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强国视域下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体系的价值意蕴、应然样态与建设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捷 高书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3-101,112,共10页
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体系具有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在建设教育强国中具有确保思想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助力民生保障力和社会协同力、提升教育强国的人才竞争力和科技支撑力的价值意蕴。在应然状态下,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高质... 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体系具有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在建设教育强国中具有确保思想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助力民生保障力和社会协同力、提升教育强国的人才竞争力和科技支撑力的价值意蕴。在应然状态下,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体系具有目标明确性、结构系统性、多元融合性、创新发展性、开放包容性和高效协调性的特征。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体系应从坚持立德树人贯穿始终、优化贯通衔接的结构体系、建立跨界融合的多元合作机制、创新驱动丰富先进资源供给、加强开放互鉴融通中外、加大保障提升综合支撑能力等六个方面着力,以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高质量 职业教育 教材体系 教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国特色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米靖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50,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到支撑中国梦的实现,从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计划培养到面向市场办学,从强调规模发展到规模质量并重,从单一学历教育到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从...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到支撑中国梦的实现,从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计划培养到面向市场办学,从强调规模发展到规模质量并重,从单一学历教育到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从缺少专门法律到依法治教,从学习借鉴到贡献中国方案,不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国特色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李捷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35,共13页
本研究从系统论角度厘清高等教育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系:高等教育作为子系统内嵌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系统,且发挥着枢纽的作用,助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向更高能级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受到层次、学科专... 本研究从系统论角度厘清高等教育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系:高等教育作为子系统内嵌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系统,且发挥着枢纽的作用,助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向更高能级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受到层次、学科专业、类型和区域结构体系不相匹配,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力不足,教育对外开放有待加强,教育治理水平不相适应等现实短板的掣肘。未来,高等教育应通过坚定人才培养方向,提高供给体系适配性,强化创新与转化能力,提升对外开放能级,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路径全面深度融入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高等教育 发展格局 结构体系 科技创新 对外开放 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的职业变迁趋势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变革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博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22,共8页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未来社会职业的加速变迁,人机智能协作将成为职业存在的新形态。新的工作模式将显著改变各职业领域对劳动者职业能力的要求,并呈现出职业能力需求结构加速变迁的态势。职业教育需要根据智能时代的特征对其人才...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未来社会职业的加速变迁,人机智能协作将成为职业存在的新形态。新的工作模式将显著改变各职业领域对劳动者职业能力的要求,并呈现出职业能力需求结构加速变迁的态势。职业教育需要根据智能时代的特征对其人才培养机制进行变革,以职业功能的稳定性为切入点,构建“个人—院校—产业”间的新型动态均衡机制,并针对不同人机协作模式的特征差异,对传统工作任务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性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变迁 人机智能协作 职业功能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的新使命 被引量:4
5
作者 耿洁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1期1-1,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新的征程上必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实现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新的征程上必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二十大报告确定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也规定了职业教育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的新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等教育 协同创新 共同富裕 现代化强国 类型定位 人的全面发展 职普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范式澄明与进路选择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13,共9页
学科建设是本科职业教育获得高等教育合法性的重要依据。本科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不仅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价值诉求,还要兼顾高等教育发展的内生价值诉求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价值诉求。当前,本科职业教育学科建设面临学术性范式、职... 学科建设是本科职业教育获得高等教育合法性的重要依据。本科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不仅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价值诉求,还要兼顾高等教育发展的内生价值诉求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价值诉求。当前,本科职业教育学科建设面临学术性范式、职业性范式和复杂性范式三种范式的选择,亟须澄明学科建设样态,明确学科建设范式遵循。在复杂性范式指引下,本科职业教育学科建设遵循交叉学科建设的生成逻辑、功能逻辑和制度逻辑,着力推进三重向度构建,构建交叉学科多元共建的学科主体结构、交叉学科规范发展的学科制度体系、交叉学科与专业群一体化的学科融合格局,从而明晰本科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职业教育 学科建设 学科范式 职业学科 技术学科 交叉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了未来而教育:路易·艾黎与20世纪中国职业教育的转型
7
作者 米靖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8-136,共9页
路易·艾黎将人生中的60年奉献给中国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事业,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好朋友;他于1927年来到中国,发起中国工业合作运动并创办培黎工艺学校,其教育实践有力推动着20世纪中国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他立足中国国情而... 路易·艾黎将人生中的60年奉献给中国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事业,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好朋友;他于1927年来到中国,发起中国工业合作运动并创办培黎工艺学校,其教育实践有力推动着20世纪中国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他立足中国国情而倡导的具有前瞻性的职业教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时至今日仍然值得赓续和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艾黎 工合 培黎 山丹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的“工程化”——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说起 被引量:35
8
作者 吕景泉 张维津 米靖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17,共4页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中国职业教育探索实践的结晶。在分析陶行知创设"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精要基础上,从转化与发展其教育思想的角度,深入剖析了EPIP的核心要素"...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中国职业教育探索实践的结晶。在分析陶行知创设"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精要基础上,从转化与发展其教育思想的角度,深入剖析了EPIP的核心要素"工程化",论述了EPIP的应用层级,详细阐释了基于"工程化"的"三谛"境界,并从EPIP宏观、中观、微观介绍了"工程化"的应用主线,并对EPIP应用本质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 教学模式 陶行知 生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高等学校分类综合改革 系统提升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分类培养能力 被引量:1
9
