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结构的计算机仿真 被引量:4
1
作者 马明 张晨辰 张一帆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5-51,共7页
为了在分析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编织结构时,使三维编织预制体结构仿真分析更加接近真实的情况,以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假设编织纱线的截面为椭圆形,结合四步法编织原理和三维编织预制体的编织参数,对纱线的运动规律进行讨论,... 为了在分析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编织结构时,使三维编织预制体结构仿真分析更加接近真实的情况,以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假设编织纱线的截面为椭圆形,结合四步法编织原理和三维编织预制体的编织参数,对纱线的运动规律进行讨论,同时利用三次B样条曲线优化纱线的运动轨迹,并通过Matlab模拟实现;将Matlab和VS2010计算出的纱线运动轨迹的空间坐标导入到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中,进行三维编织预制体结构的仿真。结果表明:当纱线间距与花节长度一定时,保持长轴半径不变,增加短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越接近长轴的长度,纤维的体积分数越大;当纱线间距与花节长度一定且长轴半径小于纱线间距的1/2时,保持短轴半径不变,纤维体积分数随着长轴半径的增加而增加;当纱线的长短轴半径与纱线间距一定时,编织预制体的长度随着花节长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以上实验,实现了编织预制体结构的可视化,有利于之后的三维编织结构研究及其力学性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复合材料 椭圆形截面 纱线轨迹 织物结构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进化多任务多目标优化的边缘计算任务卸载 被引量:4
2
作者 孔珊 郑玉琦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4-1170,共7页
目前边缘计算卸载的主流方案是将其建模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即最小化能耗和延时。不同于已有研究,主要考虑边缘计算中,不同卸载区域的任务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利用任务的相似性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求解效果。以此基于进化多任务优... 目前边缘计算卸载的主流方案是将其建模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即最小化能耗和延时。不同于已有研究,主要考虑边缘计算中,不同卸载区域的任务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利用任务的相似性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求解效果。以此基于进化多任务优化,提出一种进化多任务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不同区域的任务卸载问题。该算法考虑了多个独立的待优化区域,将每个区域的任务卸载系统模型建模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通过学习不同区域的用户分布和待处理任务的相似性来动态调节种群的交流程度,加快了收敛速度,通过一次进化,实现对两个不同区域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收敛速度及最优解分布的均匀性上均取得较好效果,可以获得边缘计算下的卸载部署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多目标优化 多任务进化优化 任务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逐级唤醒存内计算控制器设计
3
作者 宋庆增 刘向东 +5 位作者 许康为 刘佳辉 任二祥 骆丽 魏琦 乔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8-335,共8页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边缘端设备对智能图像处理的需求急剧增加。目前边缘端设备主要面临能量受限、吞吐率较低等问题。无人机在侦察过程中,根据任务要求需进行复杂的地形分析、物体识别和环境监测等任务,这些任务常常会给设备带来严重...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边缘端设备对智能图像处理的需求急剧增加。目前边缘端设备主要面临能量受限、吞吐率较低等问题。无人机在侦察过程中,根据任务要求需进行复杂的地形分析、物体识别和环境监测等任务,这些任务常常会给设备带来严重的功耗问题,并且严重影响无人机的飞行时间。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逐级唤醒存内计算控制器设计方案,控制器内部能够完成分类型网络的前向推理,可根据分类结果唤醒对应的边缘端设备。控制器的模拟部分采用存算一体计算模式,数字部分采用分块的处理方式,在运行过程中可将空闲模块休眠,以降低系统的整体功耗。此外,控制器内部还集成了级联接口,可以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多个层级的子任务,并将其部署到级联的控制器上,从而实现多级唤醒,使系统具备提前输出的潜力。实验采用ResNet-14作为神经网络模型,数据集采用CIFAR-10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在10 MHz的时钟频率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逐级唤醒存内计算控制器可以实现60帧/s的检测帧率,并且分类精度达到84.61%,验证了该架构在能量受限应用场景下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级唤醒 存内计算 神经网络 目标分类 ResNet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逻辑与自适应策略的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
