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药研究开发中非临床研究的生物医学评价挑战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昌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81-483,共3页
关键词 生物医学评价 新药研究开发 非临床研究 医药产业 增长速度 市场销售额 技术标准 G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期临床试验:新药临床研究的新模式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骏 宋紫辉 +2 位作者 蔡永明 刘昌孝 张宗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1-585,共5页
0期临床试验是一种先于传统的Ⅰ期临床试验开展的研究,旨在评价受试药物的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特征。0期试验的特点是:小剂量、短周期、少量受试者、不以药物疗效评价为目的。0期试验主要用于作用靶点指标和(或)生物标记物的抗肿瘤... 0期临床试验是一种先于传统的Ⅰ期临床试验开展的研究,旨在评价受试药物的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特征。0期试验的特点是:小剂量、短周期、少量受试者、不以药物疗效评价为目的。0期试验主要用于作用靶点指标和(或)生物标记物的抗肿瘤候选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评价。一般可将0期临床研究的类型分为3类。开展0期临床研究可参考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探索性研究药物指南"。0期临床试验的局限性可以通过良好的试验设计加以克服。对于分子靶向的抗癌药物,0期临床研究可提高研究效率和后续研究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期临床试验 靶点 生物标记物 探索性研究药物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内皮抑素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蔡永明 曾勇 +3 位作者 姜凌 张骏 刘昌孝 张宗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静脉注射重组人内皮抑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rhEndostatin)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及排泄。方法采用125I标记rhEndostatin示踪法,测定生物样品总放射性(radioactivity,RA法)和三氯醋酸沉淀蛋白后的放射性(trichlor... 目的研究大鼠静脉注射重组人内皮抑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rhEndostatin)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及排泄。方法采用125I标记rhEndostatin示踪法,测定生物样品总放射性(radioactivity,RA法)和三氯醋酸沉淀蛋白后的放射性(trichloroacetic acid-radioactivity,TCA-RA法)以研究药物代谢过程。结果大鼠静脉注射rhEndostatin 5、10和20 mg/kg后,血药浓度和药物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serum concentration-time curve,AUC)均随剂量增加而增大;TCA-RA法测定3个剂量的平均消除半衰期(elimination half-life,t1/2β)和平均清除率(systemic clearance,CL)变化不大,t1/2β为(243~265 min)、CL为(2.4~2.6 mL.kg-1.min-1)。大鼠静脉注射rhEndostatin 10 mg/kg后,以肾脏含药量最高,脑、肌肉和脂肪的含药量最低。96 h内由尿累积排泄量占给药总量的86.9%,粪中可回收到给药量的5.8%,尿和粪的总回收率达到92.7%;24 h内由胆汁排出的药量占给药量的1.3%。结论大鼠静脉注射rhEndostatin不同剂量后,药物消除基本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组织分布呈特异性靶向分布(以肾脏含药量最高),也基本反映了rhEndostatin主要经肾由尿排泄的途径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内皮抑素 药代动力学 组织分布 排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中肾损伤分子1水平升高对大鼠早期肾损伤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申俊 刘妍 +5 位作者 张金晓 高绪聪 周飞 姜凌 张建军 张宗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218,共7页
目的评价尿中肾损伤分子1(KIM-1)对大鼠早期肾损伤的预测作用。方法制备顺铂、庆大霉素和环孢素诱导的大鼠肾损伤模型。顺铂模型大鼠于单次ip给药后第3,5,6和7天,庆大霉素模型于首次ip给药后第3,7,10和13天,环孢素模型于首次ig给药后第8... 目的评价尿中肾损伤分子1(KIM-1)对大鼠早期肾损伤的预测作用。方法制备顺铂、庆大霉素和环孢素诱导的大鼠肾损伤模型。顺铂模型大鼠于单次ip给药后第3,5,6和7天,庆大霉素模型于首次ip给药后第3,7,10和13天,环孢素模型于首次ig给药后第8,15,36和53天通过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各组大鼠于处死前24 h收集尿液。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及尿肌酐(UCr)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尿KIM-1水平,HE染色进行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顺铂模型大鼠单次给药后第3天肾组织病理改变不明显,而尿KIM-1升高了4.7倍,SCr和BUN升高了0.3和0.7倍;第5和6天,KIM-1升高了10.0和8.7倍,SCr升高了1.9和3.3倍,BUN升高了3.0和5.1倍,第5天肾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第7天,KIM-1水平升高了16.5倍,SCr和BUN水平略降,为正常对照组的1.2和3.0倍。庆大霉素模型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于首次给药后第7天,SCr和BUN水平和肾组织未见明显改变,KIM-1水平升高了2.6倍;第10和13天,SCr水平升高了1.7和1.6倍,BUN升高了2.0和1.9倍,KIM-1升高了12.5和33.9倍,第10天肾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环孢素模型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第8天,SCr和BUN水平和肾组织未见异常,KIM-1升高了正常对照组的0.6倍;第15,36和53天,KIM-1分别升高了1.7,4.3和9.3倍,SCr分别为1.0,1.0和1.2倍,BUN分别升高了0.4,0.6和1.2倍,肾组织在第53天时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顺铂模型组SCr,BUN和KIM-1的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4,0.953和0.979,庆大霉素模型组SCr,BUN和KIM-1的AUC分别为0.877,0.713和0.932,环孢素模型组SCr,BUN和KIM-1的AUC分别为0.668,0.766和0.976。结论在顺铂、庆大霉素和环孢素诱导的肾损伤模型中,尿KIM-1可用于早期肾损伤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 肾损伤分子1 顺铂 庆大霉素 环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栓在大鼠和Beagle犬中的免疫原性
5
作者 蔡永明 张春云 +3 位作者 申文晋 李铭 姜凌 张宗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45-349,共5页
目的在大鼠和Beagle犬阴道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栓3个月的长期毒性试验中,检测给药后动物血清中是否产生抗rhGM-CSF抗体和抗体的中和活性... 目的在大鼠和Beagle犬阴道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栓3个月的长期毒性试验中,检测给药后动物血清中是否产生抗rhGM-CSF抗体和抗体的中和活性。方法 SD雌性大鼠设rhGM-CSF栓0(赋形剂对照组)、0.24、0.96和3.84 mg/kg 4个组;Beagle雌性Beagle犬设0(赋形剂对照组)、0.07、0.28和1.12 mg/kg 4个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3个月,恢复期1个月。间接ELISA法检测动物血清中抗rhGM-CSF的结合抗体,TF-1细胞/MTT比色法检测抗体的中和活性。结果①大鼠从给药1个月起至恢复期结束,3个剂量组动物血清中均能检测到抗rhGM-CSF的抗体;低剂量和中剂量2组间动物血清的抗体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高剂量组相比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外测活法显示,各剂量组在给药1个月后有部分动物产生中和抗体;给药3个月或恢复期1个月时全部受检动物均产生中和抗体。②Beagle犬的各剂量组动物血清中均未检测到抗rhGM-CSF的抗体。结论 rhGM-CSF栓经阴道局部连续给予3个月的长期毒性试验中,啮齿类动物大鼠血清中各剂量组均产生抗rhGM-CSF的抗体,且抗体可中和GM-CSF的生物活性;而非啮齿类动物Beagle犬血清中则未检测到抗rhGM-CSF抗体。rhGM-CSF栓对大鼠具有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栓 免疫原性 大鼠 BEAGLE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