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3例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赵丽 赵林胜 +1 位作者 万钧 胡晓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1-593,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pediatric-type follicular lymphoma,PTF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8月天津市儿童医院诊断的3例PTFL的临床病理资料,3例均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同时行... 目的探讨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pediatric-type follicular lymphoma,PTF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8月天津市儿童医院诊断的3例PTFL的临床病理资料,3例均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同时行多重PCR检测免疫球蛋白基因单克隆性重排及EBER原位杂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均为男童,年龄最大者12岁,最小者8岁。3例均发生于颈部淋巴结,淋巴结被膜尚完整;镜下见大小不等、形状欠规则、密集分布的滤泡结构,套区显著变薄,部分消失,部分滤泡融合,可见“星空”现象,中心母细胞数>15个/10 HPF。免疫表型:滤泡CD20阳性,滤泡间区内散在阳性;生发中心及滤泡间区CD3散在少数阳性;生发中心CD10、BCL-6阳性;生发中心Ki-67增殖指数70%~80%;CD5显示套区变薄,局部消失;BCL-2、TDT、MUM1、CD15、CD30和MPO均阴性。EBER原位杂交结果均阴性。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显示IgH/IgK单克隆性重排。结论 PTFL少见,需与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相鉴别,此外PTFL与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在组织学、免疫表型、发病机制、预后上均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应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 PC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皮疹为首发症状的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赵丽 赵林胜 +1 位作者 苏海辉 胡晓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0-552,共3页
目的探讨以皮疹为首发症状就诊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临床病理特点,为其早期准确诊断提供有益的帮助。方法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2012年5月~2017年3月以皮疹为首发症状就诊的19例LCH,所有病... 目的探讨以皮疹为首发症状就诊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临床病理特点,为其早期准确诊断提供有益的帮助。方法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2012年5月~2017年3月以皮疹为首发症状就诊的19例LCH,所有病例均采用直径4.5 mm的皮钻于病变典型部位行皮肤活检,活检标本行常规HE染色及CD1a、S-100、Langerin、CD68、CD3、CD20、CD11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皮疹大体形态多样,镜下病变大部分位于真皮内(10/19),呈灶状或弥漫分布,8例可见表皮侵犯,1例仅在表皮内形成表皮内疱,疱内可见瘤细胞,真皮内未见瘤细胞。典型的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细胞界限不清,胞质略呈嗜酸性,核不规则、凹陷,可见核沟(15/19),部分病例肿瘤细胞形态不典型,未见明显核沟。免疫表型:CD1a、Langerin、S-100均阳性(19/19),CD68部分阳性(16/19),病灶中或病灶周围均可见CD3阳性的T淋巴细胞,CD117阴性。结论儿童LCH皮疹形态多样,且常为该疾病的最早期表现,提高对LCH皮疹的认识,及时行皮肤活检及免疫组化染色,对儿童LCH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皮疹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结节型环状肉芽肿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林胜 蔡春泉 +1 位作者 赵丽 胡晓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59-1161,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结节型环状肉芽肿(nodular granuloma annulare,NG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儿童NGA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胶原纤维渐进性坏死,肉芽肿形... 目的探讨儿童结节型环状肉芽肿(nodular granuloma annulare,NG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儿童NGA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胶原纤维渐进性坏死,肉芽肿形成,增生的组织细胞栅栏状排列于肉芽肿周围。免疫表型:CD68组织细胞(+);阿尔新蓝染色可见坏死区黏蛋白沉积。结论儿童NGA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自限性皮肤损害,缺乏特征性临床特征,结合组织学形态及特殊染色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局部切除活检有利于明确诊断,确诊后可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肉芽肿 形态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组织病理学评分在肝外胆道闭锁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赵丽 胡晓丽 +2 位作者 赵林胜 宋兰云 詹江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02-1106,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组织病理学分级评分在肝外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与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IHS)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活检确诊的34例BA及16例IHS病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重新对胆汁淤积、肝细胞损害... 