作者 高书国 李捷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16,共12页
高等教育分类综合改革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工程和战略行动。全球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持续变革,行业细分、产业细分、人才细分趋势日益明显,迫切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培养标准、培养模式更加多样化。厘清研究型、应用型... 高等教育分类综合改革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工程和战略行动。全球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持续变革,行业细分、产业细分、人才细分趋势日益明显,迫切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培养标准、培养模式更加多样化。厘清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高等学校模式与功能的基本定位,科学界定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精确把握应用型与技能型高校分类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特征,实现分类发展、分类管理、分类培养和分类评估,将为高等学校发展开辟新的战略空间。以高等教育普及化为引领,通过布局重构、课程建设、模式创新和评估改革,整体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服务能力、竞争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分类综合改革 应用型 技能型 分类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职普融通:技能危机、价值重构与实现路径——基于个体、社会与文化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1-38,共8页
技能型社会建设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提出时代挑战。面对职普割裂导致技能片面化发展、技能错配与文化价值遮蔽等三重危机。职普融通应从个性化价值回归、社会化价值彰显以及文化化价值升华等三个方面重构价值框架,形成技能型社会公民... 技能型社会建设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提出时代挑战。面对职普割裂导致技能片面化发展、技能错配与文化价值遮蔽等三重危机。职普融通应从个性化价值回归、社会化价值彰显以及文化化价值升华等三个方面重构价值框架,形成技能型社会公民的全面发展、人力资本增值和技能文化建构等三重维度框架体系,进而构建职普融通的现实进路。一是构建技能型社会公民素养培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融通、协同发展;二是构建制度政策、教育系统和校企合作等三个维度的社会支持,赋能技能型社会的技能供给;三是构建社会文化观念、职普选择文化、职普治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四维度技能文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职普融通 人的全面发展 技能型人力资本 技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学校关键办学能力评价的演进历程、向度框架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56,共9页
高职学校关键办学能力评价是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系统梳理高职学校评估的四轮政策演化历程,基于“关于教育的评价”“促进教育的评价”“作为教育的评价”三向度框架,可以构建高职学校关键办学能力评价三重向度理论模型... 高职学校关键办学能力评价是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系统梳理高职学校评估的四轮政策演化历程,基于“关于教育的评价”“促进教育的评价”“作为教育的评价”三向度框架,可以构建高职学校关键办学能力评价三重向度理论模型。在第Ⅰ向度,通过提升评价依据的人本化、评价指标的类型化和评价方法的数智化,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判定价值;在第Ⅱ向度,通过构建内外治理逻辑和完善评价结论效能提升机制,强化人才培养成效的促成价值;在第Ⅲ向度,通过建立对话协商的过程性评价、价值观深度融合的评价体系,提升质量评价共同体的创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办学能力评价 高职评估政策 教育评价向度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立与实施的前提性思考 被引量:9
12
作者 耿洁 李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2-20,共9页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变局下的全球化价值旨归,世界各国纷纷聚焦实体经济发展。我国实体经济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并加快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需要职业教育强化类型特色、实现高质量...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变局下的全球化价值旨归,世界各国纷纷聚焦实体经济发展。我国实体经济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并加快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需要职业教育强化类型特色、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举办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搭建国际技术技能交流互鉴平台,构建世界技能共同体,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迈向国际化发展新阶段;进一步巩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助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基础上,完善大赛标准规则体系,丰富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科学理论。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置竞赛类与展演类赛项类型及相关赛项,兼顾国际视野与中国元素;进行单元化的赛项设计与布局,增强赛项单元故事性与呈现度;开展系统化的赛题设计,关注选手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采取中外融通的组队方式,增进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技能共同体 职业教育国际化 技术技能交流互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社会与个性的共进:基于生活世界理论的技能型社会建设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弛 柳国强 +1 位作者 赵良伟 张磊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2,共8页
生活世界与技能型社会建设存在密切关联,技能型社会建设是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技能形成体系的制度化构建,同时与技能文化和技能人才的个性化发展相关,是对生活世界的理性回归。阐释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文化进化、社会进步与个性发展三维... 生活世界与技能型社会建设存在密切关联,技能型社会建设是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技能形成体系的制度化构建,同时与技能文化和技能人才的个性化发展相关,是对生活世界的理性回归。阐释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文化进化、社会进步与个性发展三维度价值取向,应促进我国技能文化的构建、社会进步和技能强国、个体技能的全面提升;提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逻辑向度是文化、社会与个性的共进路径,一是强化技能文化价值观认同与构建逻辑,二是完善技能能形成制度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并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三是关注技能型社会公民的生存与发展,培育生活技能与职业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生活世界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路径:基于技能型人力资本增值的张力转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弛 和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117,共6页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技能型人力资本增值和技能形成的社会化过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供给技能型人力资本。基于技能型人力资本增值的张力转化理论,阐释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要素与向度,进而提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内驱力、外驱力和耦...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技能型人力资本增值和技能形成的社会化过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供给技能型人力资本。基于技能型人力资本增值的张力转化理论,阐释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要素与向度,进而提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内驱力、外驱力和耦合力路径,即从技能观培育、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制度机制和组织环境等层面形成技能型人力资本增值内部张力的促进机制;从技能使用制度、技能评价制度和职业认定制度等层面形成技能型人力资本增值外部张力的促进机型;从个体技能修为与技能报国情怀的价值观融合、职业教育体系与企业培训体系的产教融合、多方协同的技能形成体系等层面形成技能型人力资本增值内外张力转化的促进机制,进而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职业技术教育 技能型人力资本增值 张力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制造业转型升级与中职教师队伍建设之路 被引量:2
15
作者 米靖 杨公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8-43,共6页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决定性要素之一是教师队伍建设水平。长期以来,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多方面成就,但面对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也存在明显...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决定性要素之一是教师队伍建设水平。长期以来,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多方面成就,但面对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也存在明显不足。为此,必须突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战略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保障性地位,全方位推进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制造业 中等职业教育 教师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