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性纤维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齐鲁 叶建忠 邹建柱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2-25,共4页
研究一种具有皮芯结构的磁性纤维材料.对该纤维进行了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其磁性能等分析,结果发现:随着磁粉含量的升高,纤维的力学性能降低,聚合物组分的熔融温度也降低,结晶度和磁性能增加;在含量为7000时,强度仍可达2.0cN/dtex;纤... 研究一种具有皮芯结构的磁性纤维材料.对该纤维进行了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其磁性能等分析,结果发现:随着磁粉含量的升高,纤维的力学性能降低,聚合物组分的熔融温度也降低,结晶度和磁性能增加;在含量为7000时,强度仍可达2.0cN/dtex;纤维磁感应强度随着拉伸倍数的提高而下降;该种纤维具有较高的远红外线发射率,可达到8600左右;并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较单纯远红外纤维织物有明显提高.纤维还有较好的X射线屏蔽性能,最高可达8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能纤维 力学性能 功能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隐身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14
2
作者 于斌 齐鲁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3-66,共4页
主要介绍了红外 /雷达多功能隐身材料、红外 /激光多功能隐身材料和激光 /雷达多功能隐身材料的隐身原理 ,材料种类以及应用现状 。
关键词 多功能隐身材料 红外/雷达 红外/激光 激光/雷达 隐身原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蔽电磁波纤维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齐鲁 于斌 +1 位作者 叶建忠 邹建柱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18-20,共3页
通过研制屏蔽电磁波纤维,讨论共混物的流动性及可纺性、纤维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形态结构以及纤维的屏蔽性能.研究表明,随着屏蔽剂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流动性变差;屏蔽剂的质量分数在50%以下,经过4倍拉伸后,纤维材料的断裂强度仍能达到2... 通过研制屏蔽电磁波纤维,讨论共混物的流动性及可纺性、纤维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形态结构以及纤维的屏蔽性能.研究表明,随着屏蔽剂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流动性变差;屏蔽剂的质量分数在50%以下,经过4倍拉伸后,纤维材料的断裂强度仍能达到2.34cN/dtex;随着屏蔽剂含量的增加,纤维的结晶度、熔融温度都发生变化,混合材料的相容性变差,屏蔽电磁波性能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 屏蔽纤维 功能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热调温纤维的纺制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兴祥 王学晨 +1 位作者 牛建津 吴世臻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以正十九烷和正二十烷以及正十八烷微胶囊为原料,采用熔融复合和溶液纺丝工艺制备相变材料(微胶囊)质量分数2000以上的蓄热调温纤维,观察其可纺性,测试纤维的结构并研究纺丝工艺对其相变性能、热效率、物理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 以正十九烷和正二十烷以及正十八烷微胶囊为原料,采用熔融复合和溶液纺丝工艺制备相变材料(微胶囊)质量分数2000以上的蓄热调温纤维,观察其可纺性,测试纤维的结构并研究纺丝工艺对其相变性能、热效率、物理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相变材料微胶囊和聚丙烯腈偏氯乙烯共聚物混合后进行溶液纺丝制成的腈氯纶纤维具有较好的可纺性,热效率和热稳定性最高,但物理力学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调温纤维 相变材料 微胶囊 可纺性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线吸收纤维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兴祥 石海峰 +1 位作者 王学晨 牛建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8-220,共3页
以碳化锆、碳化硅和聚丙烯为原料,熔融皮芯复合纺丝制成了具有不同组成和结构的近红外线吸收纤维,并采用DSC、单纤维强力仪、红外灯和点温计等测试了纤维和非织造布的性能。结果表明,陶瓷粉的种类、添加量以及添加方式均影响纤维的近红... 以碳化锆、碳化硅和聚丙烯为原料,熔融皮芯复合纺丝制成了具有不同组成和结构的近红外线吸收纤维,并采用DSC、单纤维强力仪、红外灯和点温计等测试了纤维和非织造布的性能。结果表明,陶瓷粉的种类、添加量以及添加方式均影响纤维的近红外线吸收性能,皮层中含有4%(质量分数)碳化锆的纤维具有最佳近红外线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线吸收纤维 碳化锆 碳化硅 结构 性能 陶瓷 非织造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纤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齐鲁 叶建忠 +1 位作者 李和玉 邹建柱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0,共3页
经过对研制的磁性纤维进行了力学性能及其磁性能等的研究 ,结果发现 ,随着磁粉含量的升高 ,纤维的力学性能降低 ,磁性能增加。纤维经很短时间的充磁就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效果。随着纤维拉伸倍数的提高 ,纤维的磁感应强度下降。经高温热处... 经过对研制的磁性纤维进行了力学性能及其磁性能等的研究 ,结果发现 ,随着磁粉含量的升高 ,纤维的力学性能降低 ,磁性能增加。纤维经很短时间的充磁就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效果。随着纤维拉伸倍数的提高 ,纤维的磁感应强度下降。经高温热处理纤维的磁感应强度明显提高。随着样品厚度的增加 ,纤维的磁感应强度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纤维 力学性能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材料微胶囊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0
