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医疗器械国际标准化特点试论中医医疗器械国际标准化发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晓婷 张海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1186-1190,1199,共6页
从ISO/IEC中与医疗器械相关技术委员会内各成员国参与度、交叉领域发展现状、标准体系完善情况以及国际标准与各国法律法规相适配等方面入手,总结分析和比较当前中医医疗器械国际标准化现状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注重人才培养,鼓励企业积... 从ISO/IEC中与医疗器械相关技术委员会内各成员国参与度、交叉领域发展现状、标准体系完善情况以及国际标准与各国法律法规相适配等方面入手,总结分析和比较当前中医医疗器械国际标准化现状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注重人才培养,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关注市场需求,考虑与各国法律法规相适配;加强与有关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协同发展;完善中医医疗器械标准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中医医疗器械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金属椎体替代物力学性能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董恩纯 康建峰 +4 位作者 孙畅宁 李涤尘 罗洋 王玲 栗向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目的 对钛网及3D打印金属椎体替代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为临床中人工椎体选择与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压缩力学测试,对钛网及3D打印多孔型、桁架型与拓扑型椎体替代物的等效力学属性与结构破坏形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钛网等... 目的 对钛网及3D打印金属椎体替代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为临床中人工椎体选择与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压缩力学测试,对钛网及3D打印多孔型、桁架型与拓扑型椎体替代物的等效力学属性与结构破坏形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钛网等效弹性模量[(2 908.73±287.39) MPa]仅次于拓扑型椎体替代物,但其结构强度与稳定性较差,等效屈服强度[(46.61±4.85) MPa]高于多孔型椎体替代物,且在压缩中率先屈服;多孔型椎体替代物结构强度[(18.14±0.17)~(25.79±0.40) MPa]不足,难以满足脊柱重建力学要求;桁架型椎体替代物等效弹性模量[(2 477.86±55.19)~(2 620.08±194.36)MPa]与等效屈服强度[(77.61±0.50)~(88.42±1.07) MPa]良好但稳定性不足,在压缩过程中容易出现失稳现象;拓扑型椎体替代物具有最高的等效弹性模量[(3 746.28±183.80) MPa]与等效屈服强度[(177.43±3.82) MPa],可为人工椎体在体服役安全稳定提供更强保障。结论 拓扑优化方法可实现椎体替代物高强度、高稳定性设计,提供更大的设计空间与安全余量,为人工椎体轻量化与新材料设计提供更多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替代物 钛网 3D打印 力学性能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胞元结构多孔钛合金支架的力学性能
3
作者 孙梦超 罗洋 +4 位作者 刘婕 高丽兰 李瑞欣 谭沿松 张春秋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5,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胞元结构对多孔钛合金支架静态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为临床下颌骨缺损修复支架的应用提供力学理论基础。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钻石胞元、立方体胞元和截面立方体胞元结构的多孔钛合金支架,开展支架单轴压缩试验... 目的研究不同胞元结构对多孔钛合金支架静态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为临床下颌骨缺损修复支架的应用提供力学理论基础。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钻石胞元、立方体胞元和截面立方体胞元结构的多孔钛合金支架,开展支架单轴压缩试验和压缩棘轮疲劳试验,分析不同胞元结构支架的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结果钻石胞元、截面立方体胞元、立方体胞元支架的弹性模量分别为1.17、0.566、0.322 GPa,屈服强度分别为71.8、65.1、31.8 MPa。棘轮应变达到稳定阶段后,截面立方体胞元结构、钻石胞元结构、立方体胞元结构支架的棘轮应变分别为3.3%、4.0%、4.5%。棘轮应变随平均应力、应力幅值和峰值保持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加载速率的增加而减小。结论静态力学性能的评估结果为钻石胞元支架最优,截面立方体胞元支架次之,立方体胞元支架最差;动态力学性能评估结果为截面立方体胞元支架最优,钻石胞元支架次之,立方体胞元支架最差。研究结果为临床下颌骨缺损修复支架的构建提供新思路,也为该支架技术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钛合金支架 胞元结构 静态力学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塑形与锁钉分布及术后愈合状态对接骨板生物力学的影响
4
作者 周望 徐剑晴 +9 位作者 何思渊 张述 王俊文 焦竞 米博斌 刘国辉 朱威威 何智圣 张柳云 刘梦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4-650,共7页
