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导磁储能装置在风电系统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周雪松 权博 +2 位作者 马幼捷 武磊 卢振兴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共5页
超导磁储能装置(SMES)是将超导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和能量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在实时补偿系统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不平衡功率,SMES从这一新的角度出发考虑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问题。理论研究表明,SMES是一... 超导磁储能装置(SMES)是将超导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和能量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在实时补偿系统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不平衡功率,SMES从这一新的角度出发考虑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问题。理论研究表明,SMES是一种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非常有效的新措施。为促使这一理论的广泛应用,同时进一步提高SMES的可靠性,研究将超导磁储能装置应用于风电场,以稳定系统输出;在此基础上,对风电场中超导磁储能装置的信号选取和控制策略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阐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磁储能(SMES) 风电系统 控制信号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的应用于过程控制的半实物仿真系统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金山 高强 +2 位作者 李航 赵德权 刘进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56-1360,共5页
为了满足连续型流程工业生产仿真、培训和测试的需要,在全数字仿真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半实物仿真系统。该系统采用OPC技术,实现了全数字仿真模型与系统硬件的通信,进而实现了计算机仿真信号到实际工业现场信号的转换,因此该... 为了满足连续型流程工业生产仿真、培训和测试的需要,在全数字仿真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半实物仿真系统。该系统采用OPC技术,实现了全数字仿真模型与系统硬件的通信,进而实现了计算机仿真信号到实际工业现场信号的转换,因此该仿真系统提供给过程控制系统的信号与实际现场设备完全一样。这种仿真系统能够模拟工业现场设备的运行与信号,从而为过程控制系统提供了更为真实的控制对象,同样也使得该系统的应用更加便捷且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控制 半实物仿真 OPC技术 DCS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果园复杂环境下苹果检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岳有军 漆潇 +1 位作者 赵辉 王红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1,共11页
为了使采摘机器人能够在果园复杂环境下(如不同光照条件、叶子遮挡、密集的苹果群和超远视距等场景)对成熟程度各异的苹果果实进行快速且精确的检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苹果果实检测模型.首先,将EMA注意力机制模块集成到YOLOv... 为了使采摘机器人能够在果园复杂环境下(如不同光照条件、叶子遮挡、密集的苹果群和超远视距等场景)对成熟程度各异的苹果果实进行快速且精确的检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苹果果实检测模型.首先,将EMA注意力机制模块集成到YOLOv8模型中,使模型更加关注待检测果实区域,抑制背景和枝叶遮挡等一般特征信息,提高被遮挡果实的检测准确率;其次,使用提取特征更加高效的三支路DWR模块对原始C2f模块进行替换,通过多尺度特征融合方法提高小目标检测能力;同时结合DAMO-YOLO的思想,对原始YOLOv8颈部进行重构,实现高层语义和低层空间特征的高效融合;最后,使用Inner-SIoU损失函数对模型进行优化,提高识别精度.在复杂的果园环境中,以苹果作为检测对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在测试集下的查准率、召回率、mAP_(0.5)、mAP_(0.5~0.95)以及F1分数分别达到86.1%、89.2%、94.0%、64.4%和87.6%,改进后的算法在大部分指标上均优于原始模型.在不同数量果实场景下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优异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YOLOv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起降系统的互补滑模与情感神经网络控制
4
作者 贾超 高诗鉴 +1 位作者 高铭 谷海青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1,共9页
针对具有未知扰动的垂直起降机双闭环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径向基情感神经网络的互补积分滑模控制策略。建立了包含未知扰动项的垂直起降机的数学模型,为系统内外环分别设计滑模控制器和互补积分滑模控制器,基于对系统鲁棒性的考量... 针对具有未知扰动的垂直起降机双闭环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径向基情感神经网络的互补积分滑模控制策略。建立了包含未知扰动项的垂直起降机的数学模型,为系统内外环分别设计滑模控制器和互补积分滑模控制器,基于对系统鲁棒性的考量,利用连续径向基情感神经网络逼近系统未知扰动项,给出神经网络权重的自适应律,形成一套新型的复合控制策略,利用Lyapunov方法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对垂直起降机的仿真实验与实物实验进行分析对比,证明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高的跟踪精度和更佳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起降机 互补积分滑模 情感神经网络 偏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闭环Buck-Boost复合型恒压无线充电系统
