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米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晓 前泽重礼 +2 位作者 陈龙 李家政 张志军 《北方水稻》 CAS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稻米(Oryza sativa L.)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是我国重要的口粮,年消费总量约1.2亿t,人均年消费约100 kg。稻米主要食用部分是稻谷的胚乳[1],而稻谷作为水稻的种子[2],贮藏过程中伴随着生理化学变化及物理变化[3],直接影响稻米品质和商品... 稻米(Oryza sativa L.)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是我国重要的口粮,年消费总量约1.2亿t,人均年消费约100 kg。稻米主要食用部分是稻谷的胚乳[1],而稻谷作为水稻的种子[2],贮藏过程中伴随着生理化学变化及物理变化[3],直接影响稻米品质和商品价值[4]。从稻米陈化机理[5]、贮藏和保鲜的监测指标及方法[6]等方面概述了稻米贮藏保鲜的研究现状,比较分析了目前稻米贮藏保鲜技术方法,探讨今后稻米贮藏保鲜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品质 陈化 贮藏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精准处理对‘巨峰’葡萄保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董成虎 李益 +5 位作者 贾思曈 黄建全 郑学伟 张鹤 陈存坤 张娜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72,共7页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通过不同臭氧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测定葡萄果实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PPO活性等相关生理指标,调查臭氧对‘巨峰’葡萄采后生理品质的影响,为臭氧保鲜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臭氧浓度为12.84 mg·m^(...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通过不同臭氧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测定葡萄果实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PPO活性等相关生理指标,调查臭氧对‘巨峰’葡萄采后生理品质的影响,为臭氧保鲜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臭氧浓度为12.84 mg·m^(-3)时对‘巨峰’葡萄的呼吸强度具有抑制效果,且对葡萄的乙烯生成速率、菌落总数、果柄拉力、PPO和POD活性均具有较好的效果;此外,在常温货架期间,用12.84 mg·m^(-3)臭氧处理6 h时,能够显著抑制葡萄呼吸强度和落粒率,为提高‘巨峰’葡萄的保鲜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巨峰’葡萄 臭氧浓度 精准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鹏 胡瑾 +5 位作者 周斌 赵娟 李永青 曹玲 李江阔 姜爱丽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3,共7页
为探究不同浓度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自发气调包装(MAP)对蓝莓冷藏期间保鲜效果的影响,以‘莱克西’蓝莓为试材,采后2 h内入预冷库,装入气调箱并对其进行0.5、1.0、1.5μL/L 1-MCP处理,冷链车运输96 h后入冰温库((-0.5±0.3)℃)... 为探究不同浓度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自发气调包装(MAP)对蓝莓冷藏期间保鲜效果的影响,以‘莱克西’蓝莓为试材,采后2 h内入预冷库,装入气调箱并对其进行0.5、1.0、1.5μL/L 1-MCP处理,冷链车运输96 h后入冰温库((-0.5±0.3)℃)贮藏,每10 d测定蓝莓的品质指标、生理指标和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MAP结合3种浓度1-MCP处理均能延缓蓝莓果实硬度的下降,保持相对较高的花色苷、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抑制呼吸峰值和乙烯生成速率。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得出各处理的保鲜效果排序为:MAP+1.0μL/L 1-MCP>MAP+1.5μL/L 1-MCP>MAP+0.5μL/L 1-MCP>MAP。在蓝莓贮藏过程中醛类(52.34%~86.13%)和萜类(7.26%~32.44%)是其主要挥发性成分,MAP+1.0μL/L 1-MCP处理的蓝莓果实能保持较高的醛类物质和萜类物质相对含量。综上,MAP结合1.0μL/L 1-MCP处理对蓝莓的保鲜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1-MCP 自发气调 挥发性成分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温控贮藏对西兰花采后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张鹏 康丹丹 +2 位作者 贾晓昱 李江阔 魏宝东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5-125,共11页
为了探究西兰花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生理变化与品质差异,分别用普通冰箱[(4.0±1.0)℃]、精准温控的冰温库[(-0.5±0.3)℃]和相温库([(-0.4±0.1)℃]3种环境贮藏采摘后的西兰花。结果表明:经过冰箱冷藏的西兰花贮藏期可达30 ... 为了探究西兰花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生理变化与品质差异,分别用普通冰箱[(4.0±1.0)℃]、精准温控的冰温库[(-0.5±0.3)℃]和相温库([(-0.4±0.1)℃]3种环境贮藏采摘后的西兰花。结果表明:经过冰箱冷藏的西兰花贮藏期可达30 d,30 d后可溶性固形物、叶绿素、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品质逐渐劣变;精准温控(冰温与相温)贮藏的西兰花70 d后色泽饱满,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呼吸强度与乙烯生成速率较小,且腐烂率与黄化指数处于较低水平,体现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膜质受损程度较轻、机体防御体系较强。冰温与相温贮藏60 d时,西兰花维生素C质量分数分别为37.70、46.53 mg·100 g^(-1),黄酮质量分数分别为12.30、15.56 mg·100 g^(-1),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67.20、120.00 U·g^(-1);在70 d时,西兰花呼吸强度分别为463.79、416.90 mg·(kg·h)^(-1),乙烯生成速率为83.37、63.07μL·(kg·h)^(-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为1543.91、1588.55 U·g^(-1)。相比较冰温,相温贮藏能延缓西兰花维生素C及黄酮含量下降,抑制其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使得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处于较高水平(P<0.05)。精准温控(冰温与相温)贮藏可控制西兰花的生理变化,有效延缓其采后品质下降的速率,相温贮藏优于冰温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 贮藏 精准温控 相温 冰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