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生物力学研究的测量方法学专家共识 被引量:31
1
作者 马信龙 马剑雄 +12 位作者 徐卫国 杨阳 徐斌 王杰 徐立岩 贾浩波 冯睿 虞惊涛 邢丹 马宝意 陈阳 朱少文 王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39-1054,共16页
骨科生物力学是以骨骼肌肉系统为对象,利用生物力学的方法将工程原理,尤其是机械力学原理应用于临床医学来解决骨科所遇到的问题的一门生物力学领域中相当重要的分支学科。骨科生物力学研究中常通过测试和测量骨、骨骼肌、肌腱和韧带、... 骨科生物力学是以骨骼肌肉系统为对象,利用生物力学的方法将工程原理,尤其是机械力学原理应用于临床医学来解决骨科所遇到的问题的一门生物力学领域中相当重要的分支学科。骨科生物力学研究中常通过测试和测量骨、骨骼肌、肌腱和韧带、关节、脊柱等骨骼肌肉系统的力学特性参数,对标本进行综合评价。骨科生物力学测试测量方法包括机械测试方法、接触式测量方法以及非接触式测量方法。机械测试方法包括拉压试验、弯曲试验、扭转试验、纯剪切试验、疲劳试验、拔出试验、阻力矩试验、微力学试验等。接触式力学测量方法包括电阻应变测量方法、硬度测试方法等。非接触式力学测量方法包括光测法、声测法以及磁测法等。此外,还有计算机三维图像重建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子生物力学研究方法以及三维捕捉和步态分析方法。上述方法在骨科生物力学研究的测试和测量中有各自的应用范围以及各自的优点以及不足。本文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以及优缺点的介绍,给相关领域研究者们提供方法学的指引,以便于在骨科生物力学研究中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生物力学 测量方法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在不同运动负荷条件下的生物力学研究
2
作者 王颖 马剑雄 +1 位作者 柏豪豪 马信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6-46,共1页
目的生物力学在股骨颈骨折并发股骨头坏死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拟探究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在不同运动负荷下的力学特性,为骨折康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纳入股骨颈骨折术后复位质量评价良好的患者30例。建立双侧股骨颈模型(健侧与... 目的生物力学在股骨颈骨折并发股骨头坏死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拟探究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在不同运动负荷下的力学特性,为骨折康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纳入股骨颈骨折术后复位质量评价良好的患者30例。建立双侧股骨颈模型(健侧与患侧),首先以健侧镜像模型为标准,测量患侧股骨复位量化参数,包括股骨头小凹最低点位移,股骨头中心位移,股骨头空间偏转角度。然后建立股骨颈有限元模型,结合Any Body人体建模仿真软件,建立不同运动模拟,并将产生的关节力、肌肉力、力矩及约束条件生成环境变量施加于有限元模型;动作包括站立、步行、起立和下蹲,其中下蹲和起立分别由九个节段动作完成,下蹲由模型站立位起始,每下蹲一节段髋关节与膝关节弯曲15°,直至135°停止,起立则是相反的动作过程。结果30例股骨股骨头小凹最低点平均距离9.22±4.42 mm,股骨头中心平均距离为5.32±2.98 mm,股骨头平均偏转角度为19.73°±11.61°。站立时平均应力峰值为18.97±7.8 MPa,步行过程中平均应力峰值为66.85±36.18 MPa,起立过程中平均应力峰值为61.74±114.38 MPa,下蹲过程中平均应力峰值为1607.04±869.58 MPa。结论30例股骨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移位。4个日常动作中,站立时股骨颈受力最小,其次是起立和步行,下蹲时股骨颈受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立位 股骨颈骨折 偏转角度 股骨头坏死 生物力学 镜像模型 量化参数 环境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康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崔洪伟 王岩 +12 位作者 周丽芸 孙亚迪 李奕扬 申佳慧 李光 马天成 封潇添 王祺钰 董本超 李岩 杨培川 马剑雄 马信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1-1085,1092,共6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随之上升,医疗财政支出增多。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康复是骨质疏松治疗不可或缺的环节,但长期以来临床医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康复治疗认识程度不足,治疗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也缺乏规范化的标准...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随之上升,医疗财政支出增多。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康复是骨质疏松治疗不可或缺的环节,但长期以来临床医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康复治疗认识程度不足,治疗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也缺乏规范化的标准。因此,笔者围绕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康复治疗为中心主题,对目前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阐述了应提高对术前康复程度的规范化,加强评定中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变化的分析,合理运用康复器具,加强冲击波和水疗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采取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综合分析等观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康复 骨质疏松性骨折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修饰外泌体研究进展
