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场势模型的天津市乡村用地冲突与分区管制研究
1
作者 张磊 赵振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0,85,共8页
随着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之间的博弈愈发激烈,功能冲突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准确识别乡村用地冲突,明确乡村用地功能,实现分区管制,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关键。该文突破传统从单一土地栅格评价角度确定三类空间适宜性和驱动... 随着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之间的博弈愈发激烈,功能冲突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准确识别乡村用地冲突,明确乡村用地功能,实现分区管制,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关键。该文突破传统从单一土地栅格评价角度确定三类空间适宜性和驱动力的模式,基于场势模型,研究栅格本身及周围栅格共同影响下的栅格适宜性与驱动力,引入二维互斥矩阵表达方式,进行三类空间冲突识别和管制分区研究,提出空间优化配置方案。结果表明:①在空间适宜性与驱动力双重评估下,可将天津市乡村用地划分为同步发展区(52.4%)、增强驱动区(37.9%)、空间转出区(9.7%)3类管制空间;②天津市乡村用地功能冲突呈现中部低、四周高的分布特征,临近中心城区的近郊与发展态势良好的滨海新区乡村用地冲突低,说明地区空间类型布局规划和驱动力供给合理,而远离中心城区的区县乡村用地功能冲突偏大。针对不同乡村用地功能冲突区域特征,在提升乡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前提下,对乡村用地进行分区管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完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生态保护三类空间的最大合理规模和适宜空间,引导乡村用地格局达到新的平衡,实现更全面的规划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用地 土地冲突 场势模型 分区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主要行业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程 李佳馨 陈文舒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9,共12页
运用基于TVP-VAR模型的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方法和Copula方法,量化分析金融各子市场与五大实体行业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业和债市的风险溢出效应较大,银行业的影响更容易传导至工业和能源业等传统行业,而债市的影响更多... 运用基于TVP-VAR模型的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方法和Copula方法,量化分析金融各子市场与五大实体行业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业和债市的风险溢出效应较大,银行业的影响更容易传导至工业和能源业等传统行业,而债市的影响更多传导到信息技术等新兴行业;汇市的风险溢出效应较小,且更容易传导至能源业。相较于其他金融市场,债券市场对实体行业的尾部风险溢出作用相对更强;国债波动对实体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大,但是企业债与实体行业的尾部相关系数更大。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风险之间存在互相溢出,近年来金融市场成为风险被溢出者,尤其是外汇市场。因此,要将实体经济的需求特征纳入金融监管体系的考量范围,定期监测和分析金融市场风险,尤其控制银行和债券市场风险的溢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溢出 实体行业 金融市场 尾部风险 时变COPU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与工业绿色转型: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程 史一潇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2,共11页
本文基于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绿色信贷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信贷可显著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绿色信贷可以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提升研发投入强度促进工业绿色转... 本文基于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绿色信贷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信贷可显著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绿色信贷可以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提升研发投入强度促进工业绿色转型;在金融发展程度处于中、低水平的地区,绿色信贷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促进效果显著,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则无显著影响;环境规制强度较小、市场化水平较高时,绿色信贷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的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绿色转型 能源消费结构 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居民点产住用地权衡特征及其经济梯度分异——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佰林 朱敏杰 +3 位作者 平宗莉 朱伟亚 曲衍波 蔡为民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83,共9页
研究目的:剖析农村居民点生产和生活用地此消彼长的权衡特征及其经济梯度分异,为编制村庄规划、实施农村居民点重构提供科学支撑。研究方法:构建农村居民点生产和生活用地权衡分析框架,从权衡类型、权衡强度视角测度山东省农村居民点生... 研究目的:剖析农村居民点生产和生活用地此消彼长的权衡特征及其经济梯度分异,为编制村庄规划、实施农村居民点重构提供科学支撑。研究方法:构建农村居民点生产和生活用地权衡分析框架,从权衡类型、权衡强度视角测度山东省农村居民点生产和生活用地权衡特征。研究结果:(1)山东省农村居民点生产和生活用地高、中、低权衡强度区县分别占27.07%、36.09%和36.84%,农村居民点住宅—工业用地权衡、住宅—商服用地权衡、住宅—公服用地权衡、住宅—生态用地权衡、不明显权衡分别占69.17%、2.26%、5.26%、7.52%和15.79%,以住宅—工业用地权衡占主导;(2)农村居民点生产和生活用地中高权衡强度区县分别占山东省高、中、低经济发展速度区县的70.27%、60.87%和58.00%,经济发展速度越快,权衡强度越高;(3)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农村居民点将由生产和生活用地权衡逐渐向生活用地内部权衡转变。研究结论:村庄规划编制应充分考虑不同经济梯度下农村居民点生产和生活用地权衡特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人居环境质量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产住用地 权衡 经济梯度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规划”理论的村庄“留白”用地选取研究——以天津市洪水庄村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蔡为民 张亦弛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4-43,共10页
