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信息服务下的“两规”协同管理技术——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阮柏林 廖浪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1-137,共7页
以天津市为例,研究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服务技术的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协同管理技术方法,将促进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深度融合,可有效解决当前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不协调导致的用地矛盾与资源浪费,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 以天津市为例,研究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服务技术的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协同管理技术方法,将促进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深度融合,可有效解决当前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不协调导致的用地矛盾与资源浪费,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和行政效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服务 土地规划 城市规划 协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研究——以天津市宝坻区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灵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8197-18198,18223,共3页
[目的]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整理村庄进行评价,确定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顺利实施提供支持。[方法]构建宝坻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成熟度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每个村庄的整理时机的成熟度,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整理时序进行... [目的]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整理村庄进行评价,确定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顺利实施提供支持。[方法]构建宝坻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成熟度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每个村庄的整理时机的成熟度,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整理时序进行分类。[结果]宝坻区拟整理的194个村庄的整理时机差异明显,整理成熟度指数为0.18~0.57,根据成熟度指数将这些村庄分为近期、中期、远期3个阶段进行整理。[结论]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政府决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农村居民点整理 成熟度 时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研究
3
作者 张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5986-5988,共3页
通过分析国土资源部和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的相关政策,系统阐述规划调整的相关概念、规划调整的分类和等级,分阶段说明规划调整的一般程序及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剖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规划调整的整体机制角度,提出完善规... 通过分析国土资源部和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的相关政策,系统阐述规划调整的相关概念、规划调整的分类和等级,分阶段说明规划调整的一般程序及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剖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规划调整的整体机制角度,提出完善规划调整的管理措施和实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调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拆旧区复垦耕地的适宜性评价:以天津市津南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韦晶磊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4-166,171,共4页
为探索如何客观地选择拆旧区以确保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整理复垦顺利实施,以天津市津南区为试点,采用模型构建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复垦耕地数量潜力指标、复垦耕地质量预期指标、拆旧区经济水平等3大类指标构建拆旧区适宜... 为探索如何客观地选择拆旧区以确保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整理复垦顺利实施,以天津市津南区为试点,采用模型构建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复垦耕地数量潜力指标、复垦耕地质量预期指标、拆旧区经济水平等3大类指标构建拆旧区适宜性评价体系,对津南区复垦村庄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最适宜拆旧区内的村庄进行整理复垦,对不适宜拆旧区应纳入新农村建设范畴实行就地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先拆后建,实现周转指标提前归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拆旧区 适宜性 复垦村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影响因素关联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广玲 金丽国 黄凌翔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第7期59-62,共4页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以及管理绩效影响因素,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天津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了指标体系各个影响因素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关联度。结果表明,经济因素对天...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以及管理绩效影响因素,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天津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了指标体系各个影响因素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关联度。结果表明,经济因素对天津市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最大,尤其是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地均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为提升土地利用集约度,建议采取拓宽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坚持市场配置,提高土地招拍挂率、加强土地利用生态管理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集约利用 影响因素 关联分析 对策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规模差异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宇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3期1-4,共4页
