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模型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郭思佳 封继宏 +2 位作者 吴健广 郝正华 孙增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1314-1317,1345,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模型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从该角度初步阐释补肺颗粒治疗COPD稳定期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20只和COPD造模组60只,后者采用香烟烟雾暴露制作C... 目的:观察补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模型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从该角度初步阐释补肺颗粒治疗COPD稳定期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20只和COPD造模组60只,后者采用香烟烟雾暴露制作COPD模型,造模后两组各随机抽取10只取材,而后将COPD造模组剩余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治疗组、地塞米松组、补肺颗粒低剂量组、补肺颗粒中剂量组和补肺颗粒高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和空白治疗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地塞米松组给予地塞米松水溶液灌服,补肺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含不同生药浓度的补肺颗粒水溶液灌胃,剂量均为10 mL/kg,1次/d,疗程4周。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HE染色),肺组织炎症评分和肺泡平均内衬间隔,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肺泡灌洗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OPD造模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切片光镜下观察可见明显炎症和肺气肿改变,肺组织炎症评分和肺泡平均内衬间隔明显增高(P <0. 05),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 <0. 05),而IL-4和IL-10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 05)。治疗后,与空白治疗组比较,地塞米松组、补肺颗粒中、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炎症和肺气肿病变程度减轻,肺组织炎症评分和肺泡平均内衬间隔降低(P <0. 05),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0. 05),IL-4和IL-1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 05)。补肺颗粒高剂量组效果与地塞米松组相似(P> 0. 05),优于补肺颗粒中剂量组(P <0. 05)。结论:补肺颗粒通过下调肺泡灌洗液中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水平,上调抗炎性细胞因子IL-4和IL-10表达,进而抑制肺组织炎症反应,可能是其治疗COPD稳定期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肺颗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肾Ⅰ号治疗糖尿病合并尿蛋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孙富华 赵秀娟 李连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71-273,共3页
目的:观察糖肾Ⅰ号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脾肾气虚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探讨中医药干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DNШ期患者80例,采取随机、对照、开放性的研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观察期间原饮食、运... 目的:观察糖肾Ⅰ号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脾肾气虚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探讨中医药干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DNШ期患者80例,采取随机、对照、开放性的研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观察期间原饮食、运动治疗及药物治疗(降糖、降压、调脂、抗血小板等)方案原则上保持不变,使血糖、血压维持稳定在原水平;对照组40例:口服厄贝沙坦150 mg,1次/d;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加用糖肾Ⅰ号,水煎服,日1剂。加用糖肾Ⅰ号前及第4、8、12周时测定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较治疗前均未见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下降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糖肾Ⅰ号加常规西药治疗能降低脾肾气虚型DNШ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肾I号 尿微量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尿管癌螺旋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国萍 张雪宁 卢暄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脐尿管癌患者的CT资料。结果:原发脐尿管肿瘤14例,其中脐尿管黏液腺癌13例,脐尿管小细胞内分泌癌1例;脐尿管转移癌1例。15例肿瘤均位于...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脐尿管癌患者的CT资料。结果:原发脐尿管肿瘤14例,其中脐尿管黏液腺癌13例,脐尿管小细胞内分泌癌1例;脐尿管转移癌1例。15例肿瘤均位于脐与膀胱顶部之间脐尿管走行区,14例原发脐尿管肿瘤均表现为囊实性,其中4例脐尿管黏液腺癌内可见点状、斑片状或弧形钙化。脐尿管转移癌表现为实性肿块,并膀胱前壁肿块,邻近膀胱壁及结肠壁增厚。结论:脐尿管癌螺旋CT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其对脐尿管癌的定位、定性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尿管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喉利咽颗粒联合养阴清肺糖浆对氨水及SO_2诱导小鼠咳嗽的影响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健广 郭思佳 +3 位作者 郝正华 刘伟 刘恩顺 封继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760-1763,共4页
目的:观察清喉利咽颗粒、养阴清肺糖浆及二药联合应用对氨水及SO_2诱导小鼠咳嗽的止咳作用。方法:分别将健康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养阴清肺糖浆组、清喉利咽颗粒组、清喉利咽颗粒联合养阴清肺糖浆组、孟鲁司特钠组... 目的:观察清喉利咽颗粒、养阴清肺糖浆及二药联合应用对氨水及SO_2诱导小鼠咳嗽的止咳作用。方法:分别将健康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养阴清肺糖浆组、清喉利咽颗粒组、清喉利咽颗粒联合养阴清肺糖浆组、孟鲁司特钠组、甘草合剂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1次/d,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将小鼠放入YLS-8A型多功能诱咳引喘仪中,分别采用氨水及SO_2刺激小鼠咳嗽,自动记录小鼠咳嗽潜伏时间及3 min内咳嗽次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养阴清肺糖浆、清喉利咽颗粒组及二药联合应用组能明显延长氨水和SO_2诱导小鼠咳嗽的潜伏时间(P<0.05),并减少其咳嗽次数(P<0.05);与对照组、养阴清肺糖浆组、甘草合剂组和孟鲁司特钠组比较,二药联合应用组在延长氨水和SO_2诱咳小鼠咳嗽潜伏时间及减少咳嗽次数方面作用更为显著(P<0.05);与清喉利咽颗粒组比较,二药联合应用组仅在延长氨水和SO_2诱咳小鼠咳嗽潜伏时间方面效果更好(P<0.05)。结论:清喉利咽颗粒、养阴清肺糖浆均具有良好的止咳作用,二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够延缓咳嗽的发生,增强止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喉利咽颗粒 养阴清肺糖浆 咳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