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目标的自动选取与跟踪 被引量:2
1
作者 罗菁 牛莹 +1 位作者 修春波 魏世安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74,共5页
为了提高连续自适应均值漂移跟踪方法在复杂背景中的跟踪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显著性色度特征的运动目标自动选取及跟踪方法.利用高斯混合模型确定出目标模板,根据目标模板与其背景区色度直方图的对比确定出目标的显著性色度等级,将目标模... 为了提高连续自适应均值漂移跟踪方法在复杂背景中的跟踪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显著性色度特征的运动目标自动选取及跟踪方法.利用高斯混合模型确定出目标模板,根据目标模板与其背景区色度直方图的对比确定出目标的显著性色度等级,将目标模板中具有显著性色度等级的区域确定为跟踪目标.根据跟踪目标的色度直方图模型利用反向投影建立跟踪图像的概率分布图,采用自适应均值漂移方法实现目标跟踪.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取目标的显著性色度等级,从而确定出易于区分背景的跟踪目标,可有效抑制背景对目标跟踪的影响,改善复杂背景情况下目标跟踪的性能,单帧平均跟踪时间小于15 ms,满足跟踪系统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 自动选取 目标跟踪 显著性 复杂背景 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6
2
作者 杨庆新 陈海燕 +2 位作者 徐桂芝 孙民贵 傅为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13,共8页
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主要的无接触电能传输方式有远场辐射、电磁共振和电磁感应直接耦合三种。远场辐射采取微波或激光来传递能量,频率最高,传输距离最远,效率也较低。电磁共振采用频率为MHz范围的谐振频率实现... 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主要的无接触电能传输方式有远场辐射、电磁共振和电磁感应直接耦合三种。远场辐射采取微波或激光来传递能量,频率最高,传输距离最远,效率也较低。电磁共振采用频率为MHz范围的谐振频率实现电能在波长范围内的中等距离高效率传输。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电能传输技术相对比较成熟,频率较低,传输距离相对很小,传输效率较高。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三种电能传输方式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给出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也展示了一些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接触 电能传输 感应耦合 磁共振耦合 辐射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风速序列短期预测方法 被引量:119
3
作者 修春波 任晓 +1 位作者 李艳晴 刘明凤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3-259,共7页
分析了卡尔曼滤波在风速序列预测分析中的应用机理,构造了用于风速序列预测分析的迟滞神经网络,并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将其与ARMA模型相融合,实现了风速序列的混合预测。通过修改激励函数的方式将迟滞特性引入神经网络,网络的权值采用梯... 分析了卡尔曼滤波在风速序列预测分析中的应用机理,构造了用于风速序列预测分析的迟滞神经网络,并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将其与ARMA模型相融合,实现了风速序列的混合预测。通过修改激励函数的方式将迟滞特性引入神经网络,网络的权值采用梯度寻优的方式确定,迟滞参数利用遗传算法进行确定。系统的状态方程采用ARMA模型建立,将迟滞神经网络对风速序列的预测结果作为测量方程的测量值。混合预测方法能减小单一预测机制造成的同一性质误差的累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迟滞神经网络的预测性能优于传统BP神经网络,而混合预测方法的预测性能优于单一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曼滤波 风速序列 神经网络 ARMA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BUS协议的触摸屏与TMS320F2812串行通信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袁臣虎 王臻 +2 位作者 李秀艳 林志贵 李现国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3-67,共5页
为实现触摸屏与TMS320F2812之间的直接可靠通信,对基于MODBUS协议的触摸屏与TMS320F2812的异步串行通信方法进行研究.通信系统的硬件由具有标准RS232/485接口的TP760-T型触摸屏与TMS320F2812的异步串行接口SCI连接而成,通信由触摸屏发起... 为实现触摸屏与TMS320F2812之间的直接可靠通信,对基于MODBUS协议的触摸屏与TMS320F2812的异步串行通信方法进行研究.通信系统的硬件由具有标准RS232/485接口的TP760-T型触摸屏与TMS320F2812的异步串行接口SCI连接而成,通信由触摸屏发起,DSP做下位机.通信系统软件采用MODBUS协议的RTU数据传输格式编程.通过测试验证,通信速率可达9 600 bps以上,数据传输稳定可靠且实时性好,实现了良好的人机交互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BUS协议 触摸屏 TMS320F2812 串行通信 RS2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DC中电力变压器直流偏磁屏蔽效应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赵志刚 赵新丽 +4 位作者 程志光 刘福贵 刘兰荣 汪友华 杨庆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5-52,共8页
