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用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设计及散热性能分析
1
作者 袁歆睿 战楠 +2 位作者 张振杰 宋振兴 张世怡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5-311,共7页
目的解决软包锂离子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温差大、能耗高等问题,使电池组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方法设计扁平热管-液冷复合的电池冷却系统,通过建立热-流耦合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冷却液流量、电池放电倍率及热管尺寸下的动力电池冷却... 目的解决软包锂离子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温差大、能耗高等问题,使电池组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方法设计扁平热管-液冷复合的电池冷却系统,通过建立热-流耦合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冷却液流量、电池放电倍率及热管尺寸下的动力电池冷却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在20℃下,冷却液流速为0.02 m/s时,电池中心最高温度较不使用冷却系统时下降了17.9℃。3C倍率放电时,扁平热管-液冷复合的电池冷却系统中电池最高温度为37.3℃,较液体冷却降低了14.2℃。热管长度为200 mm时,电池中心最高温度降温幅度为31.5%。结论扁平热管与液冷相结合的冷却系统可有效降低动力电池运行过程中的温度,提高电池温度的均匀性,降低电池因某部分过热导致热失控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液冷 热管 散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骨骼机器人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系统研究
2
作者 张淑璐 张志利 +1 位作者 孙鹏 马晓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6-301,共6页
针对长时间远距离行走疲劳、下肢瘫患者行走困难等问题,设计一套下肢助力装置,实时辅助穿戴者行走。首先基于人体下肢数据,在Solidworks中完成下肢外骨骼三维建模及参数优化,将模型导入到Adams中,耦合后添加运动规划,仿真验证外骨骼的... 针对长时间远距离行走疲劳、下肢瘫患者行走困难等问题,设计一套下肢助力装置,实时辅助穿戴者行走。首先基于人体下肢数据,在Solidworks中完成下肢外骨骼三维建模及参数优化,将模型导入到Adams中,耦合后添加运动规划,仿真验证外骨骼的运动学和人机协同性能,为下一步控制系统设计提供数学理论依据。在基于模型的位置反馈控制器中实现了模糊控制,并对末端执行器在受扰情况下的轨迹跟踪特性进行了仿真模拟。进而搭建下肢关节步态仿真系统,实验验证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以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在处理非线性和扰动方面比常规PID控制和模糊控制模式有效,可更快速和准确地完成对步态曲线的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助力 ADAMS仿真 运动学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电动执行器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朝阳 高强 +3 位作者 李洪祥 李栋 薛涛 李月凤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3-768,共6页
电动执行机构是控制和驱动阀门的重要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的各种控制过程中,能够精确地实现阀门动作控制,是自动化控制环节中一种常用驱动装置。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电动执行器的设计原理和控制方式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电动执行器控... 电动执行机构是控制和驱动阀门的重要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的各种控制过程中,能够精确地实现阀门动作控制,是自动化控制环节中一种常用驱动装置。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电动执行器的设计原理和控制方式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电动执行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CAN总线通信方式,使其更符合当前工厂自动化工程技术网络化的趋势,主控制器采用工业级STC8A8K64S4A12芯片,测量部分采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软件部分实现了模糊参数自适应调整、模块化专家系统故障诊断及保护等功能。经调试和运行测试,系统性能稳定、参数易配置、执行误差≤0.5%,能够满足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器设计 CAN通信 自适应模糊控制 模块化专家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C8的智能电动执行器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洪祥 李俊芳 +2 位作者 李栋 薛涛 高强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9-135,共7页
