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状金属结构材料原子尺度界面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曾帅 郑士建 马秀良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9-578,共10页
通常纳米晶金属材料晶界上原子呈无序排列,晶界能高,因此纳米晶金属材料的热稳定性很差。研究发现通过界面调制作用制备纳米多层复合金属材料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以及力学和抗辐照损伤等综合性能。本文综述了通过叠加轧制法制备... 通常纳米晶金属材料晶界上原子呈无序排列,晶界能高,因此纳米晶金属材料的热稳定性很差。研究发现通过界面调制作用制备纳米多层复合金属材料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以及力学和抗辐照损伤等综合性能。本文综述了通过叠加轧制法制备得到的多层Cu-Nb复合板材的界面结构与性能。由于材料内部高密度半共格界面的调控作用,此层状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抗辐照损伤性能。例如,经500℃退火1 h此层状材料硬度基本不变。同时,本文对退火引起的层状材料的结构和力学性能演化机理做了系统分析。此外,辐照研究发现当辐照剂量低时,界面的局部高能区域为空洞形核提供了有效位点;当辐照剂量高时,界面可以显著抑制空洞的生长并调控空洞分布特征。此结果为通过合理设计界面结构使材料同时实现高热稳定性,高耐辐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层状复合材料 界面 位错 热稳定性 核辐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冷轧铜/钢/铜复合板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魏剑云 杨明绪 +2 位作者 殷福星 刘宝玺 方伟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71-76,共6页
采用冷轧复合法成功制备了铜/钢/铜复合钢板,利用OM、EPMA手段分析了铜/钢/铜复合板界面组织和合金元素扩散,研究了退火处理对铜/钢/铜复合板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钢中铁原子与铜中铜原子发生互扩散现象,生成Fe-Cu... 采用冷轧复合法成功制备了铜/钢/铜复合钢板,利用OM、EPMA手段分析了铜/钢/铜复合板界面组织和合金元素扩散,研究了退火处理对铜/钢/铜复合板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钢中铁原子与铜中铜原子发生互扩散现象,生成Fe-Cu固溶扩散层.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增加,扩散层厚度都会变大.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碳钢中铁素体晶粒明显长大,基体软化,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降低.退火温度为600℃时,随着保温时间增加,强度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钢/铜复合板 退火处理 元素扩散 扩散层厚度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热绝缘环氧树脂/Zn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许建军 杨开雄 +2 位作者 李志坚 于晓燕 张庆新 《胶体与聚合物》 2019年第4期151-154,I0001,共5页
以双酚F环氧树脂为基体,以ZnO为导热填料,制备了EP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氧化锌进行了改性,并研究了改性后的ZnO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能以及导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力学性能出... 以双酚F环氧树脂为基体,以ZnO为导热填料,制备了EP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氧化锌进行了改性,并研究了改性后的ZnO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能以及导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力学性能出现先降低后增大的现象,并在ZnO含量为15wt%时性能最好;介电性能略有改变但仍然维持了聚合物材料所具有的低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的特点;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呈增加趋势,表明ZnO有效改善了树脂的导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性能 环氧树脂 纳米氧化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改性碳酸钙/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媛媛 戎建鑫 张庆新 《胶体与聚合物》 2020年第4期165-168,共4页
