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MMA模型股骨与防腐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差异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杰 杨阳 +7 位作者 马剑雄 马信龙 邢丹 朱少文 马宝意 陈阳 冯睿 贾浩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2-508,共7页
目的对比轴向载荷下PMMA模型股骨与防腐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差异,为实验工作者提供较为可靠统一的股骨替代模型。方法选取PMMA模型股骨和防腐股骨各10根,分别在两种股骨的内外两侧共粘贴49枚应变片,轴向动态连续加载1.2 kN载荷,记录各点... 目的对比轴向载荷下PMMA模型股骨与防腐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差异,为实验工作者提供较为可靠统一的股骨替代模型。方法选取PMMA模型股骨和防腐股骨各10根,分别在两种股骨的内外两侧共粘贴49枚应变片,轴向动态连续加载1.2 kN载荷,记录各点应变值及载荷-位移变化情况。结果两种股骨内外侧的应变变化情况相近,载荷-位移关系均呈线性,不同载荷下两种股骨的轴向位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PMMA模型股骨和防腐股骨的轴向抗压刚度分别为(259.84±24.63)、(600.40±78.56)N/mm,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种股骨在股骨近端的应变集中部位相同,但平均应变值应变片1~5号:PMMA模型股骨和防腐股骨分别为(-3 420.63±373.31)、(-1 289.42±417.89)με;26~27号:PMMA模型股骨和防腐股骨分别为(1 748.67±193.98)、(673.42±104.49)με;7~10号:PMMA模型股骨和防腐股骨分别为(-4 028.25±267.27)、(-1 139.01±288.83)με;30~36号:PMMA模型股骨和防腐股骨分别为(1 599.02±194.68)、(590.52±153.18)με,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种股骨在股骨远端的应变集中部位不同,内外应变正负转变的部位相近;2、26号、6、29号、8、33号应变片的应变值均与载荷呈线性关系,但是两者应变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MA模型股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防腐股骨进行股骨中上部的轴向生物力学研究。在股骨获得日益困难的情况下,它为实验工作者提供了较为可靠统一的股骨替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应变分布 载荷 位移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钢板与克氏针固定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杰 马信龙 +6 位作者 马剑雄 邢丹 朱少文 杨阳 马宝意 陈阳 冯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3455-3459,共5页
目的对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12年2月)、EMBase(1974—2012年2月)、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1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2年2月)等。收... 目的对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12年2月)、EMBase(1974—2012年2月)、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1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2年2月)等。收集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并采用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钢板固定组和克氏针固定组在平均随访3个月时DASH评分〔MD=-9.63,95%CI(-15.49,-3.77),P=0.001〕、感染发生率〔RR=0.16,95%CI(0.04,0.60),P=0.006〕方面有统计学意义;但两者在平均随访1年时DASH评分〔MD=-2.86,95%CI(-9.44,3.72),P=0.39〕、平均随访3个月和1年时患侧手部握力占健侧百分比〔MD=7.28,95%CI(-0.24,14.79),P=0.06;MD=-7.57,95%CI(-24.23,9.09),P=0.37〕、复杂性局部痛综合征(CRPS)发生率〔RR=0.28,95%CI(0.06,1.32),P=0.11〕和腕管综合征发生率〔RR=0.41,95%CI(0.06,2.70),P=0.36〕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在DASH评分和降低感染发生率方面优于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在患侧手部握力站健侧百分比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钢板固定 克氏针固定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人群LRP5基因A1330V位点多态性与骨密度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邢丹 马信龙 +6 位作者 马剑雄 王杰 陈阳 杨阳 朱少文 马宝意 冯睿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39-1145,1151,共8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LRP5基因A1330V位点多态性与东亚人群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数据库等,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收集有关东亚人群LRP5基因A1330V位点多态... 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LRP5基因A1330V位点多态性与东亚人群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数据库等,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收集有关东亚人群LRP5基因A1330V位点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与BMD相关性的研究。检索时间截止至2012年11月。在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1项研究符合既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合计5906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AA基因型较AV/VV基因型腰椎BMD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107,95%CI(0.044,0.171)]。在股骨颈BMD方面,AA基因型高于AV/VV基因型[SMD=0.190,95%CI(0.034,0.346)]。AA基因型的桡骨、全身BMD也高于AV/VV基因型。但是,AA基因型群体的转子间BMD与AV/VV基因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90,95%CI(-0.029,1.143)]。除腰椎、转子间BMD以外,AA基因型群体的股骨颈、桡骨以及全身BMD高于VV基因型,但此基因型间比较的纳入研究数量过少,证据尚不充分。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提示,东亚人群中LRP5基因A1330V位点的突变可能与骨密度的变化具有相关性,尤其AA基因型人群在股骨颈、腰椎部位有比AV/VV或VV基因型人群更高的骨密度值。但目前的结论尚需进一步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去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LRP5基因 基因多态性 骨质疏松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联合冻干技术制备脱细胞神经支架及其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斌 马信龙 +6 位作者 孙晓雷 李秀兰 马剑雄 杨召 李爽 徐桂军 杨强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4-459,共6页
