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K-SVD的深度学习电阻抗块稀疏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琦 杨雨晗 +4 位作者 李秀艳 段晓杰 汪剑鸣 孙玉宽 冯慧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70-1377,共8页
针对电阻抗层析成像逆问题的病态性和非线性,提出一种基于DK-SVD的电阻抗块稀疏图像重建方法。该算法通过多层感知器为每组测量数据提供最优的模型参数,以适应数据集的多样性,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并在稀疏编码阶段采用迭代收缩阈值算法... 针对电阻抗层析成像逆问题的病态性和非线性,提出一种基于DK-SVD的电阻抗块稀疏图像重建方法。该算法通过多层感知器为每组测量数据提供最优的模型参数,以适应数据集的多样性,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并在稀疏编码阶段采用迭代收缩阈值算法加快收敛速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DK-SVD算法重建图像的结构相似性可达到0.95以上,误差可控制在0.1左右,平均重建速度为0.034 s,有效地提高了电阻抗层析成像的质量和效率,且经进一步实验证明了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噪声鲁棒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电阻抗层析成像 块稀疏 DK-SVD 图像重建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rectSound技术的音频捕获与多路混音的实现 被引量:7
2
作者 苑春苗 杨清永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3-614,634,共3页
给出了一个如何使用DirectSound技术实现音频流的捕获并实现网络上多路声音混合的方案。该方案通过Direct-Sound提供的缓冲机制实现了音频流的捕获,结合网络技术和辅助缓冲技术可实现网络上多路声音的混合,提高了音频处理的效率和通用... 给出了一个如何使用DirectSound技术实现音频流的捕获并实现网络上多路声音混合的方案。该方案通过Direct-Sound提供的缓冲机制实现了音频流的捕获,结合网络技术和辅助缓冲技术可实现网络上多路声音的混合,提高了音频处理的效率和通用性。阐述了DirectSound的相关技术,给出了系统的框架图及音频捕获与混音的实现方法,提出了环形缓冲区设计方案,最后给出了系统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SOUND 网络 音频流 混音 缓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区域增长算法获取手部静脉模式 被引量:4
3
作者 裘旭光 张大鹏 +1 位作者 刘晶 万振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230-233,共4页
静脉特征作为人体生物特征,具有惟一性和终身不变的特点,近年来作为生物特征识别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利用手部静脉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提取手部静脉模式。作为静脉模式提取领域的新探索,提出了... 静脉特征作为人体生物特征,具有惟一性和终身不变的特点,近年来作为生物特征识别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利用手部静脉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提取手部静脉模式。作为静脉模式提取领域的新探索,提出了一种新方法用于提取手部静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静脉特征 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小区监控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朱锐 韩其睿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22-224,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小区监控系统,实现了水表、电表、煤气表的自动抄表,以及火灾、煤气泄漏、入室盗窃等安防监控。阐述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以及PC机与多台PIC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方案。
关键词 终端控制器 PIC单片机 串行通信 VC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钡对聚乙烯试样中空间电荷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胜军 朱锐 吴超一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43,共3页
在高场强下用电声脉冲法(PEA)测量经BaTiO3表面处理后的聚乙烯试样中空间电荷的分布,比较纯聚乙烯试样与经BaTiO3表面处理后的聚乙烯试样中的空间电荷分布,试验结果表明,用BaTiO3表面处理的聚乙烯可以有效的抑制电荷的注入和空间电荷的... 在高场强下用电声脉冲法(PEA)测量经BaTiO3表面处理后的聚乙烯试样中空间电荷的分布,比较纯聚乙烯试样与经BaTiO3表面处理后的聚乙烯试样中的空间电荷分布,试验结果表明,用BaTiO3表面处理的聚乙烯可以有效的抑制电荷的注入和空间电荷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空间电荷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通道语音卡的招投标专家系统 被引量:2
6
作者 任淑霞 赵政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6-268,共3页
针对招投标中抽取评标专家过程出现的不公平与效率低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多通道语音卡的招投标专家系统。该系统借鉴语音卡多通道的优势,采用自动合成语音技术实现语音自动应答和主动拨号自动完成抽取评标专家并入库的智能管理。运行结果... 针对招投标中抽取评标专家过程出现的不公平与效率低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多通道语音卡的招投标专家系统。该系统借鉴语音卡多通道的优势,采用自动合成语音技术实现语音自动应答和主动拨号自动完成抽取评标专家并入库的智能管理。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成本低、应用范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 自动应答 主动拨号 自动合成语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结构的多播路由协议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学梅 张志强 李春青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12-114,共3页