聚乳酸(PLA)因其环境友好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较差的机械性能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纳米碳酸钙(CaC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增韧增强功能性填料,具有无毒、成本低等优点。为了改善纳米碳酸钙与高分子材料之间... 聚乳酸(PLA)因其环境友好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较差的机械性能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纳米碳酸钙(CaC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增韧增强功能性填料,具有无毒、成本低等优点。为了改善纳米碳酸钙与高分子材料之间的分散性和相容性,需要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利用安全环保的柠檬酸改性碳酸钙,并通过溶液浇筑法成功制备了聚乳酸/碳酸钙复合材料。研究表明:改性后的碳酸钙能有效提高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碳酸钙 柠檬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层添加AZ31/7075合金复合成形工艺及组织与性能研究
5
作者 余晖 任军超 +5 位作者 杨鑫 郭舒龙 余炜 冯建航 殷福星 辛光善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7-165,共9页
通过在异种材料界面添加厚度为100μm的Zn箔,采用预挤压与孔型轧制复合工艺成功制备出AZ31/7075复合材料,并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对复合界面进行表征及显微硬度测试,探究Zn过渡层在挤压复合孔型轧制... 通过在异种材料界面添加厚度为100μm的Zn箔,采用预挤压与孔型轧制复合工艺成功制备出AZ31/7075复合材料,并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对复合界面进行表征及显微硬度测试,探究Zn过渡层在挤压复合孔型轧制过程中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7075硬质铝合金芯部可细化AZ31镁合金,引入Zn过渡层可减少或者避免镁铝系金属间化合物生成;挤压及变形温升使Mg-Zn互扩散形成的低熔点共晶相熔化,同时加速元素自固相向液相扩散;然而降温冷却使Mg-Zn扩散层易出现不连续裂缝,但后续孔型轧制可显著改善;Mg-Zn扩散层经变形生成的MgZn_(2)金属间化合物具备较高的显微硬度(161HV),但Mg-Zn扩散层变形后厚度则较薄,结合层整体硬度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合金 Zn中间层 复合成形 微观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2-)_4掺杂对Nasicon型Li_3Fe_2(PO_4)_3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勃 何臖 +2 位作者 华正伸 王新 彭会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8-114,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用SO^(2-)_4部分代替Li_3Fe_2(PO_4)_3中的PO^(3-)_4阴离子制得Li_(3-x)Fe_2(PO4)_(3-x)(SO_4)_x(x=0~0.90)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充放电技术、循环伏安特性测试及电化学阻抗谱表征了掺杂材料的相组成及电化学性能.... 采用溶胶-凝胶法用SO^(2-)_4部分代替Li_3Fe_2(PO_4)_3中的PO^(3-)_4阴离子制得Li_(3-x)Fe_2(PO4)_(3-x)(SO_4)_x(x=0~0.90)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充放电技术、循环伏安特性测试及电化学阻抗谱表征了掺杂材料的相组成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SO^(2-)_4主要以固溶形式存在于Li_3Fe_2(PO_4)_3中,产物中还伴有少量Fe_2O_3第二相析出.SO^(2-)_4掺杂使Li_3Fe_2(PO_4)_3的放电容量呈抛物线形规律变化,并在掺杂浓度x=0.60时达到最佳值,该样品在0.5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11.59 mA·h/g,比未掺杂的样品提高了18.4%;60次循环充放电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6%;将该样品的放电倍率由0.5C逐渐提高至5C,再降至0.5C,并在每个倍率下循环10次,材料的最终放电容量仍能达到首次放电容量的97%.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SO^(2-)_4掺杂使材料的氧化还原性能增强,电池内阻减小,极化程度降低及Li^+扩散系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Nasicon型Li3Fe2(PO4)3 SO(2-)4掺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层Ti-6Al-4V合金的界面结构及性能
7
作者 郑士建 刘正 +1 位作者 郑晓东 马英杰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13,共13页
