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时抗凝剂等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洋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4期97-97,共1页
目的观察探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时抗凝剂等影响因素,总结其正确的临床操作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102份静脉血标本,随机分为A、B、C组,各34例,A组采用肝素作为抗凝剂,B组采用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C组采... 目的观察探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时抗凝剂等影响因素,总结其正确的临床操作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102份静脉血标本,随机分为A、B、C组,各34例,A组采用肝素作为抗凝剂,B组采用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C组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观察比较3组抗凝静脉血在0、30s、5min、15min、1h应用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小板计数。结果 3组标本在0~5min内血小板计数不断升高,5min时血小板计数值最高,放置15min后血小板计数开始显著降低,1h后血小板计数值最低,其中以A组在即刻及15min的检测值最低,以C组在即刻及15min的检测值最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各种抗凝剂中,以EDTA-K2对血小板计数影响最小,并且若无法及时进行即刻检测的情况下,在室温下放置15min后再行血小板计数测定的结果的临床意义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分析仪 抗凝剂 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异常直方图在判断血小板计数结果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洋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7期102-102,共1页
目的观察分析血小板异常直方图在判断血小板计数结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220例静脉血标本,分别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定,并采取显微镜下人工计数法进行血小板计数。结果血小板凝集、大血小板、小红细... 目的观察分析血小板异常直方图在判断血小板计数结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220例静脉血标本,分别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定,并采取显微镜下人工计数法进行血小板计数。结果血小板凝集、大血小板、小红细胞干扰的情况下,异常的血小板直方图呈异常分布,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下的正常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测定,容易受到多种因素所影响,因此,对于异常的血小板直方图,应结合直方图的特点及血小板计数的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显微镜下手工计数法进行血小板计数,减少误差,为临床提供可靠科学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异常直方图 血小板计数 静脉血标本 血细胞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