4
作者 杨勇 刘家祥 +2 位作者 黄淑英 王晓争 夏钰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96-2208,共13页
由于成像机制不同,红外图像能捕捉目标信息,可见光图像提供纹理细节,需融合两者以提升视觉感知与机器识别效果。基于模糊逻辑理论,提出一种多级模糊逻辑判别与自适应参数融合策略(MFD-APFS)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将红外图像与可... 由于成像机制不同,红外图像能捕捉目标信息,可见光图像提供纹理细节,需融合两者以提升视觉感知与机器识别效果。基于模糊逻辑理论,提出一种多级模糊逻辑判别与自适应参数融合策略(MFD-APFS)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将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分别进行结构块分解,得到由信号强度分量重构的对比度细节图像组;将源图像组与对比度细节图像组分别输入设计的模糊逻辑判别系统,对图像组进行模糊逻辑判别得到各自的显著性图像,并对得到的显著性图像组进行二次模糊逻辑判别,得到联合的显著性图像;利用引导滤波技术,将显著性图像引导源图像,得到多幅决策图,通过自适应参数的融合策略,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将MFD-APFS方法在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相比7种主流的融合方法,对于客观度量指标SSIM-F和QAB/F,在TNO数据集上分别提升了0.169和0.1403,在RoadScenes数据集上分别提升了0.1753和0.0537;主观视觉效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生成目标清晰、细节丰富的融合图像,较好地保留了红外图像目标信息及可见光图像纹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自适应参数融合策略 多级模糊逻辑 引导滤波 决策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递归模型优化注入系数的全色锐化算法
5
作者 戴欢 杨勇 +2 位作者 卢航远 黄淑英 陈常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5,共13页
遥感图像全色锐化是通过将全色PAN图像和多光谱MS图像进行融合得到高空间分辨率的HRMS图像,有助于遥感图像在地物识别、土地监测等领域的应用。现有的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全色锐化方法未考虑图像梯度之间的关系,导致提取源图像的细节特... 遥感图像全色锐化是通过将全色PAN图像和多光谱MS图像进行融合得到高空间分辨率的HRMS图像,有助于遥感图像在地物识别、土地监测等领域的应用。现有的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全色锐化方法未考虑图像梯度之间的关系,导致提取源图像的细节特征不准确和融合结果的空间失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递归模型优化注入系数的全色锐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分析源图像和融合图像的梯度关系,构建全尺度下理想HRMS图像与源图像之间的递归模型;然后设计梯度递归算法对注入系数进行迭代求解;最后利用该注入系数优化经多分辨率分析方法得到细节,并将优化后的细节注入到MS图像中得到最优的HRMS图像。方法在Pléiades、IKONOS和WorldView-3这3个数据集上进行了仿真实验和真实实验,并与8种不同类型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的ERGAS值相较于性能第二的方法,分别提高了3.59%,4.46%和2.18%;真实实验的QNR值在Pléiades和IKONOS数据集上达到最优,相对于性能第二的方法分别提高了3.83%,1.92%,在WorldView-3数据集上次优。在消融实验中,相较于无梯度域的全色锐化方法,ERGAS值分别提高了11.33%,14.08%和1.95%。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在客观指标上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主观视觉效果上能够更好地融合MS图像的光谱信息和PAN图像的空间信息,从而显著提升MS图像的全色锐化质量,同时文中方法具有较快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图像融合 全色锐化 注入系数 梯度 递归 迭代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参数在线辨识技术的SOC估算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芳 马杰 +1 位作者 苏卫星 何茂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43-1549,共7页
针对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难以实现在线应用的问题,面向如动力电池等效电路模型一类非线性较强、实时性要求高的模型辨识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快速缩小搜索空间,且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的在... 针对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难以实现在线应用的问题,面向如动力电池等效电路模型一类非线性较强、实时性要求高的模型辨识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快速缩小搜索空间,且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的在线快速搜索的优化辨识框架,实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参数在线快速辨识,扩展全局搜索优化算法的应用范围.进一步,将此算法应用于电池剩余荷电状态(SOC)估算问题,提出基于改进GA参数辨识技术的无迹粒子滤波SOC估算方法(IGA-UPF).并将此SOC估算方法与基于最小二乘参数辨识技术的无迹粒子滤波的SOC估算算法(LS-UPF)作比较,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在线快速参数辨识框架具有更好的模型参数辨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在线辨识 遗传算法 无迹粒子滤波算法 荷电状态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汽车领域对象级知识增强情感分析模型研究