界面工程是提升工程合金强度和塑性等力学性能的重要途径。双相片层Ti-6Al-4V合金作为典型的工程合金,其原子尺度界面结构对材料变形行为和强塑性的调控作用尚不清晰。本文综述了传统片层Ti-6Al-4V合金中α/β界面和增材制造法制备的片... 界面工程是提升工程合金强度和塑性等力学性能的重要途径。双相片层Ti-6Al-4V合金作为典型的工程合金,其原子尺度界面结构对材料变形行为和强塑性的调控作用尚不清晰。本文综述了传统片层Ti-6Al-4V合金中α/β界面和增材制造法制备的片层Ti-6Al-4V合金中α/界面层/β和α′/β界面对强塑性的影响。因为α/β界面两侧存在特定的取向关系,所以对不同滑移方向位错运动的阻碍作用具有各向异性,同时其原子尺度台阶状的界面结构又促进了孪晶在界面处的形核。α/界面层/β界面结构因为界面层的存在,对位错运动具有更强的阻碍作用,并且在较低应变下产生形变孪晶,促进孪生变形;α′/β界面结构因为α′和β两相显著的变形不协调导致界面应力集中,在α′/β界面处易形成微裂纹。这些不同的界面结构导致材料强塑性的差异。通过系统论述Ti-6Al-4V合金不同界面结构对材料变形行为及强塑性的影响,为合理设计界面结构实现双相Ti-6Al-4V合金强塑性的提升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片层Ti-6Al-4V合金 强塑性 透射电子显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052高阻尼合金在结构件减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乃亮 冀璞光 +2 位作者 殷福星 祁丹丹 郄彦辉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88-93,共6页
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有限元分析软件Patran&Nastran和振动测试设备(DH5981),研究了M2052合金的阻尼性能及应用在支撑底座中的减振性能.振动测试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比较吻合.结果表明:在频率响应分析中,M2052的应用能够有... 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有限元分析软件Patran&Nastran和振动测试设备(DH5981),研究了M2052合金的阻尼性能及应用在支撑底座中的减振性能.振动测试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比较吻合.结果表明:在频率响应分析中,M2052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振动,明显减小振动源产生的振动经支撑底座的传递;在瞬态响应分析中,通过振动衰减曲线对比看出,阻尼合金应用到工字型支座能更快的耗散振动能量,在一定范围内阻尼合金的应变越大,阻尼性能越好,所以S型支座能提供更大的减振性能;同时,通过力锤敲击实验验证了M2052合金在结构件中的应用能有效降低机械振动,且应变越大支座的减振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A M2052 有限元分析 支撑底座 减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丙乳液对道路浮尘的稳定作用
9
作者 高丽雅 佟云华 +2 位作者 苏璐璐 柳鹏 张福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4-118,共5页
采用半连续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羟乙酯(HEA)、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的醋丙乳液,研究了乳液对道路浮尘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醋丙乳液与浮尘之间的接触角随HEA和AA用量增加而降低。3.0%AA的用量时提高其中和度,接触角不断下降,润湿性改善... 采用半连续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羟乙酯(HEA)、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的醋丙乳液,研究了乳液对道路浮尘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醋丙乳液与浮尘之间的接触角随HEA和AA用量增加而降低。3.0%AA的用量时提高其中和度,接触角不断下降,润湿性改善,浮尘颗粒堆积的密实性提高。AA完全中和时,接触角为33.0°,道路浮尘的毛细黏附力达到59.61 nN,内聚力增强,浮尘稳定性提高。醋丙乳液稳定化道路浮尘的7 d压缩强度为8.13 MPa,增强效果来自于聚合物与浮尘颗粒之间的氢键和与Ca2+、Mg2+的交联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丙乳液 润湿 压缩强度 道路浮尘 空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合物对铁精矿粉的抑尘和稳定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璐璐 柳鹏 +3 位作者 张福强 韩浩 杨红健 殷福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5-188,共4页
为控制铁精矿粉的扬尘排放,研究了水性聚合物抑尘剂对研山铁精矿粉化学组成、晶体结构、Zeta电位、SEM表面形貌和含水率的影响,讨论了湿润状态下的抑尘效率和干燥状态下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抑尘剂通过交联和氢键促进颗粒物聚集,提高... 为控制铁精矿粉的扬尘排放,研究了水性聚合物抑尘剂对研山铁精矿粉化学组成、晶体结构、Zeta电位、SEM表面形貌和含水率的影响,讨论了湿润状态下的抑尘效率和干燥状态下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抑尘剂通过交联和氢键促进颗粒物聚集,提高铁精矿粉的保湿能力,降低风力侵蚀性。聚合物用量为0.5%时,30℃、35%相对湿度下的平均含水率比洒水提高了1.4倍,9.5 m/s风速下装卸过程和露天堆场估算的抑尘效率分别达到71.43%和94.86%。聚合物提高了团聚体的内聚力,28 d压缩强度为0.91 MPa,是洒水样品的10.6倍。以致密的聚集体表面封闭粉体,节约水资源,可实现半年以上的有效抑尘。抑尘剂未引入有害因素和杂质,对铁精矿粉的原料品质无不良影响,不影响后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精矿粉 扬尘 露天堆场 悬浮颗粒物 PM2.5 抑尘剂 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合金在切削工具中的应用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霍桂臣 刘宝会 +3 位作者 冀璞光 郄彦辉 王乃亮 殷福星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73-76,81,共5页