目的探讨肝组织病理学分级评分在肝外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与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IHS)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活检确诊的34例BA及16例IHS病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重新对胆汁淤积、肝细胞损害、胆管增生、汇管区纤维化、肝细胞及汇管区炎细胞浸润、髓外造血、汇管区水肿、肝细胞巨细胞变等主要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分级评分,总分24分。每例依次对上述8个病理学参数进行打分,最后统计总分。结果 BA组及IHS组肝组织病理学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胆管增生、汇管区纤维化、汇管区水肿、肝细胞巨细胞变4个病理学参数在BA组及IHS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对BA及IHS主要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分级评分有助于二者之间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婴儿肝炎综合征 组织病理学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肾肿瘤病理与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欣 胡晓丽 刘俊刚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96-700,共5页
小儿肾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较为少见,主要来自肾的上皮和间叶组织,常见的有肾腺瘤、肾小球旁细胞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内畸胎瘤;肾的恶性肿瘤较为多见,由于某种原因后肾胚芽未能分化成肾组织而残存于肾内,是肾内肿瘤... 小儿肾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较为少见,主要来自肾的上皮和间叶组织,常见的有肾腺瘤、肾小球旁细胞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内畸胎瘤;肾的恶性肿瘤较为多见,由于某种原因后肾胚芽未能分化成肾组织而残存于肾内,是肾内肿瘤发生的潜在因素,肿瘤重现了肾胚胎发育过程,呈现不同分化阶段的特点。目前US、CT和MRI是小儿肾肿瘤术前定位、定量和定性诊断不可或缺的检查方法,本文目的是认识小儿肾肿瘤的病理特点,以便更深刻理解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从而提高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肿瘤病理 影像学诊断 小儿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小球旁细胞瘤 胚胎发育过程 良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色素减退型扁平疣的皮肤镜和反射性共聚焦显微镜图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立新 王莹 +5 位作者 毕田田 秦蓓 赵林胜 高西波 宋元涛 李钦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96-40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色素减退型扁平疣的反射性共聚焦显微镜(RCM)和皮肤镜影像学特征,为明确诊断、鉴别儿童其他色素减退性疾病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应用RCM和皮肤镜检查12例临床拟诊为色素减退型扁平疣的患儿皮损,分析色素减退型扁平疣的皮肤... 目的:探讨儿童色素减退型扁平疣的反射性共聚焦显微镜(RCM)和皮肤镜影像学特征,为明确诊断、鉴别儿童其他色素减退性疾病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应用RCM和皮肤镜检查12例临床拟诊为色素减退型扁平疣的患儿皮损,分析色素减退型扁平疣的皮肤影像特征。结果:色素减退型扁平疣皮肤影像学表现与经典型有较高一致性,其RCM图像特征:皮损区颗粒层及棘层上部可见多量体积较大细胞不规则分布,部分区域可见玫瑰花环样结构,较大细胞直径0.021~0.035 mm,玫瑰花环直径0.08~0.24 mm,基底层色素减少,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可见稀疏炎性细胞浸润。皮肤镜:粉白色背景下白色丘疹,可见点状血管结构。结论:RCM和皮肤镜检查为无创诊断儿童色素减退型扁平疣提供有力的皮肤影像依据,对减少误诊、鉴别儿童其他色素减退性疾病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疣 色素减退型 共聚焦显微镜 皮肤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包涵体性纤维瘤病2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晓丽 宋兰云 +1 位作者 赵林胜 宁培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3-354,共2页
例1女性,18个月,因右足第二趾远节足趾肿物15个月入院。家长于15个月前发现患儿右足第二趾有一肿物,随患儿生长肿物逐渐增大,并有触痛。查体:患儿右足第二趾远节趾可见一0.8 cm×0.8 cm大小肿物,肿物呈半圆状突起,表面光滑,颜色深... 例1女性,18个月,因右足第二趾远节足趾肿物15个月入院。家长于15个月前发现患儿右足第二趾有一肿物,随患儿生长肿物逐渐增大,并有触痛。查体:患儿右足第二趾远节趾可见一0.8 cm×0.8 cm大小肿物,肿物呈半圆状突起,表面光滑,颜色深红,质较硬,有压痛,不活动;肿物将趾甲床挤向前方,趾甲翘起。X线检查:骨质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涵体 纤维瘤病 儿童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左侧脑室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1例
8
作者 陈静 王春祥 +2 位作者 赵滨 胡晓丽 赵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96-1596,共1页
女性患儿,10岁,"无明显诱因间断抽搐13天"就诊。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MRI:平扫示左侧脑室近室间孔区1.9cm×1.2cm×2.1cm长T1、长T2信号囊性肿块,边界尚清,边缘见线样T2WI低信号(图1A),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 女性患儿,10岁,"无明显诱因间断抽搐13天"就诊。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MRI:平扫示左侧脑室近室间孔区1.9cm×1.2cm×2.1cm长T1、长T2信号囊性肿块,边界尚清,边缘见线样T2WI低信号(图1A),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T2WI示肿块信号高于脑脊液(图1B),双侧脑室增宽;增强扫描肿块边缘呈轻度线样强化(图1C);考虑左侧脑室低级别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神经元肿瘤 侧脑室 儿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罕见原发性卵巢肉瘤1例
