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硬联合麻醉结合喉罩通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慧荣 余剑波 +2 位作者 曹新顺 高宝来 李文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717-718,共2页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妇科腹腔镜手术 喉罩通气 腹腔镜辅助阴式 术中牵拉反应 静吸复合麻醉 气道通畅 控制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预防椎管内麻醉后寒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肇端 周汾 +1 位作者 余剑波 李文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9-190,共2页
围术期发生寒颤的主要原因有散热过度、交感兴奋、疼痛以及全身致热原的释放等。椎管内麻醉通过抑制血管收缩影响体温调节系统,使局部热量从下肢(阻断水平以下)到外周组织重新分布,导致椎管内麻醉患者易产生低血压和寒颤。寒颤易带... 围术期发生寒颤的主要原因有散热过度、交感兴奋、疼痛以及全身致热原的释放等。椎管内麻醉通过抑制血管收缩影响体温调节系统,使局部热量从下肢(阻断水平以下)到外周组织重新分布,导致椎管内麻醉患者易产生低血压和寒颤。寒颤易带来种种不良反应,如增加耗氧,乳酸酸中毒,产生过多的CO2,代谢率增加300%等。多种方法可减少术后寒战的发生。右美托咪定是其中之一,但目前关于其对椎管内麻醉后寒颤中的应用报道较为少见。因此,本文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椎管内麻醉后寒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 麻醉后 寒颤 临床观察 预防 乳酸酸中毒 交感兴奋 调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辅助全身麻醉对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时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莉 余剑波 +2 位作者 张圆 穆蕊 王靖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50-953,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辅助全身麻醉用于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冠心病患者80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和针刺辅助全麻组(B组)。A组采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芬太尼以及阿曲库铵麻醉诱导... 目的观察针刺辅助全身麻醉用于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冠心病患者80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和针刺辅助全麻组(B组)。A组采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芬太尼以及阿曲库铵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芬太尼及阿曲库铵,B组麻醉诱导前取"内关"、"足三里"穴持续刺激20min后行全身麻醉诱导,麻醉诱导及维持同A组,针刺辅助全身麻醉持续至手术结束。记录麻醉前(T1)、麻醉后30min(T2)、60min(T3)、180min(T4)及术毕30min(T5)血流动力学、Narcotrend指数及T1、T2、T5时心电图ST段变化。检测T1和T5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糖原磷酸化酶BB(GP-BB)含量。结果与T1时比较,T2、T3时A组患者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或P<0.01);T2时A组患者HR与SBP乘积(RPP)大于12000(P<0.05)。T5时A组患者ST段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术中需用硝酸甘油14例(35%)、艾司洛尔10例(25%),明显多于B组6例(15%)和3例(7.5%)(P<0.05)。与术前比较,A组术毕30minCor、NE、E、cTnI及GP-BB含量均明显升高,且高于B组(P<0.05)。结论针刺辅助全身麻醉应用于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时可降低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对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冠心病 心肌 应激 非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宝来 余剑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989-991,共3页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麻醉处理 休克患者 血流动力学 脓毒血症 病情危重 病理变化 围麻醉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注利多卡因对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镇痛和肠蠕动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肇端 周汾 +4 位作者 徐进 张圆 王曼 宫丽荣 余剑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9-551,共3页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行腹腔镜胆管探查术患者术后镇痛和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80例,年龄23~5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诱导期静注利多卡因1.5mg/kg,术中以2mg·kg-1·...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行腹腔镜胆管探查术患者术后镇痛和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80例,年龄23~5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诱导期静注利多卡因1.5mg/kg,术中以2mg·kg-1·h-1持续输注,术后24h内改为1.2mg·kg-1·h-1持续静脉输注。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七氟醚总量,术后抽取静脉血检测利多卡因浓度并记录术后2h(T1)、4h(T2)、8h(T3)、12h(T4)、24h(T5)、术后第2天(T6)和第3天(T7)两组VAS评分以及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1~T5时治疗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术中七氟醚总量降低,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缩短(P<0.05)。结论小剂量利多卡因静注可促进腹腔镜胆管探查术患者肠蠕动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胆总管探查术 术后镇痛 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镇痛与c-fos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莉 余剑波 刘志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30-1032,共3页
