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水性聚丙烯膜用于水中提气的研究
1
作者 陈华艳 倪文彧 +4 位作者 贾悦 高启君 武春瑞 王暄 吕晓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0007-20011,共5页
膜法水中提气具有体积小,运行成本低、无污染、操作简便安全等优点,在水下供氧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聚丙烯(PP)中空纤维疏水膜进行水中提气的实验研究,考察了膜丝结构、操作条件、组件形式等对提气通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内... 膜法水中提气具有体积小,运行成本低、无污染、操作简便安全等优点,在水下供氧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聚丙烯(PP)中空纤维疏水膜进行水中提气的实验研究,考察了膜丝结构、操作条件、组件形式等对提气通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内径越小,装填密度越小,流速增大,真空度越高,提气通量是越大。提气方向与水流成反方向流动时,有利于提气通量提高。进水为淡水时提气通量高于进水为海水。具有多孔中心管的膜组件比无中心管的膜组件提气通量高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法水中提气 提气通量 疏水膜 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聚合中单体结构对复合支撑液膜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士强 贾悦 +4 位作者 吕晓龙 武春瑞 王暄 高启君 陈华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007-9011,共5页
以界面聚合法在支撑液膜的支撑体基膜表面形成一层亲水层,研究了界面聚合改性过程及水相单体结构对复合支撑液膜渗透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以膜表面zeta电位、接触角、透油速率和液膜萃取过程传质通量衰减率对复合膜性能加以表征。结果显示... 以界面聚合法在支撑液膜的支撑体基膜表面形成一层亲水层,研究了界面聚合改性过程及水相单体结构对复合支撑液膜渗透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以膜表面zeta电位、接触角、透油速率和液膜萃取过程传质通量衰减率对复合膜性能加以表征。结果显示,界面聚合时先浸水相再浸油相,膜表面的荷负电性强,有利于金属阳离子(以Ni(Ⅱ)为代表)的传输。支撑液膜萃取镍(Ⅱ)结果显示,原膜传质通量在30h内由358.2mg/(m2·h)降为0,而赖氨酸分子因具有强亲水基团羧基且脂肪链的引入会增加聚合物大分子的柔曲度,以其制备的复合液膜支撑体表面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对液膜相的锁闭能力较强,Ni(Ⅱ)的传质通量在30h内仅衰减28.3%,有利于增强支撑液膜在长期运行中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液膜 界面聚合 稳定性 透油速率 传质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碱法制碱中基于直接接触膜蒸馏原理的膜吸收氨回用技术
3
作者 孙伟 高启君 +4 位作者 吕晓龙 陈华艳 武春瑞 王暄 贾悦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8-123,共6页
氨碱法制碱中,为回收氨,氨冷却塔产生的冷凝氨液需经二次蒸氨工序,因此过程能耗高;循环回用的高含水率氨,降低了氨化工序中精盐水的浓度,最终限制了钠利用率的提高.本文采用精盐水作为吸收液,研究基于直接接触膜蒸馏原理的膜吸收氨回用... 氨碱法制碱中,为回收氨,氨冷却塔产生的冷凝氨液需经二次蒸氨工序,因此过程能耗高;循环回用的高含水率氨,降低了氨化工序中精盐水的浓度,最终限制了钠利用率的提高.本文采用精盐水作为吸收液,研究基于直接接触膜蒸馏原理的膜吸收氨回用技术.将模拟冷凝氨液中的氨转移到精盐水中而被吸收,同时抑制与氨传质同向的水传质过程,从而降低回用氨的含水率,节省水的汽化相变热.实验研究了膜吸收组件用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疏水膜丝内径ri和组件装填密度δ、吸收液与原料液进入膜组件时的温度差ΔT对膜吸收氨回用过程性能的影响.当ri为0.80mm,δ为16.8%,ΔT为9℃时,氨通量为1.17kg/(m^2·h),水通量仅为0.04kg/(m^2·h),表明该技术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吸收 直接接触膜蒸馏 氨回用 含水率 氨碱法制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剂高碘酸钠诱发多巴胺自聚合在MBfR膜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袁晓彤 郭东岳 +2 位作者 王暄 吕晓龙 张利娟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41,共6页
针对膜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Biofilm Reactor,MBfR)研究中疏水性微孔膜氧传质性能不佳等问题,采用自聚合法(多巴胺为单体)对自制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表面改性,并选用高碘酸钠(Sodium Periodate,SP)为氧化剂,研究氧化... 针对膜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Biofilm Reactor,MBfR)研究中疏水性微孔膜氧传质性能不佳等问题,采用自聚合法(多巴胺为单体)对自制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表面改性,并选用高碘酸钠(Sodium Periodate,SP)为氧化剂,研究氧化剂SP投加对于多巴胺自聚合过程、改性膜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投加SP相比,投加SP能够通过加速多巴胺的自聚合及聚多巴胺在膜表面的沉积,大大缩短多巴胺表面改性时间(自24h降至6h),同时获得适用于MBfR技术的机械性能、亲水性能、氧传质性能良好的多巴胺改性膜,改性膜接触角自原膜76.5°降低至33.4°,氧总转移系数自原膜0.78×10^(-2) min^(-1)提高为1.58×10^(-2) min^(-1)(原膜的2.03倍).此外SP的投加还可以提高改性膜在极性溶液、强酸、强碱中的稳定性,投加SP改性膜在丙酮、0.1mol/L HCl及0.1mol/L NaOH中的稳定性较未投加SP改性膜分别提高了96.5%,85.1%与4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膜反应器 疏水膜 多巴胺自聚合 氧化剂高碘酸钠 氧气传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毛细润湿机理的PVDF中空纤维换热毛细管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于杰 陈华艳 +5 位作者 高启君 王攀 贾悦 王暄 武春瑞 吕晓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091-10095,共5页
针对高分子材料的换热器普遍存在传热系数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毛细润湿机理的PVDF中空纤维换热毛细管。首先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PVDF中空纤维换热毛细管,利用换热毛细管壁中的非贯通孔在换热过程中,空气隙被水填充后... 针对高分子材料的换热器普遍存在传热系数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毛细润湿机理的PVDF中空纤维换热毛细管。首先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PVDF中空纤维换热毛细管,利用换热毛细管壁中的非贯通孔在换热过程中,空气隙被水填充后,微孔中的水分受传热过程中管壁两侧温差而产生微循环,可增强传热从而提高传热系数,还对换热毛细管的力学性能、孔隙率、表面结构、断面结构等方面进行表征,揭示换热管表面微孔对传热的促进机理。亲水化改性后的总传热系数比改性前可提升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溶剂致相分离法 换热毛细管 聚偏氟乙烯 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88A萃取镍离子的工艺条件探究与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马诗琪 贾悦 +2 位作者 陈华艳 吕晓龙 任笑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2-54,59,共4页
研究了酸性萃取剂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PC-88A)萃取镍离子的萃取条件,反萃相硫酸含量对反萃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萃取条件为:萃取反应温度40℃,萃取剂的体积分数80%,原料液初始pH为6.5,萃取剂皂化率为10%,此... 研究了酸性萃取剂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PC-88A)萃取镍离子的萃取条件,反萃相硫酸含量对反萃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萃取条件为:萃取反应温度40℃,萃取剂的体积分数80%,原料液初始pH为6.5,萃取剂皂化率为10%,此时PC-88A对Ni(Ⅱ)的萃取率高达98.0%。在此优化条件下获得的负载有机相,采用0.8 mol/L的硫酸进行反萃,反萃率达到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水 溶剂萃取 皂化反应 PC-88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