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滑坡敏感性的天津市蓟州区生态网络构建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志恒 汪东川 +3 位作者 胡炳旭 国巧真 修丽娜 赵海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351-4362,共12页
随着城镇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天津市蓟州区的景观孤岛化和破碎化现象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降低。以天津市蓟州区为研究区,从自然资源、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 随着城镇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天津市蓟州区的景观孤岛化和破碎化现象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降低。以天津市蓟州区为研究区,从自然资源、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考虑,选取生态源地;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坡向等滑坡孕灾环境因子,基于信息量模型,在定量分析滑坡与各孕灾环境因子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地图代数计算滑坡敏感性指数,并用于修正由土地利用类型赋值得到的生态基本阻力面,基于最小费用模型提取研究区生态廊道,进而构建天津市蓟州区生态网络。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滑坡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坡度、高程、地形起伏度以及岩土类型等因素的控制;经验证基于信息量模型计算得到的滑坡敏感性指数对研究区内的滑坡具有较强的诊断能力;基于最小费用模型,提取生态廊道23条,总长度约为129 km。通过对比分析,提取的生态廊道基本上避开了滑坡灾害的高敏感性区域,能够有效地将生态源地进行连接;生态廊道在蓟州区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要分布在蓟州区的北部山区,生态廊道的密度较高,在蓟州区的中部和南部地区,生态廊道的分布非常稀疏。研究成果将为天津市蓟州区生态网络的优化、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滑坡敏感性 最小费用模型 信息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结构变论域模糊控制试验研究
2
作者 吕杨 梅品彬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5-793,共9页
传统模糊控制的模糊论域固定,当被控结构动力特性或外部激励发生变化时,模糊控制的控制效率会降低。在传统模糊控制算法的基础上增设伸缩因子模糊控制器,伸缩因子模糊控制以被控对象的误差及误差变化率作为输入,伸缩因子作为输出,实现... 传统模糊控制的模糊论域固定,当被控结构动力特性或外部激励发生变化时,模糊控制的控制效率会降低。在传统模糊控制算法的基础上增设伸缩因子模糊控制器,伸缩因子模糊控制以被控对象的误差及误差变化率作为输入,伸缩因子作为输出,实现主模糊控制器的模糊论域自适应调整。以一个安装磁流变阻尼器的两层钢框架结构为控制对象,将结构首层位移和速度作为输入,在dSPACE实时仿真系统中搭建了变论域模糊控制系统。开展了不同强度地震动和不同附加质量工况下结构振动控制的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变论域模糊控制能自适应调节模糊论域,有效减小结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响应;当被控结构附加质量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变化时,变论域模糊控制的控制效果均优于模糊控制和OFF被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论域模糊控制 时变结构 振动台试验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结构加固后的动力弹塑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田慧 张海 +1 位作者 孟亚翠 刘德志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7,共10页
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改建、扩建由于原设防烈度的改变导致原有设计已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通过结构加固改造技术使其满足现行规范设防要求。本文首先确定对能源站框架结构的加固方法,然后应用PKPM鉴定加固模块分析了结构加固前后的层间位移... 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改建、扩建由于原设防烈度的改变导致原有设计已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通过结构加固改造技术使其满足现行规范设防要求。本文首先确定对能源站框架结构的加固方法,然后应用PKPM鉴定加固模块分析了结构加固前后的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的变化,最后通过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能源站结构的加固计算模型,采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法,分析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防烈度 层间位移角 罕遇地震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建筑群-沉积盆地动力相互作用的建筑群震害评估方法
