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草醛对LPS诱导的BV2细胞TREM2/PI3K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苏琳琳 梁冰 +1 位作者 袁庆 胡利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9-1200,共2页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1]。香草醛(vanillin)作为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癌等特性[2]。骨髓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1]。香草醛(vanillin)作为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癌等特性[2]。骨髓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2,TREM2)作为小胶质细胞上特异性蛋白,参与小胶质细胞增殖、存活、迁移和吞噬作用,调控小胶质细胞从M1型向M2型转变,从而减少炎症反应[3]。TREM2可以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信号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和炎症反应[4]。本实验通过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模型,观察香草醛对BV2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以及TREM2/PI3K的表达的影响,探讨香草醛是否通过调控TREM2/PI3K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为香草醛的研究和川芎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醛 BV2 LPS NO TNF-α IL-6 IL-1Β TREM2/PI3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房景梅 王启隆 李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7-1134,共8页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的天然屏障,对维持机体健康至关重要。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通过影响脂质和胆固醇代谢、免疫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自主神经系统等途径参与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防治血管疾病已成为研究焦点。...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的天然屏障,对维持机体健康至关重要。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通过影响脂质和胆固醇代谢、免疫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自主神经系统等途径参与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防治血管疾病已成为研究焦点。本文从肠道菌群影响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血管疾病的分子机制、中药调节肠道菌群干预血管疾病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治血管疾病中药的深入研究和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创新中药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肠道菌群 氧化三甲胺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苷酸查尔酮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iNOS和COX-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萌 高盼微 +4 位作者 罗子娟 常惠琳 张玥 袁庆 柴丽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7-399,共3页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corylifolia L.)果实,具有温肾助阳、温脾止泻的功效[1],临床上被用于治疗皮肤病、肾炎、骨折等[2-3]。次苷酸查尔酮(corylifol A,CYA)是中药补骨脂的活性成分之一,是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corylifolia L.)果实,具有温肾助阳、温脾止泻的功效[1],临床上被用于治疗皮肤病、肾炎、骨折等[2-3]。次苷酸查尔酮(corylifol A,CYA)是中药补骨脂的活性成分之一,是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骨质疏松的特性[4-5]。有研究表明,CYA能明显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且能明显降低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的生成[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苷酸查尔酮 RAW264.7 脂多糖 INOS COX-2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血栓通对缺氧复氧损伤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彤 李芮琳 +2 位作者 柴丽娟 袁庆 胡利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9-1200,共2页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过精密控制血液与脑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维持脑内微环境,保证神经系统功能。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作为组成BBB的核心,通过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 protei,TJs)来维持BBB的屏障完整[1-2]。研...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过精密控制血液与脑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维持脑内微环境,保证神经系统功能。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作为组成BBB的核心,通过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 protei,TJs)来维持BBB的屏障完整[1-2]。研究表明[3-4],BBB的破坏是造成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及加重脑损伤的重要因素。