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在地质公园调查中的应用 ——以天津市蓟县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永立 董卫宏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0期95-100,共6页
随着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建立了大量的地质公园,迫切要求对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查明地质遗迹的数量、性质和特点等.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全面了解区域地质遗迹分布,探索和拓展新的地质遗迹,还可以监测和保护... 随着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建立了大量的地质公园,迫切要求对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查明地质遗迹的数量、性质和特点等.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全面了解区域地质遗迹分布,探索和拓展新的地质遗迹,还可以监测和保护已有的地质遗迹,国产卫星的陆续发射升空为开展地质遗迹遥感调查提供了很大便利.以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探讨了资源一号02C卫星在地质公园调查中的应用,首先利用影像建立了中新元古界地层解译标志,并结合高分二号卫星影像对典型地质建造进行了提取和分析,最后生成了盘山花岗岩地貌景区三维影像,为地质公园参观路线提供了直接资料.研究结果表明,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具有清晰的纹理结构,对地层单元的细分具有一定优势;高分二号影像结合DEM生成的三维遥感可视化场景对于地质公园参观路线的优选具有实际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 遥感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郊区菜地土壤重金属通量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侯佳渝 申燕 +2 位作者 曹淑萍 程绪江 王卫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5764-5764,5773,共2页
[目的]为了掌握天津市郊区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输入输出特征和变化规律,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在2个调查区,配套采集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化肥、蔬菜样品,并且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工矿企业较多的地区重金属大气干湿沉... [目的]为了掌握天津市郊区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输入输出特征和变化规律,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在2个调查区,配套采集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化肥、蔬菜样品,并且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工矿企业较多的地区重金属大气干湿沉降输入通量大。土壤重金属富集程度高的地区蔬菜重金属输出通量更高。大气干湿沉降是天津市近郊土壤主要的重金属输入途径。天津市城郊菜地的4种重金属元素处于持续累积的过程中。[结论]修复污染土壤、降低重金属大气干湿沉降通量是保障郊区菜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菜地 郊区 土壤 重金属 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沿海地区土壤剖面盐分监测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侯佳渝 刘金成 +3 位作者 曹淑萍 程绪江 张亚娜 王卫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3期16183-16185,共3页
[目的]为了掌握天津市沿海地区土壤盐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开展了为期2年每月一次的土壤剖面盐分监测及研究。[结果]天津市沿海地区表层土壤含盐量对气候非常敏感,表现出春季积盐、夏季脱盐、... [目的]为了掌握天津市沿海地区土壤盐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开展了为期2年每月一次的土壤剖面盐分监测及研究。[结果]天津市沿海地区表层土壤含盐量对气候非常敏感,表现出春季积盐、夏季脱盐、秋冬季缓慢积盐的特征;土壤积盐程度与浅层地下水埋深、矿化度关系密切,浅层地下水埋深越浅,矿化度越高,土壤积盐程度越高,反之亦然;当地下水埋深低于2 m时,土壤盐渍化现象就较弱。植被可以有效地减轻土壤盐渍化。[结论]在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控制地下水埋深和增加植被覆盖是抑制区域土壤盐渍化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盐分 监测 天津 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平原典型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库变化及影响因素——以天津市津南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硕 刘汉粮 +3 位作者 孙少波 刘永涛 程绪江 张亚娜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6-825,共10页