4
作者 刘中宪 孟思博 +2 位作者 张妤 乔云帆 陈龙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43,共15页
我国大量城镇位于沉积盆地,沉积盆地对地震动具有显著的幅值放大和持时增长效应,同时沉积盆地与建筑群间的动力相互作用将导致地震动空间重分布。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建筑群-沉积盆地动力相互作用的建筑群震害评估方法:首先,... 我国大量城镇位于沉积盆地,沉积盆地对地震动具有显著的幅值放大和持时增长效应,同时沉积盆地与建筑群间的动力相互作用将导致地震动空间重分布。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建筑群-沉积盆地动力相互作用的建筑群震害评估方法:首先,以剪切层模型、弯剪耦合模型等简化力学模型模拟建筑结构,计算建筑群-沉积盆地动力相互作用,获得建筑群的基础顶面地震动;然后,基于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典型单体建筑的地震易损性;最后,结合所求建筑群元模型模拟建筑结构时,上部建筑对基础顶面地震动的影响具有等?效?性,因此所建方法适用于考虑建筑群-沉积盆地动力相互作用的建筑群震害评估;建筑群-沉积盆地动力相互作用主要导致盆地内地表地震动峰值降低,但局部位置会在盆地效应基础上产生附加放大效应;建筑群-沉积盆地动力相互作用导致不同地表点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峰值相差3倍,同时放大邻近建筑出现相同等级震害的概率差异,所分析算例中,在是否考虑建筑群-沉积盆地动力相互作用的情况下,邻近四栋相同框架结构发生中等损坏的概率范围分别为66%—92%和87%—93%,此结果与实际震害中建筑结构交替破坏的现象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效应 场地-城市相互作用 易损性 震害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灰对磷酸镁水泥的性能及微观结构影响研究
5
作者 韩丽 石晔 +1 位作者 仵鹏涛 周述光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83,共6页
在探索生物质灰在土木工程领域中进行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即以生物质灰作为磷酸镁水泥的掺合料。因此,系统地研究了生物质灰掺量对磷酸镁水泥砂浆工作性能、凝结时间、力学性能和体积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 在探索生物质灰在土木工程领域中进行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即以生物质灰作为磷酸镁水泥的掺合料。因此,系统地研究了生物质灰掺量对磷酸镁水泥砂浆工作性能、凝结时间、力学性能和体积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热分析和压汞法等手段分析生物质灰对磷酸镁水泥性能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灰掺量的增加磷酸镁水泥的流动性逐渐降低,凝结时间不断缩短;生物质灰的掺入并没有生成新的晶体水化产物,但是生成了新的非晶态的硅酸镁凝胶,总体的水化产物生成量有所增多;生物质灰掺量较高时降低了颗粒体系的初始堆积密实度,使硬化浆体的孔隙粗化,总孔隙率增大,结构致密性变差,从而导致磷酸镁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黏结强度和抗渗压力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干燥收缩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灰 磷酸镁水泥 力学性能 水化产物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复位钢筋接头设计、试验及模型参数识别
6
作者 吕杨 李秋虎 董翠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48-1554,共7页
后张预应力、自复位支撑和形状记忆合金(SMA)是实现结构自恢复功能的主要途径,但后张预应力施工复杂,自复位支撑产生的集中力可能造成节点破坏,形状记忆合金(SMA)造价较高。通过预紧碟簧提供自复位力,研发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纵向钢筋... 后张预应力、自复位支撑和形状记忆合金(SMA)是实现结构自恢复功能的主要途径,但后张预应力施工复杂,自复位支撑产生的集中力可能造成节点破坏,形状记忆合金(SMA)造价较高。通过预紧碟簧提供自复位力,研发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纵向钢筋自复位连接接头,建立了自复位钢筋接头刚度、预紧力和有效行程计算方法;设计制作了4组不同预紧力、刚度和有效行程的钢筋接头,开展了接头力学性能试验;基于粒子群算法对接头Bouc-Wen模型参数进行识别,建立了接头Bouc-Wen模型。结果表明:自复位钢筋接头具有稳定的半旗形滞回曲线和优异的自复位性能;Bouc-Wen模型可以准确描述接头的滞回特性,拟合数据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 钢筋接头 预紧碟簧 BOUC-WEN模型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河谷-建筑群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的二维IBEM模拟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中宪 齐欣 +2 位作者 王冬 柴寿喜 姚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803-3811,共9页
