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市农民科普需求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萧汀 刘海荣 +2 位作者 齐立海 强昕 曹赛新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0期66-68,共3页
农村科普工作一直是科普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等方式,分析天津市农村科普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调查农民对科普内容、科普渠道和形式、科普支付意愿、科普时间等方面的需求,在充分了解农民的科普需求基础上,提出农... 农村科普工作一直是科普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等方式,分析天津市农村科普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调查农民对科普内容、科普渠道和形式、科普支付意愿、科普时间等方面的需求,在充分了解农民的科普需求基础上,提出农民科普工作今后的重点和方向:做好农村科普教育整体架构设计;搭建起"科研-教育-推广"农业科普体系;加大农村科普设施建设;加强科普专家团队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科普需求 问卷调查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开窗户见绿 走出家门赏美——天津市实施旧楼区整修改造的启示
2
作者 郝琦卉 常美蓉 《中国建设信息》 2006年第09S期12-15,共4页
自2003年起,天津市根据“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思路,用三年时间对市区632处旧楼区进行整修改造,清理公共卫生、绿化美化环境、补建公用设施、完善社区服务、实施物业管理,使210万旧楼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性改... 自2003年起,天津市根据“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思路,用三年时间对市区632处旧楼区进行整修改造,清理公共卫生、绿化美化环境、补建公用设施、完善社区服务、实施物业管理,使210万旧楼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性改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居住区 环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木主要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
3
作者 卢海燕 张祺超 +1 位作者 韦小云 桂炳中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第5期24-27,共4页
为了解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等地城市公园和城区绿地栽植的金银木主要害虫种类及为害情况,文章采用随机调查、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19—2022年对调查区域内金银木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为害金银木的... 为了解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等地城市公园和城区绿地栽植的金银木主要害虫种类及为害情况,文章采用随机调查、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19—2022年对调查区域内金银木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为害金银木的害虫共有16种,有害生物优势种为日本忍冬圆尾蚜、忍冬新缢管蚜、草履蚧、美国白蛾4种。文章简要介绍了这4种优势种害虫的为害特点,提出了4种优势种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为调查区域有效防控金银木虫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木 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科普需求调查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俄沂彤 刘海荣 +1 位作者 齐立海 曹赛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6期51-52,共2页
大学生是科学素质比较高的一个群体,了解这一群体在科普方面的需求,可提高这一群体的科普素质,从而带动广大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咨询的调查方法,了解大学生的科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对科普满意度、科普内... 大学生是科学素质比较高的一个群体,了解这一群体在科普方面的需求,可提高这一群体的科普素质,从而带动广大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咨询的调查方法,了解大学生的科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对科普满意度、科普内容、科普媒介等方面的需求,为进一步提高科普工作的效果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普需求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背景下农业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彭熠萌 刘海荣 +1 位作者 齐立海 刘培辉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17期41-44,共4页
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农业场景的游憩、体验和教育的需求,农业主题公园应运而生。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城乡融合的内涵、农业主题公园的概念及特征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案例的研究总结了农业主题公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城... 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农业场景的游憩、体验和教育的需求,农业主题公园应运而生。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城乡融合的内涵、农业主题公园的概念及特征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案例的研究总结了农业主题公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乡融合背景下农业主题公园的设计策略。最后以天津市西青区的一块废弃地为例,对农业主题公园的设计策略进行实践,为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为相关的从业者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主题公园 城乡融合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村地区农民科普有效性的途径
6
作者 王漫冰 刘海荣 +2 位作者 齐立海 强昕 曹赛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5期28-29,共2页