研究目的:以天津市洪水庄村为例,探索在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留白”用地的选取方法。研究方法:“反规划”理论、适宜性评价与村庄“留白”用地选取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区“留白”用地最适宜地块面积共1.26 hm2,占备... 研究目的:以天津市洪水庄村为例,探索在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留白”用地的选取方法。研究方法:“反规划”理论、适宜性评价与村庄“留白”用地选取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区“留白”用地最适宜地块面积共1.26 hm2,占备选地块总面积的2.45%,位于村域西南部;较适宜地块面积共33.12 hm2,占备选地块总面积的64.44%,其中有15.43 hm2位于村域南部,17.69 hm2位于村域北部;较不适宜地块面积共17.02 hm2,占备选地块总面积的33.11%,位于村域北部;(2)构建的村庄“留白”用地选取模型既满足刚弹性结合的要求,又提高了选取效率,同时将适宜性结果定量表达,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适用性。研究结论:“反规划”理论提出的逆向规划思路对于村庄“留白”用地的选取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运用村庄“留白”用地模型选取的“留白”用地结果较为合理,为村庄“留白”用地的选取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留白”用地 “反规划”理论 洪水庄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赋能产业链韧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程 史一潇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6,39,共13页
绿色信贷将绿色发展理念与金融产品结合,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影响各产业绿色创新进程、清洁转型及产业结构,作用于产业链韧性建设。基于2005—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揭示绿色信贷实施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 绿色信贷将绿色发展理念与金融产品结合,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影响各产业绿色创新进程、清洁转型及产业结构,作用于产业链韧性建设。基于2005—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揭示绿色信贷实施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并探讨绿色信贷与产业链韧性关系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可显著提升产业链韧性,且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制发现,绿色信贷可通过抑制资源错配提升产业链韧性;调节效应模型表明,财政分权和国有化程度在绿色信贷提升产业链韧性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市场化水平较低、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和具有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省份,绿色信贷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效果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产业链韧性 资源错配 财政分权 国有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生态安全的时空动态:环渤海地区的实证研究
7
作者 刘沁萍 戚梦豪 田洪阵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8-356,共9页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环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挑战。现有研究未能动态评价环渤海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和未来趋势。研究基于1 km×1 km网格尺度,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元胞自动...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环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挑战。现有研究未能动态评价环渤海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和未来趋势。研究基于1 km×1 km网格尺度,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Cellular Automata-Markov,CA-Markov)模型,评价与预测2010—2035年环渤海地区土地生态安全时空动态。结果显示:在研究期间,环渤海地区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经历“先降后升”趋势,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格局。2010—2020年,土地生态安全的安全级占比分别为24.33%、21.73%以及23.15%。城镇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土地利用程度和人为干扰指数是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关键驱动因素,对应的年均解释力q分别为0.977、0.966、0.938、0.912和0.896。交互因子探测结果显示,人类干扰指数、土地利用程度、建设用地比例3个变量的交互作用最强,均超过0.87。随着环境保护政策的加强,环渤海地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在未来将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土地生态安全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 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模型 环渤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23年珠江口-江门海域总氮时空变化
8
作者 田洪阵 张政 +2 位作者 邓少福 杨佳 刘沁萍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7,共9页
总氮(total nitrogen,TN)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了解其时空变化对近海海洋生态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珠江口-江门海域为研究区,基于2021—2023年实测数据、2003—2023年MODIS和2017—2023年Sentinel-3遥感影像,筛选出与TN... 总氮(total nitrogen,TN)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了解其时空变化对近海海洋生态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珠江口-江门海域为研究区,基于2021—2023年实测数据、2003—2023年MODIS和2017—2023年Sentinel-3遥感影像,筛选出与TN质量浓度高相关性波段组合,构建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并根据模型反演的TN,分析其在不同尺度下的时空特征。反演模型的精度良好(R^(2)为0.797~0.931)。反演结果显示:2003—2023年珠江口-江门海域TN质量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03—2015年质量浓度较高,2016年后显著下降;TN有明显丰∕枯季变化,入海口和浅水海域的年内变化明显。本研究通过遥感反演分析了研究区TN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可为近岸海域污染物管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江门海域 总氮质量浓度 随机森林回归 枯水期 丰水期 海洋污染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供应链透明度能够抑制企业杠杆操纵吗?
