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BF神经网络自适应滑模控制技术的舰载机牵引车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王阳 于鸿彬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22-332,共11页
针对舰载机牵引车在舰船甲板上工作时受到海浪干扰而行驶失稳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以舰载机牵引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舰载机牵引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RBF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和自适应特性对海浪环境下... 针对舰载机牵引车在舰船甲板上工作时受到海浪干扰而行驶失稳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以舰载机牵引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舰载机牵引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RBF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和自适应特性对海浪环境下牵引车的未知干扰进行分析预测,对外界引起的不确定项和扰动量的上限进行自适应逼近,并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导出自适应律,切换函数采用饱和函数代替符号函数,可以有效减弱趋近过程中产生的抖振。为验证该方法的稳定性,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舰载机牵引系统运动控制仿真模型,将该控制器与普通滑模控制器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自适应滑模控制器的整体控制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滑模控制器的控制效果,使舰载机牵引车控制系统即使在海浪干扰环境下仍具有可靠的稳定性能,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良好的位置轨迹跟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牵引车 系统动力学模型 自适应滑模控制 RBF神经网络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nseNet169迁移学习的轮胎分类研究
2
作者 于鸿彬 王浩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70,77,共6页
为了解决对新生产轮胎分类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enseNet169结合迁移学习方法,用于新生产轮胎分类任务。首先,为了增强模型的泛化性能,采用了数据增强技术来扩展训练数据集;然后,使用图像预处理方法对图像进行标准化、尺寸调整及消... 为了解决对新生产轮胎分类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enseNet169结合迁移学习方法,用于新生产轮胎分类任务。首先,为了增强模型的泛化性能,采用了数据增强技术来扩展训练数据集;然后,使用图像预处理方法对图像进行标准化、尺寸调整及消除背景干扰等操作,以减少噪声和提取轮胎图像的关键特征;接下来,将在大型图像数据集上预训练的DenseNet169模型作为初始模型,通过改进DenseNet169网络全连接层,并融合了SENet注意力机制结合迁移学习的方法,在目标轮胎分类任务上进行训练;最后,对不同的优化算法和网络模型进行了性能比较,采用了准确率、精准率、召回率和F1值等评价指标来评估模型的性能,并将与其他网络模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提出DenseNet169-T结合迁移学习的方法在轮胎分类任务中取得了优秀的性能,其对轮胎分类准确率为98.786%,显示出改进DenseNet169的有效性和迁移学习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分类 迁移学习 特征提取 全连接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轮转向牵引车牵引飞机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3
作者 董蕴琨 于鸿彬 刘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2-841,共10页
为提高飞机在牵引过程中的轨迹跟踪精度与稳定性,以四轮转向飞机牵引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飞机牵引系统运动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牵引车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方法。以双移线工况作为参考轨迹... 为提高飞机在牵引过程中的轨迹跟踪精度与稳定性,以四轮转向飞机牵引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飞机牵引系统运动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牵引车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方法。以双移线工况作为参考轨迹,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飞机牵引系统运动控制仿真模型,结合牵引车车速以及4个车轮的转角分配关系,建立牵引车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器。将该控制器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该控制器的优越性,并分别在1.5、3、4 m/s的速度下,将牵引车四轮转向与前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器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在1.5 m/s的速度下,通过改变飞机牵引系统的初始位姿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的速度下,牵引车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下的飞机横向误差、航向角误差以及牵引车航向角误差均小于前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在存在初始偏差的情况下,四轮转向轨迹跟踪控制器能够使飞机及时完成对初始偏差的修正,减小轨迹跟踪误差,同时提高飞机牵引系统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牵引系统 四轮转向 运动学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机械整流式转子永磁发电机结构及其电磁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欣 牛磊磊 王晓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6-96,共11页