因此,维持BBB的完整可能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 血栓通 血脑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缺氧复氧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体外神经干细胞增殖作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柴丽娟 钟佩茹 +3 位作者 周志焕 王秀云 石田寅夫 张艳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AS)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胎鼠神经干细胞,Nestin免疫化学染色鉴定NSCs,BrdU标记鉴定NSCs增殖。BrdU标记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实时定量PCR技术探讨黄芪甲苷促进...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AS)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胎鼠神经干细胞,Nestin免疫化学染色鉴定NSCs,BrdU标记鉴定NSCs增殖。BrdU标记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实时定量PCR技术探讨黄芪甲苷促进NSCs增殖的作用机制。结果Nestin鉴定为阳性,Brdu标记亦呈阳性;BrdU标记结果表明,黄芪甲苷高、中、低剂量组NSCs的增殖率明显提高(P<0.05,P<0.01)。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在诱导NSCs增殖过程中,黄芪甲苷高剂量组Hes5基因表达增加(P<0.05)。结论黄芪甲苷对NSCs增殖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其可能通过上调与细胞增殖相关基因Hes1、Hes5、cyclinD1表达而起作用,但也可能调节与其它增殖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黄芪甲苷 增殖 HES1 Hes5 CYCLIN 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腰痛患者表面肌电图临床特征及数据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斯文 李华南 +7 位作者 海兴华 刘立丽 李海争 鲁育 张玮 赵娜 翟静波 王金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61-1365,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腰痛住院患者治疗前的表面肌电图临床特征及数据,进一步阐明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在慢性腰痛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01例慢性腰痛患者的表面肌电图相关信息,比较了腰痛发病部位与相关肌肉肌电的关系,以... 目的:分析慢性腰痛住院患者治疗前的表面肌电图临床特征及数据,进一步阐明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在慢性腰痛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01例慢性腰痛患者的表面肌电图相关信息,比较了腰痛发病部位与相关肌肉肌电的关系,以及腰背后伸、下肢后伸、足部背屈过程中肌肉肌电变化情况。结果:401例慢性腰痛患者接受了表面肌电图检查,年龄16—85岁,平均(51.78±13.69)岁,主要集中在51—60岁阶段。男性160例(39.90%),女性241例(60.10%),男女性别比为0.66∶1。双侧发病162例(40.40%),单侧发病239例(59.60%),其中右侧发病120例(29.93%),左侧发病119例(29.68%)。单侧发病慢性腰痛患者疼痛侧臀中肌与臀大肌的肌电平均振幅值均低于非疼痛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而慢性腰痛患者腰背后伸、下肢后伸、足部背屈过程中,非疼痛侧和疼痛侧竖脊肌腰段、多裂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与腓骨肌的肌电平均振幅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51—60岁是慢性腰痛的高发年龄,此后随着年龄增加,腰痛发病有趋缓现象;在慢性腰痛的诊疗过程中患者的主观感觉只是指导临床工作的一部分,表面肌电水平更能客观地反映患者的肌肉功能,慢性腰痛患者存在特有的表面肌电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表面肌电图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细辛总咖啡酸酯对TNF-α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虹 康立源 +2 位作者 柴丽娟 胡利民 赵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54-1556,共3页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中总咖啡酸酯(total Caffeoyl quinic acid ester,Caf)对离体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BMEC)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基因与蛋白表达的...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中总咖啡酸酯(total Caffeoyl quinic acid ester,Caf)对离体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BMEC)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Caf抗脑缺血炎症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建立离体培养的大鼠BMEC炎症损伤模型,选用25μg/mL Caf处理内皮细胞,利用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实验各组ICAM-1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实验各组ICAM-1蛋白荧光强度。结果:Caf可以下调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ICAM-1mRNA高表达,并抑制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膜ICAM-1蛋白高表达。结论:Caf可以降低由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过度表达ICAM-1,可能是其发挥抗脑缺血炎症损伤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 总咖啡酸酯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叶珊瑚苷通过ERβ途径抑制TNF-α诱导的心脏祖细胞凋亡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春晓 李慧影 +4 位作者 王虹 陈璐 邱丽珍 耿潇 尤星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68-1074,共7页