电动执行器具有精密可靠、安全经济和高效稳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控制中,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一种常用驱动装置。在研究国外电动执行器设计原理和控制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电动执行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工业级STC8A8K64S4... 电动执行器具有精密可靠、安全经济和高效稳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控制中,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一种常用驱动装置。在研究国外电动执行器设计原理和控制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电动执行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工业级STC8A8K64S4A12芯片为主控制器,硬件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可根据电动执行器型号搭配使用不同类型的驱动模块,实现了参数自整定、专家系统故障诊断及保护等功能。经调试和运行测试,系统性能稳定,参数易配置,执行误差≤0.5%,能够满足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执行器 参数自整定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需求导向的智能座舱柔性试验台概念设计集成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洁 许帅康 +3 位作者 孙学涛 郭佳佳 刘国闯 张磊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76,共7页
为解决传统座舱试验台结构同质化及模块化设计不足等问题,采用亲和图法整理了汽车故障及用户初始需求;采用模糊Kano模型进行需求指标权重计算,并结合质量特性要素进行用户核心需求汇总;通过功能分析系统技术(Function Analysis System T... 为解决传统座舱试验台结构同质化及模块化设计不足等问题,采用亲和图法整理了汽车故障及用户初始需求;采用模糊Kano模型进行需求指标权重计算,并结合质量特性要素进行用户核心需求汇总;通过功能分析系统技术(Function Analysis System Technique,FAST)黑箱模型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功能需求,并引入公理设计(Axiomatic Design,AD)理论与功能-行为-结构(Function-Behavior-Structure,FBS)模型进行逐级映射,最终确定智能座舱柔性试验台的结构设计要素。该设计过程以用户核心需求为导向,通过FAST-AD-FBS集成方法的应用,克服了传统产品概念设计中用户需求与产品功能结构设计间存在矛盾的问题,为提高产品创新设计的完整性及准确性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概念设计 智能座舱柔性试验台 FAST-AD-FBS 模糊Kano模型 用户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异构机器人运动控制实验教学平台设计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凉 宋会 +3 位作者 杨秀萍 赵新华 武刚 张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0-136,共7页
机器人的构型优化设计与运动控制是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和水平的核心技术。文章设计了一种开放性同型异构机器人运动控制实验教学平台,提供了不同类型的静平台基座、关节构件、偏置构件和末端执行器,以及可回读位置的舵机、外部传感器和... 机器人的构型优化设计与运动控制是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和水平的核心技术。文章设计了一种开放性同型异构机器人运动控制实验教学平台,提供了不同类型的静平台基座、关节构件、偏置构件和末端执行器,以及可回读位置的舵机、外部传感器和基于STM32构建的运动控制器。根据自由度数要求,学生可利用该平台自主设计并实现类型相同、结构互异的机器人本体模型,采用三维软件和MATLAB对运动学模型、工作空间进行仿真并验证其可行性,设计机器人运动轨迹插补算法,并实现规定场景运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新工科 运动控制 结构布局 运动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复杂操控面板界面布局设计及工效研究
7
作者 张磊 陈洁 +3 位作者 孙远波 窦金花 许帅康 赵起超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51-2364,共14页
为提高用户操作数控机床复杂操控面板的人机工效,降低用户误操作概率,基于发那科系统数控机床操控面板原型,结合任务需求与人机工程设计原则,设计出9种界面布局方案。通过高精度组合式眼动仪、可穿戴脑电仪和无线皮电传感器分别采集了2... 为提高用户操作数控机床复杂操控面板的人机工效,降低用户误操作概率,基于发那科系统数控机床操控面板原型,结合任务需求与人机工程设计原则,设计出9种界面布局方案。通过高精度组合式眼动仪、可穿戴脑电仪和无线皮电传感器分别采集了24名被试者的眼动及电生理信号,同时采用ErgoLAB软件实时记录其眼动、脑电及皮电生理数据;通过数理统计软件SPSS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操作界面的区域划分、按键排布规律、旋钮及按键形状等设计要素对被试者执行操作任务的影响,并确定出对被试者执行操作任务有较大影响的功能指令。结果表明:通过多模态生理信号相互验证的人机工效评价方法可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设计方案的优选与进一步迭代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操控面板 布局设计 人机工效 眼动试验 脑电信号 皮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定量供种系统设计
8
作者 梁秋艳 潘小莉 +1 位作者 仇志锋 周海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197-201,共5页
为确保双级振动精密排种器工作时在充种均匀的前提下实现连续播种,设计智能定量供种系统。为提高定量供种精度,基于BP神经网络对勺式外槽轮供种装置建立定量供种预测模型,建立隐层结点数为6的神经网络模型。BP网络训练结果表明,当网络... 为确保双级振动精密排种器工作时在充种均匀的前提下实现连续播种,设计智能定量供种系统。为提高定量供种精度,基于BP神经网络对勺式外槽轮供种装置建立定量供种预测模型,建立隐层结点数为6的神经网络模型。BP网络训练结果表明,当网络模型训练步数为71步时,网络的均方误差为4.61×10^(-5),小于设定值5×10^(-5);采用16个理论供种模型样本与测试样本进行BP网络测试,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仿真得到的预测值相对误差较小,其精度高于理论供种模型的精度,且神经网络相对误差均小于5%,获得的样本误差平方和为5.59×10^(-4),小于设定目标值8×10^(-4),满足预先设定要求;最后,利用建立的定量供种预测模型,对4种不同千粒重的超级稻种子进行仿真,得到振幅分别为0、5、10、15μm下的排种轮转速与供种量关系,该研究结果可为确定定量供种器的工作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定量供种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duino的智能楼宇无线多传感器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24