为探究海河平原典型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1980年和2016年两期土壤调查数据,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天津市津南区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及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运用线性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分析了土壤有机碳... 为探究海河平原典型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1980年和2016年两期土壤调查数据,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天津市津南区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及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运用线性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分析了土壤有机碳(SOC)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津南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库2016年储量为1.14×10^(6)t,比1980年增加了6.61×10^(4)t;SOCD与成土母质关系密切,不同时期SOCD都表现出冲积物>冲积-海积物>湖沼积物这一规律;两期SOCD高值区分布基本一致,主要分布在津南区西北部及中部咸水沽镇附近,1980—2016年SOCD变化有“北减南增”的趋势;有机碳变化(∆SOC)受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地利用变更(LUC)共同影响,其中土壤全氮含量变化(∆TN)、碳氮比(C/N)变化、氮磷比(N/P)变化与∆SOC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有机碳初始值(ISOC)、CaO含量、pH变化(∆pH)与∆SOC呈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表明,土壤有机碳库在农用地向城镇用地转换时表现为“碳源”,而农用地性质不变时表现为“碳汇”,∆TN、C/N变化、N/P变化和LUC在SOC动态变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时空分布 随机森林 海河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重要地质遗迹特征及综合分级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志华 杨圣坤 +2 位作者 胡海博 董卫宏 董志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0-197,共8页
地质遗迹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妥善处理好高城镇化水平区域的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是推动地质文化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措施之一。天津市的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工作因存在调查程度低、家底不尽清晰、分类方案不... 地质遗迹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妥善处理好高城镇化水平区域的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是推动地质文化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措施之一。天津市的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工作因存在调查程度低、家底不尽清晰、分类方案不够规范、缺乏整体评价等问题,未能有效开展。基于对天津市全域地质遗迹调查的最新数据和对以往调查成果的整合梳理,按照《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对天津市的地质遗迹进行了类型划分,对其科研价值、观赏价值、保护价值进行了定性分析,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量评价和等级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重要地质遗迹可分为基础地质、地貌景观和地质灾害等3大类;发育有地层剖面、重要岩矿石产地、岩土体地貌、构造地貌、水体地貌、海岸地貌以及地质灾害遗迹等7类;进一步可分为层型(典型剖面)、典型矿床类露头、侵入岩地貌、碎屑岩地貌、碳酸盐岩地貌、湿地、飞来峰、断层崖、海积地貌、地面沉降等10亚类。通过综合分级评价,认为其中达到世界级标准的有4处,国家级3处,省级8处。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天津市地质遗迹保护与科学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市 地质遗迹 保护与利用 地质文化村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数字采集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曾青石 张像源 陈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125,共5页
传统上,区域野外地质灾害调查主要是利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等工具进行等在野外完成,日后专业人员获取这些灾害点的相关原始数据需要从资料室的资料柜里进行查找并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这种工作模式不利于数据共享与管理,也不适应"... 传统上,区域野外地质灾害调查主要是利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等工具进行等在野外完成,日后专业人员获取这些灾害点的相关原始数据需要从资料室的资料柜里进行查找并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这种工作模式不利于数据共享与管理,也不适应"数字国土"工程的建设节奏,因此,基于3S技术建立一套集野外数字采集、成图、分析以及数据输出一体化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数字采集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从需求分析着手,从系统构成、野外数据采集模型、实体模型、系统功能等方面对系统的构建进行探讨研究,最后结合本文的设计,利用国产的嵌入式GIS软件MAPGIS,实现了集野外数据的组织、采集背景文件的发布、采集数据收集一体化工作流程的地质灾害野外数据数字采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地质灾害调查 野外数字采集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大港冬枣品质分析及其立地地质背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卫星 李攻科 曹淑萍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230-1234,共5页
