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显著性双流分层感知的NR-IQA方法
1
作者 史再峰 康泰 +2 位作者 王云峰 肖云泽 罗韬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人类会对图像中自己感兴趣的区域给予更多关注,所以发生在这些区域的失真更容易影响人类的主观质量分数,而传统的图像质量评价(IQA)方法并未考虑到图像中不同区域受到关注度的差异,导致预测分数与主观质量分数的拟合程度较低.针对上述问... 人类会对图像中自己感兴趣的区域给予更多关注,所以发生在这些区域的失真更容易影响人类的主观质量分数,而传统的图像质量评价(IQA)方法并未考虑到图像中不同区域受到关注度的差异,导致预测分数与主观质量分数的拟合程度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显著图对图像中受关注区域的突出表达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显著性双流图像质量评价(SDS-IQA)方法.该方法采用显著图分支和原始图分支组成的双流分层结构,从整体和重点两个方面实现图像的多尺度失真感知,并通过双重注意力在所有维度上体现特征的重要性差异.SDS-IQA在特征提取阶段通过在显著图分支使用空间注意力来体现尺度空间上的关注度差别,并通过空间注意力权重来强化原始图分支的失真信息表达,在特征融合阶段使用门控注意力强化通道间的交互,使通道间的关注度差异在融合时得到体现,最终实现对受关注区域中失真的重点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3个合成数据集(LIVE,TID2013,CSIQ)上的皮尔森线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76、0.896和0.865,在2个真实数据集(LIVEC,KonIQ-10k)上分别达到0.869和0.877,证明SDS-IQA的预测结果与人类主观评价有良好的拟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质量评价 显著图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周期边查询的高效图流概要技术
2
作者 李卓 刘帅君 刘开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8,共9页
当前图流概要技术不能在小内存下实现高效准确的图流测量,也无法完成周期边查询,为此提出面向周期边查询的图流概要技术——周期交互矩阵(PIM).PIM为混合结构,由存储重边的二维邻接矩阵和存储轻边的三维邻接矩阵组成,提高了内存效率.二... 当前图流概要技术不能在小内存下实现高效准确的图流测量,也无法完成周期边查询,为此提出面向周期边查询的图流概要技术——周期交互矩阵(PIM).PIM为混合结构,由存储重边的二维邻接矩阵和存储轻边的三维邻接矩阵组成,提高了内存效率.二维邻接矩阵保留重边标识、权重和时间戳,实时完成包括周期边查询在内的多种查询任务.设计基于权重和时间的替换策略,使用共享哈希技术以提高查询精度和插入查询效率.实验结果表明,PIM在小内存下实时高效地完成了多种图流查询任务,能够准确地召回所有频繁边、频繁点和周期边.对比当前图流概要技术,PIM将查询任务的平均相对误差降低了91.41%~9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流 图流概要 周期边测量 实时查询 邻接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成像与识别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徐江涛 程思璐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110,共16页
近年来,高性能智能化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作为视觉信息获取的核心部件,日益成为国家重大科技研究项目(如载人航天、大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航天与空间探测领域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三维集成的图像传感器芯片架构为构建智能化成像... 近年来,高性能智能化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作为视觉信息获取的核心部件,日益成为国家重大科技研究项目(如载人航天、大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航天与空间探测领域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三维集成的图像传感器芯片架构为构建智能化成像系统奠定了基础,模拟生物视觉感知机理的智能仿生图像传感器有效解决了分辨率和帧频不断提高的需求带来的感知与处理能力的挑战,同时还具有大动态范围、低数据冗余和低功耗等优势。文章在分析了智能化成像机理的基础上,调研了国际上多种仿生CMOS图像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智能化成像与识别的关键技术,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为抢占智能化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的制高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 智能化成像 生物视觉 三维堆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注意力和分层感知表征的IQA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史再峰 佟博文 +2 位作者 孔凡宁 康泰 罗韬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4-243,共10页