9
作者 刘博雅 鲍健波 罗栋梁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38,共14页
供应链透明度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起到关键作用。以2009—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供应链透明度与企业杠杆操纵的关系。研究发现,供应链透明度能够有效抑制企业的杠杆操纵行为,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内生性检验仍然成立。中介机... 供应链透明度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起到关键作用。以2009—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供应链透明度与企业杠杆操纵的关系。研究发现,供应链透明度能够有效抑制企业的杠杆操纵行为,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内生性检验仍然成立。中介机制分析表明,供应链透明度提高可以通过企业的融资约束、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盈余管理等抑制企业杠杆操纵。异质性分析显示,在资产收益率较低、外部审计质量较差和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中,供应链透明度提高对杠杆操纵的抑制效果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降低财务风险、优化杠杆管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透明度 杠杆操纵 融资约束 信息不对称 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仿真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优化研究
10
作者 刘亮 贺禹铭 祁思远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51,共11页
智能制造是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共同趋势,数字孪生作为推进实施智能制造的重要使能技术,是迈向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为应对车间作业过程中的不确定事件以及生产信息透明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仿真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优化方法... 智能制造是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共同趋势,数字孪生作为推进实施智能制造的重要使能技术,是迈向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为应对车间作业过程中的不确定事件以及生产信息透明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仿真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优化方法。首先,设计了数字孪生车间调度框架,构建了基于AnyLogic软件的柔性作业车间数字孪生仿真模型。其次,综合考虑最大完工时间、设备能耗及设备总负荷建立柔性作业车间调度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NSGA-Ⅱ进行求解,采用多策略混合种群初始化方法,并对工序、设备编码采用不同的交叉变异策略。最后,基于标准算例与发动机缸盖制造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 多目标优化 数字孪生仿真 AnyLogic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资本流动与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究
11
作者 李程 葛雨晴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94,共11页
基于中国221家商业银行2012—2023年数据,构建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指数,考察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和效果。研究发现,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跨境资本流动主要通过“资金”渠... 基于中国221家商业银行2012—2023年数据,构建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指数,考察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和效果。研究发现,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跨境资本流动主要通过“资金”渠道促进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相较于大型银行,跨境资本流动对中小银行的高质量发展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并且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汇率制度改革前后存在异质性。对相关制度因素进行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存款保险制度在跨境资本流动与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资本流动 商业银行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主要做法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云青 史倩文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21期146-149,共4页
提升内生动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本文在系统分析天津市激发、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主要做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6个方面的对策措施:强化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天津市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规划》;创新农民培训机制,增强农民... 提升内生动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本文在系统分析天津市激发、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主要做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6个方面的对策措施:强化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天津市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规划》;创新农民培训机制,增强农民自我能力;紧紧围绕农民需求,设计乡村发展政策,安排乡村发展项目;加强农村组织化建设;完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发展的政策,密切农业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植根于乡村资源禀赋,实施“就地转换”战略,延长优势资源开发的产业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内生动力 存在问题 对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老龄服务型机器人风险评估与管理
13
作者 王秋惠 夏子怡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4-82,共9页