9
作者 王敏 赵滨 +1 位作者 闫喆 胡晓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5-95,共1页
患儿女,7岁,因“腹痛18 h”入院,无恶心、呕吐、发热、腹泻。查体:腹稍胀,全腹压痛、下腹著,反跳痛、肌紧张均阳性。血常规:白细胞14.38×109/L,红细胞3.37×1012/L,中性粒细胞85.9%。甲胎蛋白<10μg/L。超声:子宫及卵巢显... 患儿女,7岁,因“腹痛18 h”入院,无恶心、呕吐、发热、腹泻。查体:腹稍胀,全腹压痛、下腹著,反跳痛、肌紧张均阳性。血常规:白细胞14.38×109/L,红细胞3.37×1012/L,中性粒细胞85.9%。甲胎蛋白<10μg/L。超声:子宫及卵巢显示不清,下腹部探及实性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内见高低回声及多发无回声区,边界清楚,考虑肿块来源于附件,不排除卵巢扭转。CT平扫见中下腹部正中膀胱上方椭圆形混杂密度肿物影,边界较清楚,以低密度为主,散在多发不规则高密度影,与左侧附件区关系密切,腹盆腔积液(图1A),考虑肿瘤内伴出血,因病情较危急,未行增强检查。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探查术,于左侧卵巢见约11 cm×10 cm肿物伴出血,包膜完整,质软,腹腔内大量暗红色不凝血。行左侧卵巢肿物切除。术后病理:大量非特异性梭形细胞,分化极差,伴软骨分化,核分裂易见,免疫组织化学:Vim强阳性。病理诊断:左侧卵巢肉瘤(图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肉瘤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神经鞘黏液瘤1例
10
作者 左海亮 胡晓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0,共2页
患儿女,7岁。因左上臂红色结节并进行性增大3年于2018年7月25日就诊于整形外科。患儿家长3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患儿左上臂有红色皮疹,无痒、痛等不适。未经治疗。随着患儿年龄增长,红色结节逐渐增大、凸起。患儿既往体健,无过敏性病史,... 患儿女,7岁。因左上臂红色结节并进行性增大3年于2018年7月25日就诊于整形外科。患儿家长3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患儿左上臂有红色皮疹,无痒、痛等不适。未经治疗。随着患儿年龄增长,红色结节逐渐增大、凸起。患儿既往体健,无过敏性病史,否认外伤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患者。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上臂可见红色结节,约10 mm×3 mm×8 mm,突出体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神经鞘黏液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的CT表现 被引量:4
11
作者 代学杨 胡晓丽 +1 位作者 董汉全 赵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9-230,232,共3页
塑型性支气管炎是儿科罕见的呼吸道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诊治难度大等特点,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目前本病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相关影像学诊断报道较少[1]。本研究拟分... 塑型性支气管炎是儿科罕见的呼吸道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诊治难度大等特点,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目前本病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相关影像学诊断报道较少[1]。本研究拟分析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气管镜检查 病理学 外科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活检标本中Calretinin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赵丽 赵林胜 +2 位作者 赵绪稳 张爱华 胡晓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Calretinin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活检标本中诊断的作用,为HD的早期准确诊断提供有益的帮助。方法收集疑似HD患儿首次行肠黏膜活检标本51例,分别行常规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判读黏膜下层有无神... 目的探讨Calretinin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活检标本中诊断的作用,为HD的早期准确诊断提供有益的帮助。方法收集疑似HD患儿首次行肠黏膜活检标本51例,分别行常规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判读黏膜下层有无神经节细胞,并对Calretinin的染色特点、分布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51例活检标本中,镜下见神经节细胞,同时Calretinin染色阳性者8例,排除HD诊断。HE染色未见神经节细胞,同时Calretinin染色阴性者39例,后经手术证实均为HD。剩余4例,其中2例HE染色未见神经节细胞,但Calretinin染色阳性,亦排除HD的诊断;另2例因黏膜下层组织稀少,未见Calretinin染色阳性的神经节细胞,但黏膜固有层内可见Calretinin染色阳性的神经纤维,再次活检证实有神经节细胞。结论新生儿及小婴儿由于神经节细胞发育不成熟,HE染色不易观察。因此,免疫组化标记Calretinin的表达对新生儿HD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CALRETININ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甘世伟 赵林胜 王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67-1770,共4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B1)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利用ELISA法检测18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病期和康复期血清HMGB1表达量以及real-time PCR法检测HMGB1m RNA相对表达。4...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B1)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利用ELISA法检测18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病期和康复期血清HMGB1表达量以及real-time PCR法检测HMGB1m RNA相对表达。4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患儿发病期血清HMGB1蛋白浓度高于对照组(t=7.43,P=0.000);患儿康复期血清HMGB1蛋白较发病期降低(t=34.257,P=0.000)。