数控机床的外圆车刀在工作时振动会严重影响加工精度,降低车刀使用寿命。基于有限元数值仿真,研究了在刀杆上添加锰铜阻尼合金材料来减小切削振动的新方法,深入分析了不同添加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刀杆上下两面各添加1.5 mm阻尼合金层,... 数控机床的外圆车刀在工作时振动会严重影响加工精度,降低车刀使用寿命。基于有限元数值仿真,研究了在刀杆上添加锰铜阻尼合金材料来减小切削振动的新方法,深入分析了不同添加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刀杆上下两面各添加1.5 mm阻尼合金层,在稳定期减振效果最为显著,输出点稳定期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为原输出值的30.86%,刀杆上下两面各添加4.5 mm阻尼合金层,横向贯穿边长为8 mm阻尼合金方柱时,输出点衰减期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为原输出值的4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合金 有限元分析 减振 加工精度 车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合金AlCoCrFeNi2.1的共晶组织及析出相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熊婷 郑士建 马秀良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0-475,共6页
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共晶高熵合金AlCoCrFeNi2.1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多尺度表征。结果表明,合金中的共晶两相分别为面心立方相和体心立方有序相-B2相;共晶两相中均存在纳米级析出相,面心立方相中存在L12... 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共晶高熵合金AlCoCrFeNi2.1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多尺度表征。结果表明,合金中的共晶两相分别为面心立方相和体心立方有序相-B2相;共晶两相中均存在纳米级析出相,面心立方相中存在L12析出相,B2相中存在无序体心立方析出相。铸态合金的相组成偏离合金平衡相组成,合金在凝固过程中首先形成面心立方相和B2相共存的共晶组织,在冷却过程中L12相及体心立方相分别在面心立方相及B2相中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高熵合金 微观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佩鲜 刘晨曦 +1 位作者 于晓燕 张庆新 《胶体与聚合物》 2020年第3期120-122,共3页
本文选择酚醛型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通过环氧树脂开环反应,将环氧树脂引入到水性聚氨酯结构之中。通过对改性前后的水性聚氨酯涂膜进行耐冲击性、附着力、硬度、乳液稳定性的测试和红外分析的表征。结果表明加入环氧树脂改性后的水... 本文选择酚醛型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通过环氧树脂开环反应,将环氧树脂引入到水性聚氨酯结构之中。通过对改性前后的水性聚氨酯涂膜进行耐冲击性、附着力、硬度、乳液稳定性的测试和红外分析的表征。结果表明加入环氧树脂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涂膜的机械性能、耐高温性、抗蚀性等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环氧树脂 改性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强化高熵合金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曦 方伟 +3 位作者 常若斌 于浩洋 闫皎辉 殷福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13-119,共7页
高熵合金是一类由多种主要元素共同组成的新型金属材料,其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和可调性能,在国内外已获得广泛关注。沉淀强化被证明是提高高熵合金屈服强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并且沉淀相和基体之间的共格界面对于实现强度和塑性的良... 高熵合金是一类由多种主要元素共同组成的新型金属材料,其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和可调性能,在国内外已获得广泛关注。沉淀强化被证明是提高高熵合金屈服强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并且沉淀相和基体之间的共格界面对于实现强度和塑性的良好结合非常重要。合理控制沉淀相的类型、形状、大小和体积分数是提高合金强塑性的关键因素。研究证实,采用不同的轧制、退火和时效等热处理工艺可调控合金的基体微观组织、沉淀相特征。