4
作者 崔洪伟 马剑雄 +12 位作者 王岩 周丽芸 李光 孙亚迪 李奕扬 申佳慧 马天成 王祺钰 封潇添 董本超 杨培川 李岩 马信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44-644,共1页
目的近年来,外泌体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关注度显著升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将其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携带核酸、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 目的近年来,外泌体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关注度显著升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将其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携带核酸、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脂质体、纳米颗粒等合成载体相比,外泌体的内生性和异质性使其在疾病诊疗领域具有广泛而独特的优势。然而,外泌体的储存稳定性差、低产量、低纯度、和弱靶向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方法利用冲击波、电修饰、声波修饰、机械力学、疏水和膜融合、磁引导、金属粒子、温度影响、紫外线和辐射修饰对外泌体进行刺激,具有提高外泌体产量,提高表达,增强其靶向性的作用。结果冲击波、电修饰、声波引导、机械力学、温度、辐照等均可对外泌体数量和产量产生影响。而电修饰、疏水与膜融合、磁引导都可以增强外泌体的靶向性。在其特定的情况下,疏水与膜融合、磁引导、金属粒子表现出较好的靶向性能;电修饰和声波修饰则在提高外泌体的数量和质量方面,相较于其他物理修饰方法,具有时间短、成本低、性价比高的优势;磁引导和辐射修饰在治疗癌症方面具有着独特的功能。结论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可适当选取一种或多种物理修饰方法,以提高外泌体数量和产量,并增强其靶向性,以更高效和精准的方式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疾病诊疗 金属粒子 机械力学 膜融合 靶向性 储存稳定性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MICA及其受体NKG2D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文君 崔爽爽 +1 位作者 邢国胜 于顺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4-517,共4页
目的:探讨共育培养体系中R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MICA mRNA及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受体NKG2D mRNA表达的改变及其在RA免疫机制中的作用。方法:RA滑膜成纤维细胞与Jurkat T细胞株以相同浓度共育培养。MTT法测定共育培养后T淋巴细胞的扩增能力... 目的:探讨共育培养体系中R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MICA mRNA及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受体NKG2D mRNA表达的改变及其在RA免疫机制中的作用。方法:RA滑膜成纤维细胞与Jurkat T细胞株以相同浓度共育培养。MTT法测定共育培养后T淋巴细胞的扩增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T淋巴细胞NKG2D mRNA的表达水平及滑膜成纤维细胞MICA mRNA、TNF-α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别与单纯培养组比较。结果:共育培养组与单纯培养组比较,第4天T淋巴细胞增殖率明显增加(P<0.001),其NKG2D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同时滑膜成纤维细胞MICA mRNA及TNF-αmRNA表达水平也升高。结论:共育培养的RA滑膜成纤维细胞和T淋巴细胞可能通过MICA-NKG2D结合激活T淋巴细胞,RA滑膜成纤维细胞分泌的TNF-α很可能在诱导T淋巴细胞NKG2D表达升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成纤维细胞 T淋巴细胞 共育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样品 PIXE 分析测定方法研究
6
作者 沙因 章佩群 +6 位作者 王昕 王观明 章晓剑 刘国栋 林汉 兰文正 温孝恒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5-359,共5页
简单介绍用内标法测定骨骼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制样方法,特别是复合吸收片的方法,可克服主量元素P和Ca对微量元素的影响,使骨骼样品的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法(PIXE)能谱中微量元素S、K、Sc、V、Cr、Mn、Co、Cu、Z... 