图像质量评价在图像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以多通道特征的形式获取图像信息,但在特征下采样过程中会丢失局部空间细节,导致对于图像信息的表征能力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分层感知机制,提出了一... 图像质量评价在图像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以多通道特征的形式获取图像信息,但在特征下采样过程中会丢失局部空间细节,导致对于图像信息的表征能力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分层感知机制,提出了一种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采用Siamese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实现非线性映射,从不同尺度和视觉复杂度表征图像信息,并通过双重注意力模拟人类在评价图像质量时对视觉注意力的调控过程.此方法在特征提取阶段引入空间注意力机制,对特征图的二维空间位置赋以权重,计算人在感知图像失真信息时对空间区域的注意力差别.在特征融合阶段利用分组通道注意力模块显式建模通道间的依赖关系,对感知差异特征进行自适应的校准,使网络关注对于图像质量评价影响大的通道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LIVE、TID2013和CSIQ 3个公开数据集上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75、0.938和0.963,在应对复杂失真类型图像时的性能提升显著,与人类主观评价的一致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质量评价 卷积神经网络 双重注意力机制 分层感知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流水线逐次逼近混合型模数转换器设计
5
作者 叶茂 白春阳 +1 位作者 郑肖肖 赵毅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为满足数字X射线系统中光电二极管阵列读出电路对平均性能优越的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的要求,设计一款高精度流水线逐次逼近混合型模数转换器.采用带有预放大级的增益增强型放大器结构,实现了高能效运放设计.使... 为满足数字X射线系统中光电二极管阵列读出电路对平均性能优越的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的要求,设计一款高精度流水线逐次逼近混合型模数转换器.采用带有预放大级的增益增强型放大器结构,实现了高能效运放设计.使用最低有效位(least significant bit,LSB)平均抗噪声方法,简化第二级比较器结构,有效降低了系统功耗.运用基于延迟锁相环(delay-locked loop,DLL)反馈环路实现比较器时钟自调节,提高了异步时序鲁棒性.基于0.18µm EPI BCD工艺完成对ADC电路设计、版图绘制和后仿真验证.在5.0 V供电电压、5 MS/s采样率的条件下,有效位数ENOB为15.61 bit,信噪失真比SNDR为95.73 dB,非杂散动态范围SFDR为110.7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模数转换器 LSB平均抗噪声 DLL时钟自调节环路 高能效运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0.5)W_(0.5))^(5+)掺杂MgNb_(2)O_(6)陶瓷的晶体结构与太赫兹介电性能
6
作者 黄子鹏 贾文晓 李玲霞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7-655,共9页
MgNb_(2)O_(6)陶瓷具有烧结温度适中和介电损耗低等优点,在无线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6G通信技术研发工作的开展,通信频率将从微波频段迈向太赫兹频段。MgNb_(2)O_(6)陶瓷应用于太赫兹通信器件中可有效降低插入损耗,增大相对带宽... MgNb_(2)O_(6)陶瓷具有烧结温度适中和介电损耗低等优点,在无线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6G通信技术研发工作的开展,通信频率将从微波频段迈向太赫兹频段。MgNb_(2)O_(6)陶瓷应用于太赫兹通信器件中可有效降低插入损耗,增大相对带宽,提高增益。然而,目前仍缺乏关于MgNb_(2)O_(6)结构与太赫兹介电性能关联机制的深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MgNb_(2–x)(Ti_(0.5)W_(0.5))_(x)O_(6)(x=0~0.03)陶瓷。