为了研究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VDC)中电力变压器发生直流偏磁状况时,由导磁钢板和取向硅钢片组成的屏蔽构件在漏磁场激励下的电磁性能,本文提出并建立了基于漏磁补偿的实验模型进行了详细地实验研究和仿真分析。重点考察不同直流偏磁激励... 为了研究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VDC)中电力变压器发生直流偏磁状况时,由导磁钢板和取向硅钢片组成的屏蔽构件在漏磁场激励下的电磁性能,本文提出并建立了基于漏磁补偿的实验模型进行了详细地实验研究和仿真分析。重点考察不同直流偏磁激励下变压器磁屏蔽结构中的杂散损耗和磁通分布,研究交流激励源和直流激励源之间的交叉作用对屏蔽构件损耗特性的影响。通过详细的模型实验分别获得了电力变压器磁屏蔽构件在标准的正弦激励作用和不同直流偏置磁场强度作用时的损耗和磁通分布情况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采用等效均匀化磁导率、电导率处理方法计算电力变压器磁屏蔽构件杂散损耗的工程实用措施。不同直流偏磁激励条件下模型杂散损耗的计算结果和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所得结果和结论有助于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电力变压器磁屏蔽的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直流偏磁 取向硅钢片 各向异性 损耗 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缺陷检测综述 被引量:47
6
作者 罗菁 董婷婷 +1 位作者 宋丹 修春波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2014年第9期1041-1048,共8页
基于机器视觉的表面缺陷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视觉检测各个领域中,它是确保自动化生产中产品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表面缺陷检测技术仍然面临着缺陷和非缺陷区域之间的低对比度,噪音和细微缺陷的相似性,检测速度慢和识别... 基于机器视觉的表面缺陷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视觉检测各个领域中,它是确保自动化生产中产品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表面缺陷检测技术仍然面临着缺陷和非缺陷区域之间的低对比度,噪音和细微缺陷的相似性,检测速度慢和识别精度低等难题。为此,给出了近年来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将表面检测技术分为3类:统计法、频谱法和模型法。对几种典型的表面缺陷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比较,包括特征提取、识别算法和算法性能,并分析了方法有效性的原因。最后,总结了表面缺陷检测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检测 缺陷检测 缺陷分类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爱泼斯坦方圈组合和损耗加权处理技术的取向电工钢磁性能扩展模拟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志刚 赵新丽 +6 位作者 程志光 刘福贵 范亚娜 刘涛 韩贵胜 汪友华 杨庆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4-21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爱泼斯坦方圈族(包括标准25cm爱泼斯坦方圈、缩比的17.5cm和20cm爱泼斯坦方圈)和二级加权处理方法对爱泼斯坦测试数据,包括有效磁路长度、比损耗、励磁功率,进行处理的晶粒取向电工钢磁性能扩展模拟方法。详细地考察了励... 提出了一种基于爱泼斯坦方圈族(包括标准25cm爱泼斯坦方圈、缩比的17.5cm和20cm爱泼斯坦方圈)和二级加权处理方法对爱泼斯坦测试数据,包括有效磁路长度、比损耗、励磁功率,进行处理的晶粒取向电工钢磁性能扩展模拟方法。详细地考察了励磁频率、试样剪切角度和环境温度对爱泼斯坦方圈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爱泼斯坦方圈组合以及二级加权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建立取向电工钢损耗模拟模型,从而更加准确地确定了取向电工钢的损耗,改善并提高了爱泼斯坦磁性能测试数据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泼斯坦测试 励磁功率 取向电工钢 有效磁路长度 比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开关磁阻电机磁链特性检测与神经网络建模 被引量:22
8
作者 薛梅 夏长亮 +1 位作者 王慧敏 谢细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73,共6页
基于实测磁化曲线提出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小波神经网络磁链模型。设计了基于DSP的开关磁阻电机磁链特性检测系统,在上位机中采用离散方法计算磁链值,获得不同角位置下的电机磁化曲线族;利用实测磁链特性建立神经网络模型,选择Mexican hat... 基于实测磁化曲线提出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小波神经网络磁链模型。设计了基于DSP的开关磁阻电机磁链特性检测系统,在上位机中采用离散方法计算磁链值,获得不同角位置下的电机磁化曲线族;利用实测磁链特性建立神经网络模型,选择Mexican hat小波函数作为隐层激励函数,采用下降梯度法对网络进行训练以确定模型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开关磁阻电机小波神经网络磁链模型具有较小的误差和较强的泛化能力,对实现开关磁阻电机在线优化控制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 磁链特性 小波神经网络 DSP TMS320F28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布熵的电磁脉冲涡流无损检测方法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荣华 刘珊 +3 位作者 张牧 刘建旭 王琦 王化祥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04-811,共8页