c-fos基因是OPN早期基因(IEGs)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是参与细胞最早功能活动的基因,是联系细胞生化改变与细胞最终对刺激发生特异性反应的中介物,被认为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最有代表性的即刻早期基因。本文主要就c-fos基因在针刺镇痛... c-fos基因是OPN早期基因(IEGs)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是参与细胞最早功能活动的基因,是联系细胞生化改变与细胞最终对刺激发生特异性反应的中介物,被认为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最有代表性的即刻早期基因。本文主要就c-fos基因在针刺镇痛原理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OS基因 针刺镇痛原理 即刻早期基因 中枢神经系统 特异性反应 功能活动 生化改变 O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汾 李肇端 余剑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2-304,共3页
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是麻醉医师要考虑的两大关键问题,而术前焦虑可能会加重术后疼痛。目前苯二氮类药是术前抗焦虑的最主要药物,然而苯二氮类药物有可能损害精神运动性行为,产生过度镇静,同时减少快速动眼睡眠期(REM)。褪黑素,作为人... 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是麻醉医师要考虑的两大关键问题,而术前焦虑可能会加重术后疼痛。目前苯二氮类药是术前抗焦虑的最主要药物,然而苯二氮类药物有可能损害精神运动性行为,产生过度镇静,同时减少快速动眼睡眠期(REM)。褪黑素,作为人体固有的一种胺类激素,用于围手术期抗焦虑作用目前越来越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围手术期 苯二氮类药物 术前焦虑 抗焦虑作用 术后疼痛 过度镇静 术后谵妄 精神运动性行为 快速动眼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丙泊酚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金运敏 余剑波 刘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21-1222,共2页
电针是针灸技术的改良,是以一定的频率和强度对穴位施以电刺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释放多种介质和内源性阿片类物质,起到镇静镇痛、增强麻醉效应和调节生理机能的作用,常作为1种辅助麻醉方式应用于临床^([1^5])在针刺辅助丙泊酚麻醉时,... 电针是针灸技术的改良,是以一定的频率和强度对穴位施以电刺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释放多种介质和内源性阿片类物质,起到镇静镇痛、增强麻醉效应和调节生理机能的作用,常作为1种辅助麻醉方式应用于临床^([1^5])在针刺辅助丙泊酚麻醉时,有关其对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丙泊酚半数有效浓度(ED50)的影响报道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数有效浓度 碎石取石术 辅助麻醉 针灸技术 infusion 体动反应 靶浓度 意识消失时间 效应室 麻醉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与丙泊酚对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心肌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宫丽荣 余剑波 +3 位作者 王曼 刘志学 陈慧荣 张兰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2-444,共3页
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时七氟醚与丙泊酚对心肌的影响。方法40例心功能工或Ⅱ级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R组)与七氟醚组(SE组)。PR组丙泊酚靶控输注血药浓度维持在2~3μg/ml,SE组呼气末七氟醚... 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时七氟醚与丙泊酚对心肌的影响。方法40例心功能工或Ⅱ级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R组)与七氟醚组(SE组)。PR组丙泊酚靶控输注血药浓度维持在2~3μg/ml,SE组呼气末七氟醚浓度维持在2%~3%,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及ECG变化,检测麻醉前与术毕血清白细胞介素一6(II,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肌钙蛋白(cTnI)及糖原磷酸化酶BB(GP-BB)浓度。结果术毕PR组血清IL-6、TNF-a、cTnI及GP-BB浓度明显高于麻醉前及SE组(P〈0.05)。结论冠心病行非心脏手术时七氟醚对心肌的保护效应优于丙泊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丙泊酚 冠心病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的融合、分裂与炎症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香云 余剑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95-2299,共5页
线粒体不仅是ATP的主要供应场所,而且参与许多细胞的信号转导过程,如Ca-(2+)内稳态、凋亡、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等。线粒体作为一种动态的细胞器,可以不停地进行融合与分裂运动,这种融合与分裂运动称为线... 线粒体不仅是ATP的主要供应场所,而且参与许多细胞的信号转导过程,如Ca-(2+)内稳态、凋亡、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等。线粒体作为一种动态的细胞器,可以不停地进行融合与分裂运动,这种融合与分裂运动称为线粒体动力学(mitochondrial dynamics)。在正常情况下,线粒体的融合与分裂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一旦该平衡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动力学 炎症反应 炎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内毒素休克模型中脑红蛋白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超 孙善全 +3 位作者 余剑波 徐瑲 陈海 李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282-1285,1289,共5页
