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InSAR的天津市建设用地演变对地表沉降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宁月 徐方 +2 位作者 曹永强 么嘉棋 李世金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7-490,共14页
地表沉降在城市化和工业化中越来越普遍,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天津市作为研究区域,研究建设用地演变对地表沉降的影响。通过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 地表沉降在城市化和工业化中越来越普遍,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天津市作为研究区域,研究建设用地演变对地表沉降的影响。通过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PS-InSAR)获取地表形变监测,并结合人类活动强度指数量化地表人类活动。主要结论如下:(1)从时间上看,2016—2023年天津市地表沉降面积整体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沉降严重区和较严重沉降区占比下降约68%。从空间上看,基本形成了西南部和东部的五处沉降漏斗,并得到明显遏制。(2)2016—2022年天津市建设用地新增面积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约45.22%。在其他用地类型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建设用地每新增0.1 km^(2),人类活动强度指数约上升0.077。(3)地表人类活动较为剧烈的点位周边,易发生地表沉降,并存在一年左右的滞后效应。增加地表负荷且持续性大面积的人类活动,易导致区域整体不稳定的地表沉降。仅改变地表形态且非持续性、小范围人类活动引发的地表沉降,沉降趋势将逐渐减缓。本文相关结论,对未来城市地表沉降防治、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灾害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降 建设用地演变 PS-INSAR 人类活动强度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在天津市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罗建忠 刘金柱 +2 位作者 孔友谊 王江涛 刘德来 《海洋测绘》 CSCD 2017年第3期60-62,共3页
结合天津市GPS基准站和一级GPS监测点数据,进行区域地表形变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重点介绍了GPS变形监测技术中高精度数据处理时的参数设置及成果精度评定准则,并通过同期监测的水准数据和GPS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GPS监测技术应用于... 结合天津市GPS基准站和一级GPS监测点数据,进行区域地表形变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重点介绍了GPS变形监测技术中高精度数据处理时的参数设置及成果精度评定准则,并通过同期监测的水准数据和GPS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GPS监测技术应用于地面沉降监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监测 地面沉降 基线解算 平差处理 精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集宁地区小大青山中生代花岗岩岩石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3
作者 武将伟 胡浩 +3 位作者 张富臣 牛毅 周志广 张达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5-1015,共21页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中生代岩浆岩岩石特征复杂,在花岗岩形成上存在认识分歧,制约了成岩动力学的深入认识。本文选取该构造带的内蒙古中生代小大青山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相学、锆石U-Pb定年、全岩元素组成和Sr-Nd-Pb同位素组成...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中生代岩浆岩岩石特征复杂,在花岗岩形成上存在认识分歧,制约了成岩动力学的深入认识。本文选取该构造带的内蒙古中生代小大青山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相学、锆石U-Pb定年、全岩元素组成和Sr-Nd-Pb同位素组成等研究,阐释岩浆岩成因和源区属性,并进一步探讨研究区中生代构造动力学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二长花岗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35.4±1.2)Ma,代表其寄主的花岗岩类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具有高硅(73.37%~77.21%)、富碱(5.93%~8.78%)、高铝饱和指数(1.02~1.32)的特征,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高场强元素Th、U,亏损Nb、Ba、Sr、Ti和P;富集轻稀土元素而亏损Eu元素;低(^(87)Sr/^(86)Sr)i值(0.7094~0.7391)、高负εNd(t)值(-15.37~-16.19)、^(206)Pb/^(204)Pb比值为17.158~17.365、^(207)Pb/^(204)Pb比值为15.437~15.442、^(208)Pb/^(204)Pb比值为37.881~38.082。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反映小大青山花岗岩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岩石主要系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证据,认为内蒙古集宁地区小大青山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阶段,其形成可能受蒙古—鄂霍次克洋盆闭合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联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测年 地球化学 集宁地区 蒙古—鄂霍次克洋 古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值灰色预测法在生态环境胁迫性研究中的应用——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
4
作者 汪雪格 斯蔼 +2 位作者 魏春凤 吕军 王艳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0期259-262,共4页