为了有效收集利用永磁发电机系统中的往复运动机械能量,提出了一种新型机械整流式转子永磁发电机结构。该结构是在其齿圈转子内部增设行星定轴传动系统,并选择滚珠丝杠作为该发电机的原动机,通过集成于定轴系统中的两个单向轴承的单向... 为了有效收集利用永磁发电机系统中的往复运动机械能量,提出了一种新型机械整流式转子永磁发电机结构。该结构是在其齿圈转子内部增设行星定轴传动系统,并选择滚珠丝杠作为该发电机的原动机,通过集成于定轴系统中的两个单向轴承的单向锁止作用将输入端的双向直线运动转化为齿圈转子的单向旋转,实现机械整流功能。建立了发电机6极36槽物理模型,采用气隙相对磁导法对该模型在不同机电结构参数和丝杠往复运行工况下的电磁特性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发电机效率的变化幅度受永磁体结构参数、中心轮齿数和气隙长度变化的影响在10%以内,效果并不显著;在负载增至30Ω、丝杠往复速度为1 m/s和驱动力为100 N的工况下,所提发电机效率达到最高,接近于80%,且趋于稳定,相比于往复速度、驱动力分别为0.2 m/s、100 N以及1 m/s、500 N的工况,其效率分别提升了约26%、22%,且效率变化幅度受丝杠往复速度比变化减小了7.2%,受往复驱动力比变化减小了21.2%。结果表明,通过增大丝杠往复速度和负载电阻,同时减小其往复驱动力,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所提发电机对往复运动机械能量的利用效率,还能减弱丝杠往复速度比和往复驱动力比变化对其效率变化幅度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发电机 电磁特性 往复运动 单向轴承 机械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中补偿环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葛颂 李醒飞 +1 位作者 董九志 王错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78-1683,共6页
温度对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力矩器磁路的稳定性有着极大的影响,进而使标度因数发生变化。为了提高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首先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磁路中气隙处的磁场分布,确定了力矩线圈最优工作位置,减少因摆片上下摆... 温度对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力矩器磁路的稳定性有着极大的影响,进而使标度因数发生变化。为了提高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首先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磁路中气隙处的磁场分布,确定了力矩线圈最优工作位置,减少因摆片上下摆动引起的测量误差;然后对比了在-20℃~60℃时有无补偿环对工作气隙磁通密度的影响,验证了补偿环的温度补偿作用;最后结合实验数据,对温度在20℃~60℃范围内变化时补偿环的尺寸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线圈最优工作位置以及补偿环适当尺寸下,工作气隙磁场的温度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 补偿环 优化 工作气隙磁场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轴承局部故障动力学建模与振动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刘静宇 尚志武 高茂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77,81,共5页
针对传统轴承动力学模型采用单一的固定位移激励或半正弦函数位移激励,提出了一种与滚动体实时位置相关且考虑故障底部的非规则形貌的时变位移激励函数来对滚动轴承外圈故障进行描述。建立了滚动轴承外圈局部故障四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 针对传统轴承动力学模型采用单一的固定位移激励或半正弦函数位移激励,提出了一种与滚动体实时位置相关且考虑故障底部的非规则形貌的时变位移激励函数来对滚动轴承外圈故障进行描述。建立了滚动轴承外圈局部故障四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显示外圈故障频率在包络谱中清晰可辨,并与实验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此模型分析了故障宽度对故障特征指标的影响,随着故障宽度的增加,峰值和均方根均呈现增大的趋势,峭度指标呈现出无规律的波动趋势,波形因子几乎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建模 时变位移激励 故障频率 振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平台的旋转机械轴承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悦钿 尚志武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03-107,共5页
针对旋转机械监测中无法随时随地查看其运行状态,监测产生的数据量逐渐加大,以及故障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以轴承作为关键部件,提出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旋转机械轴承监测系统。系统采用温度和加速度传感器、STM32单片机获得轴承监测所需的数... 针对旋转机械监测中无法随时随地查看其运行状态,监测产生的数据量逐渐加大,以及故障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以轴承作为关键部件,提出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旋转机械轴承监测系统。系统采用温度和加速度传感器、STM32单片机获得轴承监测所需的数据;然后利用窄带物联网完成数据远程传输,并将其存储到云端数据库中;在云平台利用相关时域频域分析对轴承状态进行监测,并利用设计的一种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轴承的故障诊断;然后由Web浏览器显示轴承的运行状态和故障诊断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故障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高、效果好,系统能够良好地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平台 状态监测 故障诊断 多尺度特征提取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