患儿发病期外周血HMGB1 m RNA相对表达量升高(t=10.362,P=0.000);康复期较发病期明显降低(t=4.651,P=0.000)。患儿HMGB1蛋白在不同性别(t=0.032,P=0.974)、年龄(F=0.088,P=0.916)以及初发、复发(t=0.449,P=0.654)患儿血清中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有无肾损伤(t=5.672,P=0.000)、有无关节症状(t=3.048,P=0.003)、有无消化道症状(t=2.050,P=0.042)患儿血清中的浓度有明显差异。有肾损伤、有关节炎症状、有消化道症状患儿外周血HMGB1 m RNA相对表达分别高于无肾损伤(t=2.867,P=0.005)、无关节炎症状(t=2.733,P=0.007)、无消化道症状(t=2.366,P=0.019)患儿。结论:HMGB1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学指标,有助于诊断过敏性紫癜活动期及其并发症,有利于临床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HMGB1 肾损伤 关节症状 消化道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苏海辉 单士军 +1 位作者 赵滨 胡晓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0-73,共4页
探讨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LCH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28例儿童LCH,确诊前均行组织病理检查,按Lavin-Osband分级和临床分型,I型和I级、Ⅱ级LCH患儿中单一骨损... 探讨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LCH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28例儿童LCH,确诊前均行组织病理检查,按Lavin-Osband分级和临床分型,I型和I级、Ⅱ级LCH患儿中单一骨损害采用手术刮除,单一皮肤损害、Ⅱ型、Ⅲ型、Ⅲ级、Ⅳ级采用泼尼松诱导化疗和随后长春新碱加泼尼松(VP)持续化疗。结果:LCH可累及多个系统和脏器,伴有不同的功能障碍,5例单一皮肤型LCH因皮疹减轻或消退家属拒绝化疗。7例单发的骨损害采用手术刮除后痊愈,10例单一皮肤型LCH和6例系统型LCH采用联合化疗。6周后总体疗效评价:治愈率46.43%;18个月后总体疗效评价:治愈率82.14%。结论:LCH是一组特异性以骨髓源性朗格汉斯细胞细胞(Langerhans cell,LC)和成熟的嗜酸性粒细胞增生为特征的先天性疾病,表现为骨、皮肤和淋巴结等局部器官或全身的LC的异常增生。LCH主要发生在儿童,成人少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经免疫组化可以获得正确诊断,但目前临床缺乏理想统一的治疗方案。泼尼松诱导化疗和随后长春新碱加泼尼松(VP)持续化疗治疗儿童LCH的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儿童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在检测神经母细胞瘤骨髓微小转移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爱华 胡晓丽 +3 位作者 赵林胜 赵丽 齐美娇 闫长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52-1354,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disialoganglioside,GD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在检测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骨髓微小转移灶中的应用。方法应用GD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对56例NB患儿骨髓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56例NB标本中,阳性47例,阴性7例...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disialoganglioside,GD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在检测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骨髓微小转移灶中的应用。方法应用GD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对56例NB患儿骨髓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56例NB标本中,阳性47例,阴性7例,无法诊断2例。阳性结果镜下表现为神经母细胞呈小圆形,胞核圆形,胞质稀少,常聚集成团,经染色后可见围绕细胞的环状红色颗粒样沉淀。结论GD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对于检测NB骨髓微小转移灶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骨髓 微小转移灶 GD2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幼年黄色肉芽肿20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管志伟 李钦峰 +4 位作者 胡晓丽 宫泽琨 廉佳 王莹 陈立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幼年黄色肉芽肿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RCM)下影像特征及其在幼年黄色肉芽肿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例幼年黄色肉芽肿患儿行RCM检查,依据RCM图像表现选取相应部位组织取材行组织病理检... 目的:探讨幼年黄色肉芽肿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RCM)下影像特征及其在幼年黄色肉芽肿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例幼年黄色肉芽肿患儿行RCM检查,依据RCM图像表现选取相应部位组织取材行组织病理检查,对比RCM图像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总结幼年黄色肉芽肿RCM下的共同图像特征。结果:20例幼年黄色肉芽肿患儿的RCM图像显示:表皮轻度海绵水肿,可见逐渐增多的圆形、椭圆形中等折光细胞,充满整个真皮浅层,形如泡沫状外观,部分细胞融合形成大量环状明亮的高折光区、中央低折光区结构,正常环状真皮乳头结构部分融合,散在炎性细胞浸润。