简单介绍用内标法测定骨骼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制样方法,特别是复合吸收片的方法,可克服主量元素P和Ca对微量元素的影响,使骨骼样品的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法(PIXE)能谱中微量元素S、K、Sc、V、Cr、Mn、Co、Cu、Zn的能峰清晰、突出,为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微量元素Fe和Sr的相对规一含量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分别呈鼓凸形和下凹形规则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吸收片 骨骼 微量元素 荧光分析法 PIX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及柚皮苷抗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朝晖 马剑雄 马信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5-618,624,共5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典型的病理改变是全身骨量降低以及骨微结构的退化和破坏,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其严重的并发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骨质疏松症,尤其是最常见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给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同...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典型的病理改变是全身骨量降低以及骨微结构的退化和破坏,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其严重的并发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骨质疏松症,尤其是最常见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给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当前普遍认为治疗骨质疏松的关键在于恢复机体内骨代谢的动态平衡,而细胞之间的信号通路是研究的关键。随着新的信号通路不断出现,以其为作用靶点的新型药物也层出不穷,本文初步综述了近年来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特点、目前的主要诊断技术、经典药物及新型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从中药骨碎补中提取的单体化合物柚皮苷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治疗方法 中药 柚皮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水焦磷酸钙结晶沉积症6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尹海波 徐瑾 +5 位作者 王瑞琳 王林森 王淑丽 熊光宜 徐丽娜 杨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67-1269,共3页
目的探讨二水焦磷酸钙结晶沉积症(calcium pyrophosphate dihydrate crystal deposition disease,CPPD-CDD)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60例CPPD-CDD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行HE染色,镜下观察。结果 60例CPPD-CDD中男女比为1∶3.29... 目的探讨二水焦磷酸钙结晶沉积症(calcium pyrophosphate dihydrate crystal deposition disease,CPPD-CDD)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60例CPPD-CDD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行HE染色,镜下观察。结果 60例CPPD-CDD中男女比为1∶3.29,平均年龄63岁,好发于关节纤维软骨,膝关节45例,椎间盘11例,临床表现以骨性关节炎为主,具有多样性;影像学示纤维软骨区域出现线状或条片状高密度影或低信号;病理组织学形态为纤维软骨或滑膜组织内多灶性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雪花状紫蓝色钙盐沉积,呈短杆状、菱形或立方形结晶。结论 CPPD-CDD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患者年龄、骨性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发病机制可能与细胞内外无机焦磷酸的代谢异常有关,根据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形态学检查可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纤维软骨 二水焦磷酸钙 临床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褐藻糖胶对破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金鑫 朱立国 +6 位作者 李秀兰 贾建 张扬 孙晓雷 马剑雄 李风波 马信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7-662,共6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褐藻糖胶(LMWF)对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诱导成熟破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100ng/m L RANKL诱导RAW264.7细胞株分化为破骨细胞,经TRAP特异性染色和骨吸收陷窝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鉴定。鉴定成功后,用100 ng/m L RANK...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褐藻糖胶(LMWF)对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诱导成熟破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100ng/m L RANKL诱导RAW264.7细胞株分化为破骨细胞,经TRAP特异性染色和骨吸收陷窝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鉴定。鉴定成功后,用100 ng/m L RANKL诱导RAW264.7细胞株5 d后,使用含有LMWF的培养基继续培养3 d,通过对TRAP阳性细胞计数和分析骨吸收面积来观察低分子量褐藻糖胶对破骨细胞的抑制和骨吸收功能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MWF对破骨细胞凋亡的影响,capsase-3活性测试试剂盒检测LMWF对capsase-3活性进行测定;RT-PCR检测LMWF对成熟破骨细胞BAX与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单纯采用100 ng/m L的RANKL可成功诱导成熟的、有功能的破骨细胞。