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Gilbert综合征家系UGT1A1基因突变报告 被引量:6
1
作者 宋华 司徒爱明 +4 位作者 宋力 党利亨 舒剑波 孟英韬 徐晓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41-1144,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一个Gilbert综合征遗传家系UGT1A1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明确该家系的基因遗传特点。方法提取先证者及其4名家系成员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的5个外显子、启动子及苯巴比妥... 目的通过对一个Gilbert综合征遗传家系UGT1A1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明确该家系的基因遗传特点。方法提取先证者及其4名家系成员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的5个外显子、启动子及苯巴比妥增强原件,以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鉴定。同时检测生化指标。结果先证者UGT1A1基因1号外显子第211位的鸟嘌呤(G)突变为腺嘌呤(A),为Gly71Arg纯合突变。其父、兄、祖母均存在Gly71Arg纯合突变,其母为杂合突变。血液生化检测结果证实基因型与表型一致。结论该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特征为UGT1A1基因第1外显子Gly71Arg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LBERT综合征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唾液代替血液进行氨茶碱药物浓度测定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萱 李惠芬 +2 位作者 徐凤铎 牛建萍 高维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75-176,共2页
氨茶碱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鉴于其治疗安全系数较小,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常需对其进行血药浓度的监测。由于儿科病人年龄小,频繁采样不易为医生和家属所接受。
关键词 唾液 氨茶碱 药物浓度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组蛋白H3表观修饰的变化及其意义
3
作者 屠培培 李晓丹 +8 位作者 马百成 张耀方 段会坤 尼再中 王海松 姜苹哲 李淼 吴日 李明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6-762,I0004,共8页
目的:研究肝脏组蛋白H3表观修饰的变化在2型糖尿病小鼠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30只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组、高脂高糖组和糖尿病组,正常组和高脂高糖组小鼠分别给予正常饲料和高脂高糖饲料,糖尿病模型采用高脂高糖饲料... 目的:研究肝脏组蛋白H3表观修饰的变化在2型糖尿病小鼠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30只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组、高脂高糖组和糖尿病组,正常组和高脂高糖组小鼠分别给予正常饲料和高脂高糖饲料,糖尿病模型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方法构建。采用HE染色、免疫印迹法、实时定量PCR和ChIP技术分别检测小鼠肝脏病理学变化、肝脏中总组蛋白H3的修饰状况及与糖代谢相关基因丙酮酸激酶(Pklr)、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葡糖糖激酶(Gck)、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Ppargc1a)和胰岛素受体(Insr)的表达水平和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的修饰变化。结果:糖尿病组小鼠肝脏病理学(HE染色)和组蛋白修饰模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与正常组比较,高脂高糖组小鼠H3K23的乙酰化下降(P<0.01),H3K9Ac和H3K9Me2修饰水平上调(P<0.01),H3K4Me保持不变(P>0.05),糖代谢相关基因Pklr、Glut2和Gck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糖尿病组小鼠H3K23Ac和H3K9Ac修饰水平下降(P<0.05或P<0.01),H3K9Me2和H3K4Me的修饰水平升高(P<0.01),糖代谢相关基因Pklr、Glut2、Gck、Ppargc1a和Insr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或P<0.01)。Pklr、Glut2启动子区H3K23Ac、H3K9Ac、H3K9Me2和H3K4Me修饰水平变化与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相吻合。结论:肝脏组蛋白表观修饰变化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表观遗传学 组蛋白H3 丙酮酸激酶 葡萄糖转运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硫氨酸合酶还原酶基因A66G多态性与神经管缺陷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瑞苹 方玉莲 +3 位作者 Nirja Lakhey Mohamed Nasar Chemban 吴波 蔡春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47-354,共8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探讨母亲及子代甲硫氨酸合酶还原酶(MTRR)基因A66G多态性与神经管缺陷(NTDs)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 Med和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 目的利用Meta分析探讨母亲及子代甲硫氨酸合酶还原酶(MTRR)基因A66G多态性与神经管缺陷(NTDs)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 Med和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至2015年11月。按照纳入标准选取有关母亲和(或)子代MTRR基因A66G多态性与NTDs发生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的学术期刊文献及其参考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并应用RevMan 5.0和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有关母亲MTRR基因A66G多态性与NTDs发生相关的文献11篇,包括病例组1 284例,对照组2 1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共显性(GG基因型 vs A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遗传模型下合并OR(95%CI)分别为1.55(1.06~2.27)、1.22(1.01~1.47),故母亲GG基因型相对AA基因型、G等位基因相对A等位基因对于子代NTDs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2)有关子代MTRR基因A66G多态性与NTDs发生相关的文献11篇,包括病例组1 567例,对照组2 62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共显性(AG基因型 vs AA基因型)遗传模型下合并OR(95%CI)为1.47(1.05~2.05),故子代AG基因型相对AA基因型对于NTDs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亲和子代MTRR基因A66G多态性均为NTDs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缺损 甲硫氨酸合酶还原酶(MTRR)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