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
1
作者
孟思佳
李季秋
+9 位作者
王丹
刘晨
李春燕
赵菁
王彧
杜美志
王媛
芦文丽
朱云
张克明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2,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患者与非CRA人群肠道菌群构成的差异,筛选与CRA密切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种属。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天津市南开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肠镜检查的168例受试者,年龄范围40...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患者与非CRA人群肠道菌群构成的差异,筛选与CRA密切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种属。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天津市南开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肠镜检查的168例受试者,年龄范围40~75岁,其中包括100例CRA患者,以及68例非CRA人群。采集粪便样本,通过Illumina NovaSeq平台对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V4高变区进行扩增和测序。结果:与非CRA组相比,CRA组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及毛螺菌科下未识别属相对丰度降低,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相对丰度增加。非CRA组中粪球菌属(Coprococcus)、梭菌科(Clostridiaceae)下未识别属和梭菌属(Clostridium)丰度较高。LEfSe分析显示,CRA组在Gamma变形菌门(Gamma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和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表现出明显的富集。非CRA组主要富集莫拉菌科(Moraxellaceae)、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Anaerostipes。结论:CRA患者与非CRA人群的肠道菌群存在差异,CRA可能与Faecalibacterium和Streptococcus等致病菌的富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肠道菌群
16S
rRNA
第二代测序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丁酸梭菌与动物肠道互作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2
2
作者
王倩
朱琪
+3 位作者
晏凯
梁东梅
杨卓婧
乔家运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1-35,共5页
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肠道中的益生菌,目前常被用作饲料添加剂。丁酸梭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产生营养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对多种饲用抗生素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等多种优良特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肠道中的益生菌,目前常被用作饲料添加剂。丁酸梭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产生营养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对多种饲用抗生素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等多种优良特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对丁酸梭菌的研究利用,但是由于丁酸梭菌难培养以及作用机理比较复杂等原因,使丁酸梭菌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本文主要针对丁酸梭菌的作用机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且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益生菌
互作机理
动物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
1
作者
孟思佳
李季秋
王丹
刘晨
李春燕
赵菁
王彧
杜美志
王媛
芦文丽
朱云
张克明
机构
天津
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天津市
南开
医院全科医学科
天津市南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免疫规划科
天津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003533)
中国营养学会—振东国人体质与健康研究基金会项目(编号:CNS-ZD2020-82)资助。
文摘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患者与非CRA人群肠道菌群构成的差异,筛选与CRA密切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种属。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天津市南开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肠镜检查的168例受试者,年龄范围40~75岁,其中包括100例CRA患者,以及68例非CRA人群。采集粪便样本,通过Illumina NovaSeq平台对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V4高变区进行扩增和测序。结果:与非CRA组相比,CRA组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及毛螺菌科下未识别属相对丰度降低,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相对丰度增加。非CRA组中粪球菌属(Coprococcus)、梭菌科(Clostridiaceae)下未识别属和梭菌属(Clostridium)丰度较高。LEfSe分析显示,CRA组在Gamma变形菌门(Gamma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和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表现出明显的富集。非CRA组主要富集莫拉菌科(Moraxellaceae)、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Anaerostipes。结论:CRA患者与非CRA人群的肠道菌群存在差异,CRA可能与Faecalibacterium和Streptococcus等致病菌的富集有关。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肠道菌群
16S
rRNA
第二代测序
横断面研究
Keywords
colorectal adenoma(CRA)
intestinal microbiota
16S rRNA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cross-sectional study
分类号
R735.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丁酸梭菌与动物肠道互作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2
2
作者
王倩
朱琪
晏凯
梁东梅
杨卓婧
乔家运
机构
天津
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天津市
畜牧兽医研究所
天津市南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南省洛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出处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1-35,共5页
基金
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饲料质量安全新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青年科研人员创新研究与实验项目"基于TLRs/NLRs信号通路研究丁酸梭菌调控大肠杆菌感染仔猪肠道损伤的分子机制"(2018008)
文摘
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肠道中的益生菌,目前常被用作饲料添加剂。丁酸梭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产生营养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对多种饲用抗生素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等多种优良特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对丁酸梭菌的研究利用,但是由于丁酸梭菌难培养以及作用机理比较复杂等原因,使丁酸梭菌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本文主要针对丁酸梭菌的作用机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且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丁酸梭菌
益生菌
互作机理
动物肠道
Keywords
Clos tridium butyric um
probiotic
interaction mechanism
animal intestines
分类号
S816.7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
孟思佳
李季秋
王丹
刘晨
李春燕
赵菁
王彧
杜美志
王媛
芦文丽
朱云
张克明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丁酸梭菌与动物肠道互作机理的研究进展
王倩
朱琪
晏凯
梁东梅
杨卓婧
乔家运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