冬枣品质佳、营养丰富,天津大港冬枣属于天津市名特优农产品,种植面积大。以大港冬枣主产区太平镇冬枣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冬枣果实、根系土、土壤纵剖面样品,研究分析了冬枣的品质及其立地地质背景特征。结果表明,大港冬枣维生素C含量平... 冬枣品质佳、营养丰富,天津大港冬枣属于天津市名特优农产品,种植面积大。以大港冬枣主产区太平镇冬枣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冬枣果实、根系土、土壤纵剖面样品,研究分析了冬枣的品质及其立地地质背景特征。结果表明,大港冬枣维生素C含量平均为287.70mg/100g,总糖含量平均为21.25%,水分含量平均为74.62g/100g,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35g/100g,氨基酸含量平均为1.10g/100g;冬枣果实中植物大量和中量营养元素K、N和Ca、Mg含量较高,冬枣中重金属元素Cd、Pb的含量远远低于食品安全标准限值,表明在食品重金属元素方面是安全的。与天津市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较,冬枣产区土壤根系土中SiO2、CaO、Cd、As、P、Zn、B、Cl含量偏高;土壤纵剖面中SiO2含量从上到下逐渐降低,Ca、Mg、Fe、Mn、Mo含量从上到下逐渐升高,有利于深部根系生长对Ca、Mg、Fe、Mn、Mo等中量、微量营养元素的吸收,剖面上部为非盐渍化土壤,下部为非盐渍化-轻度盐渍化土壤,其可能是大港冬枣适宜生长及果实高品质形成的有利地质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冬枣 品质分析 地质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资源评价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永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66-171,共6页
阐明了地下空间资源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了影响天津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自然因素,采用GIS-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地下空间资源进行了评价,通过评价建立了地下空间资源数据库,完成了地下空间资源分布图,科学反映和度量了地... 阐明了地下空间资源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了影响天津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自然因素,采用GIS-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地下空间资源进行了评价,通过评价建立了地下空间资源数据库,完成了地下空间资源分布图,科学反映和度量了地下空间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为天津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编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资源 中心城区 GIS模糊综合评价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黄庄洼土壤缺锌原因及施锌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曹淑萍 冯鑫 周艺敏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4-38,共5页
回归分析表明,天津市土壤全锌、阳离子代换总量和pH值是影响土壤有效锌含量的重要元素。其中,全锌与有效锌呈正相关,pH值和阳离子代换总量与有效锌呈负相关。黄庄洼土壤富含铁氧化物,阳离子代换总量相对较高,对锌形成束缚。另外,土壤pH... 回归分析表明,天津市土壤全锌、阳离子代换总量和pH值是影响土壤有效锌含量的重要元素。其中,全锌与有效锌呈正相关,pH值和阳离子代换总量与有效锌呈负相关。黄庄洼土壤富含铁氧化物,阳离子代换总量相对较高,对锌形成束缚。另外,土壤pH值偏高,降低了锌的有效性,因而土壤有效锌常常呈现亏缺状态。在该区进行的水稻补锌试验表明,补锌可显著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全锌 有效锌 阳离子代换总量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系统数据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像源 曾青石 陈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8-101,共4页
文章从需求分析着手,利用3S技术、结合现代化的掌上电脑,从系统构成、野外数据采集模型、实体模型等方面对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讨研究。最后结合设计,利用国产的嵌入式GIS软件MAPGIS,实现了集野外数据的组织、采集背景文件的发布、采集... 文章从需求分析着手,利用3S技术、结合现代化的掌上电脑,从系统构成、野外数据采集模型、实体模型等方面对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讨研究。最后结合设计,利用国产的嵌入式GIS软件MAPGIS,实现了集野外数据的组织、采集背景文件的发布、采集数据收集一体化工作流程的地质灾害野外数据数字采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地质灾害调查 野外数字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绪江 曹淑萍 侯建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68-270,288,共4页