众多城市坐落于沉积河谷之中,沉积河谷-密集建筑群间的地震动力相互作用规律尚不明确。采用间接边界元方法(IBEM),对在平面SV波入射下,沉积河谷-建筑群之间的地震相互作用进行二维模拟计算和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河谷-建筑群间... 众多城市坐落于沉积河谷之中,沉积河谷-密集建筑群间的地震动力相互作用规律尚不明确。采用间接边界元方法(IBEM),对在平面SV波入射下,沉积河谷-建筑群之间的地震相互作用进行二维模拟计算和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河谷-建筑群间存在着显著而复杂的地震动力相互作用;较浅沉积河谷中建筑群地震响应呈现强弱交替变换特征;入射波角度、沉积河谷的材料、几何特征是影响沉积河谷-建筑群整体地震响应规律的关键因素。总体上看,建筑群对浅沉积河谷地震动响应有较大的降幅效应,特别是高频波入射下最大降幅近50%。实际河谷地震放大效应评估需考虑密集建筑群的影响,而位于地震波聚焦位置的建筑物需适当提高设防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场地效应 沉积河谷 建筑群 地震波 间接边界元(IB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相关等效线性山谷交错场地多点地震动模拟
8
作者 何颖 陈雅 +2 位作者 尹奔驰 刘中宪 刘旭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280-3288,共9页
基于频率相关等效线性化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局部场地效应的空间相关多点地震动模拟方法。采用有限元-边界元耦合方法计算局部场地非线性地震波散射效应,对山谷交错场地的地震动放大效应进行模拟分析,并与传统等效线性化方法做对比。其... 基于频率相关等效线性化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局部场地效应的空间相关多点地震动模拟方法。采用有限元-边界元耦合方法计算局部场地非线性地震波散射效应,对山谷交错场地的地震动放大效应进行模拟分析,并与传统等效线性化方法做对比。其中,与频率相关的等效剪切模量和阻尼比可由标准应变谱拟合得到。结果表明:频率相关等效线性化方法与传统等效线性化方法的结果在总体趋势上具有一定相似性,均体现了山间谷地地震动空间分布的显著差异;与线性条件相比,均显示出地面运动加速度峰值降低,反应谱卓越周期延长。但频率相关方法引入了等效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频率相关性,有效弥补了传统方法在高频反应估计上的不足,其所得地震动加速度和反应谱峰值显著高于传统方法,增幅可达23%以上,同时反应谱峰值位置向短周期方向移动,更合理地反映了土层地震动的高频特性。该方法能合理优化场地反应高频段结果,从而提高工程结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模拟 频率相关等效线性化 局部场地效应 有限元-边界元耦合方法 山谷交错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海 孟亚翠 田丽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3,共5页
对于建筑物或其他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发生破坏的概率或可能性,并没有准确的数理函数表示。基于增量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IDA),针对地震发生时更易发生破坏的砌体结构,从场地条件、横墙面积比、高宽比3个因素入手。选取数个典型结构,对... 对于建筑物或其他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发生破坏的概率或可能性,并没有准确的数理函数表示。基于增量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IDA),针对地震发生时更易发生破坏的砌体结构,从场地条件、横墙面积比、高宽比3个因素入手。选取数个典型结构,对震害发生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砌体结构抗震能力进行易损性分析,并给出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抗震设计 增量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横墙面积比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劲性支撑穹顶结构局部断索(杆)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占远 薛素铎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21,共9页
劲性支撑穹顶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索结构,断索(杆)分析对结构破坏机理和倒塌性能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瞬态动力学的Newmark时间积分法对单根索(杆)断裂后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提出了响应变化率和动力响应系数,运用其评价各类索(杆... 劲性支撑穹顶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索结构,断索(杆)分析对结构破坏机理和倒塌性能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瞬态动力学的Newmark时间积分法对单根索(杆)断裂后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提出了响应变化率和动力响应系数,运用其评价各类索(杆)破断对结构的影响程度。根据局部断索(杆)是否引起其他索杆的强度破坏和过大位移将杆件分为全局敏感性构件、局部敏感性构件和不敏感性构件。提出了一种杆件重要性系数,表征杆件的重要性并对其重要性排序。研究表明:内外环杆、外斜杆和外撑杆破断结构发生连续倒塌,其为全局敏感性构件;外脊索、中脊索、内脊索、中斜杆、内斜杆和内撑杆破断对其附近的构件影响较大,为局部敏感性构件;外环杆的杆件重要性排在首位,内脊索排在末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劲性支撑穹顶结构 断索(杆)分析 敏感性 杆件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布加固损伤RC梁弯曲疲劳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海良 郭富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32,共8页