LMWF可以明显抑制RANKL诱导成熟破骨细胞的形成以及成熟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流式细胞术显示LMWF可增加成熟破骨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并且能升高capsase-3的活性;PCR显示LMWF可明显下调破骨细胞凋亡相关的BCL-2和上调BAX基因mRNA表达,降低BCL-2/BAX的比值。结论低分子量褐藻糖胶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与骨吸收能力,促进破骨细胞凋亡,其主要机制是通过下调BCL-2和上调BAX mRNA基因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褐藻糖胶 破骨细胞 骨质疏松 凋亡 CASPASE-3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减少症运动疗法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陈恒亭 马信龙 +1 位作者 马剑雄 卢斌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6期582-588,共7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原发性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其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肌少症为多病因疾病,其中最重要的病因之一是机体活动量减少。目前,研究者已尝试多种防治肌少症的方法,运动疗法被视为治... 随着社会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原发性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其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肌少症为多病因疾病,其中最重要的病因之一是机体活动量减少。目前,研究者已尝试多种防治肌少症的方法,运动疗法被视为治疗肌少症的基础和关键。其中,抗阻及有氧运动被认为是较为有效的手段。本综述旨在描述抗阻及有氧运动作为肌少症治疗方法的临床和理论依据,总结并给出肌少症运动疗法的推荐方案,为临床防治肌少症提供新的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减少症 骨密度 运动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内翻和胫骨内翻的运动学和足底压力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代菁 马剑雄 +3 位作者 柏豪豪 卢斌 吴研飞 马信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1-567,共7页
目的探究胫骨侧和股骨侧来源的两种单侧膝骨关节炎膝内翻在步态分析中的运动学参数和足底压力差异,为不同类型膝内翻提供生物力学理论基础。方法招募26名单侧膝骨关节炎型膝内翻患者,股骨侧和胫骨侧来源各13名受试者。利用Noraxon MyoMo... 目的探究胫骨侧和股骨侧来源的两种单侧膝骨关节炎膝内翻在步态分析中的运动学参数和足底压力差异,为不同类型膝内翻提供生物力学理论基础。方法招募26名单侧膝骨关节炎型膝内翻患者,股骨侧和胫骨侧来源各13名受试者。利用Noraxon MyoMotion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和Footscan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测量受试者在自然行走状态下的步态,采集受试者步态的时空指标、下肢各关节运动学参数、足底压力,并进行两组间对比分析。结果胫骨侧膝内翻的膝关节屈伸范围、髋关节外展峰值、髋关节内收外展活动范围、踝关节内旋峰值均大于股骨侧膝内翻,而膝关节屈曲峰值、髋关节内收峰值小于股骨侧膝内翻;与股骨侧膝内翻相比,胫骨侧膝内翻受试者第4、5跖骨足底受力时间、压力峰值都增加(P<0.05)。在第3跖骨区域中,股骨健侧肢体比胫骨畸形健侧肢体的冲量更大;而在足跟内侧区域,股骨健侧肢体的冲量更小(P<0.05)。结论两种不同类型单侧膝内翻患者在运动学参数和足底压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正确认识膝内翻引起的异常步态,为不同类型膝内翻诊治、术后康复和肢体锻炼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膝内翻 运动学分析 足底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与机制探索
12
作者 秦梦然 王岩 +3 位作者 董本超 杨培川 马信龙 马剑雄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479-488,共10页
近年来,作为一种细胞间通信媒介,外泌体在骨代谢调控及骨质疏松症治疗中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外泌体不仅携带多种生物活性分子调节骨形成与骨吸收,还通过其天然的生物相容性和低免疫原性,成为理想的药物递送载体。研究表明,外泌体通过mi... 近年来,作为一种细胞间通信媒介,外泌体在骨代谢调控及骨质疏松症治疗中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外泌体不仅携带多种生物活性分子调节骨形成与骨吸收,还通过其天然的生物相容性和低免疫原性,成为理想的药物递送载体。研究表明,外泌体通过miRNA等分子调控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功能,在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中显示出显著疗效。此外,外泌体作为药物递送系统能够靶向骨组织,提高药物的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总之,外泌体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有望为该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骨质疏松症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