家庭老龄服务型机器人的研发可以有效减轻社会养老压力,因其开发难度大及管理复杂,在大量投入使用前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十分必要。文中首先基于人因角度对机器人服务过程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依据专家经验获得各风险因素分值并用模糊故障... 家庭老龄服务型机器人的研发可以有效减轻社会养老压力,因其开发难度大及管理复杂,在大量投入使用前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十分必要。文中首先基于人因角度对机器人服务过程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依据专家经验获得各风险因素分值并用模糊故障树分析法,描述底事件发生的模糊性并求其概率。根据故障树建立贝叶斯网络,在Netica软件中建模并进行双向推理,定量分析出各底事件的重要度。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以达到风险的事前预防及事中控制的目的。结果表明:用户感觉被“对象化”对待、情感依赖、社交欲望降低等伦理风险及用户错误操作、频繁操作的人机交互风险发生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服务型机器人 模糊理论 故障树分析 贝叶斯网络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生产居住空间权衡关系解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张佰林 姜广辉 曲衍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53-261,共9页
农村居民点生产居住空间权衡关系解析是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调整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科学基础。社会经济转型期,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生产居住空间逐渐多样化,各类空间呈现此消彼长的权衡变化,显著区别于传统农区村庄生产居住... 农村居民点生产居住空间权衡关系解析是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调整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科学基础。社会经济转型期,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生产居住空间逐渐多样化,各类空间呈现此消彼长的权衡变化,显著区别于传统农区村庄生产居住空间的废弃和空心化。当前研究多将农村居民点视为一个整体,少有对其内在复杂空间的系统解析。该文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概念,基于“权衡类型-驱动力-效应”框架系统解析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生产居住空间权衡关系,并据此提出农村居民点生产居住空间优化的思路。结果表明:1)根据生产居住空间组合关系,将农村居民点生产居住空间权衡类型分为居住-工业空间权衡型、居住-商业空间权衡型、居住-出租空间权衡型、多空间权衡型4类;2)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是引发农村居民点生产居住空间权衡的前提,农户依据其生产生活需求变化能动的改造农村居民点,直接决定了其生产居住空间权衡类型及变化,而土地利用控制及村庄规划缺位则加剧了农村居民点生产居住空间权衡过程;3)农村居民点生产居住空间权衡提高了农户生计水平和农村发展活力,也引发了各类空间混杂和农村人居住环境恶化等问题;4)将农村居民点视为均质空间的重构模式与农户需求相差甚远,未来应通过农村居民点用地多功能复合及功能优化提升,满足建设用地紧缺背景下农户的多元需求和农村居民点生产居住空间优化的目标。研究提出了农村居民点生产居住空间权衡概念,为农村居民点转型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解决农村空间与人居环境混乱,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农村居民点 生产居住空间 权衡 驱动力 效应 村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村域综合修正的宅基地价值测算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以天津市静海区17余万宗宅基地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钰 蔡为民 张佰林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2-72,共11页
研究目的:基于精细化尺度视角测度静海区17余万宗宅基地综合价值,为科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天津市静海区为例,构建宅基地价值总体测算模型,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分析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 研究目的:基于精细化尺度视角测度静海区17余万宗宅基地综合价值,为科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天津市静海区为例,构建宅基地价值总体测算模型,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分析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研究结果:(1)静海区宅基地价值整体以低值区和中值区为主,低值区占比50%,中值区占比44%,高值区占比6%;(2)静海区各乡镇区位修正系数为0.4507~1.1328,自然修正系数为0.0003~1.0246,社会经济修正系数为0.2448~1.1328,宅基地修正系数为0.1587~1.1328,综合修正系数为0.4945~1.9124;(3)静海区宅基地综合价值整体以低值区和中值区为主,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唐官屯镇,中值区主要分布在静海区西南部,低值区分散分布;(4)静海区宅基地综合价值在空间关系上表现为正相关性和高度集聚性,高—高集聚地区主要分布在唐官屯镇和台头镇,低—低集聚地区分散分布于杨成庄乡、蔡公庄镇和双塘镇等地。研究结论:宅基地价值逐级修正测算模型对测算大量宅基地价值数据具有可行性,能够为明晰宅基地价值、宏观掌握宅基地利用状态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价值 综合修正 测算 天津市静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性与冲突双重约束下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研究——以天津市宝坻区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磊 马超前 +1 位作者 王艳霞 郝烁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6-102,共7页
随着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用地空间博弈不断升级,如何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已成为实现城乡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该文以天津市宝坻区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空间适宜性和空间冲突测度内外双重约束出发,... 随着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用地空间博弈不断升级,如何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已成为实现城乡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该文以天津市宝坻区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空间适宜性和空间冲突测度内外双重约束出发,采用综合指标评价、空间冲突指数模型,基于GIS空间互斥矩阵开展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研究。结果表明:1)在空间适宜性与冲突双重约束下,可将宝坻区划分为6类生态管制空间:稳定型生态区(5.12%)、保护型生态区(4.59%)、管控型生态区(0.20%)、修复型生态区(2.20%)、后备生态区(36.59%)和非生态区(51.30%);2)宝坻区稳定型生态区分布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基本一致,达到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71.64%,说明在规模上现有生态保护红线对宝坻区生态安全保护作用明显;3)宝坻区存在生态适宜性等级高低骤变区、高适宜性与高冲突性严重重叠区,且多数生态保护红线与后备生态区和非生态区直接相邻,说明宝坻区生态保护红线的保护难度大,缺少必要的韧性空间作为缓冲区,通过生态空间管制分区能为增加生态空间韧性、突破生态底线保护、实现三生空间和谐共生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空间冲突 管制分区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阻碍了FDI企业进入中国吗?——基于工业污染治理投资中介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叶 温宇静 秦丽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52,共9页