5
作者 李国洪 江超 +2 位作者 郝满满 丁少成 梁高峰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103,共4页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时由于耦合线圈错位和负载变化使得输出电压不稳定的问题,提出基于Buck-Boost变换器的LCC-S和S-P复合拓扑型结构的恒压无线的系统,通过双闭环控制占空比来实现恒压充电。首先,对LCC-S和S-P的拓扑结构进行理论分析,...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时由于耦合线圈错位和负载变化使得输出电压不稳定的问题,提出基于Buck-Boost变换器的LCC-S和S-P复合拓扑型结构的恒压无线的系统,通过双闭环控制占空比来实现恒压充电。首先,对LCC-S和S-P的拓扑结构进行理论分析,随后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输出的电压电流特性,得到拓扑结构的耦合互感呈现的增减关系,将其复合到一起,可以得到稳定电压输出;其次,设计了Buck-Boost电路参数,同时通过双闭环控制占空比的变化,使得系统应对耦合系数和负载端阻抗的变化依旧可以维持稳定输出;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得到了该系统应对外部参数变化,可以输出恒定电压,同时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充电 恒压输出 复合拓扑型 BUCK-BOOST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抑风电波动的混合储能系统控制方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聪 高强 王羔则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34-1537,共4页
采用高功率密度的超级电容器和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平抑风电输出功率波动。通过滑动平均滤波获得并网功率与混合储能系统参考功率,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将混合储能系统参考功率分解,分别将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分配给超级... 采用高功率密度的超级电容器和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平抑风电输出功率波动。通过滑动平均滤波获得并网功率与混合储能系统参考功率,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将混合储能系统参考功率分解,分别将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分配给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对储能的荷电状态进行调节,实现功率的优化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有效地平滑风力发电出力波动,同时保证储能设备的荷电状态维持在合理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混合储能 离散傅里叶变换 模糊控制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型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云亮 赵逸文 吴艳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6,共7页
近年来,我国水域垃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针对当前现状设计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以STM32F407作为基础结合图像处理NCC模板匹配算法以及PID控制算法,并应用GPS、视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姿态传感器... 近年来,我国水域垃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针对当前现状设计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以STM32F407作为基础结合图像处理NCC模板匹配算法以及PID控制算法,并应用GPS、视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姿态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能够根据多个传感器协同感知环境信息并且自动靠近水面漂浮的垃圾,同时可以判断机器人的运行状态。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可以精确地识别垃圾并且能够稳定、灵活地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 PID 模板匹配 NC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超声加工中局部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8
作者 张新茗 孙艺嘉 +2 位作者 宫虎 朱均超 张宝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0-66,共7页
在旋转超声加工中,局部耦合结构的供电方式具有换刀灵活、调试便捷等优势,但也存在漏磁严重、耦合系数低等问题。为此,针对上下环式结构的局部感应电磁耦合器,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了磁芯及线圈结构对耦合系数的影响规律,设计一种耦合性... 在旋转超声加工中,局部耦合结构的供电方式具有换刀灵活、调试便捷等优势,但也存在漏磁严重、耦合系数低等问题。为此,针对上下环式结构的局部感应电磁耦合器,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了磁芯及线圈结构对耦合系数的影响规律,设计一种耦合性能良好的方片式磁芯结构的电磁耦合器。对非接触式超声电能传输系统的4种基本单边补偿结构进行分析,利用设计的电磁耦合器驱动12 mm直径硬质合金刀具,比较了不同补偿电路下局部感应式超声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通过设计的方片式电磁耦合器结合次级并联补偿方式,可以有效增大局部感应供电下超声振动系统中刀具的超声输出振幅,验证了方片式结构电磁耦合器在旋转超声加工系统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超声加工 非接触式供电 局部感应 磁芯优化 补偿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点焊的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韩宇 李大华 +2 位作者 薛涛 崔杰 李栋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6-161,共6页