9
作者 向红标 巴简程 +2 位作者 杨璐 黄战华 刘会平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5-100,共6页
针对传统楼宇传感器监控系统布线复杂、功能单一等缺点,利用Arduino开源平台、无线模块Xbee、LEWEI50物联网开放平台搭建智能楼宇多传感器无线监控系统。系统以Arduino Uno为主控板,采用模块化设计,在局域网内部采用Xbee无线模块组网,... 针对传统楼宇传感器监控系统布线复杂、功能单一等缺点,利用Arduino开源平台、无线模块Xbee、LEWEI50物联网开放平台搭建智能楼宇多传感器无线监控系统。系统以Arduino Uno为主控板,采用模块化设计,在局域网内部采用Xbee无线模块组网,实现对温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电能能耗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开关控制命令的传输,在外部通过W5100以太网模块实现互联网数据传输与监控。该系统实现对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指数、烟雾及电能等数据的无线实时采集;通过互联网、微信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远程实时监测;通过物联网开放平台实现微信、微博、短信等多种方式的报警功能;实现对智能楼宇开关的远程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无线通信距离远、实时性好、运行稳定、扩展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duino主控板 智能楼宇 Xbee模块 无线通信 空气质量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机床差异化温控系统设计方法与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英杰 牛兴华 +2 位作者 高卫国 张大卫 刘腾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2-480,共9页
为满足变工况和环境温度波动条件下精密机床各部位对温控系统的动态、差异化控制需求,提出一种精密机床差异化温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控制策略。首先,提出了差异化温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选型设计方法和温控能力主参数计算方法;其次,根据差... 为满足变工况和环境温度波动条件下精密机床各部位对温控系统的动态、差异化控制需求,提出一种精密机床差异化温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控制策略。首先,提出了差异化温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选型设计方法和温控能力主参数计算方法;其次,根据差异化温控系统高/低温油箱中油温测量值与目标值的差别,形成对两油箱温度的动态实时控制策略;再次,采用MATLAB软件开发出温控系统关键部件的选型设计模块和高/低温油箱温度控制仿真分析模块;最后,通过仿真模拟获取相关温度数据,并与同工况下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提出的差异化温控系统设计方法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仿真分析模块可以较为切实地反映出实际工况下的温度整体变化情况和趋势。所提出的精密机床差异化温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控制策略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且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化 温控系统 设计方法 控制策略 MATLAB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机械臂转速排量复合控制电动静液作动系统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天鸿 郭津津 +2 位作者 张高峰 曹秀芳 王收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64-168,共5页
主要研究转速和排量复合控制电动静液作动器(EHA-VSVP)系统在重载机械臂中的应用。在满足重载机械臂需求的基础上,利用AMESim和MATLAB建立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为解决系统存在的相乘非线性耦合问题,使用分配解耦的控制策略,配... 主要研究转速和排量复合控制电动静液作动器(EHA-VSVP)系统在重载机械臂中的应用。在满足重载机械臂需求的基础上,利用AMESim和MATLAB建立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为解决系统存在的相乘非线性耦合问题,使用分配解耦的控制策略,配合AMESim和MATLAB的联合仿真技术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从阶跃响应和正弦响应的角度探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EHA-VSVP系统原理正确,满足性能需求。该系统所使用的控制策略可以很好地解决相乘非线性问题,且权重分配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可以满足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机械臂 电动静液作动器 分配解耦控制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一卡通处理终端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海星 刘振忠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29,33,共4页
为更好实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通用、共享、快捷、方便、安全的"一卡通用"的小额支付体系,以及拓展智能一卡通卡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和信息获取,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完成智能一卡通处理终端整体系统... 为更好实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通用、共享、快捷、方便、安全的"一卡通用"的小额支付体系,以及拓展智能一卡通卡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和信息获取,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完成智能一卡通处理终端整体系统设计、硬件和软件系统设计,以及车载刷卡、实时监控、全球定位、WiFi热点、无线数据互通、后台数据处理、远程管理终端等功能模块的设计。实际应用表明,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一卡通处理终端在系统功能方面能够满足城市中公用服务收费需求,能够为公共交通等服务行业机构的运营与决策提供数据资源,将促进国家金卡工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卡通 嵌入式系统 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 功能模块 自顶向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悬浮原理的非线性转子系统振动抑制研究
