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纯度子宫内膜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宿爱琴 糜若然 +2 位作者 涂持坤 张双革 张玉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15-117,C001,共4页
目的 :分离、纯化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ESC)和腺上皮细胞 ,建立体外ESC蜕膜化模型。 方法 :选择正常育龄妇女的新鲜子宫内膜组织 ,经多酶消化制成细胞悬液 ,分离、纯化间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 ;分别培养至细胞聚合成片 ,随机分组 ,用等渗... 目的 :分离、纯化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ESC)和腺上皮细胞 ,建立体外ESC蜕膜化模型。 方法 :选择正常育龄妇女的新鲜子宫内膜组织 ,经多酶消化制成细胞悬液 ,分离、纯化间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 ;分别培养至细胞聚合成片 ,随机分组 ,用等渗浓度的甾体激素诱导ESC体外蜕膜化改变。 结果 :分离的间质细胞其纯度达 95 %以上 ,其细胞活力达 92 %~ 95 %。在此体外培养系统中 ,ESC对生理剂量激素的应答出现与活体相仿的蜕膜化改变。 结论 :利用此技术可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子宫内膜的各种功能及其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体外培养 蜕膜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激素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作用—子宫肌瘤发生机理的初探 被引量:5
2
作者 宿爱琴 糜若然 +2 位作者 张双革 涂持坤 张玉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45-547,共3页
目的:探讨性激素对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培养,加以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刺激后,进行流式细胞学测定其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动力学变化。结果:T单独作用时其促进DNA合成及有丝分裂效果最明... 目的:探讨性激素对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培养,加以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刺激后,进行流式细胞学测定其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动力学变化。结果:T单独作用时其促进DNA合成及有丝分裂效果最明显,但与E2或P合用时其作用大大削弱;而E2+P对细胞DNA合成及有丝分裂的促进作用比单用E2强,两者的这种协同作用在有T存在的情况下也被减弱。P对细胞的G2+M期作用最强。T对细胞凋亡具有促进作用,T和P之间存在拮抗作用,P能够抑制细胞凋亡。结论:雌孕激素与雄激素之间的代谢平衡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若局部组织细胞增生与凋亡失衡则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细胞培养 甾体激素 细胞凋亡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例染色体易位女性患者的手部皮纹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任晨春 刘国川 +2 位作者 王文靖 张海霞 张云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46-246,F003,共2页
关键词 染色体易位 女性 手部皮纹 皮纹学 遗传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