提出了一种估计非铁磁性金属材料表面及内部微小缺陷几何特征的新方法,在一种平面轴对称双线圈的脉冲电流激励下,测量材料表面三维磁通密度的时空分布情况,沿激励线圈法向对称轴计算三维磁通密度模的空间滑动移除模糊熵。研究结果表明,... 提出了一种估计非铁磁性金属材料表面及内部微小缺陷几何特征的新方法,在一种平面轴对称双线圈的脉冲电流激励下,测量材料表面三维磁通密度的时空分布情况,沿激励线圈法向对称轴计算三维磁通密度模的空间滑动移除模糊熵。研究结果表明,由材料微小缺陷所造成的电导率局部突变会增加磁场空间分布的无序程度,从而引起熵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缺陷几何尺寸的增加与熵的增加呈单调递增关系,利用该方法可有效检测金属铝板表面及内部的微小缺陷,并估计出缺陷的几何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涡流 无损检测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数字智能LED植物补光灯控制系统 被引量:21
10
作者 徐秀知 王淑凡 +1 位作者 王巍 牛萍娟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6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多参数可编程的全数字LED植物补光灯控制系统,基于CPLD设计了控制系统的控制盒、智能驱动器及LED植物补光灯头;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了控制盒与智能驱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协议,并进行了功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针对不同植物... 提出了一种多参数可编程的全数字LED植物补光灯控制系统,基于CPLD设计了控制系统的控制盒、智能驱动器及LED植物补光灯头;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了控制盒与智能驱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协议,并进行了功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针对不同植物、或同一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光质需求,有效地控制不同地址的LED植物灯红、蓝两基色达到预设的光照度灰度值,并输出相应的PWM占空比,满足植物按需补光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LD 全数字 智能控制 LED PW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刺激穴位对人体神经功能调节作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桂芝 张秀 +2 位作者 杨庆新 杨硕 颜威利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37,共4页
针灸的基本作用在于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本质是通过针刺产生的生物信息调整机体的功能。磁刺激以其诸多优点在人体神经功能调控、疾病治疗与康复理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成效,与传统针灸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处。本文在分析磁刺激和... 针灸的基本作用在于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本质是通过针刺产生的生物信息调整机体的功能。磁刺激以其诸多优点在人体神经功能调控、疾病治疗与康复理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成效,与传统针灸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处。本文在分析磁刺激和针灸对人体神经调节功效基础上,将磁刺激技术和传统的经络理论相结合,采用脉冲磁场刺激穴位,同时采集诱发的脑电信号,利用样本熵分析不同刺激频率下脑电信息的差异,研究磁刺激穴位对大脑神经功能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刺激 穴位 脑电信号 神经功能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漏磁通补偿的导磁钢板直流偏磁杂散损耗特性模拟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志刚 程志光 +4 位作者 刘福贵 刘洋 刘兰荣 汪友华 杨庆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8-44,共7页
为了研究电力变压器内部由导磁钢板(Q235B)组成的结构件(如铁心拉板、变压器油箱等)在直流偏磁工作状态下的杂散损耗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漏磁通补偿的杂散损耗模拟方法,设计和研制了相关的实验模型,并进行了详细地实验研究和对比... 为了研究电力变压器内部由导磁钢板(Q235B)组成的结构件(如铁心拉板、变压器油箱等)在直流偏磁工作状态下的杂散损耗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漏磁通补偿的杂散损耗模拟方法,设计和研制了相关的实验模型,并进行了详细地实验研究和对比分析。重点考察不同程度的直流偏磁激励下导磁钢板的杂散损耗和漏磁通分布,研究交流激励和直流激励之间的交叉作用对杂散损耗特性的影响。通过详细地模型实验研究,分别获得了电力变压器内由导磁钢板组成的结构件在标准的正弦激励作用和直流偏置激励作用时的杂散损耗和漏磁通的分布情况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所得实验数据、结果和结论可为电力变压器的电磁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直流偏磁 导磁钢板 杂散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脑电的互信息和同步性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红利 王江 +1 位作者 邓斌 魏熙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6期19-22,47,共5页
