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及其在皮肤科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贾建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及其在皮肤科的应用贾建琴综述孙建方审校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以下简称CTX)是一种免疫抑制性药物,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但过去治疗方法多采用口服或小剂量静脉给药[1];1969年美...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及其在皮肤科的应用贾建琴综述孙建方审校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以下简称CTX)是一种免疫抑制性药物,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但过去治疗方法多采用口服或小剂量静脉给药[1];1969年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开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环磷酰胺 冲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紫外线损伤小鼠模型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CK5和CK14表达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新云 陈旭 +6 位作者 王莹 姜鹏爽 夏立君 蒋靖 陈崑 顾恒 周之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8-152,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紫外线(utraviolet,UV)损伤对小鼠角质形成细胞CK5和CK14表达的调控效应。方法:采用模拟日光UV(UVA+UVB)光源对实验小鼠进行照射,照射从最小红斑量(MED,UVB0.07.J/cm^2,UVA0.7 J/cm^2),每周增加0.5个MED,每日1次,每周照射5... 目的:观察慢性紫外线(utraviolet,UV)损伤对小鼠角质形成细胞CK5和CK14表达的调控效应。方法:采用模拟日光UV(UVA+UVB)光源对实验小鼠进行照射,照射从最小红斑量(MED,UVB0.07.J/cm^2,UVA0.7 J/cm^2),每周增加0.5个MED,每日1次,每周照射5 d,共9周,UVB总剂量达9.45 J/cm^2,UVA总剂量达94.5.J/cm^2,通过组织学观察、特殊化学染色和表皮厚度测量确定皮肤损伤,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照射前后(W0和W9)CK5和CK14的表达进行检测。应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小鼠实验前、后CK5和CK14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组小鼠实验前CK5和CK14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损伤组小鼠的CK5和CK14表达呈现明显的定位改变,在增厚的表皮中呈现弥漫的表达,失去在正常表皮中表达于基底细胞层的定位特点。损伤组小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内的CK5和CK14表达均显著上调,且二者的表达呈现正相关性(r=0.840,P<0.05)。结论:重复UV暴露导致小鼠角质形成细胞中CK5和CK14表达上调和定位异常。以上述两种角蛋白为标志物的基底层细胞过度增殖可能参与了慢性UV皮肤损伤出现表皮增厚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角质形成细胞 CK5 CK14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紫外线损伤小鼠模型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CK1和CK10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韩旭 蒋靖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62-765,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紫外线(UV)损伤对小鼠角质形成细胞(KC)角蛋白(CK)1和CK1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0只)和UV损伤组(20只),采用UV光疗仪模拟日光中的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实验小鼠。照射从最小红... 目的:观察慢性紫外线(UV)损伤对小鼠角质形成细胞(KC)角蛋白(CK)1和CK1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0只)和UV损伤组(20只),采用UV光疗仪模拟日光中的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实验小鼠。照射从最小红斑量起始,UVB为0.07 J/cm^2,UVA为0.7 J/cm^2;每日1次,每周5 d,每周增加0.5个红斑量,连续照射9周,UVB累计照射剂量达9.45 J/cm^2,UVA累计照射剂量达94.5 J/cm^2。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间苯二酚-碱性品红染色(Weigert染色法)确定皮肤损伤,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对照射前(W0)、后(W9)CK1和CK10的表达进行检测。应用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空白对照组小鼠W0及W9时,CK1和CK10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UV损伤组小鼠W0和W9时,CK1和CK10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UV损伤组小鼠CK1和CK10的表达呈明显的定位改变。结论:多次UV照射能导致小鼠模型中CK1和CK10的表达明显上调且定位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角质形成细胞 CK1 CK10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溃疡型色素性基底细胞癌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邱璐 臧东杰 +3 位作者 侯艳霞 李定超 李伟 蒋靖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9-139,共1页
患者男,68岁。左枕部头皮褐色丘疹6年余,患者6年前左枕部头皮出现绿豆大褐色丘疹,缓慢增大。1年前皮损出现溃疡,外院诊断为“色素痣”并行激光治疗,治疗后皮疹很快于原位复发,生长速度加快,易溃破,难愈合,外院考虑为“色素痣... 患者男,68岁。左枕部头皮褐色丘疹6年余,患者6年前左枕部头皮出现绿豆大褐色丘疹,缓慢增大。1年前皮损出现溃疡,外院诊断为“色素痣”并行激光治疗,治疗后皮疹很快于原位复发,生长速度加快,易溃破,难愈合,外院考虑为“色素痣激惹恶变的恶性黑素瘤”,患者为进一步诊疗,于2014年7月7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否认其他病史及家族遗传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结节溃疡型 色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塞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吴之伍 蒋靖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3-184,共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塞病疗效观察吴之伍①蒋靖①白塞病是一种少见的多系统的独立疾病,除眼、口、生殖器、皮肤出现症状以外,还伴有其它器官受累的症状。我们自1982年~1994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244例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塞病疗效观察吴之伍①蒋靖①白塞病是一种少见的多系统的独立疾病,除眼、口、生殖器、皮肤出现症状以外,还伴有其它器官受累的症状。我们自1982年~1994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244例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四肢皮损为主要表现的蕈样肉芽肿1例
6
作者 李定超 邱璐 +3 位作者 臧东杰 侯艳霞 蒋靖 李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56-658,共3页
1病历摘要 患者男,75岁。四肢红斑及结节反复发作6年,于2013年6月来天津市南开医院皮肤科就诊。6年前患者双侧上肢无明显诱因出现数个近环形红色斑片.轻度瘙痒,外院诊为“环形红斑”,予口服抗生素、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具体不详... 1病历摘要 患者男,75岁。四肢红斑及结节反复发作6年,于2013年6月来天津市南开医院皮肤科就诊。6年前患者双侧上肢无明显诱因出现数个近环形红色斑片.轻度瘙痒,外院诊为“环形红斑”,予口服抗生素、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明显。此后,一直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蕈样肉芽肿 色素沉着 紫癜 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和白介素-25在湿疹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解奎霞 潘小钢 +3 位作者 陈宏 董红 程晓蕾 门剑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51-653,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和白介素(IL)-25水平变化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80例急性期湿疹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PBMC中TSLP、IL-25mRNA的表达量...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和白介素(IL)-25水平变化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80例急性期湿疹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PBMC中TSLP、IL-25mRNA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用△CT法进行相对定量分析,△CT值与mRNA的表达量成反比。按照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标准对湿疹患者进行评分。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结果:湿疹患者PBMC中。TSLP和IL-25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CT值分别为:1.03±0.43 vs 1.65±.0.87,1.03±0.25 vs 1.。74±0.93,P<0.05),且湿疹患者PBMC中TSLP、IL-25mRNA的水平与EASI评分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8和-0.941,P<0.05);湿疹患者PBMC中TSLP和IL-25mRNA表达水平与嗜酸『生粒细胞计数(EO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和--0.46,P<0.05)。结论:湿疹患者PBMC中TSLP和IL,-25mRNA水平升高,且与皮损的面积及严重程度有关,说明TSLP和IL-25可能参与了湿疹的致病过程;湿疹患者PBMC中TSLP和IL-25 mRNA水平与EOS计数之间呈明显正相关性,因此,EOS计数的变化可以作为推测湿疹患者严重度指数的指标,有助于湿疹的疗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白介素-25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瓈涓 吴之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83-383,共1页
应用派瑞松3周治疗30例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起效时间2~10天,总有效率86.7%,不良反应轻微。
关键词 派瑞松 皮炎 湿疹 药物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