到阻塞,最终破坏整个藻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PC 铜绿微囊藻 可溶性蛋白 叶绿素A 总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群体毛蚶rDNA转录间隔区RFLP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晓梅 郭永军 +1 位作者 戴伟 朱静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4-776,共3页
对3个地理种群毛蚶核糖体ITS区进行RFLP分析,并对其ITS-1端进行序列分析。未见ITS区具有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在ITS-1端564bp的序列中多态位点为3.37%,表明毛蚶的遗传多样性很低,但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由高到低为塘沽、大连和宁波样本... 对3个地理种群毛蚶核糖体ITS区进行RFLP分析,并对其ITS-1端进行序列分析。未见ITS区具有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在ITS-1端564bp的序列中多态位点为3.37%,表明毛蚶的遗传多样性很低,但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由高到低为塘沽、大连和宁波样本。依据564bp序列构建的NJ聚类图显示大连和塘沽样本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564bp序列中C、G、A和T的含量平均分别为24.90%、26.89%、22.18%和26.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 ITS区 RFLP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