该文从土地整治对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重要性的研究视角出发,科学评价天津市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将天津市土地整治项目的新增耕地规模和新增耕地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对全市所辖各区县和乡镇等进行不同尺度土地整治项... 该文从土地整治对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重要性的研究视角出发,科学评价天津市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将天津市土地整治项目的新增耕地规模和新增耕地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对全市所辖各区县和乡镇等进行不同尺度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面积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土地整治以土地开发项目为主,土地开发的新增耕地率均呈现较高水平,而且从区县和乡镇的尺度看差异度不大;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的项目相对较少,且补充耕地规模也不大,区域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新增耕地规模 新增耕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实现研究——基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673个地块的调研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凌翔 赵娣 金丽国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3-39,共7页
研究目的:探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实现的约束及途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开发区可实现的潜力与理论潜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潜力的实现与用地类型、用地时间和企业类型及成长阶段关系密切。研究结论:在探索开发... 研究目的:探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实现的约束及途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开发区可实现的潜力与理论潜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潜力的实现与用地类型、用地时间和企业类型及成长阶段关系密切。研究结论:在探索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时要充分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并以单个地块为测算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开发区 土地集约利用 潜力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理论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林国斌 蔡为民 +1 位作者 吴云青 赵元强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27,32,共5页
挂钩工作是一个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有效方法。在系统梳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理论对于挂钩工作的指导作用,并从决定挂钩政策实施必要性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城... 挂钩工作是一个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有效方法。在系统梳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理论对于挂钩工作的指导作用,并从决定挂钩政策实施必要性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影响因素,指出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人口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是开展挂钩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分析挂钩政策实施的影响因素,关系到挂钩工作的健康、可持续推进,可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制定、创新挂钩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影响因素 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成功因素文献综述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文周 宋娟 李建平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6-101,共6页
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项目成功因素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系统的将项目成功因素的文献进行了分类整理,从研究方法的类型;研究者的地域分布;文献涉及的项目地理分布;文献涉及的项目类型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研究;并且根据文献研究,将项目... 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项目成功因素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系统的将项目成功因素的文献进行了分类整理,从研究方法的类型;研究者的地域分布;文献涉及的项目地理分布;文献涉及的项目类型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研究;并且根据文献研究,将项目成功因素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分类比较,得出了近十年来项目成功因素研究的主要特点以及项目成功因素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功因素 项目成功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研究综述
10
作者 张晴 金丽国 蔡为民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9-12,共4页
国外的研究中虽没有明确土地政策对一国宏观调控的作用,但也指出政府必须对土地市场适当干预以避免诱发经济问题。国内研究理论指出其可行性和必要性,但是调控的运行机制不完善,绩效评价系统不明确,相关的实证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加强。研... 国外的研究中虽没有明确土地政策对一国宏观调控的作用,但也指出政府必须对土地市场适当干预以避免诱发经济问题。国内研究理论指出其可行性和必要性,但是调控的运行机制不完善,绩效评价系统不明确,相关的实证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符合中国国情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调控评价机制,进行调控实施动态评价是将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政策 宏观调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观贸易调整方法的国家生态足迹模型 被引量:12
11
作者 白钰 曾辉 +2 位作者 李贵才 高启辉 魏建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827-4835,共9页
针对生态足迹分析模型传统贸易调整方法中仅仅考虑生物产品和能源直接贸易而没有涵盖各类产品间接贸易所产生的贸易足迹的缺陷,分别提出了包含两类贸易足迹核算在内的生物产品贸易调整系数和能源贸易调整系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宏... 针对生态足迹分析模型传统贸易调整方法中仅仅考虑生物产品和能源直接贸易而没有涵盖各类产品间接贸易所产生的贸易足迹的缺陷,分别提出了包含两类贸易足迹核算在内的生物产品贸易调整系数和能源贸易调整系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宏观贸易调整方法的国家生态足迹分析模型。将该模型用于中国1986~2005年的实证研究表明,模型结果虽然没有对中国生态超载形势逐渐恶化的结论形成颠覆性影响,但却揭示了人均生态足迹具有间隔为5a左右的周期性下降现象。生物产品的贸易足迹变化趋势与我国目前面临的农业乃至粮食生产形式较为一致;能源贸易足迹变化趋势则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乃至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实证研究成果还充分证明,加工产品的贸易对国家生态足迹的影响不容忽略,特别是能源贸易足迹的合理估算,可以作为国家层面全球环境责任分工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贸易调整 贸易足迹 尺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化抑制剂对蔬菜土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扬 孟德龙 +3 位作者 秦红灵 吴敏娜 朱亦君 魏文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6803-6810,共8页