结合大量混凝土桥梁存在病害需要加固、桥梁主要承受疲劳荷载的实际情况,研究等幅、变幅疲劳荷载下,粘贴不同层数玄武岩纤维布加固预损伤混凝土梁疲劳寿命、刚度退化速率等。结果表明,1等幅、变幅疲劳荷载作用下,粘贴2层、3层玄武岩纤... 结合大量混凝土桥梁存在病害需要加固、桥梁主要承受疲劳荷载的实际情况,研究等幅、变幅疲劳荷载下,粘贴不同层数玄武岩纤维布加固预损伤混凝土梁疲劳寿命、刚度退化速率等。结果表明,1等幅、变幅疲劳荷载作用下,粘贴2层、3层玄武岩纤维布较粘贴1层试验梁疲劳寿命均分别提高20%、40%左右;粘贴相同层数玄武岩纤维布时,变幅疲荷载劳作用较等幅疲劳荷载作用试验梁疲劳寿命降低16%左右。2变幅疲劳可显著加快试验梁钢筋应变、跨中挠度发展,其跨中挠度和疲劳次数关系曲线表现为明显"凹"型。3未粘贴纤维布等幅疲劳时试验梁刚度衰减速率为0.313MN·m^2/万次,粘贴1层、2层、3层纤维布等幅疲劳时试验梁刚度衰减速率为0.014MN·m^2/万次左右,粘贴1层、2层、3层纤维布变幅疲劳时试验梁刚度衰减速率为0.050MN·m^2/万次左右,可见粘贴玄武岩纤维布可降低试验梁疲劳刚度衰减速率,变幅疲劳显著增大试验梁疲劳刚度衰减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布 损伤钢筋混凝土梁 弯曲疲劳 等幅、变幅 疲劳刚度衰减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区划图双参数调整对框架结构土建成本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海 肖凯 +1 位作者 尤红兵 岳增群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0-156,共7页
国家标准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五代图)已于2016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一代区划图的实施,使得建筑的土建成本较之前有所改变。运用结构设计软件,按照规范规定的最低标准完成各种结构构件在不同地震动参数下的内力和... 国家标准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五代图)已于2016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一代区划图的实施,使得建筑的土建成本较之前有所改变。运用结构设计软件,按照规范规定的最低标准完成各种结构构件在不同地震动参数下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并根据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和估价表对其进行施工图预算和经济性的对比分析,从而比较某一地震动参数变化对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土建成本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参数 区划图 框架结构 土建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流线型潜体抛石基床上的波生紊流场结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学炼 赵悦 +1 位作者 邹青萍 柳淑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0-809,共10页
为了研究不同流线型潜体抛石基床上的波生紊流场结构,本文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获取了规则波作用下的瞬时速度场。周期平均速度场显示,迎浪区域的涡旋主要生成于波谷过程,在迎浪堤脚处形成一个小型周期时均环流系统,矩形潜体迎浪堤角附... 为了研究不同流线型潜体抛石基床上的波生紊流场结构,本文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获取了规则波作用下的瞬时速度场。周期平均速度场显示,迎浪区域的涡旋主要生成于波谷过程,在迎浪堤脚处形成一个小型周期时均环流系统,矩形潜体迎浪堤角附近还存在一个更强的周期时均环流。背浪区域的涡旋主要生成于波峰过程,形成一对周期时均反向环流,同时背浪基肩上存在一个紊流遮蔽区。矩形潜体的相平均涡旋更靠近堤背,弧形潜体和半圆潜体的相平均涡旋则大致水平向下游对流。上述结果表明,潜体对流场的干扰导致波面和速度场变得不对称,进而影响建筑物的局部冲淤和结构受力,而潜体的线型对背浪面涡旋的分布和传递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体 基床 规则波 粒子图像测速 紊流 速度场 涡量 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溶液疲劳耦合作用下BFRP布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梁抗弯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海良 李龙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8-43,共6页