针对大规模Ad Hoc网络中平面多播路由协议缺乏可扩展性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分层拓扑结构的多播路由协议。该协议借鉴基于网格按需多播路由协议适合高速运动的优点,采用EWCA簇算法对其拓扑结构进行分层管理。仿真实验验证了该协议适用于... 针对大规模Ad Hoc网络中平面多播路由协议缺乏可扩展性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分层拓扑结构的多播路由协议。该协议借鉴基于网格按需多播路由协议适合高速运动的优点,采用EWCA簇算法对其拓扑结构进行分层管理。仿真实验验证了该协议适用于大规模Ad Hoc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需多播路由协议 AD HOC网络 分层结构 簇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织物风格识别系统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成玲 万振凯 臧海英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9-70,共2页
讨论人工神经网络在纺织物风格评价中的应用,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BP),选择网络参数,建立四层网络系统用于处理纺织物风格信号。
关键词 织物风格识别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 织物评价 拓扑结构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塑料中空间电荷的测量 被引量:1
9
作者 朱锐 刘胜军 崔明硕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2,42,共4页
为研究三种氟塑料形成空间的差别的相应机理 ,用电声脉冲法 (PEA)测量3种可熔性氟塑料四氟乙烯 -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四氟乙烯 -六氟丙稀共聚物(FEP)及乙烯 -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中空间电荷的分布 ,并用红外光谱 (IR)分析... 为研究三种氟塑料形成空间的差别的相应机理 ,用电声脉冲法 (PEA)测量3种可熔性氟塑料四氟乙烯 -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四氟乙烯 -六氟丙稀共聚物(FEP)及乙烯 -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中空间电荷的分布 ,并用红外光谱 (IR)分析它们的结构特征 ,以分析氟塑料中空间电荷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 ,PFA和FEP比ETFE更适合用于生产电线电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塑料 空间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sim 11.0的PLD图形化仿真设计与应用
10
作者 李北雁 聂典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8期295-300,共6页
简要介绍CPLD/FPGA(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Field programmable Gates Array)器件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并以数字钟设计为例,介绍了在Multisim 11.0开发软件下,利用原理图的输入方式来设计数字逻辑电路的过程和方法,突出Multisi... 简要介绍CPLD/FPGA(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Field programmable Gates Array)器件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并以数字钟设计为例,介绍了在Multisim 11.0开发软件下,利用原理图的输入方式来设计数字逻辑电路的过程和方法,突出Multisim 11.0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数字逻辑设计这门课程的学习。并且详细介绍了Multisim 11.0与Quartus II两个软件之间的互通,给出了一条PLD设计由:图形化模块搭建-Multisim系统化仿真-VHDL代码自动生成-Quartus II加载代码-Quartus II中的仿真-下载到硬件电路中-实际应用。整个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钟 数字逻辑电路设计 NI Multisim11 VHDL Quartus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几个盲签名方案的链接攻击的分析
11
作者 许昊 亢保元 牛永正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73-2476,共4页
盲签名使得签名的接收者在不向签名者透露任何消息内容的情况下,获得签名者对消息的签名.由于盲签名具有盲性和不可链接性,能有效地保护用户的隐私,盲签名被广泛应用于匿名电子支付、匿名电子投票等系统.为适应不同的需求,国内外学者提... 盲签名使得签名的接收者在不向签名者透露任何消息内容的情况下,获得签名者对消息的签名.由于盲签名具有盲性和不可链接性,能有效地保护用户的隐私,盲签名被广泛应用于匿名电子支付、匿名电子投票等系统.为适应不同的需求,国内外学者提出各种不同的盲签名方案.最近,文献[7-9]通过对文献[10-14]提出的盲签名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指出这些方案不能抵抗链接攻击.本文分析表明,文献[7-9]提出的链接攻击是无效的,且文献[10-14]的盲签名方案仍满足不可链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码学分析 盲签名 不可链接性 链接攻击 双线性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