"天津市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近岸海域)"在天津市近岸海域采集了296件表层沉积物样品。在《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18668-2002)的基础上,并结合天津市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元素含量环境背景值,制定了天津市近岸海域沉积物... "天津市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近岸海域)"在天津市近岸海域采集了296件表层沉积物样品。在《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18668-2002)的基础上,并结合天津市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元素含量环境背景值,制定了天津市近岸海域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标准(Ⅴ级),并对沉积物中砷(As)、镉(Cd)、铬(Cr)、铜(Cu)、汞(Hg)、铅(Pb)、锌(Zn)等7种痕量金属元素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天津市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仅局部存在点状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海域 沉积物 痕量金属元素 评价标准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中心城区周边绿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硕 刘永涛 程绪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5期61-65,71,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天津市中心城区周边绿地表层土壤现状,利用改进内梅罗指数法综合评价绿地土壤质量。结果表明,天津市环城四区绿地土壤pH在6.5~8.5的占84.71%,属碱性土;0~20 cm土壤中全钾、全磷、速效钾等含量充足,能够满足...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天津市中心城区周边绿地表层土壤现状,利用改进内梅罗指数法综合评价绿地土壤质量。结果表明,天津市环城四区绿地土壤pH在6.5~8.5的占84.71%,属碱性土;0~20 cm土壤中全钾、全磷、速效钾等含量充足,能够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大部分小于12.000 g/kg,含量很低;电导率>1.000 mS/cm占比达10.22%,土壤盐分含量较高,不利于植物生长;天津市环城四区绿地总体肥力属中等,主要表现在有机质积累不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等营养成分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 土壤肥力 盐渍化 土壤养分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解释性分析的黄河流域生态系统NPP时空异质性研究
13
作者 刘子华 王海军 +3 位作者 曹永强 徐方 王菲 王金珂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109,共7页
为了丰富对生态净初级生产力(NPP)的研究并为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碳汇能力提升等提供参考,以2000—2020年为研究期,把黄河流域分为中温带半干旱地区(Ⅰ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Ⅱ区)、高原半干旱地区(Ⅲ区)3个生态区域,依据多源... 为了丰富对生态净初级生产力(NPP)的研究并为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碳汇能力提升等提供参考,以2000—2020年为研究期,把黄河流域分为中温带半干旱地区(Ⅰ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Ⅱ区)、高原半干旱地区(Ⅲ区)3个生态区域,依据多源遥感数据,采用CASA模型计算黄河流域及3个生态区域年和月两种时频的NPP值,并引入SHAP可解释性分析方法,解构NPP变化与气温、降水量、NDVI、太阳辐射强度4个自然因子间的关系,探究NPP变化的主导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从空间维度来看,黄河流域NPP分异性显著,高值出现在Ⅱ区、低值广泛分布在Ⅰ区和Ⅲ区,各生态区域NPP均值大小排序为Ⅱ区>Ⅲ区>Ⅰ区,黄河干流沿线NPP较同纬度其他区域的高;2)从时间维度来看,黄河流域NPP在研究期波动上升、在年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研究期NPP上升的面积占比为47.17%、下降的面积占比为3.33%,3个生态区域中NPP上升最显著的是Ⅱ区,研究期黄河流域NPP上升速度逐渐减缓;3)从流域整体来看,NDVI对NPP变化的影响最大且其与太阳辐射强度的交互效应较大,但各生态区域NPP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有所不同,Ⅰ区为NDVI、Ⅱ区为地表温度、Ⅲ区为NDVI;4)黄河流域各生态区域提升NPP的策略应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点,并充分重视各自然因子间的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净初级生产力 碳汇 可解释性分析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滨海土壤盐分离子相关性及采样密度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攻科 王卫星 +3 位作者 曹淑萍 程绪江 刘永涛 张亚娜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62-670,共9页