采用Rietveld精修、复杂化学键理论和太赫兹时域光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MgNb_(2–x)(Ti_(0.5)W_(0.5))_(x)O_(6)(x=0~0.03)陶瓷的晶体结构与太赫兹介电性能之间的关联机制。基于上述分析手段,在单相MgNb_(2)O_(6)体系中引入整体不稳定性指数表征晶格内应变,建立了晶格内应变以及晶格能与太赫兹介电损耗的关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的(Ti_(0.5)W_(0.5))^(5+)离子可修饰晶体结构,随着掺杂量增加,减小了内应变,增加了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增大了晶格能,进而降低了介电损耗。此外,原子堆积密度随(Ti_(0.5)W_(0.5))^(5+)离子掺杂量增加而增大,这意味着离子间排列更加紧密,从而有效抑制了晶体的非简谐性振动,进一步降低了介电损耗。最终,1340℃烧结的Mg Nb_(2–x)(Ti_(0.5)W_(0.5))_(x)O_(6)(x=0.03)陶瓷具有优异的太赫兹介电性能:介电常数(εr)为19.32,介电损耗为0.003(@0.30 THz),吸收系数为1.64 cm–1(@0.30 THz)。本研究制备的Mg Nb_(2–x)(Ti_(0.5)W_(0.5))_(x)O_(6)(x=0.03)陶瓷在太赫兹器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Nb_(2)O_(6)陶瓷 晶体结构 复杂化学键理论 内应变 太赫兹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令扩展的RISC-V可配置故障注入检测方法
7
作者 刘强 李一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2,共10页
针对处理器运行时受到故障攻击出现的数据流错误,提出了一种面向RISC-V处理器微架构的模式可配置故障注入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RISC-V指令集架构,利用其可扩展性添加带模式配置的自定义算术逻辑运算指令和控制与状态寄存器,以软硬件结... 针对处理器运行时受到故障攻击出现的数据流错误,提出了一种面向RISC-V处理器微架构的模式可配置故障注入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RISC-V指令集架构,利用其可扩展性添加带模式配置的自定义算术逻辑运算指令和控制与状态寄存器,以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同时实现算术逻辑运算和故障注入检测。在软件层面,通过写寄存器指令将配置信息写入自定义的控制与状态寄存器,配置自定义指令的故障注入检测模式,包括信息冗余和时间冗余2种故障注入检测模式及其参数;在硬件层面,实现了支持模式可配置故障注入检测方法的RISC-V处理器微架构。采用仿真器命令模拟故障注入,验证扩展后的RISC-V处理器的功能正确性与故障注入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当信息冗余模式和时间冗余模式的应用频率相同时,模式可配置方法相较于单信息冗余方法,平均故障检测率提高13.34%,引入4.4%的平均资源开销;相较于单时间冗余方法,降低了8.24%的平均时间开销,故障检测率降低了13.33%。所提模式可配置方法可以实现故障检测率和时间开销的折中,适用于不同安全性和性能需求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件安全 故障注入攻击对策 故障注入检测 RISC-V处理器 指令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SC-V向量扩展的图像预处理加速方法
8
作者 刘强 尹蔚 李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4-1084,共11页
作为卷积神经网络(CNN)计算的前序步骤,图像预处理不可或缺又非常耗时。为加速图像预处理,提出一种基于RISC-V向量扩展的加速方法,对灰度化、标准化、高斯滤波等11种图像预处理算法进行加速。从计算模式上将11种图像预处理算法归为4类,... 作为卷积神经网络(CNN)计算的前序步骤,图像预处理不可或缺又非常耗时。为加速图像预处理,提出一种基于RISC-V向量扩展的加速方法,对灰度化、标准化、高斯滤波等11种图像预处理算法进行加速。从计算模式上将11种图像预处理算法归为4类,并基于RISC-V向量扩展对各类图像预处理算法设计了加速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性能,新增6条自定义的向量指令,并通过修改编译器和设计硬件模块实现了6条自定义向量指令;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进行测试,并分析了向量处理器配置对性能和资源消耗的影响。结果显示:所提方法相比标量处理器实现了3.13~9.97倍的加速效果,可有效解决图像预处理在深度学习过程中的性能瓶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预处理 RISC-V 向量扩展 算法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表面波谐振器无损测量多结构薄膜几何参数的仿真
9