基于桥梁结构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及所承受荷载的特殊性,试图探索碱溶液环境和疲劳荷载耦合作用下BFRP布加固既有损伤混凝土性能,开展了粘贴二层玄武岩纤维布加固,pH值分别为7、9、10的溶液环境和等幅疲劳耦合作用下损伤RC梁的抗弯试验研... 基于桥梁结构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及所承受荷载的特殊性,试图探索碱溶液环境和疲劳荷载耦合作用下BFRP布加固既有损伤混凝土性能,开展了粘贴二层玄武岩纤维布加固,pH值分别为7、9、10的溶液环境和等幅疲劳耦合作用下损伤RC梁的抗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即使在碱溶液环境和疲劳荷载耦合作用下,BFRP布仍能提高损伤RC梁极限承载力和抗弯刚度;相同疲劳次数下,在pH=9的溶液环境中,作用90d的加固梁比作用60d的加固梁挠度增加了23.13%;其他参数相同情况下,pH=7、pH=10的试验梁较未经环境作用试验梁抗弯强度分别降低10.06%、21.15%,可见,随着碱溶液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RC梁极限承载力、抗弯刚度、抗疲劳等性能显著下降;最后以试验梁挠度变化作为疲劳损伤指标,拟合出了考虑pH值、疲劳次数混凝土加固梁变形模量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溶液 损伤钢筋混凝土梁 玄武岩纤维布 环境疲劳耦合作用 疲劳变形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峡谷场地深水刚构桥地震响应参数敏感性研究
15
作者 孟思博 魏石涛 +2 位作者 刘中宪 程喜 李文轩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22-1934,共13页
峡谷地区大量高墩刚构桥位于近地震活动断层(以下简称近断层)区域,若跨河流或位于库区等有水环境,其抗震分析应综合考虑近断层效应、场地效应和流固耦合作用,目前多采用近断层地震记录作为一致输入,可能低估桥梁地震响应,且对震源、场... 峡谷地区大量高墩刚构桥位于近地震活动断层(以下简称近断层)区域,若跨河流或位于库区等有水环境,其抗震分析应综合考虑近断层效应、场地效应和流固耦合作用,目前多采用近断层地震记录作为一致输入,可能低估桥梁地震响应,且对震源、场地参数与桥梁地震响应相关性缺乏探讨。本文结合随机有限断层法和边界元法生成近断层上覆水层峡谷场地多维多点地震动加速度,开展近断层峡谷场地深水大跨高墩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以从震源到结构全物理过程的视角,研究桥墩、支座响应对震源、场地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桥梁地震响应对断层破裂面尺寸最为敏感,整体上,震源参数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较场地参数更为显著;场地效应导致主墩纵、横桥向曲率延性比均值相差85%、88%;桥梁主墩和支座对各参数敏感性存在差异;断层倾角处于33°~60°之间时,桥梁地震响应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主墩曲率延性比可相差35%;水层对地震动具有抑制效应,但动水压力对其地震响应的放大作用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局部场地效应 深水刚构桥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vy型劲性支撑穹顶结构连续倒塌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占远 薛素铎 +1 位作者 罗大杰 杨伟奇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8-183,共6页
劲性支撑穹顶结构在遭受意外冲击时,可能发生连续倒塌,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因此分析其连续倒塌性能十分必要。本文依据Levy型劲性支撑穹顶结构的特点,给出杆件阀值系数及其计算公式,提出连续倒塌判别准则及倒塌类型;基于响应差... 劲性支撑穹顶结构在遭受意外冲击时,可能发生连续倒塌,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因此分析其连续倒塌性能十分必要。本文依据Levy型劲性支撑穹顶结构的特点,给出杆件阀值系数及其计算公式,提出连续倒塌判别准则及倒塌类型;基于响应差值的损伤系数,给出杆件重要性系数;依据杆件重要性系数对Levy型劲性支撑穹顶结构的杆件重要性进行计算并排序;基于连续倒塌判别准则和杆件重要性分析结果,提出连续倒塌分析方法和流程,分析结构的连续倒塌性能,矢跨比、初始预应力对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给出劲性支撑穹顶结构抗连续倒塌的方法。研究表明:Levy型劲性支撑穹顶结构的连续倒塌类型分为无倒塌、局部倒塌和整体倒塌;结构外环杆重要性系数最大,其次是内环杆;外环杆、内环杆和节点发生破坏,结构将发生连续倒塌,其它杆件破坏结构不会发生倒塌;矢跨比越小、初始预应力越大,杆件的重要性越小;加强节点和环向杆件根数可提高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劲性支撑穹顶结构 倒塌分析 判别准则 抗倒塌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震设防烈度对剪力墙结构土建成本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孟祥良 张海 +1 位作者 尤红兵 岳增群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已于2016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一代区划图的实施,使得建筑的土建成本相对于之前有所变化。运用结构设计软件按照相关规范规定的最低标准完成剪力墙结构构件在不同地震动参数情况下的... 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已于2016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一代区划图的实施,使得建筑的土建成本相对于之前有所变化。运用结构设计软件按照相关规范规定的最低标准完成剪力墙结构构件在不同地震动参数情况下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并根据最新的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和估价表,对上述情况进行施工图预算并在经济性方面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设防烈度的提高,剪力墙结构土建工程每平米成本上浮的比例也会增大,且随着设防烈度的提高,土建成本的增长比例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参数 新区划图 剪力墙结构 土建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衬砌隧道-邻近建筑地震动力相互作用IBEM模拟