以松嫩平原典型地区通榆县为例,在构建生态环境胁迫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GM(1∶1)对生态环境胁迫性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短缺、沙漠化、盐碱化、草地退化和人口增加是通榆县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胁迫因子;19... 以松嫩平原典型地区通榆县为例,在构建生态环境胁迫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GM(1∶1)对生态环境胁迫性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短缺、沙漠化、盐碱化、草地退化和人口增加是通榆县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胁迫因子;1994-2013年该区生态环境胁迫系数逐年增加,胁迫程度从Ⅲ级跃升到Ⅳ级。预测结果显示,如果不采取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胁迫系数仍会增长,胁迫程度仍会加重。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河湖连通、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沙治碱、改良退化草地等措施,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促进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胁迫性 胁迫系数 熵值-GM(1∶1) 松嫩平原 通榆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天津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斯蔼 任继海 +1 位作者 杜关记 王爽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5-19,69,共6页
采用物元可拓模型,对天津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质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抽样检测的18组样品的水质类别80%以上处于Ⅳ和Ⅴ级,NO-3、NO-2和总硬度等是主要的权重影响因子。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差,当地特定的地质环境背景及人类经... 采用物元可拓模型,对天津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质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抽样检测的18组样品的水质类别80%以上处于Ⅳ和Ⅴ级,NO-3、NO-2和总硬度等是主要的权重影响因子。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差,当地特定的地质环境背景及人类经济活动是导致区域浅层地下水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为验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采用传统的综合评分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同批次18组样品中,15组样品评价结果完全一致,准确率达83%以上,另3组评价结果相差一个等级,可能与不同评价方法的评价等级区间划分有关。对比结果显示,物元可拓模型在天津市浅层地下水质评价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是地下水水质定量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物元可拓模型 水质评价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盘山矿泉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6
作者 斯蔼 杜关记 刘振辉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6期23-27,共5页
针对天津蓟县盘山矿泉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现状,在分析矿泉水赋存的地质环境条件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SD),设计了维持现状(方案1)、重矿泉水(方案2)、节水治理(方案3)及综合管理(方案4)等4种水资源配置方案。结果表明:方案1和方案2... 针对天津蓟县盘山矿泉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现状,在分析矿泉水赋存的地质环境条件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SD),设计了维持现状(方案1)、重矿泉水(方案2)、节水治理(方案3)及综合管理(方案4)等4种水资源配置方案。结果表明:方案1和方案2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没有体现生态效益,且经济效益不突出,为不可取方案;方案3引入节水技术及污水治理等措施,体现良好的生态效益,同时经济效益又分别是前二者的1.6倍和1.2倍,是可选方案;方案4调整了区内产业用水结构,通过引入外部水源替换生活用水,提高矿泉水生产量,经济效益是方案3的1.5倍,同时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因此,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分析,选定综合管理方案(方案4)为研究区水资源优化的最佳配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优化配置 矿泉水资源 盘山矿泉水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巴嘎旗某莹石矿区地下水赋存模式及供水前景研究
7
作者 韩晔 郑玉萍 +2 位作者 吴荣泽 李明辰 王林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90-296,共7页
依托于某萤石矿生产单位的供水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在矿区及周边154 km^(2)范围内开展了1∶5万初步供水水文地质调查。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系分布、地层岩性、构造背景,按照赋存条件将研究区地下水划分为冲洪积松散岩类孔隙地下水、火山... 依托于某萤石矿生产单位的供水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在矿区及周边154 km^(2)范围内开展了1∶5万初步供水水文地质调查。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系分布、地层岩性、构造背景,按照赋存条件将研究区地下水划分为冲洪积松散岩类孔隙地下水、火山岩类风化带裂隙地下水、石英脉及萤石脉构造角砾岩空隙地下水、断裂构造裂隙地下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地下水共五种地下水赋存模式;结合前期已有开采井水文地质试验成果,确定石英脉及萤石脉构造角砾岩空隙地下水蓄水构造、断裂构造裂隙地下水蓄水构造具有满足矿区1万m^(3)/d供水需求的供水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巴嘎旗 萤石矿 地下水赋存模式 蓄水构造 供水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非稳定流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典型案例探讨