7
作者 蔡利海 张兴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61-64,共4页
相变材料微胶囊是一种直径为1~500μm的微球,它能够在10~80℃温度范围內,吸收或放出100~200J/g的热量,而且在吸、放热量过程中,温度几乎不发生变化,这种独特的热性能已经得到了研究人员较为广泛的重视,应用领域正在迅速扩大,已经涉... 相变材料微胶囊是一种直径为1~500μm的微球,它能够在10~80℃温度范围內,吸收或放出100~200J/g的热量,而且在吸、放热量过程中,温度几乎不发生变化,这种独特的热性能已经得到了研究人员较为广泛的重视,应用领域正在迅速扩大,已经涉及了工业、农业、建筑、国防和医疗卫生业等许多方面,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应用领域必将进一步扩大,其未来前景是光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微胶囊 研究 应用 性能 冷却循环液 废热交换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热调温纤维及织物的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李伟 张兴祥 +1 位作者 刘彩凤 唐国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3-166,共4页
介绍了储热调温纤维及织物的储热调温机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相变材料涂覆法、中空纤维填充法、皮芯复合纺丝法制备储热调温纤维及织物,此外,重点研究了相变材料胶囊复合法包括MicroPCMs涂覆织物、熔融纺制含MicroPCMs的皮芯... 介绍了储热调温纤维及织物的储热调温机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相变材料涂覆法、中空纤维填充法、皮芯复合纺丝法制备储热调温纤维及织物,此外,重点研究了相变材料胶囊复合法包括MicroPCMs涂覆织物、熔融纺制含MicroPCMs的皮芯复合纤维、湿法纺制含MicroPCMs的调温纤维和相变材料胶囊填充织物法制备储热调温纤维及织物,并对各种复合方法优缺点进行了对比。预测了储热调温纤维及织物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热调温 纤维 织物 相变材料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活性炭的腈氯纶纤维纺丝工艺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梁晓飞 张华 +1 位作者 王学晨 牛建津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12-15,共4页
用无机活性炭与丙烯腈-偏氯乙烯共聚体共混,以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纺制了腈氯纶吸附与阻燃纤维.文中研究了活性炭作为无机共混添加物在腈氯纶纺丝原液中的分散性和活性炭含量及纺丝工艺参数等对纤维机械性能的影响,并以此确定了最... 用无机活性炭与丙烯腈-偏氯乙烯共聚体共混,以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纺制了腈氯纶吸附与阻燃纤维.文中研究了活性炭作为无机共混添加物在腈氯纶纺丝原液中的分散性和活性炭含量及纺丝工艺参数等对纤维机械性能的影响,并以此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适合纺丝的活性炭微粉平均粒径约为 0.8μm;且所添加的活性炭质量分数不应超过30%;纺丝最佳工艺参数为喷丝速度9.55 m/min,凝固浴温度6℃,凝固浴中DMF质量分数55%,拉伸浴温度70℃,牵伸速度3.33 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偏氯乙烯共聚体 活性炭 吸附 纺丝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固-固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0
作者 樊耀峰 张兴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7期50-53,81,共5页
综述了多元醇与层状钙铁矿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元醇二元体系和几种“层状钙钛矿”相变材料的性能、储能机理和优缺点,提出一些可供选择的固-固相变材料,并指出几点研究相变材料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有机固-固相变储能材料 钙钛矿 多元醇 CATI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材料微胶囊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1
作者 王建平 张兴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7-110,共4页
相变材料微胶囊有许多优点,如增加了热传导的面积,降低了相变材料与外界环境的反应活性并在相变发生时可以控制蓄能材料体积的变化。介绍了可作为芯材的相变材料及其主要性质,重点总结了2002年以来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表征与材... 相变材料微胶囊有许多优点,如增加了热传导的面积,降低了相变材料与外界环境的反应活性并在相变发生时可以控制蓄能材料体积的变化。介绍了可作为芯材的相变材料及其主要性质,重点总结了2002年以来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表征与材料特点,同时讨论了国内外相变材料微胶囊在建筑节能、纺织及其他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微胶囊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法超细纤维的性能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孟庆杰 张兴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19,共5页
