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动天津市老年人群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助力健康老龄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新 魏妙妙 王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23,共3页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流感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危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死亡病例^([1-2])。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各组织器官生理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逐渐衰退,且常存在多种慢...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流感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危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死亡病例^([1-2])。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各组织器官生理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逐渐衰退,且常存在多种慢性病共存现象,是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3-4]。老年人罹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重症和死亡风险较高^([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疫苗 接种 社区卫生服务 老年人 社会化媒体 科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脑卒中高住院风险的气象原因探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郝天依 韩素芹 +3 位作者 姚青 王晓佳 樊文雁 辛江龙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2-402,共11页
气象条件的剧烈变化可增加脑卒中危险人群的患病几率。本研究收集天津市2016—2020年脑卒中日住院数据以及气象数据,采用脑卒中日住院人数累积概率分布进行住院风险等级划分,通过相关分析确定高影响气象因子,并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气象条件的剧烈变化可增加脑卒中危险人群的患病几率。本研究收集天津市2016—2020年脑卒中日住院数据以及气象数据,采用脑卒中日住院人数累积概率分布进行住院风险等级划分,通过相关分析确定高影响气象因子,并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与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开展高影响气象因子不同时间尺度变化、滞后以及累积效应对脑卒中住院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脑卒中年住院人数约为22.5万,最高月住院人数可达2.1万,日均住院人数为623。男、女住院人数比为8:5,50岁以上人群为易患脑卒中疾病的高危人群。深秋(10—11月)、初冬(12月)和春季(3—5月)为天津市脑卒中住院高风险期。6℃以上的月变温和24 h负变温相叠加可加大脑卒中住院风险,且月变温为负变温时,脑卒中住院风险最高。30℃以上高温和-5℃以下低温均可引起脑卒中住院高风险,低温带来的脑卒中住院风险高于高温,低温效应在滞后2—3 d达到最强。24 h负变温的住院风险高于正变温,且变温幅度越大住院风险越高,7℃以上24 h负变温在滞后3—5 d的住院风险最高。天津市脑卒中高住院风险的气象原因主要是月尺度和日尺度温度剧烈变化的叠加,其次为极端温度及其24 h剧烈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气象因素 住院风险 滞后累积效应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热量平衡模型的天津地区中暑气象风险预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敏 蔡子颖 +3 位作者 姚青 韩素芹 王晓佳 杨旭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7-886,共10页
基于2016—2020年天津市中暑门诊和住院就诊数据,利用广义相加模型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对气象要素与中暑就诊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引入人体热量平衡模型和热舒适评价指标(PMV),建立了本地化中暑气象风险预警指标。结果表明:天津地区中... 基于2016—2020年天津市中暑门诊和住院就诊数据,利用广义相加模型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对气象要素与中暑就诊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引入人体热量平衡模型和热舒适评价指标(PMV),建立了本地化中暑气象风险预警指标。结果表明:天津地区中暑门诊人数和住院人数集中在每年6月下旬到8月上旬,5年中84%的中暑高发事件集中在6次连续过程中,其发生与当日和前一日气象条件相关性最高,当最高气温大于35℃时,中暑人数明显增多。男性比女性更易中暑,老人就诊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中暑就诊率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与平均气温相关性最强,与风速呈负相关。引入人体热量平衡模型,显示PMV与中暑就诊率的相关性高于任何单一气象要素,PMV在评价中暑气象风险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并且,以PMV为关键指标形成预报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中暑气象风险预报预警 人体热量平衡模型 热舒适评价指标(PM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