土壤N素循环主要是微生物驱动的转化过程,然而对其的驱动与调控机理了解还很不够。选取长沙黄兴镇蔬菜基地两种蔬菜土研究硝化抑制剂(DCD)对N素转化过程及功能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通过室内土壤培养,处理为单施尿素(CK)和尿素与硝化抑制... 土壤N素循环主要是微生物驱动的转化过程,然而对其的驱动与调控机理了解还很不够。选取长沙黄兴镇蔬菜基地两种蔬菜土研究硝化抑制剂(DCD)对N素转化过程及功能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通过室内土壤培养,处理为单施尿素(CK)和尿素与硝化抑制剂双氰胺配合施用(DCD),重复3次。在培养过程中系统监测了土壤中NH+4-N、NO-3-N含量变化,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研究硝化抑制剂对土壤中氮素转化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过程中DCD处理使两个供试土壤的NH+4浓度稳定在较高水平,而NO-3浓度则明显低于对照;施用DCD导致土壤中硝化基因amoA丰度显著减少,而对16S rRNA和反硝化基因nirK丰度没有产生明显影响。因此,DCD在菜地土壤中主要通过抑制氨氧化细菌的繁衍来抑制硝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 DCD 蔬菜土 AMO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中温室气体环境责任的区域分配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白钰 曾辉 +2 位作者 梁尧钦 刘语凡 詹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5-560,共6页
针对生态足迹方法应用于城市尺度时对温室气体处理上的不足,提出了除存在能源贸易调整的缺陷外,还应对城市的温室气体环境责任重新定义和划分,城市可持续发展应依照城市自身的区域特征来制定标准.在对城市尺度与国家尺度上生态足迹核算... 针对生态足迹方法应用于城市尺度时对温室气体处理上的不足,提出了除存在能源贸易调整的缺陷外,还应对城市的温室气体环境责任重新定义和划分,城市可持续发展应依照城市自身的区域特征来制定标准.在对城市尺度与国家尺度上生态足迹核算体系温室气体环境责任分配内涵的不同进行分析后,基于城市等级的划分和经济联系强度等概念,构建了在城市尺度上温室气体环境责任的区域分配法,使生态足迹方法应用在城市尺度的可持续评价上更加真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城市尺度 温室气体 环境责任 区域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模式的不足与改进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文娟 白钰 曾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29,共7页
本文基于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发展历程的回顾,结合湿地资源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评价研究的现实要求,重点剖析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现状评价模式在研究定位、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建设几个方面... 本文基于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发展历程的回顾,结合湿地资源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评价研究的现实要求,重点剖析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现状评价模式在研究定位、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建设几个方面存在的主要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思路和方案。认为评价模式的改进应当以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和支撑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标,面向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方向补充评价内容,完善评价体系,强调人为活动干扰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及反馈分析,重视人类社会对服务功能需求的评价,并详细阐述干扰评价、需求评价和服务功能供需平衡分析的主要内容、方法和难点,总结湿地管理的意识和手段在服务功能评价各环节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 评价模式 人为干扰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业务信息一体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阮柏林 王晶 +1 位作者 刘蕊 余林清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9-437,共9页
从土地利用规划业务的内容和特点分析出发,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业务涉及的多源数据管理、动态流程定制、空间历史回溯、规划预警、统计分析等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工作流、MIS和GIS有机集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设计和实现了规划数据动态更... 从土地利用规划业务的内容和特点分析出发,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业务涉及的多源数据管理、动态流程定制、空间历史回溯、规划预警、统计分析等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工作流、MIS和GIS有机集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设计和实现了规划数据动态更新和业务信息一体化的平台,并应用于天津市土地规划实施工作.实践表明该方案有效,设计的平台功能完备且性能较强,对促进土地规划业务的自动化、规范化以及提高工作效率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信息一体化 动态流程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尺度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中不同参数选择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白钰 詹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156,共6页
针对生态足迹模型在城市尺度上应用中的均衡因子、产量因子和平均产量3个参数的不同取值方式,分别对不同参数应用模式下城市生态足迹核算的内涵和结果进行影响分析。基于对参数的应用条件和效果的解析,指出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应用中存... 针对生态足迹模型在城市尺度上应用中的均衡因子、产量因子和平均产量3个参数的不同取值方式,分别对不同参数应用模式下城市生态足迹核算的内涵和结果进行影响分析。基于对参数的应用条件和效果的解析,指出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应用中存在误差模糊化处理和全球可比性差的问题,"国家公顷"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消费来源分解更贴切的体现区域特征。基于参数的尺度效应分析,指出生态足迹模型存在空间可比性和体现区域特征的悖论。通过对参数内涵和模型缺陷分析,探讨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核算中的问题,空间可比性来源于平均产量的引入,并指出模型应用中的贸易调整过程存在缺陷,进而为生态足迹理论及方法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城市尺度 均衡因子 产量因子 平均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