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8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低碳革命:现状、挑战与未来展望
1
作者 王洋 李燕子 +3 位作者 周志刚 白东清 杜东东 张光晨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8-23,共6页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水产养殖业正加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本文系统阐释了益生菌技术在水产养殖系统碳减排领域的创新应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为三大维度:(1)碳输入调控方面,通过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宿主...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水产养殖业正加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本文系统阐释了益生菌技术在水产养殖系统碳减排领域的创新应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为三大维度:(1)碳输入调控方面,通过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宿主健康水平减少药品使用、调节水质降低维护能耗,实现系统碳输入源头减量;(2)碳排放抑制层面,通过代谢调控途径降低宿主氨氮排放,调节微生态抑制产甲烷菌活性,并加速有机物矿化;(3)碳封存增强环节,通过营养盐循环促进大型藻类和滤食性贝类生长,构建多层次碳汇体系。综合应用复合益生菌,可有效降低养殖系统碳足迹和碳排放强度,为水产养殖业低碳转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水产养殖 低碳革命 温室气体减排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添加剂削减水产养殖碳排放的机制及挑战
2
作者 王洋 顾彦冰 +2 位作者 白东清 郑豪 张国壮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34-37,49,共5页
水产养殖业的碳排放问题已成为制约其绿色转型的关键挑战,而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因其多靶点调控特性与“碳中和”潜力,为构建低碳养殖模式提供了创新路径。本文系统总结了中草药添加剂降低水产养殖碳排放的“营养-病害-生态”三维作用机制,... 水产养殖业的碳排放问题已成为制约其绿色转型的关键挑战,而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因其多靶点调控特性与“碳中和”潜力,为构建低碳养殖模式提供了创新路径。本文系统总结了中草药添加剂降低水产养殖碳排放的“营养-病害-生态”三维作用机制,即:营养代谢优化、病害防控替代、水体生态调控。尽管现有研究已证实中草药在降低特定碳排放环节的效用,但其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规模化应用的经济性评估及标准化生产体系构建仍需深入探索。未来需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如代谢组学与生命周期评估方法结合)和政策激励,推动中草药技术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跨越,助力水产养殖业实现“双碳”目标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低碳养殖模式 营养代谢优化 病害防控 水体生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藻共生固定化技术在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璐瑶 南海林 +1 位作者 曲疆奇 张清靖 《河北渔业》 2025年第6期72-74,共3页
菌藻共生固定化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处理方法,能有效处理养殖尾水中氮、磷含量超标的问题,具有开发前景。此技术以菌藻共生系统为核心,通过固定化技术实现对养殖尾水中污染物的处理。本文综述了常见养殖尾水处理方法、菌藻共生体系、... 菌藻共生固定化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处理方法,能有效处理养殖尾水中氮、磷含量超标的问题,具有开发前景。此技术以菌藻共生系统为核心,通过固定化技术实现对养殖尾水中污染物的处理。本文综述了常见养殖尾水处理方法、菌藻共生体系、菌藻共生固定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菌藻共生固定化技术研究方向及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藻共生 固定化技术 养殖尾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菜共生生态养殖塑造新质生产力
4
作者 汲琳婷 邵蓬 +1 位作者 周静怡 杨张磊 《农家科技》 2025年第3期55-57,共3页
现代鱼菜共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把鱼类养殖与水耕栽培两种农业技术相结合,以种养和谐为发展理念,通过循环水系统将养殖废水输送到水耕栽培单元,利用细菌等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氨氮成分分解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来为植物提供生... 现代鱼菜共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把鱼类养殖与水耕栽培两种农业技术相结合,以种养和谐为发展理念,通过循环水系统将养殖废水输送到水耕栽培单元,利用细菌等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氨氮成分分解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来为植物提供生长的养分,水体不断循环,实现了节水减排和资源再利用的生态效应,试图做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被认为是具有很大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近年来,在发展绿色渔业、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积极践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国家战略,发展鱼菜综合种养,以鱼菜共生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生态致富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菜共生技术 生态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金鱼养殖业发展现状及振兴策略分析