作者 刘卓 肖夏 +1 位作者 张晋菘 张立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473,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铌酸锂(LiNbO3)的便携式单端口声表面波(SAW)谐振器无损检测多种结构薄膜几何特征的新方法,测量的薄膜结构包括单层金属薄膜、双层薄膜和大马士革结构薄膜。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仿真得到S参数曲线,再拟合得到一定范围内的SA... 提出了一种基于铌酸锂(LiNbO3)的便携式单端口声表面波(SAW)谐振器无损检测多种结构薄膜几何特征的新方法,测量的薄膜结构包括单层金属薄膜、双层薄膜和大马士革结构薄膜。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仿真得到S参数曲线,再拟合得到一定范围内的SAW谐振器谐振频率与相应几何参数的关系曲线,并用三阶多项式表示。结果表明,拟合曲线可决系数R2均大于0.999 0,说明所得拟合多项式能较为准确地表征几何特征与谐振器谐振频率的关系。通过所提方法测量未知几何尺寸样片的谐振频率后代入相应关系式,即可计算出对应的样片几何尺寸。验证了SAW谐振器在薄膜几何特征的快速无损检测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声表面波谐振器 有限元法 薄膜 大马士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数字校准Cyclic ADC设计
10
作者 郭振华 高静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5-1154,共10页
针对CMOS图像传感器中列并行Cyclic ADC的精度被电容失配所限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Cyclic ADC数字校准技术。该技术复用Cyclic ADC的电路模块,对Cyclic ADC自身的数字校准参数进行精确的自测量,并使用自测量过程提取的数字校准参数,对AD... 针对CMOS图像传感器中列并行Cyclic ADC的精度被电容失配所限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Cyclic ADC数字校准技术。该技术复用Cyclic ADC的电路模块,对Cyclic ADC自身的数字校准参数进行精确的自测量,并使用自测量过程提取的数字校准参数,对ADC进行数字校准,减小了电容失配对Cyclic ADC精度的影响,进而消除了由列并行Cyclic ADC电容失配带来的CMOS图像传感器条纹噪声问题。通过对Cyclic ADC数字校准参数进行多次自测量的方式,解决了随机噪声对校准参数自测量过程产生干扰这一问题。在110 nm CMOS工艺下设计了一款用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Cyclic ADC,该ADC采用了所提出的电容复用数字校准技术。对电路复用数字校准Cyclic ADC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当自测量次数为10时,所提出的数字校准技术可将具有5%电容失配的Cyclic ADC的有效位数提高5 bit,可有效降低电容失配对Cyclic ADC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图像传感器 Cyclic ADC 电路复用 数字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命名数据网中基于协同策略的拥塞控制方案
11
作者 李卓 沈兴迪 +2 位作者 罗蓬 马天祥 赵建利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9-157,共9页
为解决命名数据网(Named Data Networking,NDN)中混合拥塞控制的过度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协同拥塞控制方案CHCC(Cooperative Hybrid Congestion Control),不仅支持接收端和路由器协同缓解拥塞,还能够防止由于两者过度控制导致的传输性能... 为解决命名数据网(Named Data Networking,NDN)中混合拥塞控制的过度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协同拥塞控制方案CHCC(Cooperative Hybrid Congestion Control),不仅支持接收端和路由器协同缓解拥塞,还能够防止由于两者过度控制导致的传输性能下降。CHCC通过主动队列管理技术检测拥塞并产生标记信息,触发下游接收端调整Interest发送窗口、路由器转移流量来控制拥塞。在ndnSIM中实现该方案,并与ICP(Interest Control Protocol)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HCC在多种拓扑下均能获得更高的吞吐量,更低、更稳定的传输延时,同时无丢包现象,此外,通过Jain's公平性指数进行公平评价,结果表明CHCC在确保用户间资源分配公平方面同样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数据网 协同策略 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过滤草图的网络超点测量算法
12
作者 李卓 孟晋虎 +4 位作者 林盛彦 高源 谷大伟 尤辰至 刘开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9-299,共11页
