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苯硫醚短纤维纺丝油剂的研制 被引量:4
1
作者 徐进云 魏俊富 杨洪祥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49,共4页
采用了烷基磷酸酯盐、烷基醚磷酸酯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复合抗静电体系,并以特种聚醚为摩擦调整剂,开发出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较高的油膜强度、适宜的摩擦特性以及良好表面特性的聚苯硫醚短纤维纺丝油剂.实践表明:该油剂具有很好的可... 采用了烷基磷酸酯盐、烷基醚磷酸酯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复合抗静电体系,并以特种聚醚为摩擦调整剂,开发出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较高的油膜强度、适宜的摩擦特性以及良好表面特性的聚苯硫醚短纤维纺丝油剂.实践表明:该油剂具有很好的可纺性、梳理性和成纱性,能满足聚苯硫醚短纤维纺丝和后加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短纤维 磷酸酯 烷基醚 油剂 摩擦 抗静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抗静电性 被引量:6
2
作者 郑帼 焦晓芳 孙玉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47,61,共6页
为了研究月桂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性及抗静电性,以月桂酸咪唑啉中间体、氯乙酸钠为原料经季铵化反应合成了月桂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考察物料配比等因素对其水溶性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季铵化反应条件,并探讨了季铵化反... 为了研究月桂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性及抗静电性,以月桂酸咪唑啉中间体、氯乙酸钠为原料经季铵化反应合成了月桂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考察物料配比等因素对其水溶性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季铵化反应条件,并探讨了季铵化反应条件对其抗静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季铵化反应条件为物料配比1∶2、反应温度80~90℃、反应时间4 h、pH=7.5~8.5、氯乙酸钠的加料方式为滴加、固含量质量分数40%;在最佳的季铵化反应条件下,月桂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抗静电性最好,比电阻值可达到7.45 M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酸咪唑啉中间体 氯乙酸钠 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 抗静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对芳砜纶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彭浩凯 郑帼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125,132,共5页
用等离子体在氧气环境对芳砜纶(PSA)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分析纤维改性前后断裂强度、摩擦性能和润湿性能的变化。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纤维表面的形貌和化学元素变化。结果表明,等离子处理后的芳砜纶纤维,断裂... 用等离子体在氧气环境对芳砜纶(PSA)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分析纤维改性前后断裂强度、摩擦性能和润湿性能的变化。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纤维表面的形貌和化学元素变化。结果表明,等离子处理后的芳砜纶纤维,断裂强度变化较小,摩擦性能增强,润湿性能有大幅度提高;纤维表面随处理时间延长粗糙度增加,纤维表面碳元素含量下降、氧元素含量增加,纤维表面极性基团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等离子体处理 表面改性 芳砜纶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吸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类微乳液的相变过程中电导率和黏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燕军 刘鹏雷 +2 位作者 吴波 郑帼 邵建楠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24,共6页
以月桂酸聚氧乙烯和聚乙二醇二油酸酯为乳化剂,以油酸酯为油相,制备了不同乳化剂配比和不同油相含量的微乳液,研究了乳液浓度对其电导率和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乳液浓度的增大,乳液出现由水包油(O/W)型转变为油包水(W/O)型的相... 以月桂酸聚氧乙烯和聚乙二醇二油酸酯为乳化剂,以油酸酯为油相,制备了不同乳化剂配比和不同油相含量的微乳液,研究了乳液浓度对其电导率和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乳液浓度的增大,乳液出现由水包油(O/W)型转变为油包水(W/O)型的相变过程;其伴随的电导率变化和黏度变化有着对应的关系:当电导率升高至平稳阶段对应于黏度的缓慢上升阶段,乳液属于O/W型;当电导率急剧下降阶段对应于黏度的突变阶段,乳液处于相转变(O/W和W/O共存)阶段;当电导率很低且缓慢下降阶段对应于黏度缓慢下降的阶段,乳液属于W/O型;此外,聚醚类化合物可明显降低乳液相转变过程的黏度,其中异构醇聚醚的效果最佳,在添加量为0.5%(质量分数,下同)时,黏度降低的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相变 电导率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氟沙星-锌(Ⅱ)水醇体系中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印迹方式 被引量:2
5
作者 皇甫风云 王兵 孙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6-170,共5页
以诺氟沙星与锌离子的配合物为模板分子,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水醇溶剂中成功地制备了诺氟沙星-锌(Ⅱ)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紫外,红外对其金属配合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锌离子是通过与诺氟沙星中3位的羧基、4位的... 以诺氟沙星与锌离子的配合物为模板分子,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水醇溶剂中成功地制备了诺氟沙星-锌(Ⅱ)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紫外,红外对其金属配合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锌离子是通过与诺氟沙星中3位的羧基、4位的酮基及4-乙烯基吡啶的N原子形成三元配合物而进行金属印迹作用。等温吸附与选择性识别实验结果表明,金属存在下聚合物的吸附性能最佳,制备的聚合物对氧氟沙星及酮洛芬的分离因子分别为1.86和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印迹聚合物 配位方式 诺氟沙星 锌(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氟沙星-Zn^2+金属分子印迹膜色谱的制备及性能
6
作者 皇甫风云 王兵 孙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9-132,共4页
将膜色谱技术和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制备了诺氟沙星-Zn2+金属分子印迹膜色谱。采用扫描电镜分别观察了聚合物和膜色谱的结构,并考察了不同印迹聚合物填充量对膜色谱的纯水通量和对目标分子的吸附识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阶段性升温沉... 将膜色谱技术和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制备了诺氟沙星-Zn2+金属分子印迹膜色谱。采用扫描电镜分别观察了聚合物和膜色谱的结构,并考察了不同印迹聚合物填充量对膜色谱的纯水通量和对目标分子的吸附识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阶段性升温沉淀聚合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微球粒径均一,适合做膜填充吸附剂。随着填充量的增加可以明显观察到膜内的填充物增加,膜色谱的结构变致密。当填充量为45%(质量分数,下同)、聚偏氟乙烯(PVDF)16%、聚乙二醇(PEG)-400 15%、聚乙烯吡咯烷酮(PVP)3%;铸膜液温度为50℃,凝固浴温度为20℃时制备得到的诺氟沙星-Zn2+金属分子印迹膜色谱的吸附容量为72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色谱 分子印迹 诺氟沙星 水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HMCM-22/PW分子筛催化合成十二烷基磷酸酯