静电纺丝即是高聚物熔体或溶液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连续生成直径在亚微米级的超细纤维过程。文中扼要地介绍了静电法超细纤维的生产原理、设备、生产过程及近几年来国内外静电纺丝的各种产品(主要包括聚环氧乙烷、聚酰胺、聚酯、聚乙炔、... 静电纺丝即是高聚物熔体或溶液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连续生成直径在亚微米级的超细纤维过程。文中扼要地介绍了静电法超细纤维的生产原理、设备、生产过程及近几年来国内外静电纺丝的各种产品(主要包括聚环氧乙烷、聚酰胺、聚酯、聚乙炔、聚苯胺、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并指出了静电纺超细纤维新的应用领域(如过滤膜、复合材料增强体、防弹衣等);最后对静电纺超细纤维未来的发展提出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超细纤维 亚微米 制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红外磁性纤维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齐鲁 叶建忠 +1 位作者 李和玉 邹建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8-201,共4页
对远红外磁性纤维进行了力学、拉伸性能及其磁性能等的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拉伸倍数的提高,纤维的强度增加;随着磁粉含量的增加,纤维的力学性能降低,聚合物组分的结晶度、熔融温度降低,磁性能增加;随着纤维样品厚度的增加,磁性能也增大... 对远红外磁性纤维进行了力学、拉伸性能及其磁性能等的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拉伸倍数的提高,纤维的强度增加;随着磁粉含量的增加,纤维的力学性能降低,聚合物组分的结晶度、熔融温度降低,磁性能增加;随着纤维样品厚度的增加,磁性能也增大。远红外磁性纤维具有较高的远红外线发射率,可达到86%(100℃)左右。用该种纤维织物改善血流动力学较单纯远红外纤维织物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外磁性纤维 力学性能 拉伸性能 热性能 远红外线发射性能 磁感应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加工丙烯腈-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及纤维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万永 韩娜 +1 位作者 王学晨 张兴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3-65,共3页
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在不同的温度下合成了系列投料摩尔比为85/15的丙烯腈(AN)丙烯酸甲酯(MA)共聚物(85/15AN/MA),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熔体流动速率仪(MFR)对产物的热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85/15AN/MA的... 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在不同的温度下合成了系列投料摩尔比为85/15的丙烯腈(AN)丙烯酸甲酯(MA)共聚物(85/15AN/MA),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熔体流动速率仪(MFR)对产物的热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85/15AN/MA的熔融峰值温度在154~173℃之间,210℃时85/15AN/MA的熔融指数在1.6045.23之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单纱强力仪(EYST)等对纤维的表观形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温度为30℃时.熔纺纤维袁面致密且光滑.括合讲行可熔融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丙烯酸甲酯 共聚物 熔融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形相变材料的胶囊化(Ⅱ)--正十八烷定形相变材料/乙基纤维素大胶囊的制备及密封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建平 王学晨 +1 位作者 崔河 张兴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67,81,共3页
采用油相包衣技术制备了以含50%正十八烷的聚乙烯(PE)定形相变材料(SSPCM)为囊心,以乙基纤维素(EC)为壁材圆柱形毫米级大胶囊。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冷热循环实验研究了胶囊囊壁的表面结构和胶囊的密封性。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 采用油相包衣技术制备了以含50%正十八烷的聚乙烯(PE)定形相变材料(SSPCM)为囊心,以乙基纤维素(EC)为壁材圆柱形毫米级大胶囊。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冷热循环实验研究了胶囊囊壁的表面结构和胶囊的密封性。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所制备胶囊的囊壁厚度大约为10-30μm,使用铬酸对SSPCM表面改性有利于囊壁与囊心的紧密结合,包囊使得SSPCM的密封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形相变材料 大胶囊 密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活性炭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6
作者 乔志军 王虹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9-11,共3页
以沥青基炭纤维为原料,采用(H2O+CO2)物理活化的方法制备出微孔活性炭纤维(ACF),研究了制备工艺对活性炭纤维微孔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温度和时间对活性炭纤维比表面积影响较大;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活性炭纤维的比表面积明... 以沥青基炭纤维为原料,采用(H2O+CO2)物理活化的方法制备出微孔活性炭纤维(ACF),研究了制备工艺对活性炭纤维微孔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温度和时间对活性炭纤维比表面积影响较大;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活性炭纤维的比表面积明显提高;在一定温度下活化时,活化初始阶段比表面积增加较快,活化一定时间后比表面积升高趋势变缓.铵盐浸渍处理加快了活化反应的进行,使活性炭纤维比表面积明显升高,孔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活化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酶/ACF复合材料降解甲醛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左红梅 张华 何春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3-115,118,共4页