方矩管生产最后环节需要将成品按规格数量集中,并通过打包带包装成捆。原打包带接头采用人工焊接,焊接完成后将成捆产品通过吊装入库,因此打包带的焊接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产品转运的安全性和生产节拍。为提高方矩管打包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方矩管生产最后环节需要将成品按规格数量集中,并通过打包带包装成捆。原打包带接头采用人工焊接,焊接完成后将成捆产品通过吊装入库,因此打包带的焊接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产品转运的安全性和生产节拍。为提高方矩管打包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设计了应用于方矩管打包带接头的电阻点焊自动控制系统。系统硬件主要采用PLC、伺服控制器和电阻焊机,软件采用工控软件实现。通过理论计算和调试得到满足打包带接头焊接需求的最佳焊接参数和运行参数,经过对焊接质量的可靠性测试分析,焊接打包带能够满足成捆产品转运负荷要求。该系统在原有半自动打包机的基础上实现了方矩管的全自动打包,组态软件运行状态良好,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方矩管打包的效率,焊接质量稳定,焊接方式更加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矩管打包 电阻点焊 PLC 焊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ashout-filter方法的电力系统动分岔控制 被引量:9
10
作者 马幼捷 李小双 +3 位作者 周雪松 李季 问虎龙 贾丽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54-59,共6页
电力系统中的分岔现象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电压质量,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对分岔现象的控制迫在眉睫。介绍了动分岔的相关理论和目前非线性系统中常用的两种分岔控制方法。重点论述了用Washout-filter法对电力系统的动分岔... 电力系统中的分岔现象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电压质量,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对分岔现象的控制迫在眉睫。介绍了动分岔的相关理论和目前非线性系统中常用的两种分岔控制方法。重点论述了用Washout-filter法对电力系统的动分岔进行控制。研究表明:对系统进行动分岔控制后,施加控制前系统存在的两个动分岔点消失,并且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稳定运行域。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相符,证实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动分岔 HOPF分岔 高通滤波器控制 稳定域 负荷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系统电压稳定性的Hopf分岔控制仿真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继广 王海洋 +3 位作者 钟利军 刘英旋 李季 马幼捷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15,共5页
针对风电系统平衡点的Hopf分岔,计算了含静止无功补偿器风电系统的Hopf分岔点,并通过解析算法判断Hopf分岔类型,分析了无功功率及静止无功补偿器对风电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为了消除Hopf分岔,提出采用线性反馈控制方法控制风电系统的H... 针对风电系统平衡点的Hopf分岔,计算了含静止无功补偿器风电系统的Hopf分岔点,并通过解析算法判断Hopf分岔类型,分析了无功功率及静止无功补偿器对风电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为了消除Hopf分岔,提出采用线性反馈控制方法控制风电系统的Hopf分岔.实验结果表明,风电系统无功功率增加导致系统出现Hopf分岔,静止无功补偿器通过补偿无功功率延迟Hopf分岔,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域,线性反馈控制方法有效地消除了风电系统的Hopf分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系统 HOPF分岔 静止无功补偿器 线性反馈 电压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滤波器技术的电力系统霍普分岔控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幼捷 李小双 +3 位作者 周雪松 李季 问虎龙 贾丽英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6-80,共5页
针对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影响系统电能质量及安全运行的Hopf分岔现象,给出了一种基于高通滤波器技术的电力系统Hopf分岔控制方法。根据Hopf分岔发生的条件确定高通滤波器控制器的线性和非线性增益系数。通过控制有效地消除了控制前系... 针对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影响系统电能质量及安全运行的Hopf分岔现象,给出了一种基于高通滤波器技术的电力系统Hopf分岔控制方法。根据Hopf分岔发生的条件确定高通滤波器控制器的线性和非线性增益系数。通过控制有效地消除了控制前系统存在的Hopf分岔点,很大程度上增大了系统运行的稳定域。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HOPF分岔 高通滤波器控制 稳定域 负荷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比例谐振调节器的三相VSC控制系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孙强 王莎莎 +1 位作者 魏克新 高成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47-3155,共9页