本文在系统梳理环境规制与FDI择址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为样本,利用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比较分析了区域环境规制强度对FDI企业进入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与FDI企业进入负相关。在此基... 本文在系统梳理环境规制与FDI择址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为样本,利用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比较分析了区域环境规制强度对FDI企业进入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与FDI企业进入负相关。在此基础上,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在环境规制对FDI企业进入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短期内日益增强的环境规制不仅能够直接抑制FDI企业进入,而且还能够通过迫使企业加大工业污染治理投资而间接抑制FDI企业进入。但是,长期内日益增强的环境规制并没有挤压企业的研发资金,对FDI企业进入没有显著的影响。这不仅从侧面检验了“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是否成立,而且还为中国下一步推进污染防治工作和制定相关的外资利用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FDI企业进入 工业污染治理投资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化区域撂荒耕地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天柱 张凤荣 +2 位作者 黄敬文 李超 张佰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46-255,共10页
该文以箱包产业发展迅速的河北省高碑店市为研究区,基于1999-2001年、2007-2009年、2015-2017年间18期Landsat TM/OLI数据,采用CART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出研究区的撂荒耕地范围并分析其空间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对CART决策树... 该文以箱包产业发展迅速的河北省高碑店市为研究区,基于1999-2001年、2007-2009年、2015-2017年间18期Landsat TM/OLI数据,采用CART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出研究区的撂荒耕地范围并分析其空间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对CART决策树分类结果进行精度验证,18期影像的分类精度介于87.5%~96.4%之间,可以满足本研究的精度要求。2)高碑店市耕地撂荒类型以季节性(春季)撂荒为主,并且季节性撂荒和常年撂荒的耕地面积均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3)耕地撂荒的主要形式由大规模集中式撂荒向小规模分散式撂荒转变。4)农村工业发展是导致耕地撂荒的主要驱动因素,距离产业中心越近的地区其耕地撂荒率越高;交通条件及耕作半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耕地撂荒,但其影响程度逐年减弱;作物收益水平差距导致耕地撂荒呈现出季节性差异,而耕地流转能有效抑制当地耕地撂荒现象。该研究结果能为全国其他类似地区的撂荒耕地研究提供参考,并对制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遥感 分类 CART决策树 耕地撂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与消费需求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姜弘 李程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89,共7页
本文基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特征,具体研究金融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对金融发展与消费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化比率提高和金融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消费率,其中,金融化比率提高对消费... 本文基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特征,具体研究金融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对金融发展与消费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化比率提高和金融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消费率,其中,金融化比率提高对消费率同时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而金融结构合理化只有直接效应,城乡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不明显;金融发展与消费率之间具有倒U型关系,但目前我国的金融发展是可以提高消费率的;金融发展在城乡收入差距越大的区间对消费率的提高作用越显著,促进作用越大。因此,政策上应该根据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金融发展政策,以促进消费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 金融发展 消费需求 城乡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经济各部门杠杆率、房地产价格与金融风险联动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程 赵艳婷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2-114,共23页
本文首先从资产负债表关联的视角,对实体经济各部门杠杆率和金融风险的联动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利用或有权益分析法和预期损失法测度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最后基于门限结构向量自回归(T-SVAR)模型,刻画了在不同房价区制下杠杆率和金融... 本文首先从资产负债表关联的视角,对实体经济各部门杠杆率和金融风险的联动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利用或有权益分析法和预期损失法测度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最后基于门限结构向量自回归(T-SVAR)模型,刻画了在不同房价区制下杠杆率和金融风险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1)房地产价格与各部门杠杆率互相推动;(2)总体上居民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政府和企业的债务风险,并推高了金融风险;(3)低房价阶段,各部门杠杆率和金融风险互相降低,说明银行信贷此时投放比较理性,有加杠杆的空间;(4)在高房价阶段,政府杠杆率上升导致企业杠杆率和金融风险提高,金融风险则降低了政府杠杆率,说明此时应该侧重控制政府债务积累;(5)各部门杠杆率增速上升也会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对居民杠杆率增速过快、政府债务和高房价的联动需格外关注;同时,应该稳定房价,促进金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风险 实体经济杠杆率 T-SVAR模型 或有权益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