18
作者 刘中宪 符瞻远 +1 位作者 赵延喜 孙帅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0-989,共10页
采用高精度间接边界元方法(IBEM)考察地震波入射下隧道-邻近建筑物二维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的规律。结果表明:建筑物与邻近隧道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整体动力反应规律取决于隧道,建筑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隧道埋深、入射波的频率和角度... 采用高精度间接边界元方法(IBEM)考察地震波入射下隧道-邻近建筑物二维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的规律。结果表明:建筑物与邻近隧道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整体动力反应规律取决于隧道,建筑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隧道埋深、入射波的频率和角度等因素。隧道位于建筑物正下方时,刚性衬砌隧道(相对围岩)对上部结构主要表现为隔震效应;隧道位于建筑物两侧时,隧道对建筑顶部位移有明显放大效应,最大可放大约40%。同时隧道应力也明显增大,最大可放大约43%。因此实际中需根据隧道-建筑物的空间位置关系,适当调整衬砌隧道与沿线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边界元 衬砌隧道 SV波 平面波散射 动应力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仵鹏涛 刘中宪 +1 位作者 吴成清 苏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546-3555,共10页
对掺入不同种类和含量纳米材料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分别进行了静、动态压缩和劈裂试验,分析了纳米材料种类及其含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给出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动态增长因子曲线。结果表明:超高性能混凝土为应变率敏感... 对掺入不同种类和含量纳米材料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分别进行了静、动态压缩和劈裂试验,分析了纳米材料种类及其含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给出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动态增长因子曲线。结果表明:超高性能混凝土为应变率敏感性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动态强度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强;纳米材料种类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动态强度的影响不明显,但对其动态增长因子影响比较显著;纳米材料含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动态强度和动态增长因子影响明显,适宜的掺量能够更有效地改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纳米材料 动态力学性能 应变率 动态增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铝防护钢筋混凝土板的抗爆性能 被引量:14
20
作者 高海莹 刘中宪 +2 位作者 杨烨凯 吴成清 耿佳莹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8,共12页
为研究多孔吸能材料泡沫铝板对工程结构的抗爆防护作用,开展室外爆炸破坏实验,分别对设置不同泡沫铝防护层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板在爆炸荷载下的动态响应及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并运用LS-DYNA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通... 为研究多孔吸能材料泡沫铝板对工程结构的抗爆防护作用,开展室外爆炸破坏实验,分别对设置不同泡沫铝防护层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板在爆炸荷载下的动态响应及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并运用LS-DYNA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实验对照,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对比分析了有、无泡沫铝防护层钢筋混凝土板的损伤破坏规律,并讨论了泡沫铝密度梯度分布和纵筋配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能够有效分析含泡沫铝防护层RC板的动态响应及其破坏形态;泡沫铝防护层能够有效减小钢筋混凝土板的挠度变形,降低试件的破坏程度;泡沫铝密度由下到上递增情况对RC板的减爆效果最好;增大配筋率可以提升泡沫铝防护RC板整体抗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 钢筋混凝土板 爆炸荷载 抗爆性能 密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