7
作者 刘燕军 郭明明 邵建楠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71,共6页
用磷钨酸(PW)以浸渍法改性HMCM-22分子筛,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HMCM-22分子筛原有的结构和特征未发生变化;在应用于十二醇与五氧化磷(P_2O_5)摩尔比为2∶1的合成单十二烷基酯化... 用磷钨酸(PW)以浸渍法改性HMCM-22分子筛,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HMCM-22分子筛原有的结构和特征未发生变化;在应用于十二醇与五氧化磷(P_2O_5)摩尔比为2∶1的合成单十二烷基酯化反应中,产物中单酯的选择性有了显著的提高,说明PW与HMCM-22分子筛的活性中心发生了协同作用促进了酯化反应的进行,同时也表明该催化剂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在催化剂用量为总反应物的1.5%,加水的量为6.5%,PW的负载量为4%,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单酯的选择性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钨酸 HMCM-22分子筛 单十二烷基磷酸酯 浸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聚醚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海菊 皇甫风云 +2 位作者 白云东 李建庭 孔媛媛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17,共4页
针对聚醚砜亲水性差的问题,以氯磺酸为磺化剂对聚醚砜进行磺化,制得不同磺化度的磺化聚醚砜及磺化聚醚砜分离膜.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A)对磺化聚醚砜进行了表征,并对分离膜水通量进行了测定.... 针对聚醚砜亲水性差的问题,以氯磺酸为磺化剂对聚醚砜进行磺化,制得不同磺化度的磺化聚醚砜及磺化聚醚砜分离膜.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A)对磺化聚醚砜进行了表征,并对分离膜水通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磺化度的提高,磺化聚醚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在质子性极性溶剂中的溶解性增加,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的溶解性降低;亲水性提高,分离膜的水通量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 磺化聚醚砜 磺化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反渗透膜基膜的制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谢颂京 孔媛媛 +1 位作者 皇甫风云 王兵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74,89,共5页
以聚砜(PSF)为溶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聚乙二醇(PEG)为添加剂制备铸膜液。一定温度下,通过调节PSF含量、PEG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添加量,研究不同的铸膜液组成对基膜水通量、截留率、水接触角、耐压密性和膜截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 以聚砜(PSF)为溶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聚乙二醇(PEG)为添加剂制备铸膜液。一定温度下,通过调节PSF含量、PEG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添加量,研究不同的铸膜液组成对基膜水通量、截留率、水接触角、耐压密性和膜截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膜的水通量随PSF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截留率升高但幅度较小,耐压密性增强。同一相对分子质量的PEG随着PEG含量的增加,通量先增加后减小,截留率变化不大,耐压密性先减小后增大但最终耐压密性低于初始耐压密性。同一含量的PEG随着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通量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截留率变化不大,耐压密性呈减小趋势。综合考虑,选择PSF、NMP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1%、71%,质量分数8%的PEG-2000作添加剂改性PSF基膜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添加剂 聚砜 反渗透膜 基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式复合反渗透膜基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刚 皇甫风云 +1 位作者 孔媛媛 李海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50,共4页
以聚砜(PSF)、聚乙二醇(PEG)、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原料,采用相分离技术通过不同的配比关系制备适合卷式复合反渗透膜的聚砜基膜,考查了3种原料的不同添加量对聚砜基膜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制作工艺可以制备出具有较好抗... 以聚砜(PSF)、聚乙二醇(PEG)、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原料,采用相分离技术通过不同的配比关系制备适合卷式复合反渗透膜的聚砜基膜,考查了3种原料的不同添加量对聚砜基膜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制作工艺可以制备出具有较好抗压性的聚砜基膜,PSF、PEG-1000质量分数分别为24%、22%的配比制备的反渗透膜的基膜,在0.2 MPa测试压力下其纯水通量为433.7 L/(m2·h),水接触角为5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复合膜 基膜 聚砜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丝油剂中脂肪酸酯类平滑剂的抗氧化及热稳定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鹏雷 姜鹏飞 +1 位作者 刘燕军 郑帼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72,共5页
为优化油剂的抗氧化和热稳定性,运用烘箱加速氧化法模拟实际纤维生产过程中油酯使用的热温环境,通过酸值、过氧化值、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等多种测试手段,对添加了5种酚类抗氧剂的季戊四醇油酸酯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抗氧... 为优化油剂的抗氧化和热稳定性,运用烘箱加速氧化法模拟实际纤维生产过程中油酯使用的热温环境,通过酸值、过氧化值、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等多种测试手段,对添加了5种酚类抗氧剂的季戊四醇油酸酯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抗氧剂的加入可改善脂肪酸酯类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减少热分解发烟量,有效提高纺丝油剂的抗氧化性能;抗氧剂的添加可显著抑制油酯受热后的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升高,且抗氧化剂A的效果最好。通过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表明:抗氧剂A在油酯中的添加量为0.4%~1.0%时作用效果最佳,其热重曲线中质量损失50%的分解温度提高13.23℃,氧化诱导温度提高了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丝油剂 平滑剂 热稳定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