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流域分区规划与管理——以于桥水库流域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海洋 杨琰瑛 +4 位作者 刘凯 周滨 苏德岳 马成 师荣光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8-1039,共12页
量化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协同关系,对流域环境进行生态功能的规划分区,将有助于实现流域精细化管理。本研究以典型跨省市农业流域——于桥水库流域为例,借助InVEST模型对2020年流域内农业和环境的6... 量化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协同关系,对流域环境进行生态功能的规划分区,将有助于实现流域精细化管理。本研究以典型跨省市农业流域——于桥水库流域为例,借助InVEST模型对2020年流域内农业和环境的6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粮食产量、氮输出、磷输出、固碳量、产水量和土壤保持)进行模拟,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然后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判断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最后运用K-means聚类法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根据生态系统服务簇的特征对流域进行分区规划,并提出差异化管理措施。结果表明:产水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中北部地区,粮食产量、氮输出、磷输出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中南部,土壤保持和固碳服务的高值区则主要分布在流域的西北部。氮输出、磷输出与粮食产量,土壤保持与固碳服务互为协同关系(P<0.01),而粮食产量服务与土壤保持服务间存在较强的权衡关系(P<0.05)。根据子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特征,将于桥水库流域划分为粮食生产区、水源保护区、森林生态区和综合发展区4个功能区,分别占流域面积的22.32%、18.69%、29.30%和29.67%。最后,针对各分区内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建议,并建议今后将管理重心放在水库北岸的生态治理和区域内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 协同 流域规划 水源保护 于桥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0年于桥水库流域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及驱动力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凯 杨琰瑛 +4 位作者 师荣光 李青 吴犇 郑宏艳 米长虹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4-164,共11页
景观格局时空演变是土地利用变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剖析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对流域土地利用管理及水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于桥水库流域1990、2000、2010年和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半变异函数法和移动窗口法分析土... 景观格局时空演变是土地利用变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剖析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对流域土地利用管理及水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于桥水库流域1990、2000、2010年和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半变异函数法和移动窗口法分析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景观破碎度、斑块形状和多样性变化,并使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90—2020年,于桥水库流域内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和林地的面积分别增加了588.89%、24.19%和0.83%,耕地、草地和水域面积分别减少了15.14%、5.96%和3.13%。1990—2010年,城镇建设用地大幅增长,耕地、草地等大幅减少。2010—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的增长速率放缓,林地开始增加。30年间,整体景观水平上,流域景观破碎度和多样性增加,景观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化。类别水平上,耕地及草地破碎化,景观斑块形状更加复杂。城镇建设用地斑块密度指数(PD)和最大斑块指数(LPI)增加,平均斑块面积指数(MPS)大幅下降。于桥水库周边和遵化市城区是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两个中心。流域内景观格局变化与人口密度、农村人口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及年降雨量等社会和自然因素密切相关。城镇化和于桥水库水质保护工程是驱动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桥水库流域 景观格局 移动窗口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