目的桃叶珊瑚苷(aucubin,AU)是杜仲、车前草、地黄等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之一。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AU对免疫、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均有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AU可激活雌激素受体,提示AU可能通过雌激素信号通... 目的桃叶珊瑚苷(aucubin,AU)是杜仲、车前草、地黄等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之一。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AU对免疫、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均有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AU可激活雌激素受体,提示AU可能通过雌激素信号通路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脏祖细胞(cardiac progenitor cells,CPCs)在心肌缺血组织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方法为了进一步阐明AU的作用机制,该研究以小鼠CPCs为细胞模型,采用Incu Cyte活细胞成像、TUNEL、Western blot、定量PCR等方法探讨了AU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CPCs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AU可以降低由TNF-α诱导的CPCs凋亡,降低caspase-3蛋白质表达,上调Bcl-2/Bax水平,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抑制剂可阻断AU的抗凋亡作用,同时AU可使ERβ表达升高。结论 AU可以抑制由TNF-α诱导的CPCs凋亡,其部分作用机制为ERβ通路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叶珊瑚苷 心脏祖细胞 雌激素受体p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凋亡 组织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素对淀粉样蛋白损伤海马神经元胆碱能系统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少峡 柴丽娟 +1 位作者 李晋 王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83-2084,共2页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对淀粉样蛋白(Aβ)诱导海马神经元胆碱能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Aβ损伤补骨脂素预处理的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分别测定海马神经元乙酰胆碱含量,乙酰胆碱酯酶和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性。结果:补骨脂素可以提高乙...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对淀粉样蛋白(Aβ)诱导海马神经元胆碱能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Aβ损伤补骨脂素预处理的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分别测定海马神经元乙酰胆碱含量,乙酰胆碱酯酶和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性。结果:补骨脂素可以提高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乙酰胆碱水平,对乙酰胆碱酯酶作用不明显。结论:补骨脂素对损伤神经元Aβ损伤海马神经元胆碱能系统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补骨脂素 胆碱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舒通胶囊及有效成分对氧糖剥夺/复氧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完整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萌 曹玉爽 +4 位作者 郭莉琛 杜鑫苑 柴丽娟 袁庆 胡利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78-2384,共7页
目的探讨心脑舒通胶囊(Xinnao shutong,XNST)及其单体成分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结构及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3接种于Transwell小室上层,建立OGD/R损伤模型,通过... 目的探讨心脑舒通胶囊(Xinnao shutong,XNST)及其单体成分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结构及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3接种于Transwell小室上层,建立OGD/R损伤模型,通过细胞跨膜电阻值及荧光素-钠透过率考察药物对内皮细胞屏障完整性的影响;采用Claudin-5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Occludin、ZO-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APKs(JNK、p38、ERK)、I kappa Bα、I kappa B激酶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p65的入核表达。结果XNST及其3个单体成分均能明显增加内皮细胞电阻值,降低荧光素-钠透过率;Claudin-5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细胞间紧密连接明显破坏,而XNST及其单体成分能明显改善其紧密连接结构。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其能明显上调Claudin-5、Occludin和ZO-1的mRNA及蛋白表达,进一步对其机制研究表明,XNST及其单体成分能明显抑制JNK、p38、ERK的磷酸化,抑制I kappa Bα、I kappa B激酶磷酸化,并明显抑制NF-κB/p65的核转位。结论XNST及单体成分均可通过增加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促进屏障完整性发挥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和MAPKs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舒通胶囊 OGD/R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紧密连接 MAPKs通路 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补骨脂素不同时间给药对大鼠肝脏功能和转运体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菊阳 王琴 +3 位作者 毕亚男 史红 王跃飞 周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补骨脂活性成分异补骨脂素不同时间灌胃给药对大鼠肝脏功能和胆汁酸转运体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异补骨脂素60 mg·kg^(-1)灌胃给药1 d组、3 d组以及7 d组。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的体质量和肝重;试剂盒检测大... 目的探讨补骨脂活性成分异补骨脂素不同时间灌胃给药对大鼠肝脏功能和胆汁酸转运体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异补骨脂素60 mg·kg^(-1)灌胃给药1 d组、3 d组以及7 d组。