沉淀强化高熵合金虽然表现出优异的拉伸性能和热稳定性,但目前对其疲劳、蠕变和氧化行为及相关机理等尚不清晰。因此,应对材料进行综合评价以促进性能优越的高温器件的合理设计和制造。使用计算模拟的方式对沉淀相的元素分布、电子结构、成键状态等内在特性进行量化研究,对沉淀相的演化过程进行针对性的预测和控制,有助于合理设计合金成分体系。本文综述了沉淀强化高熵合金的相形成、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计算机建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相关问题,对今后设计沉淀强化高熵合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沉淀强化 沉淀行为 性能 计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玻璃微珠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佩鲜 郑妍 +1 位作者 于晓燕 张庆新 《胶体与聚合物》 2020年第1期3-6,共4页
以双酚F环氧树脂为基体,以空心玻璃微珠为填料,制备环氧树脂绝缘复合材料。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空心玻璃微珠进行表面改性,并研究改性后的空心玻璃微珠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机械性能以及电绝缘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填料含... 以双酚F环氧树脂为基体,以空心玻璃微珠为填料,制备环氧树脂绝缘复合材料。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空心玻璃微珠进行表面改性,并研究改性后的空心玻璃微珠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机械性能以及电绝缘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力学性能表现出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并在空心玻璃微珠含量为4%时,性能达到最优;热机械性能和介电性能均随填料含量的增加而呈现降低的趋势,并在空心玻璃微珠含量为8%时,介电常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空心玻璃微珠 力学性能 电绝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对SnAgCu无铅钎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刘明阳 陈翠欣 +2 位作者 许爽 马一龙 杨天雄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8-42,共5页
为提高钎料的抗热疲劳性,制备了添加纳米TiO_2的复合SnAgCu无铅钎料,对其组织、熔点、显微硬度和钎料接头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_2颗粒的添加明显细化了钎焊组织,改善了钎焊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其中添加0.5%纳米T... 为提高钎料的抗热疲劳性,制备了添加纳米TiO_2的复合SnAgCu无铅钎料,对其组织、熔点、显微硬度和钎料接头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_2颗粒的添加明显细化了钎焊组织,改善了钎焊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其中添加0.5%纳米TiO_2颗粒的复合钎料具有最优的综合性能,与SnAgCu无铅钎料相比,熔点降低1.7℃,接头界面的金属间化合物(IMC)层厚度约为4.9 m,相比于SAC钎料(9 m)显著减小,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分别为69.3 MPa和72.6 MPa,分别提高了26.7%和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无铅钎料 金属间化合物 熔点 显微硬度 组织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乙基纤维素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开雄 翟礼哲 张庆新 《胶体与聚合物》 2020年第2期67-69,共3页
本文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二元醇(N210)、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一缩二乙二醇(DEG)和羟乙基纤维素(HEC)等为主要原料,制备纤维素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WPU)。测试分析结果表明HEC成功接枝到聚氨酯分子链中,使乳液的粘度增加。而... 本文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二元醇(N210)、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一缩二乙二醇(DEG)和羟乙基纤维素(HEC)等为主要原料,制备纤维素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WPU)。测试分析结果表明HEC成功接枝到聚氨酯分子链中,使乳液的粘度增加。而且,由于HEC与聚氨酯生成交联结构,胶膜的铅笔硬度、附着力等性能有所提高。当HEC含量为0.5%时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羟乙基纤维素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