在介绍基于LCL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算法的电流环控制策略基础上,在αβ静止坐标系下构建了三相变流器开关周期平均数学模型。为了消除系统交变量瞬态反馈时传统PI调节器难以达到无稳态静差输出,电流内环采用比例谐振控制器以实现无静... 在介绍基于LCL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算法的电流环控制策略基础上,在αβ静止坐标系下构建了三相变流器开关周期平均数学模型。为了消除系统交变量瞬态反馈时传统PI调节器难以达到无稳态静差输出,电流内环采用比例谐振控制器以实现无静差跟踪正弦电流基波给定,外环则采用基于瞬时功率模型的准直接功率控制环。通过闭环传递函数频域响应特性深入探讨了电流内环比例谐振控制器及有源阻尼LCL拓扑各参数对系统鲁棒性的影响。引入Delta算子以代替Tustin变换对控制器进行离散化实现,保证了离散结果较为接近于时域连续值,解决了z变换导致的数值计算不稳现象,从而实现了理想的电流正弦信号输出。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降低网侧输入电流谐波畸变率,实现单位功率因数运行,使得电能质量和系统瞬态响应得以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周期平均模型 比例谐振 有源阻尼 DELTA算子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PID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 被引量:47
14
作者 张宝峰 张燿 +2 位作者 朱均超 豆梓文 符烨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25-1429,共5页
为满足工业生产领域对温度传感器现场标定的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模糊PID的便携式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使用模糊算法对PID参数进行自动控制和整定,满足对不同温度段的控制要求,根据H桥驱动电路搭建TEC驱动模块,利用铂电阻PT1000作为温度... 为满足工业生产领域对温度传感器现场标定的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模糊PID的便携式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使用模糊算法对PID参数进行自动控制和整定,满足对不同温度段的控制要求,根据H桥驱动电路搭建TEC驱动模块,利用铂电阻PT1000作为温度传感器,设计并完成了一套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实验表明,在-20℃~120℃的控温范围之间,系统控温精度优于±0.005℃,并可以长期稳定在设定温度,超调量小。系统体积小,携带方便,可以满足复杂场合现场标定温度传感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控制 模糊PID 半导体制冷器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变量与多变量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高强 李航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266-3272,3278,共8页
为充分验证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在解决工业过程中单变量与多变量系统控制问题的先进性,研究了以单容水箱与精馏塔为典型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实现过程。结合上述实际系统,阐述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预测模型、滚动优化以及反馈校正环节的... 为充分验证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在解决工业过程中单变量与多变量系统控制问题的先进性,研究了以单容水箱与精馏塔为典型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实现过程。结合上述实际系统,阐述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预测模型、滚动优化以及反馈校正环节的具体含义以及理论推导过程。利用西门子PCS7提供的集散控制系统(DCS)为平台,对单变量与多变量系统进行模型预测控制系统设计与算法开发,从仿真与实际控制两方面体现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动态矩阵控制 单容水箱 精馏塔 先进过程控制 系统辨识 集散控制系统(D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IO理论的低压电力载波实验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强 吕东澔 +1 位作者 谷海青 王国敬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6-127,157,共3页
探讨了基于CDIO理念的低压电力载波实验,实验过程以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为主线,采用低压电力载波通讯的远程电磁阀控制项目为背景。学生参与实验从构思到数据处理的全过程,通过该实验的锻炼,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探讨了基于CDIO理念的低压电力载波实验,实验过程以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为主线,采用低压电力载波通讯的远程电磁阀控制项目为背景。学生参与实验从构思到数据处理的全过程,通过该实验的锻炼,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相关项目设计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 实验教学 低压电力载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7-1500的轧辊位置自动调整系统在直接成方冷弯型钢机组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强 刘文杰 +4 位作者 李栋 王亚林 薛涛 刘明远 毛泽民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针对直接成方冷弯型钢机组的轧辊位置调整方式存在的效率低、可靠性及成型精度不高以及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设计了轧辊位置自动调整系统,该系统运用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工业通讯技术及人机交互界面(HMI)组态技术,以高性能的PLC... 