7
作者 骆仕杰 韩抒真 +2 位作者 金日泽 汪剑鸣 李轩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2,共8页
面对汽车评论中对各项指标情感分类分析的需求,本研究提出了两部分任务:一是识别汽车评价对象并抽取情感要素;二是进行基于情感知识增强的情感分类分析.本文借助点互信息方法(PMI),探究对象词语与情绪词语的联系,进一步运用文本情感要... 面对汽车评论中对各项指标情感分类分析的需求,本研究提出了两部分任务:一是识别汽车评价对象并抽取情感要素;二是进行基于情感知识增强的情感分类分析.本文借助点互信息方法(PMI),探究对象词语与情绪词语的联系,进一步运用文本情感要素分析方法,构建了一种基于情感知识增强的汽车评论对象级情感分析模型(OLSCA).该模型首先采用PMI方法确定汽车评价关键指标与情绪词语极性的关系,接着通过自动情感词语掩盖及情感对象预测分析,形成词语、词语极性、对象级情感关系三部分的预测目标,生成针对标记对象的情感分类结果.实验证明,OLSCA在汽车评价领域对短文本评论进行情感分类分析,相较于传统文本语义情感分析有更大实际价值,有助于根据用户评价意图,全面构建汽车综合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I 对象级情感分析 情感知识增强 用户评价意图 汽车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BERT-UniLM模型的文本自动摘要技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宝山 谭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84-190,共7页
任务中的生成式摘要模型对原文理解不充分且容易生成重复文本等问题,提出将词向量模型ALBERT与统一预训练模型UniLM相结合的算法,构造出一种ALBERT-UniLM摘要生成模型。该模型采用预训练动态词向量ALBERT替代传统的BERT基准模型进行特... 任务中的生成式摘要模型对原文理解不充分且容易生成重复文本等问题,提出将词向量模型ALBERT与统一预训练模型UniLM相结合的算法,构造出一种ALBERT-UniLM摘要生成模型。该模型采用预训练动态词向量ALBERT替代传统的BERT基准模型进行特征提取获得词向量。利用融合指针网络的UniLM语言模型对下游生成任务微调,结合覆盖机制来降低重复词的生成并获取摘要文本。实验以ROUGE评测值作为评价指标,在2018年CCF国际自然语言处理与中文计算会议(NLPC-C2018)单文档中文新闻摘要评价数据集上进行验证。与BERT基准模型相比,ALBERT-UniLM模型的Rouge-1、Rouge-2和Rouge-L指标分别提升了1.57%、1.37%和1.60%。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ALBERT-UniLM模型在文本摘要任务上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基准模型,能够有效提高文本摘要的生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预训练语言模型 ALBERT模型 UniLM模型 生成式摘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多云服务器认证方案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亢保元 颉明明 司林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5-52,共8页
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移动服务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单服务器已经不能满足多用户的大规模访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多云服务器认证方案。基于口令或基于智能卡的身份认证方案在多云服务器环境下的安全性较差,而生物特征与个... 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移动服务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单服务器已经不能满足多用户的大规模访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多云服务器认证方案。基于口令或基于智能卡的身份认证方案在多云服务器环境下的安全性较差,而生物特征与个人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生物特征已成为增强认证方案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KUMARI等人提出了一个基于生物识别的多云服务器环境下的认证方案,然而,该方案不能抵抗重放攻击。同时,该方案在相互认证阶段存在漏洞,缺少相互认证时的关键参数,导致用户与服务器无法进行相互认证。因此,文章通过增加时戳及必要的参数存储,改进了KUMARI等人的方案。安全性分析表明,改进方案不但能够抵抗重放攻击及常见的内部攻击、离线口令猜测攻击等,而且还能使用户与服务器进行有效的认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证方案 云服务器 智能卡 生物特征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某制造业多级供应链优化的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改进
10
作者 汪治学 何茂伟 +1 位作者 王国鹏 陈瀚宁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61-2278,共18页