针对典型草图无法直接应用到超点测量的问题,提出新型的多重过滤草图(MFS),给出理论误差分析.MFS以前置分流过滤器来去除重复数据包,在兼顾流频率测量任务的同时完成超点测量.后级统计过滤器划分为3级子结构,分别用来捕捉不同大小的流,... 针对典型草图无法直接应用到超点测量的问题,提出新型的多重过滤草图(MFS),给出理论误差分析.MFS以前置分流过滤器来去除重复数据包,在兼顾流频率测量任务的同时完成超点测量.后级统计过滤器划分为3级子结构,分别用来捕捉不同大小的流,以适应现实中偏态的网络流量分布特征,提升草图的内存利用率及测量精度.提出非对称的插入和查询算法(AIQ),该算法利用流量的偏态分布特征,快速完成插入和查询操作,满足链路转发的速度要求.实验结果表明,与当下的先进方案相比,所提的多重过滤草图的流频率测量精度提升了2~48倍,大象流测量精度提升了3~53倍,超点测量精度提升了2.0~3.0倍,测量吞吐量与经典草图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测量 超点测量 草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D采样技术的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茂 楚银英 赵毅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7,共9页
针对柔性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数字化对功耗和面积的要求,设计了一款低功耗逐次逼近型(SAR)模数转换器(ADC).电路采用了基于GND采样的单调开关切换方案降低DAC开关能耗,并使用了分段电容阵列,在进一步降低切换功耗的同时,还缩减了... 针对柔性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数字化对功耗和面积的要求,设计了一款低功耗逐次逼近型(SAR)模数转换器(ADC).电路采用了基于GND采样的单调开关切换方案降低DAC开关能耗,并使用了分段电容阵列,在进一步降低切换功耗的同时,还缩减了整体电路的面积开销.此外,电路还设计了两级预放大器来降低动态比较器的噪声和失调,采用动态元件匹配技术(DEM)来提高ADC的线性度.在0.18μm 1P6M CMOS工艺下实现了该ADC的电路设计和版图绘制,芯片内核面积约630μm×575μm,在1.8 V的电源电压下功耗为25.7μW.流片测试结果显示:SAR ADC在250 kHz的采样率下以11 bit输出时,信噪失真比SNDR为65.0 dB,有效位数ENOB为10.51 b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 GND采样 动态元件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集接收技术的可见光接收机前端电路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生 王续霏 +2 位作者 毛旭瑞 周高磊 闫冬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62-1068,共7页
为了减弱噪声对可见光通信质量的影响,提高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基于台积电180 nm CMOS工艺,提出了一种抗噪能力较强的可见光接收机前端电路.电路主要包括跨阻放大器、限幅放大器、直流偏移消除网络和输出缓冲级.输入端对信号进行... 为了减弱噪声对可见光通信质量的影响,提高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基于台积电180 nm CMOS工艺,提出了一种抗噪能力较强的可见光接收机前端电路.电路主要包括跨阻放大器、限幅放大器、直流偏移消除网络和输出缓冲级.输入端对信号进行两路接收,通过印制电路板绘制把外部两个光电二极管相连,对接收到的光电流信号进行等增益合并,合并信号作为输入信号提供给光接收机模拟放大电路,这种设计实现了分集接收技术,提高了光通信系统的信噪比.跨阻放大器采用调节型共源共栅结构,共源结构作为反馈环路,降低芯片的输入阻抗,共漏结构提高了跨阻放大器的带负载能力.限幅放大器采用改进Cherry Hooper型限幅放大器结构,引入反馈电阻降低级间等效电阻,扩展有效带宽,并通过增加负载电阻为支路提供偏置电流,有效提高了电路的输出范围.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源电压为1.8 V、光电探测器等效电容为5 pF时,光接收机的跨阻增益为88 dBΩ,-3 dB带宽为510 MHz,在误码率小于3.8×10-3的条件下实现了600 Mb/s的数据传输.芯片功耗为43.62 mW,整体面积为624μm×823μm,当误码率为10-9时,基于分集接收的光接收机的灵敏度为-11.5 dBm.对比实验表明,分集接收技术降低了可见光通信的误码率,提高了通信质量,因此基于分集接收技术的光接收机有望应用于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技术 可见光通信 光接收机 分集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激光测深雷达中大动态范围信号的多通道处理技术(英文)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杰 赵毅强 +4 位作者 叶茂 胡凯 谢绍禹 薛文佳 周国清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0-126,共7页