5
作者 崔栋辉 毕相东 董少杰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75-79,共5页
金鱼(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养殖业是天津水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形成了我国三大金鱼养殖流派之一的京津流派。本文通过广泛走访天津金鱼养殖从业者,收集产业数据及历史资料,梳理了天津金鱼养殖业的发展历... 金鱼(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养殖业是天津水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形成了我国三大金鱼养殖流派之一的京津流派。本文通过广泛走访天津金鱼养殖从业者,收集产业数据及历史资料,梳理了天津金鱼养殖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指出天津金鱼养殖业存在着养殖规模下降、传统优势品种衰退甚至遗失和从业者年龄结构老化等问题。最后,本文运用PEST分析法综合分析了影响天津金鱼养殖业发展的因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思路,并为相关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鱼养殖业 发展现状 产业政策 振兴策略 PES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贝类产业现状及发展展望 被引量:22
6
作者 邢克智 高一力 +1 位作者 郭永军 李永仁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55-558,共4页
天津市地处渤海湾西北部,海岸线南起歧口,北至涧河口,长达153km,管理海域面积2500km2,其中滩涂面积336km2近海水质肥沃,滩涂广阔,坡度平缓,具有底栖贝类增养殖的优越条件。贝类采捕业是天津海域传统的优势水产产业,传统经济贝... 天津市地处渤海湾西北部,海岸线南起歧口,北至涧河口,长达153km,管理海域面积2500km2,其中滩涂面积336km2近海水质肥沃,滩涂广阔,坡度平缓,具有底栖贝类增养殖的优越条件。贝类采捕业是天津海域传统的优势水产产业,传统经济贝类包括: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脉红螺(Rapanavenosa)、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等。但近年来,随着沿岸的城市化发展以及日益增加的捕捞压力,野生贝类资源日渐衰退,海域滩涂资源出现荒漠化,贝类产业发展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进入“十二五”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市 贝类产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碳源对大口黑鲈养殖池塘水质及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胡采芹 胡铁焕 +6 位作者 刘乾甫 杨婉玲 曾艳艺 高原 李海燕 麦永湛 王超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203,共15页
为探讨添加碳源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池塘水质和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在室外池塘分别构建特种碳源和缓释碳源添加实验组以及无碳源添加对照组,开展为期6周的培养实验。对实验期间水体样品进行16S rRNA基因高... 为探讨添加碳源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池塘水质和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在室外池塘分别构建特种碳源和缓释碳源添加实验组以及无碳源添加对照组,开展为期6周的培养实验。对实验期间水体样品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同时测定水质参数。结果显示,实验组水体中总氮(TN)、氨氮(NH_(4)^(+))、亚硝酸盐(NO_(2)^(-))和硝酸盐(NO_(3)^(-))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细菌总菌落数(BA)和生物絮团沉积量(BFV)分别约为对照组的5倍和2倍,说明向大口黑鲈养殖池塘水体中添加特种碳源和缓释碳源均可促进生物絮团的形成,显著降低水体含氮类营养盐浓度,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在细菌群落结构方面,大口黑鲈养殖池塘水体的优势门类群为放线菌(Actinobacteria)、变形菌(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Bacteroidetes),分别占比47.8%、31.6%和16.6%;而hgcI_clade、CL500-29_marine_group和MWH-UniP1_aquatic_group为优势属,分别占比43.8%、10.3%和6.6%。RDA分析表明,溶解氧(DO)、NO_(3)^(-)、TN、总磷(TP)和水温(WT)等是驱动细菌群落结构演替的关键环境因子。