13
作者 魏天宇 陈建恩 +1 位作者 刘军 邢恩宏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5,共6页
针对抑制非线性转子系统振动难问题,提出基于超声驻波悬浮原理抑制该系统振动的方法。首先阐述超声驻波悬浮力的基本理论,根据Gor′Kov理论构造超声悬浮力的数学模型,并构建超声悬浮非线性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研究谐振腔高度和声... 针对抑制非线性转子系统振动难问题,提出基于超声驻波悬浮原理抑制该系统振动的方法。首先阐述超声驻波悬浮力的基本理论,根据Gor′Kov理论构造超声悬浮力的数学模型,并构建超声悬浮非线性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研究谐振腔高度和声场强度对抑制系统振动的影响。基于超声悬浮非线性转子系统,引入正位置反馈(Positive Position Feedback,PPF)控制器对其振动加以抑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超声驻波悬浮原理,选取适当的声场参数可有效抑制非线性转子系统的振动,PPF控制器与超声悬浮转子系统耦合可显著增强对系统的振动抑制效果和系统在高转速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超声驻波悬浮 超声悬浮转子 振动抑制 能量轨道 PPF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点焊的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韩宇 李大华 +2 位作者 薛涛 崔杰 李栋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6-161,共6页
方矩管生产最后环节需要将成品按规格数量集中,并通过打包带包装成捆。原打包带接头采用人工焊接,焊接完成后将成捆产品通过吊装入库,因此打包带的焊接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产品转运的安全性和生产节拍。为提高方矩管打包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方矩管生产最后环节需要将成品按规格数量集中,并通过打包带包装成捆。原打包带接头采用人工焊接,焊接完成后将成捆产品通过吊装入库,因此打包带的焊接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产品转运的安全性和生产节拍。为提高方矩管打包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设计了应用于方矩管打包带接头的电阻点焊自动控制系统。系统硬件主要采用PLC、伺服控制器和电阻焊机,软件采用工控软件实现。通过理论计算和调试得到满足打包带接头焊接需求的最佳焊接参数和运行参数,经过对焊接质量的可靠性测试分析,焊接打包带能够满足成捆产品转运负荷要求。该系统在原有半自动打包机的基础上实现了方矩管的全自动打包,组态软件运行状态良好,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方矩管打包的效率,焊接质量稳定,焊接方式更加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矩管打包 电阻点焊 PLC 焊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CCD的新型智能循迹机器人的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谢自强 葛为民 +1 位作者 王肖锋 刘增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13,共6页
以TSL1401线性CCD作为传感器获取图像信息,以MK60N51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设计了一种新型智能循迹机器人。针对图像二值化阈值处理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特征点法。该法仅计算图像特征点的像素值,可以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减少了程序的计算... 以TSL1401线性CCD作为传感器获取图像信息,以MK60N51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设计了一种新型智能循迹机器人。针对图像二值化阈值处理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特征点法。该法仅计算图像特征点的像素值,可以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减少了程序的计算量。针对黑线轨迹提取运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记忆扫描法,该法只需检测少数像素点即可精确提取黑线标识,简化图像扫描过程,缩短了运算时间。为了提高智能机器人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对电机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利用积分分离PID算法进行仿真分析与验证。最后通过实验证明文中提出的算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CCD 循迹 智能机器人 建模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水稻秧盘育秧智能补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桂莲 刘伟超 +2 位作者 王安 柏凯凯 周海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5-42,共8页
