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学界的声音:机制重建势在必行
被引量:2
- 1
-
-
作者
井建斌
-
机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
-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61-63,共3页
-
文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揭露和规范学术研究中的各种不规范现象为己任的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成为中国大陆学术界新的关注热点。在有关的学术讨论中,人们过分关注学者个体的学术失范问题,而对学术研究管理中的学术腐败问题重视不够。学术管理机制在权力运行当中的根本性缺陷在于,行政权力替代了学术权力,从而使学术管理事实上成了行政管理。学术管理机制的重建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杜绝“近亲繁殖”,规定各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得留在本校;建章立制,彻底禁止以权谋学;建立合理的学术制度和学术规范,取消诸多不必要且引发很多问题的评审制度;大学管理应以学术管理为主导,确立学术自由的价值理念和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
-
关键词
学术规范
学术管理机制
学术腐败
学风建设
学术权力
学术制度
学术自由
大学管理
-
Keywords
academic circles
system reconstruction
academic standard
academic management
academy corruption
-
分类号
G311
[文化科学]
-
-
题名简论任弼时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井建斌
-
机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
-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3期21-23,共3页
-
文摘
任弼时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两个根本着力点、一个基石"。把发展经济作 为根据地建设的中心环节,增强党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着力点之一。正确 处理党与政府、军队、各种群众团体、合作社、学校等一切革命组织之间的关系,增强党驾驭政治工作的能力, 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另一个根本着力点。加强党内外民主建设,增强党运用民主的能力,是加强党的 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石。
-
关键词
任弼时
执政能力
经济建设
党政关系
党内民主
人民民主
-
分类号
D25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邓小平对密切联系群众的理论探索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石学峰
-
机构
天津市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
-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7期88-94,共7页
-
文摘
党的宗旨、党是人民群众的工具、执政党容易脱离群众的特性、执政党承担的繁重建设任务都决定了我们党仍有必要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光荣传统,执政党具备更多密切联系群众的资源和条件,现阶段仍存有密切联系群众的外在压力,决定了执政党更有可能密切联系群众。党密切联系群众,要从六个方面入手:充分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切实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重视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疾苦、切实为群众办实事;根据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从群众实际出发;克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反对搞特权;注意工作方法,将正确的主张与有效的方法相结合;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
关键词
密切联系群众
群众路线
群众利益
-
Keywords
close ties with the masses, the mass line,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
分类号
D261.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论孙中山的“开放主义”思想
- 4
-
-
作者
郁晓航
-
机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
-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2期77-80,共4页
-
文摘
孙中山总结了中国古代对外开放的历史经验和近代闭关锁国、被迫开放的历史教训,对近代以来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思想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孙中山认为,西方各国的兴起都是实行对外开放使然,中国欲求强于世界,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孙中山以互助为“开放主义”的理论基础,主张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坚持维护国家主权等基本原则,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思想的先驱。
-
关键词
孙中山
对外开放
平等互利
共同发展
-
Keywords
Dr. Sun Yat-sen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common development
-
分类号
D0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K258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