8
作者 韩晔 郑玉萍 +2 位作者 胡海博 牛文明 马武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5-180,187,共7页
多孔非稳定流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是求取目标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最为有效方法。通过在山东省高密市开展的1组孔隙型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和1组隔水边界附近的基岩裂隙型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分析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正确求取水文地质参数... 多孔非稳定流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是求取目标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最为有效方法。通过在山东省高密市开展的1组孔隙型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和1组隔水边界附近的基岩裂隙型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分析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正确求取水文地质参数犜和μ^(*)应套用的地下水动力学模型以及应当采取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离抽水井越远求得犜越大是人为误差的体现,适当调整配线的方法力求规避这种误差;水文地质边界的确定需要进行严谨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并在试验中设置观测孔予以验证。本研究对于水文地质参数的精确求取,水源地规划和建设、地下水资源保护以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非稳定流 承压含水层 抽水试验 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高氟区地下水勘查思路探讨:以山东省高密市为例
9
作者 韩晔 郑玉萍 +1 位作者 张涛 马武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478-482,共5页
高密市是山东省地氟病控制的重点地区。在高氟区进行地下水勘查一直是一项难度大、重要性高的工作。在简要分析高密市北部平原区高氟地下水形成的地质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按照遥感解译、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采样分析、物探定井、钻探成... 高密市是山东省地氟病控制的重点地区。在高氟区进行地下水勘查一直是一项难度大、重要性高的工作。在简要分析高密市北部平原区高氟地下水形成的地质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按照遥感解译、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采样分析、物探定井、钻探成井、抽水试验、水质测试的工作流程,论述了成功开展低氟地下水勘查的过程。最终得出平原高氟区地下水勘查的思路:在查明特定地质环境背景的前提下,了解高氟水形成的影响因素,按照由宏观到局部、由粗到细、由面到点的工作方法逐步进行低氟地下水勘查,提高找水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氟区 高氟地下水 勘查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林河流域下游生态经济系统能值计算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汤洁 斯蔼 +1 位作者 李昭阳 汪雪格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34,共4页
文章运用能值分析法对霍林河下游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净能值产出率与投入率、人均能值用量和环境承载率进行了计算;以净能值产出率与环境承载率的比值作为能值可持续性发展指数(ESI),在建立能值可持续性分级基准的基础上,定量... 文章运用能值分析法对霍林河下游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净能值产出率与投入率、人均能值用量和环境承载率进行了计算;以净能值产出率与环境承载率的比值作为能值可持续性发展指数(ESI),在建立能值可持续性分级基准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总投入为9.15×1021sej,以不可更新的工业辅助能值为主;总产出为10.61×1021sej,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全区平均ESI为0.17处于不可持续范畴,针对该区实际情况和能值分析结果,提出调整能值投入结构、提高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等使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生态经济系统 环境承载率 可持续评价 生态补偿 霍林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瞬变电磁法接收端单向屏蔽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雷生 程久龙 徐忠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9962-9967,共6页
矿井瞬变电磁法由于受到全空间效应的影响,无法实现井下的定向探测,目前尚无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对采集信号进行单向屏蔽有望从根本上突破矿井瞬变电磁法定向探测的难题。通过理论计算、仿真模拟对不同材料和不同结构单向屏蔽装... 矿井瞬变电磁法由于受到全空间效应的影响,无法实现井下的定向探测,目前尚无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对采集信号进行单向屏蔽有望从根本上突破矿井瞬变电磁法定向探测的难题。通过理论计算、仿真模拟对不同材料和不同结构单向屏蔽装置的电磁场响应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单向屏蔽装置材料及结构设计参数,并通过物理实验验证屏蔽装置的单向电磁屏蔽效果。研究表明:通过仿真模拟得到锥形结构的坡莫合金屏蔽罩相对其他结构屏蔽装置有更好的单向屏蔽效果,能够在有效压制非探测方向干扰信号的同时,突出探测方向的有效信号;在锥形屏蔽罩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锥形屏蔽罩顶角越大,单向屏蔽效果越好。此外,仿真模拟得到的屏蔽方案经物理实验证实具有明显的单向屏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瞬变电磁法 接收端 单向屏蔽 仿真 物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