目的研究低渗联合冻干技术改良制备的脱细胞神经支架材料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用低渗联合冻干技术对传统脱细胞神经支架材料进行改良,脱细胞完成后通过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神经组织的组织学结构;利用Mimics软件测定脱细... 目的研究低渗联合冻干技术改良制备的脱细胞神经支架材料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用低渗联合冻干技术对传统脱细胞神经支架材料进行改良,脱细胞完成后通过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神经组织的组织学结构;利用Mimics软件测定脱细胞神经支架的孔隙率及空隙直径;并采用Endura TEC ELF3200力学仪器测试各组神经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改良组所获得的脱细胞神经的脱细胞效果与传统脱细胞方法组相似,但组织结构更为疏松;传统和改良脱细胞组平均孔隙率分别为34.5%、49.3%,空隙直径分别为11.96、17.61μm;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表明各组神经的生物力学特性(极限载荷、极限应力、极限应变、断裂功耗等)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渗联合冻干技术制备的脱细胞神经可作为一种更有利于细胞复合的神经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神经 组织工程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脱细胞方法对猪尾纤维环生物力学特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许海委 徐宝山 +6 位作者 杨强 李秀兰 马信龙 夏群 张春秋 伍耀宏 曾超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8-45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脱细胞处理方法对猪尾椎间盘纤维环生物力学特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为构建组织工程纤维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新鲜猪尾纤维环60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Triton X-100组(A组):先将纤维环放入Tris-HCl低渗缓冲液中振荡48 h... 目的探讨不同脱细胞处理方法对猪尾椎间盘纤维环生物力学特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为构建组织工程纤维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新鲜猪尾纤维环60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Triton X-100组(A组):先将纤维环放入Tris-HCl低渗缓冲液中振荡48 h,再用TritonX-100、DNaseⅠ和RNase A对纤维环脱细胞处理;SDS组(B组):将纤维环冻融3次,接着用SDS、DNaseⅠ和RNase A对纤维环脱细胞处理;胰蛋白酶组(C组):用含胰蛋白酶、DNaseⅠ和RNase A的Tris缓冲液对纤维环脱细胞处理;对照组(D组):纤维环不做任何处理。采用HE染色与扫描电镜方法,观察各组脱细胞情况以及纤维环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生物化学和生物力学方法检测各组纤维环的胶原含量、氨基葡聚糖(GAG)含量及力学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E染色及扫描电镜可见A、B、C 3组均无细胞残留;A组纤维环超微结构未见破坏,C组纤维环超微结构可见轻度破坏,B组纤维环超微结构可见明显破坏。A、B、C 3组纤维环胶原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GAG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C两组的力学参数(极限载荷、极限应力、韧度、弹性模量、断裂功耗)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上述力学参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riton X-100组处理后的猪尾椎间盘纤维环无细胞残留,结构无破坏,基质成分及力学性能保存良好,适合于构建组织工程纤维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 纤维环 力学特性 组织工程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单个核细胞IL-2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凯 黄津 +6 位作者 赵文君 邢国胜 陆金红 王毅 魏学磊 于顺禄 陆芸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5-1017,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mononuclear cell,PBMC)IL-23的表达,探讨其在RA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治疗开辟新途径。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RA、骨性关节炎(...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mononuclear cell,PBMC)IL-23的表达,探讨其在RA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治疗开辟新途径。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RA、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23和TNFα-蛋白水平,采用RT-PCR法测定各组PBMC中IL-23p19mRNA的表达,并作血清IL-23含量、PBMC IL-23p19mRNA的表达与血清TNFα-水平的相关分析。结果:RA组血清IL-23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其他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122,P=0.127);而各组血清TNFα-的水平均具有统计学差异,RA和OA组均高于对照组(P=0.000,P=0.042),RA组也高于OA组(P=0.013);RA组IL-23p19mRNA的表达高于OA和正常对照组(P=0.000,P=0.000),而OA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8);血清中IL-23和TNFα-的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r=0.212,P=0.262),而PBMC中IL-23p19mRNA的表达与血清TNFα-呈正相关关系(r=0.392,P=0.032)。结论:IL-23在RA患者PBMC中高表达,在RA的炎性发展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IL-23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