目的探讨内毒素休克大鼠模型的额叶皮质、脑脊液(CSF)和血浆中脑红蛋白(Ngb)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内毒素干预组。内毒素干预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内毒素16mg/kg,对照组注入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于注射内... 目的探讨内毒素休克大鼠模型的额叶皮质、脑脊液(CSF)和血浆中脑红蛋白(Ngb)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内毒素干预组。内毒素干预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内毒素16mg/kg,对照组注入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于注射内毒素后3、6、12、24、48和72h收集血浆、CSF,并处死大鼠留取额叶皮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gb的表达变化;应用干燥法检测额叶皮质含水量。结果(1)酶联免疫吸附法显示,注射内毒素后额叶皮质、CSF、血浆中Ngb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免疫印迹法显示各组均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7kD的Ngb蛋白。内毒素干预各组Ngb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Ngb免疫组化反应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神经元的细胞质,呈黄褐色。(4)注射内毒素后,脑组织含水量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8h和72h的含水量达峰值。结论在内毒素所致脑损伤中Ngb表达上调,且与内毒素的注入时间相关,Ngb表达上调是机体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脑损伤 脑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氧合酶-内源性一氧化碳系统在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汾 余剑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26-828,共3页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血红素氧合酶 氧化碳系统 内源性 病理生理机制 急危重症 死亡原因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体系的脏器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闫雨苗 余剑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7-199,共3页
近年来,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HOd/CO)体系对各脏器保护作用的研究较为广泛。HO-1/CO体系几乎分布于所有的组织和器官,除血红素外,在缺血、缺氧、炎症、应激、感染性休克、机械性损伤、重金属和细胞因子等因素诱导下其活性... 近年来,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HOd/CO)体系对各脏器保护作用的研究较为广泛。HO-1/CO体系几乎分布于所有的组织和器官,除血红素外,在缺血、缺氧、炎症、应激、感染性休克、机械性损伤、重金属和细胞因子等因素诱导下其活性可显著增强,对多种脏器起保护作用。本文就HO-1/CO体系在多个系统、器官的脏器保护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氧合酶-1 脏器保护作用 一氧化碳体系 HO-1 感染性休克 机械性损伤 细胞因子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系统对感染性休克肺损伤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树安 余剑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46-1248,共3页
感染性休克引起的急性肺损伤(ALl)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其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血红素氧合酶(hemeoxy—genase,HO)是催化血红素生成一氧化碳(CO)、胆绿素和铁离子的一种限... 感染性休克引起的急性肺损伤(ALl)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其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血红素氧合酶(hemeoxy—genase,HO)是催化血红素生成一氧化碳(CO)、胆绿素和铁离子的一种限速酶[1]。已有研究表明,HO-1/CO对感染性休克肺损伤有保护作用。本文就HO-1/CO系统在感染性休克肺损伤中的保护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氧合酶-1 感染性休克 急性肺损伤 保护机制 氧化碳系统 HO-1 CO系统 急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Nrf2通路在内毒素休克兔肾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牡林 余剑波 +1 位作者 宫丽荣 史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PI3K/Nrf2)信号通路在内毒素休克兔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大白兔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C组)、内毒素休克模型组(L组)、渥曼青霉素+内毒素休克组(WL...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PI3K/Nrf2)信号通路在内毒素休克兔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大白兔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C组)、内毒素休克模型组(L组)、渥曼青霉素+内毒素休克组(WL组)、渥曼青霉素组(W组)和二甲基亚砜组(D组)。W组、WL组经耳缘静脉注射渥曼青霉素0.6 mg/kg,D组注射二甲基亚砜0.08 m L/kg,C组和L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30 min后,L组和WL组静脉注射脂多糖5 mg/kg(溶于2 m L生理盐水),C组、W组和D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注射脂多糖或生理盐水后6 h处死兔,取肾组织进行肾损伤评分(HSK),测定血尿素氮(BUN)、肌酐(Cr)和尿α1-微球蛋白(α1-MG)浓度,检测肾组织MDA含量及SOD活性,检测肾组织Nrf2和HO-1的mRNA总Akt蛋白、p-Akt蛋白、总Nrf2蛋白、p-Nrf2蛋白、核Nrf2蛋白和HO-1蛋白水平。