针对直接成方冷弯型钢机组的轧辊位置调整方式存在的效率低、可靠性及成型精度不高以及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设计了轧辊位置自动调整系统,该系统运用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工业通讯技术及人机交互界面(HMI)组态技术,以高性能的PLC控制器为控制核心,通过PLC控制的三相异步电动机驱动与减速器连接的齿轮及联轴器机构,从而带动与上下水平轴相连的轧辊产生位移,采用限位开关标定零点位置并通过对检距传感器信号的分析与反馈,构建闭环控制系统,进而提高轧辊位置调整精度。现场使用表明,整个系统操作简便、稳定性好且用时少,轧辊位移最大检测误差仅为-2~+2 mm。该系统可以根据钢管规格自动调用相应轧辊位置数据,在提高计算和换型的速度以及精度的同时,避免了人工的浪费,使企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为了能够对配辊参数进行预测以及方便对机组的管理,引入机组健康管理系统来分析和监测机组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成方 冷弯型钢机组 PLC 轧辊位置 调整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R串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及其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国洪 周琪钧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27,共7页
针对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基本为进口产品垄断以及高校对于工业机器人教育仍采用传统实物加示教演示等状况,该文设计开发一款基于STM32F407的经济型5R抓取机器人系统并将其运用于教学演示和简单操作应用。首先,根据DH法对该5R机器人运动... 针对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基本为进口产品垄断以及高校对于工业机器人教育仍采用传统实物加示教演示等状况,该文设计开发一款基于STM32F407的经济型5R抓取机器人系统并将其运用于教学演示和简单操作应用。首先,根据DH法对该5R机器人运动学模型进行构建,并推算出其正逆运动学公式。运用Matlab软件中的Robotics Toolbox工具包进行运动学仿真,采用Monte Carlo法和jtraj函数对机器人工作空间及轨迹规划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实物平台进行相关验证。实验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响应速度快、符合仿真结果,从而说明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为工业机器人教育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微控制器 工业机器人 正逆运动学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动汽车混合储能系统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云亮 陈广朋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68-2470,2502,共4页
将具有高功率密度的超级电容器和高能量密度的蓄电池组成混合储能系统,可以提高电动汽车能量系统的性能。建立了混合储能系统的模型,采用模糊控制的方法管理能量,针对正常行驶和回馈制动两种情况下储能系统能量的分配情况,对电动汽车混... 将具有高功率密度的超级电容器和高能量密度的蓄电池组成混合储能系统,可以提高电动汽车能量系统的性能。建立了混合储能系统的模型,采用模糊控制的方法管理能量,针对正常行驶和回馈制动两种情况下储能系统能量的分配情况,对电动汽车混合储能系统进行了研究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模糊控制可以合理分配系统的能量,超级电容的引入大大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功率输出能力,优化了蓄电池的放电过程,并且可以迅速吸收回馈制动的能量,具有较好的技术性能和经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超级电容 蓄电池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多重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低碳运行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吴艳娟 张亦炫 王云亮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共12页
为挖掘需求侧资源响应潜力,文中提出一种计及多重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多时间尺度低碳调度策略。首先,考虑到需求侧资源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响应差异性,建立计及价格型和激励型的多重综合需求响应(integ... 为挖掘需求侧资源响应潜力,文中提出一种计及多重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多时间尺度低碳调度策略。首先,考虑到需求侧资源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响应差异性,建立计及价格型和激励型的多重综合需求响应(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IDR)模型。然后,为减少源、荷预测误差对IES运行的影响,分别构建日前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和日内双时间尺度滚动优化平抑模型。最后,算例仿真设置不同场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传统IDR,多重IDR能有效挖掘用户响应潜力,提升系统经济性。此外,计及多重IDR的多时间尺度调度策略能有效缓解源、荷误差带来的功率波动并降低系统碳排放量,实现IES低碳、经济和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IES) 综合需求响应(IDR) 氢能 多时间尺度 低碳优化 响应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