脑电(EEG)分析是研究癫痫的一个重要手段。以临床采集的健康对象和癫痫患者的头皮EEG为研究对象,计算不同导联EEG数据之间的排序互信息,结果表明癫痫患者不同导联之间的互信息明显高于健康对象,因此,排序互信息可以作为癫痫疾病诊断的... 脑电(EEG)分析是研究癫痫的一个重要手段。以临床采集的健康对象和癫痫患者的头皮EEG为研究对象,计算不同导联EEG数据之间的排序互信息,结果表明癫痫患者不同导联之间的互信息明显高于健康对象,因此,排序互信息可以作为癫痫疾病诊断的重要特征。以排序互信息为依据,对癫痫脑电进行了同步性的分析,结果表明癫痫患者左脑区域内、右脑区域内及左右脑区之间的信息交流明显增强,即其同步性强于健康对象。互信息和同步性的分析方法还可对癫痫发作前期和发作阶段的EEG进行分析,对癫痫发作作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脑电图 递归图 互信息 同步性 相空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热路法的LED阵列散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建新 牛萍娟 +1 位作者 李红月 孙连根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6-522,共7页
针对一款阵列型大功率LED投光灯的散热特点,建立了关键散热结构的物理模型,并基于等效热路法选用能正确表达其热传导和热对流性能的数学模型,进而遵循本文设计的计算流程能快速计算出自然对流边界条件下的散热性能。通过与红外热像仪的... 针对一款阵列型大功率LED投光灯的散热特点,建立了关键散热结构的物理模型,并基于等效热路法选用能正确表达其热传导和热对流性能的数学模型,进而遵循本文设计的计算流程能快速计算出自然对流边界条件下的散热性能。通过与红外热像仪的实测温度进行比较,发现二者数据吻合性好,误差仅为+1.08%。随后经散热器关键结构参数对散热性能的影响趋势分析可以看出:肋片间距对投光灯模型存在明显的最优选择,宜采用5 mm的肋片间距;增加肋片高度和减薄肋片厚度均能提升模型的散热性能,但建议须同时考虑减重、成本和可加工性,以获取更适宜的肋片高度(24 mm)和厚度(1~2 mm)。等效热路法可作为同类型LED灯具结构散热性能分析与优化的一种便捷而有效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阵列 等效热路法 自然对流 散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纹投影三维形貌测量的变分模态分解相位提取 被引量:10
15
作者 朱新军 邓耀辉 +2 位作者 唐晨 宋丽梅 郭庆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18-2324,共7页
针对条纹投影三维形貌测量涉及的相位提取,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单幅条纹投影相位提取方法。通过建立变分模态分解模型和极小化变分模态分解将单幅投影条纹图分解成背景部分、条纹部分和噪声部分。然后对得到条纹部分进行Hilber... 针对条纹投影三维形貌测量涉及的相位提取,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单幅条纹投影相位提取方法。通过建立变分模态分解模型和极小化变分模态分解将单幅投影条纹图分解成背景部分、条纹部分和噪声部分。然后对得到条纹部分进行Hilbert变换和反正切变换得到包裹相位;对其进行质量导向相位解包裹和Zernike多项式去载频得到解包裹相位。将该方法与Fourier变换、连续小波变换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相位提取方法相位误差为3.14×10-4,小于Fourier变换和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对应的误差3.30×10-4和6.52×10-4。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处理具有边缘信息投影条纹图时具有优势,能够提取出更准确的相位信息,可有效地用于含边缘不连续和突起的三维物体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纹投影 三维形貌测量 变分模态分解 相位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社区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红利 刘元建 +3 位作者 张荣华 柳干 王舒欢 修春波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67,共4页
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传统心电监护系统相结合,以Zig Bee和蓝牙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动切换工作模式和自动诊断功能的无线社区心电监护系统,可以完成心电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在线诊断、异常报警与无线传输等功能.系统... 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传统心电监护系统相结合,以Zig Bee和蓝牙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动切换工作模式和自动诊断功能的无线社区心电监护系统,可以完成心电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在线诊断、异常报警与无线传输等功能.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室内外工作状态,保证了24小时全天候监护,其自嵌的心电分析算法可以实时分析采集的心电信号,自动提取心电信号中的疾病特征与专家库中的信号进行对比,实现有关心脏疾病的自动诊断和报警.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社区心电监护系统,可以准确采集心电信号并诊断,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在社区心电监护系统上,有利于对社区心脏疾病患者进行统一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 无线传感器网络 监护系统 ZIGBEE 社区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可调光DC-DC恒流源的设计 被引量:16