目的分析塑形对接骨板弯曲强度以及不同锁钉分布情况对接骨板受力的影响,为临床上对接骨板进行塑形与选择不同的锁钉分布方式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根据YY/T 0342—2020标准对接骨板四点弯曲强度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应用理论分析及... 目的分析塑形对接骨板弯曲强度以及不同锁钉分布情况对接骨板受力的影响,为临床上对接骨板进行塑形与选择不同的锁钉分布方式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根据YY/T 0342—2020标准对接骨板四点弯曲强度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应用理论分析及有限元仿真方法对不同锁钉分布的假体模型进行受力分析。结果在30°折弯时,3.7 mm厚接骨板比2.7 mm厚接骨板的等效塑性应变高28%;3.7、2.7 mm厚接骨板的极限折弯角度分别为55°、67°。折痕对接骨板受力影响较小,未塑形结构四点弯曲强度为2.64 N·m,等效弯曲刚度为1.12 N·m^(2);带折痕四点弯曲强度为2.63 N·m,等效弯曲刚度为1.10 N·m^(2);正反折弯后接骨板四点弯曲强度由2.64 N·m降低至2.45 N·m,降低约7.72%,等效弯曲刚度由1.12 N·m^(2)降低至0.98 N·m^(2),降低了12%,影响较为明显。植入填塞螺钉后单孔接骨板四点弯曲强度改善较为明显,由2.64 N·m提升至3.15 N·m,提升约19.32%,等效弯曲刚度由1.12 N·m^(2)提升至1.14 N·m^(2),提升幅度为2.1%。骨折线两侧至少各留出两个锁定孔不植入锁钉比打满锁钉应力降低约50%。在未形成骨痂的情况下,术后16周下地行走,TC4材质应力达到852.7 MPa,出现屈服。结论在需要进行较大塑形的临床场景下,不适合厚度过大的接骨板,厚度大塑形后更易出现接骨板断裂问题,可指导临床基于塑形角度选择合适厚度接骨板,极端情况可选择植入填塞螺钉。建议临床固定锁钉时,避免打满螺钉的固定锁钉方式;骨折线两端各保留两个锁定孔不固定锁钉,生物力学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形 接骨板 锁钉分布 四点弯曲强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相关近红外谱参数化及BP神经网络的掺杂牛奶鉴别 被引量:11
5
作者 苗静 曹玉珍 +3 位作者 杨仁杰 刘蓉 孙惠丽 徐可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32-3035,共4页
将二维相关近红外谱参数化方法与BP神经网络结合,建立掺杂牛奶与纯牛奶的判别模型。分别配制含有尿素牛奶(1~20g·L^-1)和三聚氰胺牛奶(O.01~3g·L^-1)样品各40个。研究了纯牛奶、掺杂牛奶的二维相关近红外谱特性... 将二维相关近红外谱参数化方法与BP神经网络结合,建立掺杂牛奶与纯牛奶的判别模型。分别配制含有尿素牛奶(1~20g·L^-1)和三聚氰胺牛奶(O.01~3g·L^-1)样品各40个。研究了纯牛奶、掺杂牛奶的二维相关近红外谱特性,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取了各样品二维相关同步谱的5个特征参数。将这5个特征参数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分别建立掺杂尿素、掺杂三聚氰胺、两种掺杂牛奶与纯牛奶的判别模型,采用这些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预测,其预测正确率分别为95%,100%和96.7%。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取了牛奶中掺杂目标物的特征光谱信息,同时又减少了BP神经网络输入变量的维数,实现了掺杂牛奶与纯牛奶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相关近红外谱 参数化 掺杂牛奶 BP神经网络 尿素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热垫类产品在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中温度监测方法浅谈 被引量:3
6
作者 许伟 陈成 +1 位作者 高山 杨建刚 《电子测量技术》 2014年第12期71-74,共4页
随着YY 0505-2012标准的发布实施,医用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抗干扰试验的监测方法亟待研究。根据相关标准的要求,探讨了医用热垫类产品的基本性能,针对其在射频电磁场辐射抗干扰试验中温度监测这一核心问题搭建了试验模型,研究了热电偶测... 随着YY 0505-2012标准的发布实施,医用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抗干扰试验的监测方法亟待研究。根据相关标准的要求,探讨了医用热垫类产品的基本性能,针对其在射频电磁场辐射抗干扰试验中温度监测这一核心问题搭建了试验模型,研究了热电偶测温法与光纤测温法在本项试验中的应用,通过温度测试的准确性和施加电磁场的畸变这两个方面结合试验数据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评定,最终确定光纤测温法能够满足本项试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兼容 基本性能 监测 热电偶 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标记线制备方法对脊柱连接棒疲劳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赵鑫 王春 +3 位作者 罗团飞 张述 刘梦星 石杜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7-1172,共6页
目的 研究不同标记线制备工艺对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连接棒疲劳性能和系统压缩疲劳性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YY/T 0119.4—2014标准对脊柱连接棒进行4点弯曲疲劳测试。在一定应力作用下,依据YY/T 0857—2011对激光标记线连接棒和双色彩氧标... 目的 研究不同标记线制备工艺对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连接棒疲劳性能和系统压缩疲劳性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YY/T 0119.4—2014标准对脊柱连接棒进行4点弯曲疲劳测试。在一定应力作用下,依据YY/T 0857—2011对激光标记线连接棒和双色彩氧标记线连接棒进行系统压缩疲劳试验。结果 在715 MPa应力下,自制激光标记线连接棒和竞品厂家激光标记线连接棒疲劳寿命较无标记线连接棒分别下降了95%和98%;与未标记连接棒相比,激光标记连接棒疲劳强度由742 MPa下降至342 MPa,降低了54%。双色彩氧连接棒的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与无标记线连接棒相当。双色彩氧连接棒系统压缩疲劳强度较激光标记连接棒提高约20%。结论 激光制备标记线显著降低了脊柱连接棒的疲劳性能和系统的压缩疲劳强度,改进的双色彩氧工艺制备标记线对连接棒的疲劳性能无影响,能有效降低临床断裂风险,为连接棒的性能改善和工艺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棒 激光标记线 双色彩氧标记线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