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问题。天津滨海地区土壤长期遭受海水及高矿化潜水共同作用,土壤盐渍化现象分布广泛。本文选取天津滨海新区太平镇作为典型地区,研究了土壤主要盐分离子的相关性,另外对工作区采样点进行了随机均匀抽稀试验... 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问题。天津滨海地区土壤长期遭受海水及高矿化潜水共同作用,土壤盐渍化现象分布广泛。本文选取天津滨海新区太平镇作为典型地区,研究了土壤主要盐分离子的相关性,另外对工作区采样点进行了随机均匀抽稀试验,探讨了不同采样密度对土壤盐渍化插值结果和评价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天津滨海地区土壤易溶盐中Na+、Cl-所占比例具有绝对优势;土壤中全Cl、Cl-与全盐量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随机均匀抽取少量样本加测全盐量,建立全Cl与全盐量的相关方程可以比较准确地推算出所有样本的全盐量;大密度采样有利于提高样本的代表性,若要满足相对误差合格率≥80%的要求,采样密度不应低于4点/km2,另外用于评价盐渍化等级的采样密度不宜低于1点/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离子 相关性 天津滨海地区 土壤采样密度 土壤空间插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孔昭煜 李晨阳 +1 位作者 张像源 吴轩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62,共6页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使得地质资料数据规模急剧增长。将海量的地质资料数据更加有效便捷的,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质信息资料数据服务支撑,同时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性社会化服务,...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使得地质资料数据规模急剧增长。将海量的地质资料数据更加有效便捷的,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质信息资料数据服务支撑,同时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性社会化服务,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基础工作保障之一。本文通过对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研究,对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基础环境、基础架构和管理体系进行综合研究,对地质资料管理相关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起到示范作用,同时为地质资料信息化向大数据时代转型奠定必备的基础环境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资料 数据中心 信息化 基础设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滨海新区分层标监测系统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齐波 牛文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48,共5页
阐述了天津滨海新区基本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了对新近系明华镇组以上地层进行全面系统监测的必要性。介绍了滨海新区分层标监测系统建设的工作方法,简述分层标监测系统建设中各种类型分层标的设置及标孔结构设计。在总结前人分... 阐述了天津滨海新区基本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了对新近系明华镇组以上地层进行全面系统监测的必要性。介绍了滨海新区分层标监测系统建设的工作方法,简述分层标监测系统建设中各种类型分层标的设置及标孔结构设计。在总结前人分层标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多年设计施工及监测工作经验,对分层标的标孔结构、标底及孔隙水压力监测孔做了技术研究改进,并与传统的分层标工艺进行了分析比较。工程验证结果表明,各项技术改进应用效果良好,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标 结构设计 标底 技术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1:50000黄庄公社幅地质图数据库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猛 陈星 +1 位作者 王莉 马青云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99-129,共31页
天津1:50000黄庄公社幅(J50E004015)地质图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行业规范要求,采用数字填图系统进行地质填图及数据库建设。数据库包含基本要素、综合要素、对象要素和独立要素等4个数据集,共计23种数据类型,数据量... 天津1:50000黄庄公社幅(J50E004015)地质图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行业规范要求,采用数字填图系统进行地质填图及数据库建设。数据库包含基本要素、综合要素、对象要素和独立要素等4个数据集,共计23种数据类型,数据量为43.8 MB,其中地质体面实体数据96个、地质(界)线数据320条、摄像(照片)数据85个、同位素测年数据9个、钻孔数据10个,沉积(火山)岩石地层单位数据13个。地质图总结了浅表沉积物地貌成因类型及其垂向地质结构、上新世晚期以来的地层结构特征及岩相古地理演化、基岩地质构造、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同时探索了沿海低平原覆盖区地质调查工作方法和地质图的创新图面表达方式,为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起到了示范作用。本数据库可以为地质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水文、工程、环境地质调查提供详实的基础地质资料,能够支撑国家重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重大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保障、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黄庄公社幅 1 数据库 低平原覆盖区 第四纪 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平原北部地区水土地质环境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18
