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强化混凝技术超滤工艺处理滦河水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诚 黄廷林 +1 位作者 李志伟 冯颜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7-129,136,共4页
通过小试与中试相结合,考察了用小试混凝沉淀技术代替中试混凝超滤工艺判断混凝剂最佳投药量的可行性,对比研究了经聚合氯化铝(PAC)、FeCl3、硫酸铝(AS)3种混凝剂预处理超滤后在除浊、除有机物、膜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效能。结果表明,浊度... 通过小试与中试相结合,考察了用小试混凝沉淀技术代替中试混凝超滤工艺判断混凝剂最佳投药量的可行性,对比研究了经聚合氯化铝(PAC)、FeCl3、硫酸铝(AS)3种混凝剂预处理超滤后在除浊、除有机物、膜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效能。结果表明,浊度的去除效果与混凝剂的种类和投加量无关,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由高到低为PAC(45.5%)>FeCl3(42.4%)>AS(35.5%),膜污染程度(ΔTMP)由高到低为AS(42.72kPa)>FeCl3(39.68 kPa)>PAC(21.01kPa),综合比较采用PAC混凝预处理效果最佳,对水厂实际运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超滤 膜污染 跨膜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混凝剂水处理效果及其对超滤膜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冯颜颜 黄廷林 李诚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8-121,共4页
采用混凝超滤工艺,选取不同混凝预处理技术(FeCl3、PAC、AS)处理滦河水,并考察后续膜出水水质及TMP变化,3种混凝剂小试最佳投药量分别为8、6、12 mg/L,其中效果最佳的混凝剂为PAC;在小试基础上进行中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混凝剂对... 采用混凝超滤工艺,选取不同混凝预处理技术(FeCl3、PAC、AS)处理滦河水,并考察后续膜出水水质及TMP变化,3种混凝剂小试最佳投药量分别为8、6、12 mg/L,其中效果最佳的混凝剂为PAC;在小试基础上进行中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混凝剂对超滤膜的跨膜压差贡献依次为PAC<FeCl3<AS;3种混凝剂不同的配比与其单独使用相比较,出水水质及跨膜压差没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超滤 混凝剂 跨膜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