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3例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赵丽 赵林胜 +1 位作者 万钧 胡晓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1-593,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pediatric-type follicular lymphoma,PTF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8月天津市儿童医院诊断的3例PTFL的临床病理资料,3例均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同时行... 目的探讨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pediatric-type follicular lymphoma,PTF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8月天津市儿童医院诊断的3例PTFL的临床病理资料,3例均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同时行多重PCR检测免疫球蛋白基因单克隆性重排及EBER原位杂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均为男童,年龄最大者12岁,最小者8岁。3例均发生于颈部淋巴结,淋巴结被膜尚完整;镜下见大小不等、形状欠规则、密集分布的滤泡结构,套区显著变薄,部分消失,部分滤泡融合,可见“星空”现象,中心母细胞数>15个/10 HPF。免疫表型:滤泡CD20阳性,滤泡间区内散在阳性;生发中心及滤泡间区CD3散在少数阳性;生发中心CD10、BCL-6阳性;生发中心Ki-67增殖指数70%~80%;CD5显示套区变薄,局部消失;BCL-2、TDT、MUM1、CD15、CD30和MPO均阴性。EBER原位杂交结果均阴性。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显示IgH/IgK单克隆性重排。结论 PTFL少见,需与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相鉴别,此外PTFL与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在组织学、免疫表型、发病机制、预后上均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应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 PC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网膜梗死17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尹福瑞 万钧 王继忠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原发性网膜梗死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天津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7例原发性网膜梗死患儿临床资料,男14例、女3例,年龄(8.5±2.7)岁(4.9~12.8岁),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 目的总结儿童原发性网膜梗死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天津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7例原发性网膜梗死患儿临床资料,男14例、女3例,年龄(8.5±2.7)岁(4.9~12.8岁),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治疗及病理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7例体重(39.54±13.60)kg(20.8~66.9kg),白细胞(12.53±3.84)×10^(9)/L(6.34×10^(9)/L~21.2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6.7%(60.1%~73.7%),C反应蛋白(23.71±23.20)mg/L(2.50~71.10 mg/L)。17例均以腹痛为主要症状,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为48(24,72)h。腹部压痛部位:右下腹7例,右上腹2例,右腹2例,脐周2例,上腹2例,左下腹1例,全腹1例。17例均行超声检查,其中11例显示高回声区;3例表现为肠腔低回声区,周围高回声区;2例因腹壁厚未探及肿块;1例示右下腹炎性肿块。12例行腹部平扫CT,其中9例显示网膜区局部脂肪密度增加,1例显示条纹状高密度影,2例显示肠系膜脂肪密度增加。1例行腹部平扫及增强CT,平扫CT显示椭圆形低密度病变,增强CT显示为低密度肿块并伴有轻度强化。17例均行腹腔镜部分大网膜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11例网膜扭转伴坏死,6例网膜坏死。结论儿童原发性网膜梗死是引起急性腹痛的一种罕见病,腹痛大多位于右下腹部,持续时间2~3天,不伴消化道症状及发热;超声和CT在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腹腔镜手术可切除病灶并缓解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腹膜腔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胸膜肺母细胞瘤临床特点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高欣凤 郭志平 +2 位作者 李宗凯 胡晓丽 赵林胜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17-319,327,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胸膜肺母细胞瘤(pleuro.pulmonaryblastoma,PPB)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及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对4例反复咳嗽,x线及CT检查发现胸腔内巨大占位性病变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l例放弃治疗,3例手术切除,病理学检查及免... 目的探讨小儿胸膜肺母细胞瘤(pleuro.pulmonaryblastoma,PPB)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及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对4例反复咳嗽,x线及CT检查发现胸腔内巨大占位性病变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l例放弃治疗,3例手术切除,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确诊为PPB,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组织由原始胚胎小圆细胞及梭形细胞组成,核圆形或卵圆形,部分细胞呈巢状分布,原始细胞胞质空泡状,核深染,可见明显核分裂现象。免疫组化Vimentin(+),Desmin(+)。结论 小儿胸膜肺母细胞瘤是罕见的肺间质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差,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应及早完全手术切除,必要时辅以术后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肿瘤 病理学 临床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