针对农村地区的科普一直是科普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文章在认真梳理农村地区科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提高农村地区农民科普有效性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农村科普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科普 有效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生物滞留设施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海荣 史滟滪 +1 位作者 齐立海 刘培辉 《天津农林科技》 2022年第5期9-14,共6页
以人工模拟生物滞留设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基质材料对生物滞留设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基质渗透性能较无机基质好,能消减生物滞留设施的径流量,但会导致污染物的析出,影响径流出水水质;无机基质持水时间长、滞留水量大,去除污染... 以人工模拟生物滞留设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基质材料对生物滞留设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基质渗透性能较无机基质好,能消减生物滞留设施的径流量,但会导致污染物的析出,影响径流出水水质;无机基质持水时间长、滞留水量大,去除污染物的效果好于有机基质。椰糠、腐叶土、陶粒3种基质去除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差,但这3种基质通透性较好,不易堵塞,排水率、入渗速率、排水速率均较强,可有效提高海绵城市建设对“渗”的要求。其中腐叶土和陶粒基质进水—排水时间间隔较长,可有效推迟地表径流峰值出现的时间。珍珠岩和沸石2种基质在水质净化、排水率、入渗速率、排水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中等,可作为普通基质与其他基质混合使用。蛭石、砂、园土3种基质表现出较好的水质净化能力,可提高海绵城市基质“净”的功能,三者的排水率、入渗速率、排水速率均表现较差,但其持水时间长,可利用这一特性提高海绵城市基质“蓄”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设施 基质 影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述苗木反季节栽植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2
8
作者 邹震宇 《天津农林科技》 2012年第6期26-28,共3页
常规的苗木栽植时间应选在树木的休眠期进行,因为树木休眠期进行移植,符合植物的生长规律,移植的成活率比较高。但近年来,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园林工程中的反季节栽植呈逐渐发展趋势。文章就如何在违背植物自身生... 常规的苗木栽植时间应选在树木的休眠期进行,因为树木休眠期进行移植,符合植物的生长规律,移植的成活率比较高。但近年来,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园林工程中的反季节栽植呈逐渐发展趋势。文章就如何在违背植物自身生长规律的情况下,开辟一种新的符合城市化发展规律的植物生长规律问题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木挑选 气候 土壤 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坑塘沟渠3种优势植物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强昕 刘海荣 +2 位作者 孙艺 齐立海 刘培辉 《天津农林科技》 2021年第6期1-5,共5页
随着农村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在调查农村坑塘沟渠优势植物的基础上,选择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3种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运用CIRAS-2... 随着农村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在调查农村坑塘沟渠优势植物的基础上,选择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3种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运用CIRAS-2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在此基础上,着重选取3种优势植物的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效应开展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位叶面积的日固碳释氧能力表现为芦苇>水蓼>香蒲;单位叶面积的日降温增湿能力表现为水蓼>芦苇>香蒲;日固碳释氧能力和日降温增湿效果最弱的均为香蒲。该项研究结果可为农村坑塘沟渠中植物物种人工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碳释氧 降温增湿 坑塘沟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鸢尾和马蔺对生物滞留柱水力特性及污染物去除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冰冰 刘海荣 +2 位作者 王漫冰 赵潇汀 齐力海 《天津农林科技》 2019年第3期11-14,共4页
以生物滞留池功能植物选择为目的,采用生物滞留柱模拟生物滞留池的试验方法,通过进出水情况的监测,对栽种不同植物的生物滞留柱滞水能力、渗水能力、净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未种植植物的生物滞留柱出水时间早、水力停留时间短、滞... 以生物滞留池功能植物选择为目的,采用生物滞留柱模拟生物滞留池的试验方法,通过进出水情况的监测,对栽种不同植物的生物滞留柱滞水能力、渗水能力、净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未种植植物的生物滞留柱出水时间早、水力停留时间短、滞留水量小、入渗速率低;鸢尾出水时间中等、水力停留时间中等、滞留水量中等、入渗速率中等;马蔺出水时间晚、水力停留时间长、滞留水量大、入渗速率高。总磷去除率对照为-323.64%、鸢尾为-119.89%、马蔺为-76.07%,氨氮去除率对照为-2.23%、鸢尾为20.67%、马蔺为42.44%,种植植物有助于污染物的去除,与鸢尾相比,马蔺对地表径流中的总磷、氨氮去除效果更好,生物滞留柱对氨氮去除效果一般,而总磷主要以输出为主,去除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 地表径流 总磷 氨氮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河道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蒙柯玮 刘海荣 +1 位作者 齐立海 刘培辉 《天津农林科技》 2020年第4期44-46,共3页
本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天津本地文化特色以及文化氛围,以改善乡村的生态与景观为目的,探讨对农村的河道进行生态改造,改变以往垃圾堆埋河道的状况,为村镇居民及游客提供可散步、健身、交谈,能体现乡村特色的公共场所。
关键词 美丽乡村 农村河道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