为实现大动态范围信号的有效接收,设计了一种三路并行的信号处理架构,分别设置为低、中、高三种不同增益,以实现不同水深下不同幅度的回波信号处理.同时利用数据拼接方法以及一种基于五角函数和高斯函数组合的拟合算法综合处理三路数据... 为实现大动态范围信号的有效接收,设计了一种三路并行的信号处理架构,分别设置为低、中、高三种不同增益,以实现不同水深下不同幅度的回波信号处理.同时利用数据拼接方法以及一种基于五角函数和高斯函数组合的拟合算法综合处理三路数据并进行水深评估.基于Wa-LID回波仿真模型得到回波数据,验证多路并行处理架构的实用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通道处理技术可测信号的动态范围达86.9dB,对应的最大测深为26m,测量偏差为1.6cm至4.7cm,标准差小于1.1cm.可有效应用于机载激光雷达测深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海洋测深学 多通道 回波 大动态范围 数据拼接方法 拟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四轴飞行器成像、惯性和高度组合导航 被引量:9
16
作者 邹强 付超 莫申童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提高四轴飞行器在非结构化、室内和GPS失效环境下的导航精度,本文提出一种用于四轴飞行器的成像、惯性和高度组合导航。首先对四轴飞行器搭载的摄像机进行了标定,获取了摄像机的内外参数。其次设计了着陆标志为标准参照物,以及着陆... 为了提高四轴飞行器在非结构化、室内和GPS失效环境下的导航精度,本文提出一种用于四轴飞行器的成像、惯性和高度组合导航。首先对四轴飞行器搭载的摄像机进行了标定,获取了摄像机的内外参数。其次设计了着陆标志为标准参照物,以及着陆标志识别方案。再利用卡尔曼滤波器融合视觉、惯性测量系统和超声波测距仪的数据,通过相似三角形定理估计飞行器的相对高度,利用视觉测程法估计飞行器位置和位移速度。最后验证组合导航的有效性,用成像、惯性与高度组合导航实验平台依次进行了相对高度估计实验、平移速度和相对位置估计实验,实验测试表明:在高度估计实验中,组合导航能够很好的描述四轴飞行器的飞行高度估计;在平移速度估计实验中,卡尔曼滤波器估计的速度估计值很平滑;相对位置估计实验中,四轴飞行器的x方向位置保持在原点附近,y方向位置保持在-1.0 m附近,高度位置的最大误差在0.3 m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轴飞行器 组合导航 视觉识别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N具有缓存感知的NDN节点拥塞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开华 侯雅俊 +2 位作者 李卓 宫霄霖 罗蓬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4-220,共7页
命名数据网(named data networking,NDN)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架构,旨在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流量.然而,随着用户需求进一步增长,拥塞控制对于多路径传输的命名数据网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亟需一种能够快速地检测网络拥塞和有效地... 命名数据网(named data networking,NDN)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架构,旨在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流量.然而,随着用户需求进一步增长,拥塞控制对于多路径传输的命名数据网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亟需一种能够快速地检测网络拥塞和有效地管理网络资源的拥塞控制机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的、具有缓存感知功能的命名数据网节点拥塞控制策略,称BCMCC.首先,介绍了BCMCC的新型网络架构.利用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解耦合技术,该架构将拥塞控制功能集中于SDN控制器中,以实现集中式节点拥塞控制、降低节点运行负荷的目的.其次,基于新型网络架构,研究了BCMCC的缓存感知算法和多路径选择拥塞控制算法.其中,缓存感知算法实现了网络缓存内容的感知以及缓存内容全局流行度的计算,能够利用命名数据网的节点缓存特性,降低缓存内容对拥塞控制的影响;多路径选择拥塞控制算法协同节点更新转发端口信息以实现流量迁移、智能化管理多路径容量,达到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有效避免和缓解网络拥塞的目的.最后,在ndnSIM仿真平台进行BCMCC的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BCMCC在丢包量、网络吞吐量以及传输时延等方面优于Best-Route算法、NCC算法和Random算法.在网络流量相同的情况下,BCMCC平均传输时延比Random低14.16%,比NCC低22.68%,比Best-Route低17.24%,同时相比Best-Route具有更稳定的网络吞吐量.BCMCC可以有效解决命名数据网拥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数据网 缓存感知 多路径选择 拥塞控制 软件定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相关多采样技术的CMOS图像传感器列级单斜ADC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静 衡佳伟 +1 位作者 聂凯明 徐江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4-514,共11页