同部位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浅层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和Touton巨细胞,证实中等折光圆形、椭圆形结构为泡沫细胞,明亮的环形高折光区、中央低折光区结构为Touton巨细胞;RCM图像与组织病理像对比,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有助于确定取材部位,提高组织病取材的阳性率,使今后早期无创诊断幼年黄色肉芽肿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黄色肉芽肿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恶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及差异蛋白mortalin的表达验证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丽 张淑敏 +1 位作者 赵园园 畅继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寻找高恶性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和正常膀胱黏膜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对筛选出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差异蛋白进行再验证,试图发现与高恶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进展相关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联合手工显微切割、双向电泳(2-DE)及基质辅... 目的:寻找高恶性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和正常膀胱黏膜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对筛选出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差异蛋白进行再验证,试图发现与高恶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进展相关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联合手工显微切割、双向电泳(2-DE)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对高恶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与癌旁相应正常膀胱移行上皮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并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进行再验证。结果:共鉴定出11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细胞角蛋白7(CK-7)、细胞角蛋白8(CK-8)、热休克蛋白60(HSP60)、膜联蛋白Ⅴ、抑制素这5个蛋白曾在文献中报道过,其表达失调与BTCC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其余6个蛋白,包括mortalin、14-3-3ε蛋白、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6前体蛋白、膜联蛋白Ⅳ、结蛋白、微管蛋白β4,目前尚未见到与BTCC的相关报道。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mortalin在高恶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膀胱移行上皮(P<0.01)。结论:高恶性BTCC的蛋白表达谱与相应正常的膀胱移行上皮相比有明显差异,由此表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多途径参与的复杂过程。mortalin蛋白在高恶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与双向电泳的结果一致,mortalin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有应用价值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恶性膀胱移行细胞癌 显微切双向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 morta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请您诊断》病例45答案:右前纵隔叶外型肺隔离症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琳 刘俊刚 +1 位作者 李欣 胡晓丽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99-1300,共2页
关键词 病例资料 叶外型肺隔离症 前纵隔 诊断 肺呼吸音 临床检查 阵发性 咽充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年黄色肉芽肿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管志伟 李钦峰 胡晓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3,共3页
1病历摘要患儿女,9个月。患儿出生后4个月头面部无明显诱因出现多个黄色丘疹,皮疹逐渐增多,随后躯干、四肢也散在出现类似皮疹,无搔抓,无红肿热痛。自发病以来,患儿精神、食欲好,体重正常增长。否认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病史。体格... 1病历摘要患儿女,9个月。患儿出生后4个月头面部无明显诱因出现多个黄色丘疹,皮疹逐渐增多,随后躯干、四肢也散在出现类似皮疹,无搔抓,无红肿热痛。自发病以来,患儿精神、食欲好,体重正常增长。否认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病史。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心、肺、腹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头面部可见多发圆形、卵圆形黄色丘疹。高出皮肤表面,境界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黄色肉芽肿 皮肤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肠闭锁肠神经节细胞NT-3蛋白表达研究
20
作者 戴春娟 詹江华 +2 位作者 胡晓丽 叶祖萍 谷继卿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了解神经节细胞在先天性小肠闭锁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例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肠壁内NT-3的表达情况,并以正常小肠标本作为对照。结果肠闭锁组肠壁肌间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NT-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 目的了解神经节细胞在先天性小肠闭锁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例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肠壁内NT-3的表达情况,并以正常小肠标本作为对照。结果肠闭锁组肠壁肌间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NT-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t'=9.90,P<0.05)。结论小肠闭锁近端肠壁内神经节细胞减少和神经干的变细可以影响闭锁区域肠道的功能,是病人术后肠道功能不良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先天性小肠闭锁 肠神经节细胞 NT-3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