对于工厂化育秧作业的水稻、蔬菜、花卉等,尤其是超级杂交稻,其机械化秧盘育秧播种的理想目标为2~3粒/穴,且普遍存在空穴和单粒穴的情况,为了保证秧盘育秧成秧率,提高精密播种合格率就显得非常重要。该文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提出了一种智... 对于工厂化育秧作业的水稻、蔬菜、花卉等,尤其是超级杂交稻,其机械化秧盘育秧播种的理想目标为2~3粒/穴,且普遍存在空穴和单粒穴的情况,为了保证秧盘育秧成秧率,提高精密播种合格率就显得非常重要。该文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补种方法,设计并研制了智能补种装置,主要用于超级杂交稻钵体秧盘育秧播种质量检测与补种过程。首先利用CCD摄像头采集秧盘图像,对图像处理与分析后得到空穴和1粒穴位置坐标,再利用定位机构和补种机构实现从种槽取种和对秧盘指定位置动态补种等功能。应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软件,针对空穴和单粒穴的补种方案,开发出秧盘播种质量在线检测与补种运动控制系统,实现了智能补种任务。由试验结果统计可知,当补种率小于2%时,双补种器能够满足450盘/h的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设计 机器视觉 水稻 精密播种 智能补种 智能补种装置 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陶瓷的弹性变形体频率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璐 于恒彬 +2 位作者 周海波 陈冲 王桂莲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61,共4页
利用压电陶瓷材料的正压电效应,通过检测压电陶瓷在弹性变形体振动过程中产生的交流信号,结合实验测试和数据拟合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频率检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0~400 Hz范围内能够较准确检测振动物体的振动频率。该系统... 利用压电陶瓷材料的正压电效应,通过检测压电陶瓷在弹性变形体振动过程中产生的交流信号,结合实验测试和数据拟合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频率检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0~400 Hz范围内能够较准确检测振动物体的振动频率。该系统可以对弹簧片等弹性体的振动频率进行实时检测和显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检测方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 压电陶瓷 传感器 单片机 频率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远波 张磊 +3 位作者 唐嘉薇 辛悦铭 赵烜东 林可欣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1-18,26,共9页
目的研究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理论。方法通过对可靠性概念的描述,进而对机械可靠性、人的可靠性、人机系统可靠性的研究现状、主要分析方法及应用等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与综合分析。初步构建了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研究框架。结论指出人机... 目的研究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理论。方法通过对可靠性概念的描述,进而对机械可靠性、人的可靠性、人机系统可靠性的研究现状、主要分析方法及应用等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与综合分析。初步构建了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研究框架。结论指出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为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设计 人的可靠性 机械可靠性 人机系统可靠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结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磊 孙学涛 +3 位作者 陈洁 孙远波 郭佳佳 郑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48-1962,1970,共16页
为研究汽车结构的可靠性,对机械结构分析和设计中的不确定性进行总结,从结构参数不确定性、材料性能参数不确定性和载荷不确定性3方面分析了汽车结构设计变量及其参数的不确定性;对概率可靠性分析和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 为研究汽车结构的可靠性,对机械结构分析和设计中的不确定性进行总结,从结构参数不确定性、材料性能参数不确定性和载荷不确定性3方面分析了汽车结构设计变量及其参数的不确定性;对概率可靠性分析和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列举了可靠性分析方法在汽车结构中的应用;对可靠性的数学模型与算法进行梳理,重点研究了可靠性优化设计在汽车轻量化及耐撞性等方面的应用,并指出了汽车结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结构 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优化设计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现代设计走向创新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磊 郑杰 +1 位作者 赵亚菲 李霞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为梳理设计从初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展望制造业创新设计的未来发展,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设计的发展阶段,总结出设计的演进模型。分析了现代设计的3个主要发展阶段,重点对典型的现代设计特征、理论及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从产业变革与未来... 为梳理设计从初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展望制造业创新设计的未来发展,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设计的发展阶段,总结出设计的演进模型。分析了现代设计的3个主要发展阶段,重点对典型的现代设计特征、理论及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从产业变革与未来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出发,提出创新设计的6种模式,总结了创新设计在未来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设计 现代设计 设计演进模型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