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污泥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袁文蛟 张宇腾 +3 位作者 李梅彤 郑悦 张柯 焦刚珍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8,共8页
在工业污水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工业污泥。工业污泥中的重金属元素进入水、大气和土壤后,由于性质相对稳定易产生生物富集效应,最终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热处理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泥处置处理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目前... 在工业污水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工业污泥。工业污泥中的重金属元素进入水、大气和土壤后,由于性质相对稳定易产生生物富集效应,最终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热处理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泥处置处理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工业污泥热处理方法(包括焚烧法、热解法等),并以制革、电镀、造纸和印染4大类工业污泥为研究对象,结合其理化性质分析了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规律,同时讨论了温度、添加剂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指出,如何减少热处理过程中二次污染物向环境的释放是未来工业污泥热处理技术研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污泥 重金属 迁移转化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矿选矿尾泥增白工艺及其应用
2
作者 曹凌云 李斌 +3 位作者 李梅彤 费学宁 赵洪宾 焦刚珍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8-254,共7页
以某锂矿选矿尾泥为对象,采用二氧化硫脲(TD)还原—草酸络合工艺进行增白处理,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尾泥增白效果的影响,优化了尾泥增白的工艺条件,并测试了增白尾泥在陶瓷制品及C.I.颜料黄65(P.Y.65)改性中的应用性能。正交实... 以某锂矿选矿尾泥为对象,采用二氧化硫脲(TD)还原—草酸络合工艺进行增白处理,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尾泥增白效果的影响,优化了尾泥增白的工艺条件,并测试了增白尾泥在陶瓷制品及C.I.颜料黄65(P.Y.65)改性中的应用性能。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尾泥白度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草酸用量>络合时间>TD用量>NaOH与TD的摩尔比>温度>还原时间。基于工艺成本控制,选择适宜的尾泥增白工艺条件为温度40℃、TD用量0.6%(以尾泥质量计,下同)、NaOH与TD的摩尔比2.0、还原时间10 min、草酸用量4%、络合时间60 min,在该条件下,增白尾泥中Fe_(2)O_(3)含量(w)由1.3%降至0.7%,Al_(2)O_(3)和SiO_(2)含量无明显变化,白度为74.1%。由该增白尾泥制成的陶瓷制品的干白度为61.2%,达到《日用瓷器》(GB/T 3532—2022)中白瓷白度推荐性指标一级品要求;当增白尾泥用量为30%(以P.Y.65计,下同)时,改性颜料的粒径分布范围由360~2200 nm减小至320~1200 nm,基本集中在500~800 nm;当增白尾泥用量为15%时,改性颜料与P.Y.65的总色差仅0.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矿选矿尾泥 除铁增白 二氧化硫脲 草酸 尾泥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废盐热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骞 袁文蛟 +3 位作者 王洁 张柯 田书磊 李梅彤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68-1680,共13页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固体废物产量不断增多,特别是化工、制药、印染等行业产生的大量有害工业废盐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制约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在总结近年我国工业废盐处理处置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工...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固体废物产量不断增多,特别是化工、制药、印染等行业产生的大量有害工业废盐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制约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在总结近年我国工业废盐处理处置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工业废盐的产量、特征和危害,以及工业废盐处理的常规方法,重点分析了当前工业废盐热处理技术,其中包括传统热处理技术和新型热处理技术。在传统热处理技术中,主要介绍了回转窑焚烧技术、流化床焚烧技术和液体喷射焚烧技术等。在新型热处理技术中,介绍了悬浮炉处理技术、分级碳化技术、熔融盐氧化技术、高温热管技术和微波吸收技术。对比分析了不同热处理技术处理效果和优缺点,系统梳理了我国工业废盐热处理技术的最新发展进程。此外,探讨了工业废盐热处理技术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消除机制,包括活性氧的产生机理以及有机污染物消除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最后,总结了在热处理过程中废盐所含的非金属元素(主要为N和S等)、重金属元素迁移转化规律,以及二噁英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盐 资源化 热处置 二次污染 危险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雀草修复镉-三氯联苯复合污染土壤的实验研究及机理性分析
4
作者 赵青茈 王梓江 苗欣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377-381,415,共6页
基于盆栽实验方法,利用植株孔雀草修复镉-三氯联苯复合污染土壤,研究孔雀草对于该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并进行机理性分析。结果显示:孔雀草对Cd有较强累积能力,Cd在植物体地上部的累积最高可达495.21 mg/kg,相较于空白组,PCB18和PCB2... 基于盆栽实验方法,利用植株孔雀草修复镉-三氯联苯复合污染土壤,研究孔雀草对于该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并进行机理性分析。结果显示:孔雀草对Cd有较强累积能力,Cd在植物体地上部的累积最高可达495.21 mg/kg,相较于空白组,PCB18和PCB28降解率分别最高可提升27.53%及21.97%。对其进行机理性分析可得:植株根系分泌物十七烷、十五烷对植物修复效率有促进作用;植物代谢产物丙二酸、戊二酸可促进叶绿素合成,提高植株对污染物的耐受力,进而提高植物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复合污染土壤 孔雀草 三氯联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