此外,添加碳源可引起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导致栖湖菌属(Limnohabitans)、沉积物杆状菌属(Sediminibacterium)、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红杆菌属(Rhodobacter)和新鞘脂菌属(Novosphingobium)等参与水体氮循环与碳循环的关键细菌类群占比升高,以及与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细胞活性和膜运输等相关的功能基因相对丰度升高,说明添加碳源可通过改变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增强其对碳、氮元素的代谢活性,有利于细菌对水体含氮类营养盐的转化、利用以及对有机碳的降解。本研究可为大口黑鲈的低碳健康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意义,并为生物絮团技术在室外池塘养殖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碳源 大口黑鲈 池塘养殖 水质 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郑海玲 孙金辉 +3 位作者 崔培 乔秀亭 孙超 程镇燕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短链脂肪酸(SCFAs),也称为挥发性脂肪酸,是肠道菌群通过发酵膳食纤维产生的有益代谢物,可以为动物提供能量,促进肠胃机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整肠道菌群平衡。目前,其在水产上的研究及应用还较少,本文概述了SCFAs作为一种有效饲料添加... 短链脂肪酸(SCFAs),也称为挥发性脂肪酸,是肠道菌群通过发酵膳食纤维产生的有益代谢物,可以为动物提供能量,促进肠胃机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整肠道菌群平衡。目前,其在水产上的研究及应用还较少,本文概述了SCFAs作为一种有效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以及对高糖高脂所导致的生长下降、肠道炎症、代谢功能紊乱等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生长 肠道炎症 糖代谢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国洺达 梁新琪 李佳昕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73-76,共4页
中草药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可加快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降低发病率,改善肉质,诱食,增强消化能力等,同时兼具药效和补充营养的作用。中草药能够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以对抗病毒和细菌,且不易产生抗药性。文章综述了中草药... 中草药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可加快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降低发病率,改善肉质,诱食,增强消化能力等,同时兼具药效和补充营养的作用。中草药能够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以对抗病毒和细菌,且不易产生抗药性。文章综述了中草药对养殖鱼类生长与饲料利用、肌肉品质、抗氧化能力与血液生化指标等方面的影响及相关的应用研究进展,对今后中草药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研究的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高效利用中草药及推动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水产动物 水产养殖 消化酶 生长发育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锦鲤疱疹病毒PCR检测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霍奕安 刘荣荣 +3 位作者 胡秀彩 吕爱军 孙敬锋 陈成勋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12期97-100,共4页
2017年6月,天津市滨海新区、北辰区等地一些养殖场的锦鲤出现急性死亡,发病3 d后死亡率高达85%以上。病鱼呈现眼部凹陷、烂鳃、内脏出血等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锦鲤疱疹病毒病。针对锦鲤疱疹病毒(KHV/CyHV)的TK、SphI-5、ORF25、ORF56、O... 2017年6月,天津市滨海新区、北辰区等地一些养殖场的锦鲤出现急性死亡,发病3 d后死亡率高达85%以上。病鱼呈现眼部凹陷、烂鳃、内脏出血等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锦鲤疱疹病毒病。针对锦鲤疱疹病毒(KHV/CyHV)的TK、SphI-5、ORF25、ORF56、ORF8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方法进行KHV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死亡疑似病例的KHV检测阳性;测序获得的TK、SphI-5、ORF25、ORF56、ORF81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409、300、317、939和156bp,与CyHV-3-J2病毒株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7.6%~100%。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其与CyHV-3亲缘关系最近,自然聚为一支,最终确定为CyHV-3型。以上研究为锦鲤疱疹病毒病的分子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疱疹病毒 基因 PCR 系统发育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基工厂化水产养殖池自动清洗机器人设计与试验
11
作者 赵晴晴 田云臣 +3 位作者 崔智明 李建波 马国宁 隋金柱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74,共7页