17
作者 付贤松 李圆圆 +3 位作者 孔旭东 王婷 郭娜娜 张娇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9-74,共6页
针对目前LED驱动器存在的电流稳定度低、功耗大、可靠性差等问题,利用MSP430G2553单片机,融合智能控制算法理念,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基于数字PID算法的高精度可调LED恒流驱动器。文中详细介绍了DC-DC恒流源的设计过程及测试结果,此恒流源可... 针对目前LED驱动器存在的电流稳定度低、功耗大、可靠性差等问题,利用MSP430G2553单片机,融合智能控制算法理念,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基于数字PID算法的高精度可调LED恒流驱动器。文中详细介绍了DC-DC恒流源的设计过程及测试结果,此恒流源可由0~50V的直流电压供电,具有软启动电路和过流保护功能,通过键盘按键和安卓手机可在1~48W范围内进行智能无闪烁调光,输出稳定电流0~2.4A可调,效率达到92%,恒流源精度小于0.57%,变负载恒流稳定性小于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恒流源 PID算法 调光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在线估算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黄鹏 苗长云 +1 位作者 黄雷 李鸿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176,共5页
在矢量控制坐标变换的基础上,针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IPMSM)d、q轴电感不相等的特性,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用极值原理推导出在输出转矩一定时所需要的最小d、q轴电流应满足的关系式。在系统容... 在矢量控制坐标变换的基础上,针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IPMSM)d、q轴电感不相等的特性,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用极值原理推导出在输出转矩一定时所需要的最小d、q轴电流应满足的关系式。在系统容量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id=0控制显著提高系统的低速转矩及动态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到电感饱和效应,对电机关键参数Ld、Lq进行了在线自适应估算,给出了适于工程应用的近似算法并应用于工程实践。最后对id=0控制、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系统的转矩输出能力,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参数自适应估算 饱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ECT/CT双模融合系统成像方法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琦 张荣华 +1 位作者 王金海 王化祥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38-1346,共9页
过程成像(PT)技术以两相/多相流为主要测量对象。ECT/CT双模融合可拓宽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的测量范围,实现信息的互补与融合。设计了ECT/CT双模态传感器,提出测量数据融合方法及其成像数学模型。针对融合后数据采集量增大,影响系统响应速... 过程成像(PT)技术以两相/多相流为主要测量对象。ECT/CT双模融合可拓宽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的测量范围,实现信息的互补与融合。设计了ECT/CT双模态传感器,提出测量数据融合方法及其成像数学模型。针对融合后数据采集量增大,影响系统响应速度的问题,基于压缩感知原理,对测量数据随机采样,并运用L1正则化算法重建图像,在不影响成像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成像速度,以适应在线观测与控制多相流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融合 压缩感知 稀疏表达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LED散热器性能的双目标优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建新 牛萍娟 +2 位作者 武志刚 王景祥 李红月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6-141,165,共7页
为满足大功率LED散热器急需增强散热性能且减轻重量的设计要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和遗传算法两种优化方法,对芯片结温和肋片重量实施了双目标优化。在确定优化变量时,借鉴了前期的研究结果,选择肋片的间距、高度和厚度为待优化的结构变... 为满足大功率LED散热器急需增强散热性能且减轻重量的设计要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和遗传算法两种优化方法,对芯片结温和肋片重量实施了双目标优化。在确定优化变量时,借鉴了前期的研究结果,选择肋片的间距、高度和厚度为待优化的结构变量,并依据建议结构设置了各变量的约束范围,进而采用等效热路法和肋片重量表达式分别计算出不同变量组合情况下的芯片结温和肋片重量。在实施散热器结构优化的过程中,介绍了两种优化方法的具体执行方案,二者均需要采用权重加合法来构建双目标优化的评价函数。从双目标优化前后的效果对比可以看出,两种方法均能提供合理的Pareto最优解,优化效果明显,且遗传算法能提供更加多样的优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LED 散热器 双目标优化 正交试验设计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