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移植患者术后14天内胆汁中胆汁酸水平变化及其对缺血性胆管损伤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晓叶 康永振 沈中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肝移植患者术后14天内胆汁中胆汁酸水平变化,探讨其对缺血性胆管损伤(ITBL)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39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术后第1、3、7、14天胆汁中6种胆汁酸水平变化,即甘氨胆酸(GCA)、牛磺胆... 目的观察肝移植患者术后14天内胆汁中胆汁酸水平变化,探讨其对缺血性胆管损伤(ITBL)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39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术后第1、3、7、14天胆汁中6种胆汁酸水平变化,即甘氨胆酸(GCA)、牛磺胆酸(TCA)、牛磺石胆酸(TLCA)、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甘氨酸结合脱氧胆酸(GDCA)、牛磺酸结合脱氧胆酸(TDCA)。术后随访3个月,以胆道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判定是否发生ITBL,比较发生ITBL者(ITBL组)与未发生者(N-ITBL组)术后第1、3、7、14天各胆汁酸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价各胆汁酸对术后发生ITBL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第1天,ITBL组胆汁中GDCA水平较N-ITBL组降低;术后第7天,ITBL组胆汁中GCA、GDCA水平较N-ITBL组升高;术后第14天,ITBL组胆汁中TLCA、GCDCA、GDCA水平较N-ITBL组升高;组间比较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第14天胆汁中GCDCA水平对判断肝移植术后发生ITBL的AUC为0.751、TLCA的AUC为0.764,术后第7天GCA水平对判断肝移植术后发生ITBL的AUC为0.717。结论肝移植术后14天内胆汁中GCDCA、GCA、TLCA水平升高,三者对肝移植患者术后3个月内发生ITBL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 胆汁酸 缺血性胆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维生素K缺乏3例报告
2
作者 李俊杰 蔡金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7-107,共1页
维生素K缺乏多见于婴幼儿时期[1],成人维生素K缺乏则多见于终末期淤胆性肝病患者。由于胆汁向肠腔内排泄障碍,常引起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不良而导致维生素K缺乏[2]。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维生素K缺乏得以改善,但有胆... 维生素K缺乏多见于婴幼儿时期[1],成人维生素K缺乏则多见于终末期淤胆性肝病患者。由于胆汁向肠腔内排泄障碍,常引起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不良而导致维生素K缺乏[2]。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维生素K缺乏得以改善,但有胆管并发症者会再次出现。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们共发现肝移植术后因胆管并发症出现严重维生素K缺乏的患者3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管并发症 排泄障碍 吸收不良 淤胆 肝脏移植术 原位肝移植术 移植肝功能 胆管狭窄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者特异性抗体对儿童肝移植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肖艳丽 李西川 +5 位作者 刘伟 刘纯 康中玉 孙超 马楠 李代红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32-36,共5页
目的观察供者特异性抗体(DSA)对儿童肝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50例肝移植患儿按照DSA有无分为阳性组(24例)、阴性组(26例),比较两组移植肝纤维化、肝功能指标、产生DSA时的随访时间、患儿存活率、并发症。结果阳性组移植肝纤维化12例(50.0... 目的观察供者特异性抗体(DSA)对儿童肝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50例肝移植患儿按照DSA有无分为阳性组(24例)、阴性组(26例),比较两组移植肝纤维化、肝功能指标、产生DSA时的随访时间、患儿存活率、并发症。结果阳性组移植肝纤维化12例(50.0%),阴性组移植肝纤维化4例(15.4%),两组比较,P>0.05。阳性组、阴性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24.40(18.45~73.73)、19.00(17.90~65.00)U/L,血清AST水平分别为46.50(31.00~54.00)、33.80(27.33~51.78)U/L,血清ALP水平分别为201.50(178.25~338.50)、232.10(136.67~338.42)U/L,血清GGT水平分别为14.50(11.25~26.25)、11.20(7.23~23.11)U/L,血清TBA水平分别为8.00(7.08~10.50)、9.11(5.00~25.03)μmol/L,两组血清AST水平比较,P<0.05。阳性组、阴性组产生抗体时的随访时间分别为43、17个月,两组比较,P<0.05。阳性组、阴性组术后1年的存活率分比为91.7%(22/24)和96.2%(25/26),两组比较,P>0.05。阳性组并发症为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1例,胆管并发症2例,慢性排斥反应2例,TCMR 3例,药物性肝损伤4例;阴性组并发症为慢性排斥反应1例,TCMR 2例,药物性肝损伤4例,血管并发症5例,胆道并发症5例,感染5例。结论肝移植后DSA对于受者的临床影响和预后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术后定期监测HLA抗体,同时加强术后长期随访管理。进行DSA与病理学结果的分析,思考如何共同利用DSA和其他指标,早期预防排斥反应,或监测DSA阳性肝移植受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增加肝移植受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体特异性抗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 肝移植手术 排斥反应 患儿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Ⅰ型克纳综合征患儿行肝移植术的护理
4
作者 邹洁 沈鸣雁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5期1434-1436,共3页
克纳综合征(Crigler—Najjar syndrome,CNS)是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以尿嘧啶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缺乏所引起的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为表现。临床分为Ⅰ型和Ⅱ型。
关键词 Ⅰ型克纳综合征 肝移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机械灌注保存对DCD小型猪脂肪肝供肝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郑飞波 谢炎 +5 位作者 张骊 陈池义 孙纪三 史源 郭庆军 蒋文涛 《肝胆外科杂志》 2022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常温机械灌注装置保存对DCD小型猪脂肪肝的降脂及修复作用.方法选取巴马小型猪4只,建立脂肪肝猪DCD及热缺血时间30main动物模型后,切取肝脏约5cm×5cm放入UW液冷藏保存(SCS组),余放入常温机械灌注装置中进行灌注保存(NM... 目的探讨应用常温机械灌注装置保存对DCD小型猪脂肪肝的降脂及修复作用.方法选取巴马小型猪4只,建立脂肪肝猪DCD及热缺血时间30main动物模型后,切取肝脏约5cm×5cm放入UW液冷藏保存(SCS组),余放入常温机械灌注装置中进行灌注保存(NMP组).在保存开始后2h、4h、6h分别切取肝组织进行肝匀浆质脂质含量检测,观察两组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经6h保存,NMP组和SCS组肝匀浆质脂质含量无显著差异(t,P值分别为CHO:2.315,0.0947;TG:2.620,0.0511);NMP组保存6h肝匀浆质CHO、TG水平较0h明显降低(P<0.05),SCS组保存6h肝匀浆质CHO、TG较0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保存时间SCS组和NMP组肝脏组织病理比较:SCS组在冷保存6h过程中,肝窦淤血有所加重,肝脏脂肪变程度无明显变化;NMP组在开始灌注后2h,中央静脉及肝窦广泛淤血,后逐渐减轻,肝脏脂肪变程度亦逐渐减轻.结论通过NMP保存小型猪脂肪肝供肝能减轻肝脏脂质蓄积,避免肝细胞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损伤,进而使供肝能得到一定程度修复,有效改善边缘供肝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灌注 器官保存 脂肪肝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