针对现阶段陆基工厂化水产养殖池人工清洗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设计基于轨道移动、具有越池清洗功能的养殖池自动清洗机器人。该机器人由移动机构、清洗机构和控制系统等组成。移动机构沿养殖池上方导轨前后、左右移动,清洗机... 针对现阶段陆基工厂化水产养殖池人工清洗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设计基于轨道移动、具有越池清洗功能的养殖池自动清洗机器人。该机器人由移动机构、清洗机构和控制系统等组成。移动机构沿养殖池上方导轨前后、左右移动,清洗机构通过旋转和上下伸缩装置完成养殖池池底和池壁清洗,控制系统通过STM32F103单片机实现对清洗机器人的精准控制。通过建立全覆盖栅格地图的方法进行路径规划,并采用最短切线、野火法等算法实现自动避障,并对机器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刷盘转速和驱动速度最优组合方式为刷盘转速600 r/min,驱动速度0.2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基工厂化 水产养殖 清洗机器人 自动控制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海域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12
作者 姜智飞 于洁 +3 位作者 高金伟 张丹娜 李彤 周文礼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基于2022年渤海湾天津海域人工鱼礁区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0月)浮游植物群落调查资料,开展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变化趋势关系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22年鱼礁区和对照区的浮游植物密度、多样性指数(H... 基于2022年渤海湾天津海域人工鱼礁区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0月)浮游植物群落调查资料,开展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变化趋势关系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22年鱼礁区和对照区的浮游植物密度、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均匀性指数(J)分别为:春季鱼礁区为0.54×10^(4)cell/m^(3)、1.10、0.31、0.61,对照区0.55×10^(4)cell/m^(3)、1.30、0.36、0.67;夏季鱼礁区为2.51×10^(4)cell/m^(3)、2.62、0.70、0.90,对照区4.84×10^(4)cell/m^(3)、2.65、0.63、0.90;秋季鱼礁区为1.30×10^(4)cell/m^(3)、2.26、0.44、0.96,对照区1.23×10^(4)cell/m^(3)、2.31、0.48、0.95。由此可见,人工鱼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但随着投放时间的延长,礁体内淤泥堆积减弱了人工鱼礁对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促进作用。RDA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渤海湾天津海域鱼礁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春季为温度、盐度、p H和氨氮;夏季为温度、总磷、溶解氧和亚硝酸盐;秋季为总氮、总磷和氨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海域 人工鱼礁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杜苏芮”对天津海域经济贝类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余利海 甄秀维 +2 位作者 陈雅琦 梁健 李永仁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1-55,共5页
为了解台风“杜苏芮”对天津海域经济贝类的影响,调查分析了泄洪前后浅海、滩涂及海水池塘内经济贝类资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独流减河、子牙新河河口区盐度降低60%以上,除缢蛏、青蛤外,毛蚶、牡蛎、菲律宾蛤仔、脉红螺等经济贝类几乎全... 为了解台风“杜苏芮”对天津海域经济贝类的影响,调查分析了泄洪前后浅海、滩涂及海水池塘内经济贝类资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独流减河、子牙新河河口区盐度降低60%以上,除缢蛏、青蛤外,毛蚶、牡蛎、菲律宾蛤仔、脉红螺等经济贝类几乎全部死亡,离岸11.5 km以远,海水盐度升至20以上;鲤鱼门滩涂脉红螺、菲律宾蛤仔、毛蚶死亡率分别为42.5%、62.6%和100.0%,生物量下降87.8%;大神堂浅海及驴驹河滩涂盐度降低30%~40%,经济贝类死亡率低于10%,生物量分别提高0.6%和25.9%;海水池塘盐度下降30%左右,养殖的菲律宾蛤仔、硬壳蛤死亡率分别为12.3%及5.3%。可通过经济贝类增殖放流等方式修复贝类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贝类 存活率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经济贝类在天津大港滩涂的养殖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永仁 李彤 缴建华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3-696,共4页