以具有很强吸附能力的含活性炭腈氯纶纤维(ACF)为载体,将生物酶负载于ACF制成复合材料。实验研究了制备生物酶的最佳条件,探讨了大豆蛋白在不同酸、碱、蛋白酶条件下的水解效果;测定了生物酶负载到ACF上对甲醛的去除率。采用SEM,VIS-722... 以具有很强吸附能力的含活性炭腈氯纶纤维(ACF)为载体,将生物酶负载于ACF制成复合材料。实验研究了制备生物酶的最佳条件,探讨了大豆蛋白在不同酸、碱、蛋白酶条件下的水解效果;测定了生物酶负载到ACF上对甲醛的去除率。采用SEM,VIS-7220表征了ACF负载生物酶的形貌变化及甲醛去除率等性能。结果表明,柠檬酸水解大豆蛋白后,其氨基氮含量可达5.4%;将其水解产物负载到ACF上,对甲醛去除率可达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胨 甲醛 ACF 生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离子液体的丙烯腈/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及熔纺纤维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希银 韩娜 +1 位作者 张兴祥 王学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5-68,共4页
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分两次加料制备了丙烯腈/丙烯酸甲酯(AN/MA摩尔比为85/15)共聚物(以后简称为AN/MA(85/15)),并在共聚物中加入0%~10%的离子液体([emim]PF6)。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熔体流动指数测试仪(MI)等测定了加入[emim]PF6... 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分两次加料制备了丙烯腈/丙烯酸甲酯(AN/MA摩尔比为85/15)共聚物(以后简称为AN/MA(85/15)),并在共聚物中加入0%~10%的离子液体([emim]PF6)。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熔体流动指数测试仪(MI)等测定了加入[emim]PF6前后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热稳定性和熔体流动性能。结果表明,[emim]PF6的加入对共聚物的Tg影响不大,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和共聚物的熔体流动性随[emim]PF6含量的增加有显著的提高。将含有[emi m]PF6的AN/MA共聚物在200℃下熔融纺丝,熔纺法制备的初生纤维表面光滑,结构致密;但[emim]PF6的加入使初生纤维的断裂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MA共聚物 离子液体 熔融纺丝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相变材料微胶囊的丙烯腈-丙烯酸甲酯熔纺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希银 张兴祥 +2 位作者 韩娜 王学晨 王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8-51,共4页
采用水相沉淀法制备了含0%~25%(质量分数,下同)相变材料微胶囊(MicroPCMs)的丙烯腈/丙烯酸甲酯(AN/MA,投料比85/15)共聚物,将聚合产物熔融挤出,制备了系列丙烯腈基初生纤维。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DTG)和扫描电镜(SEM)等方法... 采用水相沉淀法制备了含0%~25%(质量分数,下同)相变材料微胶囊(MicroPCMs)的丙烯腈/丙烯酸甲酯(AN/MA,投料比85/15)共聚物,将聚合产物熔融挤出,制备了系列丙烯腈基初生纤维。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DTG)和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初生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MicroPCMs含量的增加,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当MicroPCMs含量为25%时,纤维的结晶焓可达25J/g。综合分析热力学和力学性能,MicroPCMs含量为20%时,纤维的力学性能可达到服用要求,同时调温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纺 储热调温 聚丙烯腈纤维 相变材料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材料纳米胶囊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5
20
作者 樊耀峰 张兴祥 +2 位作者 王学晨 牛建津 蔡利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8-292,共5页
以正十八烷和环己烷为囊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囊壁材料,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平均粒径为0.77μm的相变材料纳米胶囊,并在120℃~180℃对其进行热处理30min。通过SEM、DSC、DTA和TG等手段对纳米胶囊的性能进行分析发现,pH值对纳米胶囊乳液... 以正十八烷和环己烷为囊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囊壁材料,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平均粒径为0.77μm的相变材料纳米胶囊,并在120℃~180℃对其进行热处理30min。通过SEM、DSC、DTA和TG等手段对纳米胶囊的性能进行分析发现,pH值对纳米胶囊乳液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并影响到纳米胶囊的外观;环己烷的加入对未经热处理的纳米胶囊的表面形貌没有影响,但对结晶成核有很大影响;热处理温度影响纳米胶囊的热稳定性,在120℃~160℃处理温度范围内,热稳定性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升高,热处理温度超过160℃后,继续提高热处理温度,热稳定性降低,其中160℃热处理获得的纳米胶囊的耐热温度在2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纳米胶囊 制备 性能 正十八烷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