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的体质量和肝重;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ALT、AST、ALP、TBA、TC、TG、TBIL的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胆汁酸转运体BSEP、NTCP、MRP2、MRP4、MDR1、ABCG5、ABCG8、OSTα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异补骨脂素能明显增加肝脏的重量,不同给药时间均能引起肝脏系数的增加;异补骨脂素给药后,大鼠血清中ALT、 AST、TBA、TG、TBIL的含量明显增加,ALP没有明显变化,TC明显降低,且AST的水平在异补骨脂素灌胃给药1 d之后即有明显升高;异补骨脂素灌胃给药后,肝脏中BSEP、NTCP、MRP2、MDR1、ABCG5、ABCG8、OSTαmRNA的水平明显下降,MRP4 mRNA的水平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异补骨脂素灌胃给药1~3 d即造成肝脏的损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扰胆汁酸转运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补骨脂 异补骨脂素 肝损伤 胆汁酸 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人参皂苷Rg1及三七皂苷R1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娟 曹玉爽 +6 位作者 徐耀 杜鑫苑 张彤 郭莉琛 袁庆 柴丽娟 胡利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66-1472,共7页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vianolate acid B,Sal B)、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Rg1)及三七皂苷R1(notoginsenoside R1,R1)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损伤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影响。方法培养并鉴定原代大鼠星形胶质细胞,...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vianolate acid B,Sal B)、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Rg1)及三七皂苷R1(notoginsenoside R1,R1)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损伤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影响。方法培养并鉴定原代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建立OGD/R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al B、Rg1、R1给药组(10μmol·L^(-1))。CCK-8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线粒体膜电位、ROS释放量和钙离子浓度;RT-PCR测定IGF1α、BDNF、NGF神经营养因子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测定PI3K、AKT、STAT3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OGD/R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ROS释放量及钙离子浓度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STAT3,p-PI3K,p-AKT表达下降,Sal B、Rg1、R1显著提高受损细胞活力,不同程度的调节ROS释放量、钙离子浓度、线粒体膜电位,Sal B及Rg1增加p-STAT3,p-AKT的表达;OGD/R组BDNF、NGF mRNA表达明显降低,Sal B、Rg1、R1均可显著升高受损细胞BDNF mRNA的表达;Rg1可提高NGF mRNA表达;Sal B升高IGF1αmRNA表达。结论Sal B、Rg1、R1通过调节PI3K/AKT、STAT3信号通路降低OGD/R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发挥星形胶质细胞保护作用,增加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的释放量,可能进一步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人参皂苷RG1 三七皂苷R1 星形胶质细胞 氧糖剥夺/复氧复糖 氧化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后星形胶质细胞内谷氨酸清除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殷孟兰 徐耀 +4 位作者 袁庆 牛文兴 王少峡 胡利民 柴丽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9-590,共2页
脑血管闭塞后,神经元突触前膜释放的谷氨酸无法很快的被突触后膜转运,导致在神经元外部的谷氨酸大量聚集[1]。星形胶质细胞可通过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2(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s 2,EAAT2)清除过量的谷氨酸[2]。有研究表明,E... 脑血管闭塞后,神经元突触前膜释放的谷氨酸无法很快的被突触后膜转运,导致在神经元外部的谷氨酸大量聚集[1]。星形胶质细胞可通过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2(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s 2,EAAT2)清除过量的谷氨酸[2]。有研究表明,EAAT2在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时的表达大量减少,而增加EAAT2的表达可对神经产生保护作用[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谷氨酸转运体 星形胶质细胞 缺氧复氧 谷氨酸 谷氨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对小鼠后下肢急性缺血模型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璐莎 陈璐 +6 位作者 李春晓 尤星宇 房志锐 宋敏 Joel Wake Coffie 张丽媛 王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67-1773,共7页