通过养殖试验,分析5种主要经济贝类的生长、存活及其养殖区的底质、生物饵料,探讨其在天津大港滩涂的养殖适应性。结果表明,5—8月份,贝类生长较慢,死亡率较高,9—11月份则相反;试验区夏季底质浮泥层较厚,海水中饵料生物缺乏,春秋季节... 通过养殖试验,分析5种主要经济贝类的生长、存活及其养殖区的底质、生物饵料,探讨其在天津大港滩涂的养殖适应性。结果表明,5—8月份,贝类生长较慢,死亡率较高,9—11月份则相反;试验区夏季底质浮泥层较厚,海水中饵料生物缺乏,春秋季节则相反;该滩涂适于养殖长牡蛎、毛蚶,较适于养殖菲律宾蛤仔、青蛤,不适于养殖缢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贝类 滩涂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中的应激与控制对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侯俊利 吴玲玲 +2 位作者 陈立侨 毕相东 董少杰 《渔业现代化》 2007年第1期33-35,39,共4页
综述了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应激因子、应激因子的来源以及动物的应激反应;建议采用生态的健康养殖模式,适量投喂营养均衡高效的配合饲料,从而降低水产养殖自身污染,减少应激因子和水产养殖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应激因子 养殖模式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中多糖的非特异性免疫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丛方地 王庆奎 +1 位作者 周文礼 邢克智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65-69,共5页
文章调研了国内外水产养殖领域中免疫多糖的研究文献,阐述了免疫多糖研究的意义,分析了多糖非特异性免疫的特性、作用途径、影响因素、广谱性、相关性及构效关系研究等,并展望了多糖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多糖 非特异性免疫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实验在水产动物生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齐红莉 宋学军 +5 位作者 李丽 毛海涛 张树林 杨广 白东清 乔秀亭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33-35,共3页
水产动物生理学虚拟实验采取人机交互方式实施实验,已用于课堂实验教学,在提高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 水产 动物生理学 虚拟实验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肥在现代种植业及水产养殖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国霞 郭立 +1 位作者 周文礼 白东清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3期16-17,共2页
以硅肥在现代种植业及水产养殖的广泛应用为研究背景,阐述了硅肥在现代种植业中的作用机制及效果,系统地归纳了硅肥在现代水产养殖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及其使用效果,指出硅肥在种植业、养殖业及饲料添加剂领域中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硅肥 种植业 农作物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养殖池塘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雪 姬玉 +2 位作者 李唯民 张树林 张达娟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17-21,共5页
为了探讨小檗碱在养殖池塘中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及对环境的影响,选取一蓝藻爆发的养殖池塘为试验地,向全池泼洒小檗碱,监测小檗碱泼洒后192 h内养殖水体的主要水质理化指标、浮游生物组成及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小檗碱对养殖池塘的溶... 为了探讨小檗碱在养殖池塘中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及对环境的影响,选取一蓝藻爆发的养殖池塘为试验地,向全池泼洒小檗碱,监测小檗碱泼洒后192 h内养殖水体的主要水质理化指标、浮游生物组成及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小檗碱对养殖池塘的溶解氧、亚硝酸态氮、氨态氮,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于COD和硝酸态氮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蓝藻门生物量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绿藻门及硅藻门生物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小檗碱可以作为抑制铜绿微囊藻大量爆发的生态调节剂,具有改善水质的作用,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生态环境 铜绿微囊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沿海缢蛏池塘养殖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延军 李永仁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67-70,共4页
在天津海水池塘开展缢蛏养殖试验,探讨缢蛏对池塘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缢蛏当年壳长可达4-5 cm,存活率可达70%左右;缢蛏养殖可提高池塘养殖水体透明度,降低氨氮、亚硝等有害因子,有利于同一池塘内其它养殖动物的生长与存活。本研究可... 在天津海水池塘开展缢蛏养殖试验,探讨缢蛏对池塘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缢蛏当年壳长可达4-5 cm,存活率可达70%左右;缢蛏养殖可提高池塘养殖水体透明度,降低氨氮、亚硝等有害因子,有利于同一池塘内其它养殖动物的生长与存活。本研究可为天津市开展缢蛏池塘养殖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池塘养殖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