针对大型制造企业在供应链优化过程中存在的经济性、消费者忠诚性和运营效率冲突问题,以供应商、制造商、中转仓库、零售商和消费者在内的五级供应链网络为研究对象,选取供应链网络的总成本、消费者满意度和现金转换周期等多个目标建立... 针对大型制造企业在供应链优化过程中存在的经济性、消费者忠诚性和运营效率冲突问题,以供应商、制造商、中转仓库、零售商和消费者在内的五级供应链网络为研究对象,选取供应链网络的总成本、消费者满意度和现金转换周期等多个目标建立优化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平台的供应链协同运作模型。结合实例,通过改进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加入混合编码和动态拥挤距离环境选择策略,设计了改进算法NSGA-Ⅱ-DC。理论函数测试结果表明,NSGA-Ⅱ-DC在收敛性和多样性上明显优于5款经典的多目标进化算法。通过在一个具有多产品、多阶段的五级供应链网络模型上验证表明,NSGA-Ⅱ-DC能够对所提模型进行有效优化。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供应链网模型的最优方案,可为决策者提供较强的理论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网络设计 多目标优化 动态拥挤距离 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云边协同计算场景下的多目标优化卸载决策 被引量:13
11
作者 朱思峰 蔡江昊 +1 位作者 柴争义 孙恩林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3-234,共12页
车联网场景下的计算任务对时延非常敏感,需要云边协同计算来满足这类需求。针对车联网云边协同计算场景下如何高效地进行服务卸载并同时考虑服务的卸载决策以及边缘服务器和云服务器的协同资源分配问题,设计了基于云边协同的车辆计算网... 车联网场景下的计算任务对时延非常敏感,需要云边协同计算来满足这类需求。针对车联网云边协同计算场景下如何高效地进行服务卸载并同时考虑服务的卸载决策以及边缘服务器和云服务器的协同资源分配问题,设计了基于云边协同的车辆计算网络架构,在该架构下,车载终端、云服务器和边缘服务器都可以提供计算服务;通过对缓存任务进行分类并将缓存策略引入车联网场景,依次设计了缓存模型、时延模型、能耗模型、服务质量模型以及多目标优化问题模型;给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多目标优化免疫算法的卸载决策方案。最后,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卸载决策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云边协同 卸载决策 边缘缓存 多目标优化免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边缘计算场景下基于免疫优化的任务卸载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思峰 孙恩林 柴争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160,共9页
移动边缘计算通过将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下沉到移动网络的边缘,可以减少移动终端的任务计算时延和能耗,从而有效满足移动互联网、物联网高速发展所需的高回传带宽、低时延的要求。计算卸载作为移动边缘计算的一个主要优势,它通过将繁重... 移动边缘计算通过将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下沉到移动网络的边缘,可以减少移动终端的任务计算时延和能耗,从而有效满足移动互联网、物联网高速发展所需的高回传带宽、低时延的要求。计算卸载作为移动边缘计算的一个主要优势,它通过将繁重的计算任务迁移到边缘服务器来提高移动服务能力。针对移动边缘计算场景下移动终端应用的低时延和低能耗的卸载需求,给出了一种最小化系统响应时延和移动终端能耗的任务卸载方案。首先在对系统响应时延和移动终端能耗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构建了移动边缘计算场景下的任务切分模型、时延模型、能耗模型和任务卸载优化模型;然后,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免疫优化算法,并给出了基于免疫优化的任务卸载方案;最后将文中方案与LOCAL Execution方案和基于遗传算法的卸载方案进行了对比实验。仿真实验表明,文中方案在时延和能耗的综合代价上优于文献方案,可以满足移动终端应用低时延和低能耗的卸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任务卸载 免疫优化算法 任务处理 卸载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计算设备的性能功耗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袁佳伟 宋庆增 +2 位作者 王雪纯 姜文超 金光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3-238,245,共7页
为解决将数据传回服务器端计算时带来的延迟问题,需将神经网络结构进行调整后部署在边缘计算设备上,但当前对边缘设备性能功耗的测量不够全面。为分析和评测边缘计算设备EDGE TPU计算板的性能与功耗,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和Roofline模型测... 为解决将数据传回服务器端计算时带来的延迟问题,需将神经网络结构进行调整后部署在边缘计算设备上,但当前对边缘设备性能功耗的测量不够全面。为分析和评测边缘计算设备EDGE TPU计算板的性能与功耗,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和Roofline模型测量其性能,利用外置功耗测量设备测量其功耗计算性能功耗比。实验结果表明,EDGE TPU计算板能以较快的速度量化神经网络模型,执行速度与能耗节省均优于TX2和NANO,根据TX2的Roofline模型对VGG16网络进行优化后,其在TX2上的运行速度达到原来的8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EDGE TPU计算板 图形处理单元 Roofline模型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技术的输送带纵向撕裂远程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金水 李现国 +3 位作者 凌月 杜俊浩 陈越鹏 刘志超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3-118,共6页
