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瑶 张雪娟 +1 位作者 雷东 赵日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17-18,共2页
目的研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此研究定于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开展,纳取80例脑梗死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40例/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比... 目的研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此研究定于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开展,纳取80例脑梗死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40例/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IM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Vm(58.79±4.21)cm/s、Vd(52.45±4.08)cm/s、Vp(66.45±5.02)cm/s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MOCA(23.45±1.26)分、MMSE(94.18±2.32)分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增强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康复。可作为临床的参考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氢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脑梗死 NIHSS评分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替普酶和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胜莹 王瑶 张雪娟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26-27,43,共3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和尿激酶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治疗中对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血清指标的显著效果。方法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阶段采集病例展开研究,实施对象为201例AIS患者,经严格纳排标准后分组,组别对照组(应用尿激酶静...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和尿激酶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治疗中对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血清指标的显著效果。方法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阶段采集病例展开研究,实施对象为201例AIS患者,经严格纳排标准后分组,组别对照组(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132例与观察组(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69例;判定患者神经功能及卒中后恢复情况,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统计不良预后发生情况,以上数据两组对比。结果较治疗前NIHSS、mRS评分评定,患者治疗后其评分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均更低(P<0.05);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升高,且观察组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及平均流速均更高(P<0.05);较治疗前凝血功能指标,患者治疗后PT、APTT、TT均延长,FIB均下降,D-D均升高,且观察组以上因子水平更优(P<0.05);较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患者治疗后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细胞容积检测结果均下降,且观察组水平更低(P<0.05)。结论于AIS治疗中应用阿替普酶治疗,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调节血液流变学,以减轻神经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整体疗效较尿激酶更优,取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尿激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 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联合ASPECT评分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徐俊英 郎素芝 +2 位作者 雷东 郝朝伟 姚树森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NLR)联合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ASPECT)评分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61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LVO患者,收集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相关资料...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NLR)联合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ASPECT)评分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61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LVO患者,收集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相关资料,统计NLR和ASPECT评分。根据发病90 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90例)和预后良好组(7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分析NLR、ASPECT评分与AISLVO患者预后不良的关系及其预测患者神经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心房颤动比例、侧支循环分级0~1级比例、入院NIHSS评分、血管再通失败比例、颅内出血比例、术前NLR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术前ASPECT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侧支循环分级0~1级、血管再通失败比例、术前ASPECT评分<7分、术前NLR≥1.86是AIS-LVO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均<0.05)。NLR、ASPECT评分预测AIS-LVO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截断值分别为1.89、7分,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6、0.783,NLR联合ASPECT评分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23,高于单独NLR、ASPECT评分预测(Z分别为4.772、4.207,P均<0.05)。结论高NLR、低ASPECTS评分与AIS-LVO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有关,NLR联合ASPECTS评分可较好地预测AIS-LVO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不良预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静脉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C88C基因突变致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40型1例
4
作者 赵日光 赵琨 +3 位作者 郝朝伟 李福兴 赵娜 苏红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719-720,共2页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SCAs)是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主要类型,以进行性共济失调为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还可伴有眼球运动障碍、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锥体束征、锥体外系体征、肌萎缩、周围神经病和痴呆等。该...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SCAs)是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主要类型,以进行性共济失调为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还可伴有眼球运动障碍、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锥体束征、锥体外系体征、肌萎缩、周围神经病和痴呆等。该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已明确的致病基因达48个,具有高度基因和临床异质性,目前对不同基因型的自然史研究逐步深入,不同基因背景下疾病进展速度和主要临床表现各异[1-5]。本研究报告1例因含卷曲螺旋域蛋白88C基因(coiled-coil domain containing 88C,CCDC88C)突变致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40型(SCA40)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CCDC88C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n评分对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患者溶栓效果的评估价值
5
作者 张雪娟 赵琨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4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Tan评分对急性大脑中动脉(AMCA)M1段闭塞患者溶栓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56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MCAM1段闭塞患者,根据脑梗死溶栓(TICI)血管灌注分级将患者分为未通组94例和再通组62例。比较两组基础资料和Tan评分,多因素Lo... 目的探讨Tan评分对急性大脑中动脉(AMCA)M1段闭塞患者溶栓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56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MCAM1段闭塞患者,根据脑梗死溶栓(TICI)血管灌注分级将患者分为未通组94例和再通组62例。比较两组基础资料和Tan评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CAM1段闭塞患者溶栓未通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an评分预测AMCAM1段闭塞患者溶栓未通价值,比较不同Tan评分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分级。结果未通组Tan评分<2分、高血压史、心房颤动史比例和入院时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空腹血糖(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再通组,发病至入院时间长于再通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OR=4.318,95%CI:2.405~8.276)、发病至入院时间(OR=1.076,95%CI:1.025~1.128)、入院时NIHSS评分(OR=1.170,95%CI:1.081~1.395)为AMCAM1段闭塞患者溶栓未通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Tan评分≥2分(OR=0.316,95%CI:0.160~0.627)为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Tan评分预测AMCAM1段闭塞患者溶栓未通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49(95%CI:0.783~0.901)、77.17%、85.94%。Tan评分<2分患者mRS分级≥3级比例高于Tan评分≥2分患者(P<0.05)。结论Tan评分与AMCAM1段闭塞患者溶栓效果有关,可作为溶栓未通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 静脉溶栓 侧支循环 Tan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32例临床研究
6
作者 齐金龙 赵琨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7期1540-1541,共2页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体征和症状 高压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