结果:与C组、W组及D组比较,L组和WL组HSK、BUN、Cr、α1-MG及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肾组织Nrf2和HO-1的mRNA、p-Akt蛋白、Nrf2总蛋白、pNrf2蛋白、Nrf2核蛋白及HO-1蛋白的水平上调(P<0.05)。C组、W组和D组之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与L组比较,WL组HSK、BUN、Cr、α1-MG及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肾组织Nrf2和HO-1的mRNA、pAkt蛋白、Nrf2总蛋白、p-Nrf2蛋白、Nrf2核蛋白及HO-1蛋白的水平降低(P<0.05)。结论:PI3K/Nrf2通路激活是内毒素休克诱发兔急性肾损伤时机体的适应性调节反应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内毒素休克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内毒素休克兔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牡林 李跃祥 +3 位作者 余剑波 王飞 孙莹 宋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内毒素休克兔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0只,2月龄,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姜黄素对照组(Cur组,姜黄素50 mg/kg)、内毒素休克组(L组,脂多糖5 mg/kg)和姜...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内毒素休克兔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0只,2月龄,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姜黄素对照组(Cur组,姜黄素50 mg/kg)、内毒素休克组(L组,脂多糖5 mg/kg)和姜黄素预处理组(Cur L组,姜黄素50 mg/kg,30 min后予脂多糖5 mg/kg),每组10只。给予脂多糖后6 h测定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浓度并处死兔。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肾损伤评分。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浓度,RT-PCR法检测肾组织Nrf2和HO-1 m 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Nrf2总蛋白、Nrf2核蛋白及HO-1蛋白含量。结果 C组和Cur组肾单位结构未见明显异常。L组肾小球皱缩,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形成或脱落,肾间质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Cur L组病理改变较L组明显减轻。与C组比较,L组及Cur L组肾损伤评分、BUN、Cr及MDA浓度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肾组织Nrf2和HO-1m RNA表达量、Nrf2总蛋白、Nrf2核蛋白及HO-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L组比较,Cur L组肾损伤评分、BUN、Cr及MDA浓度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肾组织Nrf2和HO-1 m RNA表达量、Nrf2总蛋白、Nrf2核蛋白及HO-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姜黄素可以减轻内毒素休克诱发兔的AKI,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 内毒素休克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小波变换时频分析对全麻下行剖腹胆囊切除术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实时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清玉 申岱 +3 位作者 王娟娟 贾晓宁 余剑波 周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29-632,共4页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时频分析中的连续小波变换(CWT)法对术中伤害性刺激的实时评价。方法随机选取全麻下行剖腹胆囊切除术患者21例,ASAⅠ或Ⅱ级。术中连续采集心电信号,观察麻醉诱导前(T0)、诱导插管时(T1)、术中无牵拉胆囊时(T2)...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时频分析中的连续小波变换(CWT)法对术中伤害性刺激的实时评价。方法随机选取全麻下行剖腹胆囊切除术患者21例,ASAⅠ或Ⅱ级。术中连续采集心电信号,观察麻醉诱导前(T0)、诱导插管时(T1)、术中无牵拉胆囊时(T2)、术中牵拉胆囊时(T3)、拔管前(T4)各时段5min信号HRV常规时域指标:所有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所有邻近窦性RR间期长度差异的均方根(RMSSD);频域指标:总功率(TP)、标准化的低频功率(LFn)、标准化的高频功率(HFn)、低频率功率/高频率功率(LF/HF)及HF/LF;非线性指标:散点图短轴(SD1)、散点图长轴(SD2)。时频分析采用CWT法,信号截取自以上各段5min信号中正在操作刺激时的30s时段进行分析,以获取总功率值(TPc)、低频标化值(LFcn)、高频标化值(HFcn)、LFc/HFc及HFc/LFc。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SDNN、lgTP、LFn、LF/HF、SD2均明显升高,RMSSD、HFn、SD1则明显降低(P<0.01);T2~T4时SDNN、lgTP、SD1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T2时比较,T3时LFn明显降低,HFn、HF/LF和SD2明显升高(P<0.05)。与T0时比较,T1时lgTPc、LFcn、LFc/HFc明显升高,HFcn、HFc/LFc明显降低(P<0.05或P<0.01);T2~T4时lgTPc明显降低(P<0.05);T3时LFcn、LFc/HFc明显降低,HFcn、HFc/LFc明显升高(P<0.01);T4时LFcn、LFc/HFc明显升高,HFcn、HFc/LFc明显降低(P<0.01)。与T2时比较,T3时LFcn、LFc/HFc明显降低,HFcn、HFc/LFc明显升高(P<0.05)。结论 HRV时频分析CWT法能敏感、定量地反映术中伤害性刺激造成的自主神经即时活动的改变,有可能成为全面评价麻醉深度的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性刺激 自主神经系统 心率变异性 时频分析 麻醉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抗氧化应激系统与融合-分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颖 余剑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8-620,共3页
