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渤海海域16个石油平台站风速资料的初步质量检测 被引量:6
1
作者 司鹏 梁冬坡 +1 位作者 朱男男 罗传军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49,共7页
对天津建设的16个石油平台站2017年2-10月的2 min平均风速和极大风速的逐时资料进行了质量检测。其方法包括气候学界限值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持续性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以及质量控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有87.5%的... 对天津建设的16个石油平台站2017年2-10月的2 min平均风速和极大风速的逐时资料进行了质量检测。其方法包括气候学界限值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持续性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以及质量控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有87.5%的石油平台站风速观测资料质量较好,能够为海洋气象预报、风能资源评估等提供宝贵的基础支撑。与此同时,由于石油平台上油烟较大、海上高湿、高盐等环境因素影响导致了12.5%的平台站风速资料质量较差,造成其大量时间段的资料不能被直接使用。从而,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与地面观测资料一样,在使用海洋气象资料之前应进行系统的质量控制,只有清楚并解决海洋气象资料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才能保证业务应用、研究分析以及资料统计与加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渤海海域 2 min平均风速 极大风速 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弱冷空气对渤海海雾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锐 刘彬贤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92,共11页
利用NECP再分析资料、HMW-8卫星红外4-1通道数据、卫星可见光云图和地面常规观测数据,对2020年3月7—8日渤海海域出现的大范围海雾形成的天气背景和低层温度湿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浅槽东移至渤海上空,槽前西南气流为海上... 利用NECP再分析资料、HMW-8卫星红外4-1通道数据、卫星可见光云图和地面常规观测数据,对2020年3月7—8日渤海海域出现的大范围海雾形成的天气背景和低层温度湿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浅槽东移至渤海上空,槽前西南气流为海上输送暖湿空气,槽后弱冷空气在东移过程中受山脉阻挡,沿山脉南下,率先为海面带来的东北向弱冷空气强迫下垫面降温,是导致成雾的重要条件。为研究降温强度对雾区模拟结果的影响,利用WRF模式,对背景场下垫面气温进行敏感性试验,当气温下降6℃时的模拟效果较好,模拟结果在1000 hPa整层降温显著,利于逆温层结形成,同时在相对湿度大值区增加了东北风量,垂直层结降温增湿的位置与观测事实相符,表明此次弱冷空气过程对下垫面温度的降低,有利于低层水汽凝结,使海雾得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空气 渤海 海雾 数值模拟 气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