针对现有输送带纵向撕裂监测系统存在监测点少、扩展性差、仍需人员值守等缺陷,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多点监测和基于云技术的输送带纵向撕裂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一字线激光器、嵌入式处理终端、面阵CMOS摄像头、云服务器、PC机监测软件和... 针对现有输送带纵向撕裂监测系统存在监测点少、扩展性差、仍需人员值守等缺陷,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多点监测和基于云技术的输送带纵向撕裂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一字线激光器、嵌入式处理终端、面阵CMOS摄像头、云服务器、PC机监测软件和手机监测软件组成。嵌入式处理终端驱动面阵CMOS摄像头采集激光器投射到输送带下表面的激光条纹,并对采集到的每帧图像进行分析,提取激光条纹骨架,计算出畸变值。当畸变值大于预先设置的阈值时,表明输送带出现了纵向撕裂,嵌入式处理终端驱动报警器语音报警;当畸变值小于阈值时,表明输送带工作正常。嵌入式处理终端通过文件传输协议将图像传送给PC机并保存至本地。PC机监测软件使用安全文件传输协议将接收到的图像信息发送至云服务器,手机监测软件利用Tomcat提供的Web服务器访问云服务器,实时获取图像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现场、PC端、手机端全方位的输送带纵向撕裂远程实时监测,可随时随地监测任一监测点输送带的运行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输送带 纵向撕裂 云技术 机器视觉 远程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与端边云技术赋能城市应急预警系统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思峰 胡家铭 柴争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3-228,共6页
为解决现有城市应急预警系统(urban emergency early-warning system,UEES)存在的缺乏设备身份认证、数据共享性差、数据传输处理效率低、区域性智能自治能力不足等问题,根据区块链与端边云技术特点和现有系统的业务需求,提出区块链与... 为解决现有城市应急预警系统(urban emergency early-warning system,UEES)存在的缺乏设备身份认证、数据共享性差、数据传输处理效率低、区域性智能自治能力不足等问题,根据区块链与端边云技术特点和现有系统的业务需求,提出区块链与端边云技术相融合的城市应急预警系统(UEES integrating blockchain and end-to-end cloud technology,UEES-BE)框架;对该框架存在的边缘节点认证与数据共享、区块链与边缘智能、边云协同分类分级分布式存储3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以城市内涝灾害预警为例,将区块链与端边云技术与城市内涝灾害预警系统业务相结合,提出4点优化建议。结果表明:区块链和端边云技术理论上可实现城市灾害安全、共享、实时、智能的预警,对构建城市应急预警系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应急预警 区块链 端边云 高效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篡改检测感知哈希技术综述 被引量:7
16
作者 杜玲 陈振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1-741,共21页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多媒体的真实性、完整性认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感知哈希在理解图像内容基础上,通过简短的感知摘要来完成图像内容的识别和认证,为解决与多媒体认证相关的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方式。首先,总结了目前基于底...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多媒体的真实性、完整性认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感知哈希在理解图像内容基础上,通过简短的感知摘要来完成图像内容的识别和认证,为解决与多媒体认证相关的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方式。首先,总结了目前基于底层线索和基于学习的感知哈希图像篡改检测方法,并根据方法的不同特点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类。其次,介绍了常用的数据集,给出了三种算法性能评价指标,并在不同数据集上对最近的几种算法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比较分析。最后,对基于感知哈希的图像篡改检测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哈希 篡改检测 底层线索 哈希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预警系统云边协同计算场景下的卸载决策优化
17
作者 朱思峰 胡家铭 +1 位作者 杨诚瑞 柴争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07-1015,共9页