目的脑心通胶囊(Naoxintong capsule, NXT)可以有效改善组织缺血症状,但NXT对缺血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方法本研究采用小鼠后下肢缺血模型,研究NXT对缺血组织炎症作用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给药后3 d,中性粒细... 目的脑心通胶囊(Naoxintong capsule, NXT)可以有效改善组织缺血症状,但NXT对缺血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方法本研究采用小鼠后下肢缺血模型,研究NXT对缺血组织炎症作用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给药后3 d,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阳性细胞比例;采用qRT-PCR检测Emr1、IL-1β、TNF-α的表达;采用蛋白芯片探究炎症相关蛋白的变化,并对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术后3 d,与模型组相比,NXT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数量明显下调(P<0.01);Emr1 mRNA基因表达明显下调(P<0.01);炎症因子IL-1β、TNF-α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NXT上调M2a型巨噬细胞诱导剂IL-4,以及标志物CCL17、CCL22的表达;同时下调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CL5、CXCL9的表达。结论 NXT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外周动脉疾病伴随的炎症反应,为NXT抗炎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后下肢缺血模型 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 趋化因子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细胞分析技术的乌头碱致心律失常体外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尤欣宇 马静 +3 位作者 尹清晟 王曼 张艳军 庄朋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71-1775,共5页
目的以乌头碱为工具药,建立基于实时细胞分析(real-time cell analysis,RTCA Cardio)系统的体外心律失常检测技术,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发提供可靠方法。方法利用八导生理记录仪从整体动物水平检测乌头碱对实验大鼠心律的影响;体外培养... 目的以乌头碱为工具药,建立基于实时细胞分析(real-time cell analysis,RTCA Cardio)系统的体外心律失常检测技术,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发提供可靠方法。方法利用八导生理记录仪从整体动物水平检测乌头碱对实验大鼠心律的影响;体外培养心肌细胞,首先利用RTCA方法考察心肌细胞的接种密度,利用RTCA Cardio系统监测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搏动的影响,分析细胞的CI值、细胞搏动频率、振幅、不规则性节律等。结果八导生理记录仪检测50 mg·g^-1乌头碱对整体动物的影响结果发现乌头碱可诱发室速、室颤、RR间期缩短以及心率增加等心律失常的表现;RTCA Cardio系统显示2~8μmol·L^-1乌头碱可呈剂量依赖性的导致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增加、搏动幅度降低、搏动状态异常等心律失常现象。结论RTCA Cardio系统可以快速、敏感、准确检测乌头碱诱导的心肌细胞心律失常现象,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碱 RTCA Cardio 心律失常 心肌细胞 细胞指数值 体外评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 被引量:13
16
作者 房志锐 陈璐 +6 位作者 李春晓 宋敏 张璐莎 Joel Wake Coffie 张丽媛 马璐璐 王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84-1091,共8页
目的 研究芍药苷(paeoniflorin,PA)对糖尿病创面愈合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切除夹板模型,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创面组织形态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血管新生。PA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 目的 研究芍药苷(paeoniflorin,PA)对糖尿病创面愈合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切除夹板模型,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创面组织形态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血管新生。PA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和小鼠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MTS、BrdU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Matrigel实验检测HUVECs成管能力,qPCR检测FB中Collagen Ⅲ、Fibronectin、α-SMA mRNA的变化;免疫荧光法观察α-SMA在FB中的表达部位及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与db/db模型组相比,PA组创面肉芽组织,胶原形成和新生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增加(P<0.01)。PA对HUVECs增殖无影响,可明显促进HUVECs迁移和成管的能力(P<0.05 ,P <0.01)。PA可明显增加FB增殖和迁移的能力,明显增加Collagen Ⅲ、α-SMA mRNA的表达(P<0.05 ,P <0.01),对Fibronectin mRNA的表达无影响,同时可增加α-SMA的荧光强度。结论 芍药苷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外基质生成和血管新生,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糖尿病创面愈合 血管新生 细胞外基质 内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咖啡酸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慧 郭虹 +1 位作者 胡利民 王玉璘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51-2052,共2页
目的:考察灯盏细辛总咖啡酸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取缺血侧皮层制作脑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 目的:考察灯盏细辛总咖啡酸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取缺血侧皮层制作脑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总咖啡酸酯低、中、高剂量组(20、40、60kg.mg-1)与模型组比较均能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含水量,升高SOD、GSH-PX、CAJ活力和GSH含量,同时降低MDA的含量,其中20kg.mg-1的总咖啡酸酯作用尤为显著。结论:灯盏细辛总咖啡酸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自由基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咖啡酸酯 脑缺血再灌注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抑制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诱发的下尿路症状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思童 苗琳 +9 位作者 员小婷 焦婵媛 邵瑞 郝佳 常艳旭 樊官伟 张琚 耿强 Nuttapong WICHAI 高秀梅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44-744,共1页