氧化应激反应发生于机体活性氧自由基产生和消除动态失衡、机体抗氧化应激系统功能下降时。由于可造成严重组织和器官损伤,已逐渐引起关注。目前,已发现线粒体内多种抗氧化应激因子如维生素E、维生素C、超氧歧化酶、谷胱甘肽、旷硫辛... 氧化应激反应发生于机体活性氧自由基产生和消除动态失衡、机体抗氧化应激系统功能下降时。由于可造成严重组织和器官损伤,已逐渐引起关注。目前,已发现线粒体内多种抗氧化应激因子如维生素E、维生素C、超氧歧化酶、谷胱甘肽、旷硫辛酸、胆红素等均与抗氧化应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体抗氧化 应激系统 线粒体内 分裂 活性氧自由基 氧化应激反应 超氧歧化酶 抗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氧合酶-1介导NAD表达在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全 史佳 +2 位作者 吴建华 陈芋熹 余剑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介导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表达在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00~220 g,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组(L组)、HO-1激动剂He...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介导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表达在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00~220 g,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组(L组)、HO-1激动剂Hemin+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组(H组)和HO-1阻断剂ZnPP-IX+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组(Z组),每组10只。L组、H组和Z组采用尾静脉缓慢注射脂多糖(LPS)5mg/kg溶于生理盐水1 ml,制备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模型。H组于模型前1 h腹腔注射Hemin 50mg/kg,用0.1 mol/L NaOH溶液稀释至1 ml。Z组于模型前1 h腹腔注射ZnPP-IX 10μmol/kg,50 mmol/L NaHCO3溶液稀释至1 ml。给予LPS后6 h处死大鼠,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留取肺组织,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肺损伤评分,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W/D),采用NAD/NADH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NAD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HO-1蛋白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L组、H组、Z组pH和PaO2明显降低,PaCO2、肺损伤评分、肺组织NAD含量、HO-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肺W/D比值明显增大(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与L组比较,H组pH和PaO2明显升高,PaCO2、肺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5),肺W/D比值明显减小(P<0.05),肺组织NAD含量、HO-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Z组pH和PaO2明显降低,PaCO2、肺损伤评分明显升高(P<0.05),肺W/D比值明显增大(P<0.05),肺组织NAD含量、HO-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加重。与H组比较,Z组pH、PaO2明显降低,PaCO2明显升高(P<0.05),Z组肺损伤评分明显升高(P<0.05),肺W/D比值明显增大(P<0.05),肺组织NAD含量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结论内毒素肺损大鼠通过上调HO-1表达水平而增加肺组织NAD含量,降低了肺组织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内毒素血症 血红素氧合酶-1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腰麻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校正 QT间期和 Tp-e 间期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伟 李肇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83-1185,共3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腰麻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校正QT间期(QTc)和T波峰值至终点时间(Tp-e间期)的影响。方法 70例腰麻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年龄45~75岁,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腰麻后15min,D组10min内给予...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腰麻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校正QT间期(QTc)和T波峰值至终点时间(Tp-e间期)的影响。方法 70例腰麻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年龄45~75岁,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腰麻后15min,D组10min内给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6μg/kg,然后以0.4μg·kg^(-1)·h^(-1)维持。C组注射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记录腰麻前(T_0)、腰麻后5min(T_1)、10min(T_2)、15min(T_3)以及给予静脉注射后10min(T_4)、30min(T_5),60min(T_6)时QTc间期、Tp-e间期,记录术后24h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T_0时比较,两组患者T_1~T_3时QTc间期明显延长(P<0.05)。与T_3时比较,D组患者T_4~T_6时QTc间期明显缩短(P<0.05)。与C组比较,D组T_4、T_5时QTc间期明显缩短(P<0.05)。术后24h内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改善腰麻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导致的QTc间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心电图 腰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