针对智慧城市预警系统存在的传感器设备(sensor device,SD)的计算与存储能力不足、预警数据处理实时性差等问题,基于边缘计算技术,提出了云边协同的城市预警系统任务卸载模型。该模型引入了云边协同缓存策略,并依次设计了时延模型、能... 针对智慧城市预警系统存在的传感器设备(sensor device,SD)的计算与存储能力不足、预警数据处理实时性差等问题,基于边缘计算技术,提出了云边协同的城市预警系统任务卸载模型。该模型引入了云边协同缓存策略,并依次设计了时延模型、能耗模型和负载失衡度模型;将任务卸载问题转化为多目标优化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MOEA/D算法的卸载决策方案,并通过对比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卸载方案能够在保证总时延与总能耗较小的情况下使负载达到均衡,并且优于其他基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预警系统 云边协同 任务卸载 边缘缓存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接关系预测的弯曲密集型商品文本检测
18
作者 耿磊 李嘉琛 +2 位作者 刘彦北 李月龙 李晓捷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9,74,共11页
针对商品包装文本检测任务中弯曲密集型文本导致的错检、漏检问题,提出了一种由2个子网络组成的基于链接关系预测的文本检测框架(text detection network based on relational prediction,RPTNet)。在文本组件检测网络中,下采样采用卷... 针对商品包装文本检测任务中弯曲密集型文本导致的错检、漏检问题,提出了一种由2个子网络组成的基于链接关系预测的文本检测框架(text detection network based on relational prediction,RPTNet)。在文本组件检测网络中,下采样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和自注意力并行的双分支结构提取局部和全局特征,并加入空洞特征增强模块(DFM)减少深层特征图在降维过程中信息的丢失;上采样采用特征金字塔与多级注意力融合模块(MAFM)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多级特征融合以增强文本特征间的潜在联系,通过文本检测器从上采样输出的特征图中检测文本组件;在链接关系预测网络中,采用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关系推理框架预测文本组件间的深层相似度,采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将文本组件聚合为文本实例。为验证RRNet的检测性能,构建了一个由商品包装图片组成的文本检测数据集(text detection dataset composed of commodity packaging,CPTD1500)。实验结果表明:RPTNet不仅在公开文本数据集CTW-1500和Total-Text上取得了优异的性能,而且在CPTD1500数据集上的召回率和F值分别达到了85.4%和87.5%,均优于当前主流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自注意力 特征融合 图卷积网络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潮气量双环PID控制系统研究
19
作者 王慧泉 魏志鹏 +1 位作者 马欣 邢海英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9,共6页
为解决高海拔地区气压降低导致急救呼吸机潮气量控制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双环PID潮气量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气压补偿型PID控制器调整风机转速,并辅以积分分离式PID控制器,以实现对气流速度的精确控制。在实际海拔4370 m、大气压59 kP... 为解决高海拔地区气压降低导致急救呼吸机潮气量控制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双环PID潮气量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气压补偿型PID控制器调整风机转速,并辅以积分分离式PID控制器,以实现对气流速度的精确控制。在实际海拔4370 m、大气压59 kPa的环境中,系统性能测试表明,相较于单环PID控制,双环控制系统在高海拔条件下表现出快速响应和无超调的卓越性能。平均气流速度输出误差为3.19%,最大误差为4.1%,优于现有临床设备的准确性。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提供了高海拔急救呼吸机潮气量控制的有效解决方案,也为特殊环境下的通气控制技术发展贡献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低气压 急救呼吸机 潮气量控制 气压补偿 双环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层次聚类的联邦学习优化方法
20
作者 谭玉玲 欧国成 +1 位作者 曹灿明 柴争议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9-478,488,共11页
联邦学习通过分布式机器学习训练出一种全局模型,该模型能够泛化所有的本地用户数据,以达到保护用户数据隐私的目的。由于用户间的行为、环境等不同,造成了数据异构问题,进而使得用户局部模型的性能往往远高于全局模型。针对上述问题,... 联邦学习通过分布式机器学习训练出一种全局模型,该模型能够泛化所有的本地用户数据,以达到保护用户数据隐私的目的。由于用户间的行为、环境等不同,造成了数据异构问题,进而使得用户局部模型的性能往往远高于全局模型。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层次聚类的联邦学习方法。设计了一种联邦学习收敛评估的方法,用于判断全局模型收敛程度;当全局模型收敛时进行聚类用户操作,能够更加准确地找出相似程度较高的用户;通过余弦相似性的层次聚类方法,将具有相似性的用户进行聚类操作,从而减少因数据异构带来的影响。此外该文还采用较大深度的模型WideResNet提高用户本地训练精度。该文采用数据集EMNIST、CIFAR10,调整用户数据之间的角度,分别进行了两类用户和三类用户的聚类联邦学习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与相关经典联邦学习算法FedAvg相比,采用聚类策略后,其训练准确度提高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数据异构 层次聚类 余弦相似性 WideRes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