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一类在老年男性中常见的增生性泌尿系统疾病,其中大部分患者会发展表现为下尿路症状(LUTS)。寻找抑制膀胱平滑肌收缩的药物成为治疗BPH诱发的LUTS最有前景的策略之一。本文研究传统中药黄连(CCF)对BPH诱发的... 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一类在老年男性中常见的增生性泌尿系统疾病,其中大部分患者会发展表现为下尿路症状(LUTS)。寻找抑制膀胱平滑肌收缩的药物成为治疗BPH诱发的LUTS最有前景的策略之一。本文研究传统中药黄连(CCF)对BPH诱发的LUTS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索其发挥作用的活性成分以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大鼠BPH模型,口服黄连提取物,用HE染色法检测前列腺和膀胱病理改变,计算前列腺指数PI和膀胱指数BI的变化。用肌条收缩舒张实验检测CCF及其活性成分盐酸小檗碱(Ber)对KCl或Ach诱导的膀胱逼尿肌的影响。用离体灌流法检测对排尿功能的影响。原代培养大鼠膀胱逼尿肌细胞,检测CCF和Ber对钙离子细胞内流和ROCK-1的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BPH大鼠前列腺和膀胱均表现出平滑肌明显增多的病理改变;其PI和BI值明显升高,并且出现排尿功能障碍;口服CCF可明显改善上述症状。CCF或Ber可以抑制Ach或KCL诱导的膀胱逼尿肌肌条收缩,并且显著延长大鼠排尿间隔,缩短大鼠排尿时间以及增加其排尿量。在机制方面,与CCF类似Ber可以抑制Ach诱导的钙离子细胞内流和ROCK-1的表达。结论CCF以Ber为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调节膀胱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可作为BPH-LUTS治疗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黄连 平滑肌收缩 钙离子 ROCK-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通过抑制ERK5/P70S6K/Rac1信号通路发挥抗血小板活化及血栓形成作用 被引量:24
19
作者 张丽媛 陈璐 +6 位作者 李春晓 张璐莎 马璐璐 杨文杰 方乐玉 王倩怡 王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5-139,I0028,I0029,共7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抗血小板活化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运用缺氧诱导血小板损伤模型。采用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检测血小板在纤维蛋白原上的黏附,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CD62p的表达,CM-H2DCFDA染色检测血小板ROS的释放,Western blotting法... 目的探讨川芎嗪抗血小板活化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运用缺氧诱导血小板损伤模型。采用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检测血小板在纤维蛋白原上的黏附,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CD62p的表达,CM-H2DCFDA染色检测血小板ROS的释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RK5、P70S6K、Rac1的磷酸化蛋白表达量,采用体内血栓形成试验检测川芎嗪对血栓的作用。结果川芎嗪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明显(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可显著抑制血小板在纤维蛋白原上的黏附,ROS的释放(P<0.05、P<0.001);同时川芎嗪能显著抑制血小板CD62p的表达,ERK5、P70S6K、Rac1的磷酸化,抑制血栓形成(P<0.05)。结论川芎嗪可通过ERK5/P70S6K/Rac1信号通路抑制血小板聚集、黏附、释放,从而抑制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血小板 ERK5 颈总动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素对大小鼠肝CYP450酶4种亚型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昭昕 翟玉霞 +1 位作者 于英莉 周昆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33-733,共1页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对大鼠、小鼠肝CYP1A2,CYP2A6,CYP2D6和CYP2E1酶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ICR小鼠分别随机分为空白组和补骨脂素给药组,大鼠灌胃给予60 mg·kg^-1补骨脂素,小鼠灌胃给予60 mg·kg^-1补骨脂素,连续灌胃给药14 d...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对大鼠、小鼠肝CYP1A2,CYP2A6,CYP2D6和CYP2E1酶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ICR小鼠分别随机分为空白组和补骨脂素给药组,大鼠灌胃给予60 mg·kg^-1补骨脂素,小鼠灌胃给予60 mg·kg^-1补骨脂素,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处死,取肝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小鼠肝中CYP1A2,CYP2A6,CYP2D1及CYP2E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相比,补骨脂素给药14天后,雌、雄大鼠CYP1A2 mRNA表达分别升高了412.85%和655.90%,同时蛋白表达分别升高了4081.50%和686.76%;雌性大鼠CYP2D6和CYP2E1 mRNA表达分别降低了50.79%和61.93%,雌性大鼠CYP2E1蛋白表达降低了53.35%。ICR小鼠给药14 d后,雌性小鼠CYP1A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CYP1A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雌性小鼠CYP2A6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其他未见显著差异。结论补骨脂素给药影响肝脏CYP1A2,CYP2A6,CYP2D1及CYP2E1的表达,并且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和种属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CYP450 性别差异 种属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