作者 李瑞敏 王轶 +12 位作者 曹峰 徐慧珍 刘永生 郝春明 马忠社 郭海全 赵更新 曹淑萍 李文伟 刘峰川 刘久荣 林健 许益青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94-1200,共7页
海河平原北部地区属于半干旱自然地理环境且仍在干化,自山前至滨海的山麓堆积-河流沉积-海陆交互沉积序列的平原地貌地质环境,土壤地球化学环境以高Ca、Mg、F,低Se、Mo、I和弱碱性为特征且正在经历酸化过程,潜水环境以淡水-微咸水-弱碱... 海河平原北部地区属于半干旱自然地理环境且仍在干化,自山前至滨海的山麓堆积-河流沉积-海陆交互沉积序列的平原地貌地质环境,土壤地球化学环境以高Ca、Mg、F,低Se、Mo、I和弱碱性为特征且正在经历酸化过程,潜水环境以淡水-微咸水-弱碱性为特征且有碱化的趋势。人为作用与自然作用一起构成了本区水土地质环境演化的双重驱动力,但在表现形式和区域分布方面驱动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土壤环境质量良好但潜水环境质量较差且均在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平原北部 水土地质环境 若干问题 演化与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巴嘎旗某莹石矿区地下水赋存模式及供水前景研究
19
作者 韩晔 郑玉萍 +2 位作者 吴荣泽 李明辰 王林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90-296,共7页
依托于某萤石矿生产单位的供水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在矿区及周边154 km^(2)范围内开展了1∶5万初步供水水文地质调查。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系分布、地层岩性、构造背景,按照赋存条件将研究区地下水划分为冲洪积松散岩类孔隙地下水、火山... 依托于某萤石矿生产单位的供水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在矿区及周边154 km^(2)范围内开展了1∶5万初步供水水文地质调查。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系分布、地层岩性、构造背景,按照赋存条件将研究区地下水划分为冲洪积松散岩类孔隙地下水、火山岩类风化带裂隙地下水、石英脉及萤石脉构造角砾岩空隙地下水、断裂构造裂隙地下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地下水共五种地下水赋存模式;结合前期已有开采井水文地质试验成果,确定石英脉及萤石脉构造角砾岩空隙地下水蓄水构造、断裂构造裂隙地下水蓄水构造具有满足矿区1万m^(3)/d供水需求的供水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巴嘎旗 萤石矿 地下水赋存模式 蓄水构造 供水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典型地段地面沉降演化特征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59
20
作者 郭海朋 白晋斌 +7 位作者 张有全 王丽亚 石菊松 李文鹏 张作辰 王云龙 朱菊艳 王海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5-1127,共13页
华北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系统之一,地面沉降问题突出。由于沉积环境变化多样、地质条件差异性显著和人类开采活动强烈,使得该地区地面沉降成因机理复杂。本文采用卫星对地观测技术与传统手段相结合,监测地面沉降灾变过程,分析华北... 华北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系统之一,地面沉降问题突出。由于沉积环境变化多样、地质条件差异性显著和人类开采活动强烈,使得该地区地面沉降成因机理复杂。本文采用卫星对地观测技术与传统手段相结合,监测地面沉降灾变过程,分析华北平原地面沉降发展历史和现状。结合应力-应变图解法及土工实验研究地面沉降差异性特征及滞后变形成因机理。取得了以下关键认识:(1)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沉降主要分布在平原区第四纪沉积凹陷,呈现东西分带、南北分段特点。地面沉降空间发展部分受到北东向和北西向构造控制。在沧县隆起区,地面沉降也比较发育,主要原因是沧县隆起在第四纪时期构造运动相对不活跃,沉积了较厚的第四系;存在与构造走向一致的3期古河道,该地区赋存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并被大量开采。(2)地面沉降发生发展与地下水开采历史密切相关,沉降主要压缩贡献层随地下水开采层位变化而变化。北京平原100 m以深地层对地面沉降贡献呈增加趋势。天津平原目前地面沉降的主要贡献层来自300 m以下地层。(3)气候干旱导致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同时增加了地下水的开采,因而是引起地面沉降的重要间接驱动因素。高层建筑荷载、基坑降排水、地热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4)地面沉降具有很强的滞后性,最大滞后时间可达25年。除了渗透固结成因以外,土体蠕变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更新世地层在不同荷载下,蠕变特征明显。沧县隆起晚更新世地层次固结可达到总变形28.3%。(5)土的物理性质、地下水位变化模式对土层变形特征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埋深地层在地下水位变化条件下的变形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弹性、黏弹性、黏弹塑性)。浅部含水组呈现以弹性为主的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地面沉降 变形特征 地下水位 滞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