为了降低CMOS图像传感器的噪声水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相关多采样技术的单斜ADC,可以根据光强自动选择合适的斜坡信号完成A/D转换。通过在低照度下使用小范围、高增益的斜坡信号进行多采样操作,可以充分降低读出噪声。多斜坡发... 为了降低CMOS图像传感器的噪声水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相关多采样技术的单斜ADC,可以根据光强自动选择合适的斜坡信号完成A/D转换。通过在低照度下使用小范围、高增益的斜坡信号进行多采样操作,可以充分降低读出噪声。多斜坡发生器由温度计码电容型DAC实现,此外还分析并校准了斜坡信号的失调电压和增益误差。提出的单斜ADC是在标准的110 nm 1P4M工艺下设计仿真的。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相关多采样技术的单斜ADC不会增加总A/D转换时间,同时在8倍的前置放大器增益下实现了最低59μV_(rms)的读出噪声。此外当前置放大器为2倍增益时,读出噪声从强光下的211μV_(rms)降低到弱光下的92μV_(rms),噪声的降低对应于7.21 dB信噪比的提高。另外,本文的品质因数为3.77 nV_(rm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图像传感器 单斜ADC 自适应相关多采样 低噪声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失调抑制技术的全局快门帧差型传感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政绪 徐江涛 高志远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7-347,共11页
提出了一种低固定模式噪声全局快门帧差型传感器的电路实现方法。帧差型传感器根据连续两帧之间的光强变化方向进行编码,每个像素只输出两位的事件信息。全局快门方案通过交替使用像素内的两个电容器实现。失调抑制技术结合了差分采样... 提出了一种低固定模式噪声全局快门帧差型传感器的电路实现方法。帧差型传感器根据连续两帧之间的光强变化方向进行编码,每个像素只输出两位的事件信息。全局快门方案通过交替使用像素内的两个电容器实现。失调抑制技术结合了差分采样方案与基于电容存储的比较器失调抑制方案。传感器采用0.11μm CMOS技术进行设计,像素尺寸为7μm,阵列大小为640×480。仿真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将列并行事件编码电路的失调从7.37 mV抑制到264μV;传感器的固定模式噪声从0.75%降低到0.096%;传感器以120帧/s的速度运行时,功耗为0.441 nJ/pixel×frame。仿真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以以低固定模式噪声输出时间域差分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帧差型传感器 全局快门 固定模式噪声 失调抑制 成像质量 CMOS图像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列共用多采样技术的CMOS图像传感器读出电路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得剑 高静 聂凯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3-510,共8页
针对CMOS图像传感器中相关多采样(Correlated Multiple Sampling,CMS)技术在抑制噪声的同时使读出速度受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低噪声读出电路。读出电路采用列共用多采样技术,能够在不影响读出速度的情况下,抑制时域噪声和列固定模式噪声(F... 针对CMOS图像传感器中相关多采样(Correlated Multiple Sampling,CMS)技术在抑制噪声的同时使读出速度受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低噪声读出电路。读出电路采用列共用多采样技术,能够在不影响读出速度的情况下,抑制时域噪声和列固定模式噪声(Fixed Pattern Noise,FPN),改善CMOS图像传感器的成像质量。列共用多采样技术采用开关控制读出电路和像素的连接关系,以多列共用的读出电路对像素依次进行时序错开时间缩短的多次采样,完成所有像素量化的总时间保持不变。基于列共用多采样技术读出电路的降噪效果在110 nm的CMOS工艺下进行了仿真和验证。随着采样数M从1到4变化,读出时间没有增长,瞬态噪声仿真得到整个读出链路的输入参考噪声从123.8μV降低到60.6μV;加入列FPN进行仿真,输入参考失调电压由138μV降低到69μ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噪声CMOS图像传感器 低噪声读出电路 列共用多采样 单斜模数转换器 时域噪声 列固定模式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